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相遇海昏侯】精品文物展

DanWei

<p class="ql-block">【相遇海昏侯】——西汉刘贺墓精品文物展2023-12-29至2024-5-19在上海闵行区博物馆举办。</p> <p class="ql-block">2024-5-16展出还有4天就要结束,早早赶去参观,8点半博物馆前空无一人,原来要9点半才开展。</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闵行文化公园景色不错!</p> <p class="ql-block">9点开始有人排队了</p> <p class="ql-block">上午9点半开馆,我也享受到最后一周观展福利:前100名观众领到二张精美的名信片(麟趾金和鹿镇)。</p> <p class="ql-block">刘贺墓影像介绍</p> <p class="ql-block">龟纽无字玉印,方形印身,龟纽,印面无字。无字玉印在汉代诸侯王墓中常见,满城汉墓、南越王墓均有出土。除此枚玉印外,刘贺墓还出土了“刘贺”玉印和“大刘记印”两枚玉印。龟钮为汉代最常见的印纽形式,广泛运用于官印和私印之中。汉代官印对印的质地和钮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据汉代应劭《汉官仪》的记述是:“诸侯王,黄金玺,橐( tuó)驼钮。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p> <p class="ql-block">刘贺墓烹煮食物的炊具有釜、甑(zèng)、鼎、炉等,可精制加工各类食物。釜是汉代常见炊煮器,因圆底无足,使用时需安置在灶或釜架之上。灶的造型与现在南方农村中使用的灶差不多,一般作立体长方形,灶面有大火眼一个,或另有一、二个小火眼。大火眼上放釜、甑,小火眼上放小釜。釜其质地多样有陶、铜和铁不同材质,使用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已开始使用陶釜。釜是汉代最常见的炊具之一,南北方地区都普遍使用,名称略有不同。因行军打仗中常见其影,又有行军锅之名。</p> <p class="ql-block">“昌邑食官”铺首衔环耳青铜鋗( xuān),器物斜折窄沿,上腹近直,下腹弧形内收,平底。腹部有两半环形纽,纽上各衔一圆环。腹中部有一周宽带纹,宽带纹中间有一道弦纹,底部有一道凸棱。用途以容器为主。既可为盥洗器,也可作盛食器。</p> <p class="ql-block">刘贺墓有数十件此类器,自名为“鋗”“盘”。《说文·金部》:“鋗,小盆也”。</p> <p class="ql-block">刘贺墓有数十件此类器,自名为“鋗”“盘”。《说文·金部》:“鋗,小盆也”。</p> <p class="ql-block">“李姬家”铭文青铜豆形灯,灯上端为内底平坦的灯盘,中间灯柄细长,下部有喇叭形灯座。灯上有“李姬家”铭文。推测是刘贺奶奶李夫人使用之器,后传给刘贺父子,再由刘贺从山东昌邑带到豫章海昏。《尔雅》有云:“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透,瓦豆谓之登”。“瓦豆”指一种形态仿食器豆的陶器,其盘中置烛用作镫(灯),揭示了中国古代灯具的雏形,也就是说豆形灯是最早出现的灯具器型之一。从汉代考古出土文物看,豆形灯数量较多,是当时灯具中比较普遍的形态。</p> <p class="ql-block">“昌邑”铭文青铜豆形灯,灯具。此器物上部为圆形灯盘,腹部微斜,柱状灯柱,灯柱中部为竹节状,下为喇叭形灯座。灯柱下部有一周凸出的宽带纹。此灯盘刻有“昌邑”铭文。铭文“昌邑”指西汉昌邑国,表明此物是刘贺从山东带至江西。</p> <p class="ql-block">一灯如豆。“豆”,指的不是豆子,而是远古时期的一种食器。一种高脚盘,古人会拿它来堆放食物,盘中央会有一个小小的突起,那就是灯芯的原型。“豆”逐渐演变成灯,基本保留了“豆”的原型制式,也有高脚、圆盘,用来将光源面积扩大,并盛放燃料。</p> <p class="ql-block">三足带盖青铜鼎,器物盖平面呈圆形,盖面隆起,上立三个凤首形纽。