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逛古镇,是我退休生活中最惬意的活动。漫步在古镇,古朴的屋宇、静汩的河溪、依依的杨柳、飘香的食肆,每一处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充盈着岁月沉淀出的韵味,让人心境豁达,如醉如痴。有人称它为诗和远方,在我心中,它是历史和文化的融合体。</b></p><p class="ql-block"><b> 不过,在我逛过周庄乌镇朱家角南浔等一众江南古镇之后,多少有了些许“审美疲劳〞:如出一辙的同质化竞争,让古镇在旅游领域名气变淡,尤其是过度的商业开发,让人厌烦。因此,在今年五一长假中,家人们计划去绍兴安昌古镇,我以为无非是小桥流水人家+风味小吃而已。可当我迈步走入安昌古镇时,发现我想错了。</b></p> <p class="ql-block"> 安昌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其名源于吴越王钱缪平定董昌之乱,地方得以安宁,而命以“安昌”为镇名。初建于唐末宋初,朝代变更,战祸动乱,使安昌多次焚毁,后来在明代弘治年间重建安昌,现在古镇留下来的多数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安昌古镇依河而建,一岸是民居,另岸是商市,两岸之间有古桥相连。沿河岸而行,所见民居粉墙黛瓦,高耸而轻巧的楼房,倒映于河中,构成了一幅书卷气息的中国泼墨山水画。船只穿梭,河水荡漾,衬托出了江南水乡的活泼与灵秀。</p> <p class="ql-block"> 绍兴有“万桥之乡”之称,位于西北一隅的安昌,横跨在三里街河上的拱桥、洞桥、廊桥,形态各异,享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安昌地处水乡,河溪纵横,有了桥才算有了路,桥上行人,桥下过船,两岸经商,座座古桥见证了这里世俗生活的生息起落。</p> <p class="ql-block"> 寺桥在安昌古镇中心位置,始建于元代,应该属于“元老“级了。因桥南有建于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的安康寺而得名,桥旁的一条小巷也被命名为寺弄。如今的寺桥己被千年岁月打磨得古朴沧桑,有点残败。</p> <p class="ql-block"> 利市桥始建于明代中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座桥像是搭积木一样,</span>桥面由三块石板铺设而成,拙朴大气,镇里每天行走其上的老少妇孺都喜欢叫它"三板桥",就像是喊自家的孩子、隔壁的小哥一样,带着一股子亲切劲儿。</p> <p class="ql-block"> 水阁桥是一座三孔石拱廊桥,上面建有像庙宇般的楼阁,三面有墙赭红色,一面敞开。当地人称之为禹王桥,我好奇地驻足观察看了一会,将治水的夏禹当做神祇供奉,我以前还真没见到。“蹭听”了一会儿旅游团的导游解说,说安昌什么村是大禹的故里,也不知真假。</p> <p class="ql-block"> 安昌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人文气息浓郁,临河而建的清代古戏台及对面的明代城隍殿,是古镇里规模较大的历史建筑。望着翘角飞檐、气势恢弘的戏台,我恍然记起:这边是鲁迅的家乡呀,戏台上是否演过他作品中提到的社戏?这么一想,我心里还有点小激动。</p> <p class="ql-block"> 再扭头看看河上缓缓驶过的小船和用脚摇橹的船夫,联想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黑毡帽,心里油然生出一种熟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天官第是古越望族沈氏所建,二十七世沈士本为清代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吏部古称天官,故宅第额曰“天官第”。官邸三进四院,格局规整,颇显官府威严。清咸丰年遭太平军兵燹而毁,致成遣址。</p> <p class="ql-block"> 绍兴黄酒驰名天下,无人不知。之前我喝过烧热的糖姜黄酒,有一年喝中药还用来做药引。来到其产地才知道黄酒还是养生佳品,也能做菜肴的调味品,甚至做成黄酒棒冰、黄酒奶茶直接食用。</p> <p class="ql-block"> 在安昌民居中,台门是最具特色的建筑。台门大都乌瓦粉墙,庭院深深,砌有石阶和石门框,显得庄重古朴。台门往往世代沿袭,如鲁迅笔下的故居周家老台门;也有以官职命名的,如探花台门。安昌、绍兴周边的台门民居,记录了家族的兴衰、岁月的变迁和地域文化的积淀。</p> <p class="ql-block"> 进入安昌古镇我就发现,大街小巷到处都晾晒着腊味,商铺前就更不必说了:什么腊肠腊肉腊鱼,腊鸭腊鹅腊鹌鹑,甚至有腊猪头。我在江南生话有些年了,知道这边气候湿润,尤其是冬季湿冷,早先又没冰箱,食品更不易保存,熏酱之后能贮存时间长一点。不过一般是在冬季,平常也不多见。像安昌这样把腊味当作日常食品的,就更少了。</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商街入口好象是一面牌坊,门匾上“商泽遗国〞四个木雕大字,似在透露着某种提示。</p> <p class="ql-block"> 古商街是条濒河长廊棚,各式传统老店鳞次栉比。进入商街,立即体验到十足的氛围感。身前身后全挤着人,估计是五一放长假的缘故,人们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也不高声大嗓的,都很斯文的样子。 </p> <p class="ql-block"> 琳琅满目的酱货腊味很是打眼,我特意看了下标价,6只酱鹌鹑20元,很平民的价位。旁边就是现场制作的作坊。</p> <p class="ql-block"> 有许多商品看上蛮有名堂的,却不知为何物。买了盒绍兴臭豆腐尝尝,与以前吃过的长沙臭豆腐味道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随着人流向前走了约一千多米,左转上桥,站在桥上俯瞰着古镇的水乡景色,我忽然明白桥下的小河为什么叫三里街河了。</p> <p class="ql-block"> 河这岸是同样长度的廊棚街,却没有摆摊的商铺,而是以服装店、餐饮店为主。</p> <p class="ql-block"> 不时岔出来的小巷里也有值得一看的小景点,这座充满民国风情的中国银行旧址,建于90多年前,是那个年代安昌做为绍兴北部金融中心的物证。这里入门要收费的,我进入景区时没买收费景点联票,没被放行。</p> <p class="ql-block"> 有些游人拐入石板小巷里游览去了,拍照就方便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仁昌酱园,曾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播出过,清朝末年创立的酱园因而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望着摆满厂区的酱坛子和展区林林总总的酱油产品,难怪这边忒多熏酱腊味,有这么大的酱油工厂,多方便啊,我想。一向不在景区买东西,这次我鬼使神差地买了瓶“仁昌记”酱油,中间价位405mI 三十元,贵吗?</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街头巷尾,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小贩的叫卖声、居民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面。</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到了挥别的时候。安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说来也奇怪,我在古镇里转游,完全没有以往那种观光赏景的游客心情,倒像是从家里下楼出来,逛了一趟邻近的菜市场。这不,手里提着一瓶新买的酱油。</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离开安昌,回到上海已十多天了,可古镇的一帧帧画面,仍不时在我眼前呈现:那听不懂的叫卖声,那飘散的腊味酱香,那摇曳的乌篷船,那河边捶衣的老妇,那爬满藤萝的古桥……安昌古镇的市井烟火气,让我这个退休多年的老记者产生了一种乡愁似的情愫。安昌古镇不是一个只供人观赏的“旅游景点”,千百年来安昌人生于斯长于斯,不论她兴盛还是衰败,富贵还是平凡,至今依旧饮烟升起,寻常如昨。我承认,我喜欢这样的安昌。</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美篇号 1906508)</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5月15日 于上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