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显眼包越来越受欢迎</p><p class="ql-block">虽然“显眼包”和“现眼包”发音类似,意思却不一样。“显眼包”常做出一些超出常规的行为,他们往往具备让人不得不多看两眼,甚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的特质。这类人不怕出洋相,行为夸张又搞笑,自带“社牛”属性的他们能给人带来一些快乐。</p><p class="ql-block">“显眼包”的行为特点 符合“出丑效应”</p><p class="ql-block">网络流行词“显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原本,“显眼包”多少带有一点“嫌弃”的意味。但如今,“显眼包”的褒扬意味明显,“嫌弃”的意味已经逐渐消解。称某人为“显眼包”,不仅在于其表面“爱出风头”,更在于其内在的活力外溢,既可爱有趣,又能够营造欢乐气氛。当下的“显眼包”因“与众不同”而大受欢迎,这是人们对个性化、多元化表达的认同。</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显眼包”越来越受欢迎?这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显眼包”的行为特点符合“仰八脚效应”,也就是“出丑效应”。这种效应指出,精明的人无意中犯点小错误,反而更使人觉得他具有和别人一样会犯错的缺点,反而成为其优点,让人更加喜爱他。</p> <p class="ql-block">那么显眼包和现眼包有区别吗?这两个词汇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p><p class="ql-block">最近,显眼包这个词流行起来,年轻人都有争当“显眼包”的趋势。在今天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显眼包就代表了流量。在好多地方,大桥上,过街通道里,活跃了一群年轻靓丽的女子,她们在做直播,她们在努力工作,希望能有朝一日成为粉丝百万千万的大网红,希望成为“显眼包”。百度百科解释:显眼包,网络流行词,中性词,特指那些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获取关注的人。喜欢的人是显眼包,那显眼包就是可爱外向活跃气氛的意思,讨厌的人显眼包,那显眼包就是爱出风头傻X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显眼包”是中性词,“现眼包”是贬义词,这就傻傻分不清楚了,按照公序良俗,人类文明共同价值观,某个人明明就是“现眼包”,摇身一变就成了“显眼包”。在古代,显眼包是褒义词,从来就没有贬义过,只是这个词是最近才火起来。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描述:平原君要从三千食客中选拔二十个文武兼备的人组成使团去楚国出差,准备合纵楚国,有个叫毛遂的人自告奋勇成功补缺,后来在和楚国的谈判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这里就诞生了两个成语:“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毛遂自荐是为了脱颖而出,毛遂认为,在三千食客中,自己是锋利的钉子,不是锤子,只要被放到麻袋中,就可以脱颖而出。毛遂就是“显眼包”。</p><p class="ql-block">我认为,一个社会,“显眼包”和“现眼包”都分不清楚,很容易造成价值观混乱,笑贫不笑娼。在《聊斋志异》里有一个名篇《罗刹海市》,文中讲了有个漂亮小伙叫马骥,学人做生意,一路上搏风打浪到了罗刹国。罗刹国是一个价值观念颠倒的国度,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以丑为美。马骥这哥们一下就成了一个“显眼包”,人群中最显眼。为了在罗刹国站稳脚跟,抹锅烟灰扮张飞,罗刹国人大赞“美的一批”。这事传到我华夏,马骥这小子,不就是个“现眼包”吗,丢人丢到国外去了。同理,现在有国外中文标识提醒中国游客,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在店内剪手脚指甲。。。谁给国家丢人,谁就是现眼包!</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显眼包”是脱颖而出,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人中龙凤,是绝对的褒义词,不是中性词!!!不是哗众取宠,丢人现眼,不是装怪装X博人眼球的“现眼包”。</p> <p class="ql-block">那么现实生活中有这种显眼包男生的性格的人通常是富有表现欲 ,喜欢耍小聪明的,想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好印象,这种人交际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让人敬佩他,高看他,让别人觉得:他很了不起,很绅士的样子,绝不放弃能利用的任何人,任何条件,为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在乎伤害别人的利义所以这种人还是趁旱防着点为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