鼎子口微敛,肩部附两只对称的长条形耳,外撇有弧度,圆鼓腹,饰一周凸棱,腹以下渐收,圜底,三蹄足。鼎,既是一种烹煮器,也是一种盛食器,更是古代最重要的礼器,从周代开始,形成了一套自天子至百姓的用鼎制度,以奇数为等次,大小依次成列,即列鼎制度。用鼎的数量及其组合,在礼制上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不得僭越,是王侯贵族等级、身份和权力象征。刘贺封为海昏侯,如按周代礼治可使用七鼎。刘贺墓出土20多件青铜鼎,其中主椁室10件,大部分为生活实用器。</p> <p class="ql-block">【雁鱼形铜灯】由雁首衔鱼、灯罩、灯盘(残缺)、灯座四部分套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整体造型奇特,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蹊。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p> <p class="ql-block">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p> <p class="ql-block">灯以大雁颈脖为导烟管,将油脂燃烧产生的烟雾导融于大雁腹部水中而达到室内清洁。整器造型写实、设计巧妙,技艺高超、保存较好,具有先进的环保理念,集美观与实用一体,体现了汉代的美学理念和制造水平。</p> <p class="ql-block">鎏金长颈青铜壶为酒水器。出土于酒具库。该壶表面鎏金,小口微侈,颈长而细,圆鼓腹,高圈足。颈部有一周宽带纹,宽带上饰一圈凸棱。其腹偏下,腹圆而鼓,重心较低,或为汉代投壶器具。投壶从射礼演变而来,《西京杂记》有载“每为武帝投壶,辄赐金帛”,可见投壶在汉代的流行程度。</p> <p class="ql-block">提梁带盖青铜鋞,保温的食器。《说文》记载:“鋞,温器也,圜而直上。”刘贺墓铜鋞,出土时内盛鸡骨和汤羹。铜鋞体量小且带提梁便于提拿移动,小口径、深筒利于保温。圆形盖,盖面微隆,中间有一圆角长方形纽。纽孔较小,器身呈圆直通形。直壁深腹。器腹上部有半环形耳,耳上各有一扁圆形衔环,钮环与龙首弧形提梁通过两个链条相连。器腹中部偏上有一周凸出的宽带纹。平底,三蹄足。汉时常见,多为王公贵族所用。</p> <p class="ql-block">铺首衔环耳青铜壶</p><p class="ql-block">年代:西汉</p> <p class="ql-block">兽面铺首环耳青铜钫(fānɡ),此器物口微侈,方唇,口沿有宽领厚出器壁,长颈微束,肩部有两个对称的兽面铺首街环耳,四棱腹,方圈足斜撇《说文·金部》云:“,方锤也。”钫即方壶,器身横断面呈方形,是汉代流行的盛酒器。铜纺一般整器口小腹宽,重心在下,最早出现在战国中期,东汉中期以后趋于消失。</p> <p class="ql-block">铺首衔环耳青铜壶,器物长颈微束,鼓腹,圈足。腹上部饰两只对称的铺首衔环耳,肩部、腹中部与近底处各饰一周宽带纹。此器形完整,制作精良。青铜壶是铜制的器皿,既是酒器,也是盛水器,青铜壶是商周至汉代常见盛酒器。汉代壶与“锺”为同型异名之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大量酒器,有青铜壶、青铜鐎、漆耳杯、漆壶等。刘贺也好酒,在海昏侯墓出土的《海昏侯国除诏书》中记载:“贺常与诸妻子饮酒”,也就是说,刘贺经常与其妻子儿子一起喝酒。在汉代,酒也是一种商品,可以买卖。汉代的酒之所以如此多,是因为汉代自文景之治之后,粮食增产,有足够的粮食可以酿酒。</p> <p class="ql-block">刘贺墓烹煮食物的炊具有釜、甑(zèng)、鼎、炉等,可精制加工各类食物。釜是汉代常见炊煮器,因圆底无足,使用时需安置在灶或釜架之上。灶的造型与现在南方农村中使用的灶差不多,一般作立体长方形,灶面有大火眼一个,或另有一、二个小火眼。大火眼上放釜、甑,小火眼上放小釜。釜其质地多样有陶、铜和铁不同材质,使用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已开始使用陶釜。釜是汉代最常见的炊具之一,南北方地区都普遍使用,名称略有不同。