<p class="ql-block"> 本村行政沿革</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二年(1369年),临州降为县,属太原府。临县之称由此而定,至今未变。</p><p class="ql-block">万历二十三年(1595),临县改属汾州府。</p><p class="ql-block">清因明制,县属汾州府,冀宁道。</p><p class="ql-block">民国废除府州,县直属山西省辖,境内实行区所制,划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临县解放,成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临县划为10个区。同年10月,为抗日战争所需,将临县分为临县、临南(三交镇)两个县,临县设7个区,临南设5个区。</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实行都里制,我村一直属汾州府临县(邑)南区乐平里义居(所)都管,1940.10→1945.9属晋绥边区四专暑临南县(三交)管,我村归林家坪区(二区)田家山行政村管辖。民国35年(1946)临县临南合并,称临县。</p><p class="ql-block"> 离石(1945.9至今)</p><p class="ql-block">1945.9→1946.2归晋绥边区四专署离石四区(西侧)管,</p><p class="ql-block">1946.2→1948.10,归晋绥边区四专署离石县四区(大武),本村属行政村</p><p class="ql-block">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离石属兴县专区,1952.撤销兴县专区划归榆次专区(58.后改晋中专区),</p><p class="ql-block">1948.10→1954.10归离石九区(西侧),1954.离石,方山合并改名离山县,</p><p class="ql-block">1954.10→1955.2归离石四区(坪头村)管辖,本村属行政村</p><p class="ql-block">1955.2→1958.3归离石县枣洼乡管辖,</p><p class="ql-block">1958.离石中阳合并又改为离石县,1958.3→1958.10,归离石县坪头乡管,</p><p class="ql-block">1958.10→1961.6归离石县坪头先锋人民公社管理,</p><p class="ql-block">1961.6→1971.5归离石县西侧人民公社管,</p><p class="ql-block">1971.5吕梁地区成立后,离石县迁住柳林,新置离石郊区、(1971.10离石县改为柳林县,新置郊区恢复离石县,离石成为地区住地),</p><p class="ql-block">1971.5→1972.3属临县西侧人民公社管辖,</p><p class="ql-block">1972.3,回归离石→1983.8归离石县西侧人民公社管,</p><p class="ql-block">1983.8→1984.6归离石县枣洼人民公社,</p><p class="ql-block">1984.6→1996.5归离石县枣洼乡,</p><p class="ql-block">1996.5离石撤县设市→2002.3离石市枣洼乡,2002.3→2004.属离石市坪头乡管,</p><p class="ql-block">2004.吕梁撤地设市,离石撤市设区,2004.至今属离石区坪头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寻根问祖</p><p class="ql-block">薛姓,是中国一种姓氏。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其于薛国(今山东藤州),后人有以国名为氏。</p><p class="ql-block">薛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源于任姓:出自黄帝之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的封地任,属于以居邑为氏。据史书记载,黄帝的后裔奚仲因居住在薛(今山东滕州东南)而得薛姓。</p><p class="ql-block">2.源于妫姓: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以封邑名为氏。齐威王将田婴封于薛地,其子田文袭封并被称为孟尝君。</p><p class="ql-block">3外来民族改姓: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导致政权更迭和中原人群南迁等原因,许多外来民族的血液融入了汉族中。其中包括匈奴、鲜卑等民族都有部分人采用了汉化改姓的方式成为新的薛姓成员。</p><p class="ql-block"> 我薛氏始祖祖藉龙门县,明朝初年始祖携妻和四个未成年儿子经洪洞大槐树迁来临县坪头村(今属离石)定居。户藉编为义居都十甲又薛户,即又十甲薛氏,表明了义居都十甲内有两支薛但不同宗。始祖的四子长大成人后,原有家业难以维继全家生活,兄弟四人商讨分家去留问题,老大提出"长子不离祖宅"旧规,性格粗犷的老二说:"既然不离祖宅,你就回龙门去"。老大忍让迁居樊包头村,老二留居坪头村,老三迁中庄(后转迁薛家圪垛)村,老四迁居崇里(简称村)村,即樊坪中村四支系说法。</p><p class="ql-block">老四迁居我村后,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至现在大约二十二代人了。我村立祖生子❓人,故分为?支系即……。因我村资料缺失,唯有我支谱系留存,故此谱只是我?支家谱。从坪头始祖到我村立祖,因年代久远,名讳不详,有待后人考证。(待核实后完善)</p> <p class="ql-block"> 都甲制</p><p class="ql-block"> 都甲制,明、清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在中国通行了600年。县下设置“都”,都下设置“甲”,一般以序数命名。都甲的主要任务是征收田赋。民国时期,“都甲”依人口的多少改为乡或镇。</p><p class="ql-block"> 都甲这个词可能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不太多,但是在民间却有着广泛的存在,稍微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都甲。</p><p class="ql-block"> 都甲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行政区划,准确一点说,是民间故老沿革、人们习惯使用的一种行政区划,明、清时期使用的最为广泛。但它并不是官方的行政区划制度,在封建时代,没有那一个朝代真正使用过都甲制。它是民间将几个朝代的行政区划名称混合使用的结果。唐朝实行的是乡保制,宋朝是都保制,元朝是村社制,明朝是里甲制或保甲制,清朝是保甲制。由此可以看出,都甲这个名称是宋朝的都和明清的甲的混合物。不管是那个朝代,这两级行政区划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和村.在民间的使用习惯上,也是县以下设都,都以下设甲。封建时代随着改朝换代,行政区划制度也在不断变化,但老人们总是习惯使用旧的称谓,于是就有了都甲这种民间行政区划,并一直延用到现在。</p><p class="ql-block"> 民间老百姓认为,只要是同姓同都甲,那么,不论远近都是真正的一家人。我们明白了都甲的起源就知道,同姓同都甲的两人,其祖先在明朝或清朝时期是一个村里的族人,现在修谱寻根问祖必用的。</p><p class="ql-block"> 开头提到的葬礼路引上所写的都甲,实际上是按照民间习惯使用的、旧的行政区划所注明的死者的籍贯。</p><p class="ql-block"> 另外现在三灾五难,往往有人要依邪看,那都甲户口也是必须用到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古代临县的都甲</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初年实行都里制,本县领7都:东白、孝才、甘泉、义居、招贤、在师、开阳。</p><p class="ql-block"> 洪武二十四年(1391),增为15都:在城、太平、长乐、东白、南都、孝才丶永吉、北都、大吉、师庄、善训、安业、甘泉、义居、招贤。</p><p class="ql-block"> 天顺六年(1462),增加禾丰、崇礼二都为17都。(这两都人都是从其它15都长出的)</p><p class="ql-block"> 崇祯年间因人囗减少,合并为5里(都):在城、礼陶、乐淑、仁让、义路。</p><p class="ql-block"> 清继明制,顺治二年(1645),改里名为:在城、长盛、永泰、保安、乐平,后又恢复旧制17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