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劳模文化主题广场

北极星的眼泪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  平顺劳模文化广场位于县城迎宾大道东侧,全长1300米,占地面积30421.6平方米,共设置9个小广场,10组雕塑,整个广场分为“天之脊、地之柱、人之骨”三个组团,开拓、创业、壮大、群英图、汗水、放飞六个主题,充分展示平顺劳模艰苦奋斗、开拓创业的光辉历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  人们常说,贫穷的地方出精神、出劳模,这话在平顺这块土地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平顺山水如画,地灵人杰,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各条战线,先后涌现出了李顺达、申纪兰、郭玉恩、武侯梨四位全国劳模和桑林虎、路爱平、张金成、张有才、龙晓霞、王海潮、刘科岐、岳晚增等近百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作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已演变成一种劳模文化,升华为一种精神力量,成为平顺时代发展的一面旗帜。这就是平顺劳模的风采,这就是平顺人的DNA,这就是平顺的精神脊梁,这就是平顺形象的文化标本,这就是平顺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为了继承光荣传统,传承劳模精神,我们建成了集劳模文化、时代教育、红色景观为一体的劳模文化主题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这组雕塑分别是全国劳模李顺达、郭玉恩、武侯梨,全国林业劳模桑林虎,优秀共产党员、原西井山村支部书记王海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李顺达,全国劳动模范,历任中共平顺县委书记、晋东南地委副书记、书记,并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十届党中央委员等。1943年组织起全国第一个互助组——李顺达互助组。1953年获得全国“爱国丰产金星奖章”,成了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郭玉恩,平顺县川底村人,1951年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初级合作社——川底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2年获得全国“爱国丰产金星奖章”,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武侯梨,平顺县羊井底村人,1948年担任村支部书记,坚持“以农为主,农林结合”大搞农林生产,成绩显著。1952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57年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桑林虎,平顺县留村人,第一个创造了在干旱阳坡“花椒卧苗栽植法”,使花椒种植由春秋两季栽植变为一年四季24个节令栽植。他主持的《干旱阳坡花椒园栽培技术的研究》曾获得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并在全国推广,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山西省特级劳模”、“全国基层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王海潮,平顺县西井山村人,长治市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带领群众绿化荒山中,王海潮以身殉职。他带领西井山村民通路、通水、通电、通信、绿化荒山、发展旅游,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最后倒在了绿化荒山第一线。年仅47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这组雕塑名为“劳动就是解放”,申纪兰挨家挨户动员全村妇女走出庭院,走向田间,和男人一起劳动,成为现代中国农村率先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第一人,《人民日报》曾以她的名言“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为题发表了文章,从此,申纪兰的名字享誉全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是劳模文化长廊,长廊中有9幅珍贵的照片分别记录着平顺劳模的先进事迹和精彩的历史瞬间。第一幅是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第二幅是“中国好人”岳晚增;第三幅是“新时代好少年”王旭兵;第四幅是“全国最佳自愿服务组织”平顺县红十字赈济救援自愿者服务队,正中间一幅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为申纪兰颁授“共和国勋章”时的合影,后四幅照片分别是李顺达、申纪兰、郭玉恩、武侯梨四大劳模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场面。长廊采用北方园林古典建筑风格,设计了两座观景凉亭,游客可以在此小憩,同时感受一下山水交融的舒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这两组沿途点缀的雕塑小品分别是:供销合作英雄张金成、纺织英雄郭玉芝(李顺达母亲)、司法助理员龙晓霞、人民乡邮员马丑珍、全国优秀班主任张有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这是中心广场,广场正面由56根灯柱组成,代表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昨天,走向繁荣的今天,跨入辉煌的明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广场的中心由一组浮雕组成。浮雕由支前模范、互助组、合作化道路、修筑梯田、渠水盘山转、鱼鳞坑植树致富之路、山川巨变、巨大鼓舞等一幅幅画面组成,展现的是劳动者战天斗地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上图为“群英图”雕塑,展示了英雄的平顺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聪明的才智,战天斗地的勇气,修了路,栽了树,架了桥,兴了工,富了民,创造了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一切都来源于劳模精神的引领、源于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劳模精神,光耀太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尊雕塑是唯一的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申纪兰出生于1929年12月,历任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副主任、中共平顺县委副书记、山西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她一生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申纪兰“共和国勋章” ,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2020年6月28日凌晨1时31分,申纪兰在长治逝世,享年91岁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西沟在她的带领下发展了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为红色旅游和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把一个落后的纯农业村变成了农林牧工商游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这是“七彩缤纷”小广场,由七组“门”字形构架组成,七根构架上分别喷涂不同的颜色,寓意只要通过努力拼搏,一定会敲开“缤纷世界”之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放飞广场这组雕塑预示放飞,只要我们将劳模精神世代传承,发扬光大,平顺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为了进一步完善提升公园的服务功能,营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公园游览环境,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县里在劳模广场和金澜太行里、通天峡大酒店之间建了一座“卧月桥”,县图书馆在广场内建了一个智慧书吧,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出行条件,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劳模文化广场也成为了人们日常休闲游玩的好去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