因行军打仗中常见其影,又有行军锅之名。</p> <p class="ql-block">青铜釭灯,结构繁复,由器座、托盘、侧面灯罩、顶部灯罩和弧形烟管组成。器座为球形腹鼎,兽蹄足,肩部两侧有弧形向上的出烟管。座上有一圆形托盘,盘底有一圆筒,可与底座相套。托盘内有一圆形灯盘,两者之间有两个可分离的弧形灯罩,移动灯罩,可挡风和调整光照方向。此灯利用虹吸原理,灯腹装水,烟通过烟管到达腹中溶于水,防止了燃油灯对室内造成污染,更利于照明之用。釭灯是汉代出现的灯具,以其独特的造型、多功能的用途和精湛的工艺,深得贵族豪门的喜爱。《广雅·释器》说“凡铁之中空而受枘(rui,音锐)者,谓之釭”,即空管状结构。釭灯常被设计成人、牛、凤和雁鱼等造型,巧妙利用形体本身的部分作为导烟管如人的手臂,牛的双角,凤、雁的颈部等。</p> <p class="ql-block">这一组鹿形席镇造型生动精美,鹿首昂扬向前,身侧前腿蜷曲,后腿隐于身下,鹿背有一凹槽,应当是用来嵌入上半部分的装饰物。鹿是汉代人们比较喜欢用的席镇造型,“鹿”谐音“禄”。刘贺墓出土了以人、鹿、鱼、凫、龟、虎等多种造型的青铜席镇。这些席镇造型生动活泼,构图紧凑,精致而实用,堪称一件件精巧的工艺品。镇的出现和使用与先秦两汉时期古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汉代人沿袭旧礼,多席地而坐,,坐、卧之处皆铺席,《论语》有“席不正,不坐”之说。为避免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就在席的四角放置镇。西汉是镇的制作与使用的鼎盛时期,从其形状来看,主要有人形镇、动物形镇和博山形镇,其中以动物形镇的种类和加工手法最为丰富。常见的动物造型有虎、狮、豹、龟、鹿、羊等。为了防止牵羁衣物,这些动物多采取蜷曲、蟠伏姿势,实用和装饰性巧妙融合。</p> <p class="ql-block">透雕龙凤虎纹韘形玉佩,材质为和田白玉,有灰沁。片状,镂空浅浮雕。韘体中孔圆大,中间再起一棱并于顶部出尖,两削斜肩,刻卷云纹。边缘出廓,右侧为直贯而上的螭虎和凤鸟,左侧是蜿蜒的神龙,张口含珠,上额向后微卷。左右两侧相互配合,形成一种动感美。韘形佩造型灵动,纤巧玲珑,清逸脱俗。“韘”是商代人们射箭时的拉弓勾弦用具,至战国时期,一部分韘继续作为射具使用,另一部分则成为权力的象征;到汉代,韘形佩完全丧失了实用功能与象征意义,纯粹成为装饰品,戴于腰间。汉代人通过佩带精美的韘形佩,来体现自己的超凡脱俗,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青铜砝码,砝码又称“权”,是与天平配合使用的称重工具。海昏侯墓出土一套砝码共12枚,此次展出其中6枚,砝码为圆环形,较厚。素面。该套砝码重量从3.5克到245.8克不等,约合汉制五铢、一两、二两、四两、半斤、一斤,该套砝码中最大者,重 245.8 克。刻有“大刘一斤”四字说明其与“大刘记印”是同一时期使用的。很可能专门用于称黄金或药材,故也称“钱权”。</p> <p class="ql-block">褭蹏金又称马蹄金,始铸于汉武帝时期,以其形模仿天马的蹄趾而得名。刘贺墓的褭蹏金主要出土于墓室两个空间,一是主椁室西室最北部放置榻的地方及榻的底部;二是内、外棺之间,主棺的头厢部位及棺的南部。共出土48件,其中大褭蹏金17件,小褭蹏金31件。大、小褭蹏金其形相似,均为马蹄状,中空、斜壁,前壁高、后壁低,呈一斜面,底为较为规整的圆形。上部口沿外部周缘饰金丝掐成的一组纹饰,其下为几圈横向波纹,上口嵌琉璃面或玉面,通体抛光,十分华丽,底部铸有或贴有上、中、下字。褭蹏金象征着祥瑞,主要被帝王用来赏赐那些效忠于皇室、有军功的大臣。</p> <p class="ql-block">麟趾金,底部为椭圆形,内部中空,周壁向上斜收,口小底大,形如瑞兽麒麟之足,状如靴子。顶部镶嵌琉璃或玉石,出土时有的镶嵌物缺失。麟趾金均采用花丝镶嵌等细金工艺精制,口沿处纹样运用了花丝工艺中的掐、攒 、填 、焊技法,大部分底部铸或贴有“上”“中”“下”等字样。</p><p class="ql-block">刘贺墓共出土麟趾金25枚,是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依祥瑞之意铸造而成的金器,主要被帝王用来赏赐皇室宗亲和效忠于皇室、有军功的大臣。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在太始二年(公元前95 年)三月,汉武帝下诏: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由此可以看出,褭蹏金、麟趾金是汉武帝感于祥瑞频现而铸的纪念物,以此“班赐诸侯王”。</p> <p class="ql-block">虡(jù),古代悬挂编钟、编磬的木架上的立柱,多饰以猛兽形象。之所以将虡饰以猛兽形象,是因为古人希望敲击编钟或编磬的声响,像是这些神兽发出的声音,形态逼真,效果突出。鎏金神兽形青铜虡,底座为卧马,下有长方形铜板贴地以达到稳定作用。头部马面,但耳部非马耳之坚挺竖直,蹄部为偶蹄,有双峰,与骆驼的特点极为相似。故推测此钟虡的造型为马与驼的结合体,或是单纯为驼的形象。骆驼造型出现在汉墓葬的画像石中,具有引导主人升天的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甬钟5件,大小相次,出土于钟架垮塌范围内。钟身装饰纹样分为蟠虺( huī)纹与几何纹,均刻有铭文,标注重量与“宫、商、角、徵(zhǐ)、羽”传统五音音阶。蟠虺纹青铜甬钟,钟身饰螺旋式乳丁枚,甬部中段为三角纹,内填花卉纹,其篆间、篆带、钲和舞部饰蟠虺纹。几何纹青铜甬钟,钟身饰螺旋式乳丁枚,甬部中段为三角纹,内填篦点纹和花卉纹,其篆间、篆带、钲部和舞部为完全图案化的菱格纹。所谓编钟,是按音调高低将不同尺寸的钟一一排列,用于演奏的成组乐器。在我国古代按乐器材质分类的“八音分类法中,编钟属“金”位于首位,是主奏的领衔乐器,多用于祭神拜祖和宴享庆典,集奏乐和礼仪功能于一体,属王公贵族专属,是权力的象征与等级的划分,数量越多、钟体越大,代表地位越为尊贵。</p> <p class="ql-block">刘贺墓玉剑珌20多件,材质有和田白玉、黄蜡石、玛瑙、辉岩石和琉璃等,以和田玉为主。多为素面,少量琢有兽面纹、螭纹和蒲纹。剑珌均有孔洞以安装在剑鞘上,剑鞘的底部有椎状凸起,椎状凸起嵌入剑珌的孔洞,以此来配套使用。刘贺墓玉剑珌的打孔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上粗下细的实心工具打孔桯钻 :另一种是采用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工具打孔的管钻。</p><p class="ql-block">《梁书·侯景传》:“景所带剑水晶标无故堕落。”这里的标即指剑秘。因为位于鞘的最下端,所以容易脱落。一套完整的玉具剑一般有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和玉剑珌四种。玉剑珌装饰于剑鞘尾端,流行于战国秦汉,多呈梯形。《说文·玉部》:“珌,佩刀下饰,天子以玉”。</p> <p class="ql-block">玉剑珌</p> <p class="ql-block">玉剑璏属玉剑饰的一种。所谓玉剑饰,即镶嵌在剑柄、鞘上,用作装饰的玉质附件之统称,通常以剑首、剑格、剑璏和剑珌为一组。一般剑首镶嵌在剑柄之首端;剑格置于剑鞘与剑柄交界之处;剑璏固定在剑鞘上,供穿系革带以连结腰间的器物,剑珌则是嵌于剑鞘末端的装饰品。《说文解字》“璏,剑鼻玉饰也”,又称剑鼻。是位于剑身中段用来穿系腰带的装置,先秦两汉佩剑多以“剑璏佩带法”为主流。汉代,玉剑璏是玉具剑的一部分,但随着玉具剑渐渐不再流行,玉剑璏也逐渐消失。到了明清时期,玉剑璏失去了它原来的功用,成为一个把玩件,而又开始流行。刘贺墓玉剑璏30多件,材质有和田玉、玛瑙、蛇纹石化大理岩和辉石岩等,以和田玉为主。纹饰有螭纹、兽面纹、乳丁纹、谷纹、勾连云纹等。</p> <p class="ql-block">螭纹玉剑璏,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对螭的形象认知一直都在发展变化,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螭为龙属。《说文解字》释螭曰:“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云无角曰螭。”此器物材质为白玉,密布灰黑色沁。体长方形,两端下弯微卷。器背面琢出长方形銎。正面深浮雕两只子母螭,中央大螭梯形头,鼓眼,阔鼻,躯干呈 S 形爬行,绞丝长尾回卷。一端与大螭对视的小螭,曲耳,弯眉,圆眼,尖嘴,躯干呈 C 形爬行。子母螭对视画面生动、动感十足。螭纹是中国古代艺术中重要纹饰。</p> <p class="ql-block">螭纹玉剑格,器物截面为菱形,两端薄,中间厚,正面饰高浮雕螭纹,梯形头,尾长而蜷曲,身呈 S 形,造型灵动。刘贺墓玉剑格20多件,有和田玉、玛瑙、灰岩、辉岩石等材质,两面多琢兽面纹、螭纹。穿孔有长方形、椭圆形和菱形等,孔中留有制作时的管钻痕和线锯拉丝痕。剑格古称为镡(xín),俗称护手。《考工记·桃氏》郑玄注:“茎谓剑夹,人所握,镡以上也。”人所握的剑把在镡以上,所以它指的就是剑格。除了装饰剑外,其重要功能是为防止持剑刺击时手滑到剑刃上导致受伤。除了玉剑格,刘贺墓中还出土了少量青铜剑格。</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青铜剑格</p><p class="ql-block">年代:西汉</p> <p class="ql-block">谷纹玉剑之</p> <p class="ql-block">素面玉剑首</p><p class="ql-block">年代:西汉</p> <p class="ql-block">刘贺主棺内出土的玉佩饰</p> <p class="ql-block">辟邪形琥珀饰</p><p class="ql-block">年代:西汉</p> <p class="ql-block">管形玛瑙珠</p><p class="ql-block">年代:西汉</p> <p class="ql-block">青铜三叉器,车马器,用途暂不明。器物通体鎏金,类烟斗,整体呈长条形。中上部有一周凸棱,往上有一环形纽,末端分三叉。另一末端衔一坠子,坠子上端呈圆锥体,下部为立纽。</p> <p class="ql-block">鎏金花瓣形青铜盖弓帽,帽身中空,上部有一分支,形如倒刺,顶部呈四瓣花朵形,中间凸出似花蕊。花底连接一管形圆柱,连接处较细、有鼓状凸起、向下渐变粗。整体工艺精湛,上部采用鎏金工艺,下部采用错金银工艺,饰有狼逐鹿的图案,鹿昂首飞奔,狼紧追其后。汉代马车主要供达官显贵乘坐,装饰追求奢华,盖弓帽是重要铜饰之一,安装于伞盖弓最外端,上有倒钩,谓“棘爪”,用来钩住伞盖帷,使帷平整不回缩,在发挥保护功能的同时兼具华丽装饰之用。盖弓帽顶端,一般作圆形,讲究的作花瓣形,名“金华”。东汉蔡邕《独断》云:“凡乘舆皆羽盖金华爪。”</p> <p class="ql-block">鎏金青铜轴饰,面部饰高浮雕状兽面,形象生动,眼眶分明,眼尾细长而弯双目凸出,鼻粗而直,两侧以卷云纹作鼻孔,脸颊鼓起憨态可掬、十分可爱。汉代轴饰十分精美,多饰兽面,另有错金银、鎏金、镶玛瑙或绿松石等装饰工艺。轴饰,位于毂(gǔ)与车厢之间轴上,左右各一。轴饰与木制伏兔搭配使用,伏兔即垫在车奥底部的木楔,平贴于车轴上。轴饰既能稳定伏兔,保护车教,同时也能避免泥士沉积于车轴上。轴饰亦称“笠毂”。 </p> <p class="ql-block">当卢,马面额前装饰物。因位于马头颅正中,“卢”通“颅”,故称“当卢”。使用时用皮条将其系连在马络头上,位于马鼻革与额革的交界处,对该部位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当卢出现于商代,西周时期形成了当卢、马冠等一套极富装饰性的车马器;西汉时期,当卢十分盛行,制作与使用非常普遍,中原地区的汉墓中多有出土。当卢作为马饰的一部分,与人类对马的驯服、使用和时代审美息息相关。《诗经 ·大雅 ·韩奕》“钩膺镂锡”郑箋(jiān) :“眉上曰锡,刻金饰之,今当卢也。”现也有学者以“锡”来称当卢。</p> <p class="ql-block">神龟载鹤形座青铜炉</p> <p class="ql-block">神龟载鹤形座青铜炉,炉子口,承接炉盖,炉盖不存,器略变形。腹弧形内收成近平底。底座为一昂首趴伏状龟,上承一衔珠曲身展翅的鹤。炉腹饰一周宽凸带,带中间有一道弦纹,龟背中间有多个由两道弦纹构成的菱形图案。"谁会天地心,千龄与龟鹤。"自古龟鹤就是长寿的象征,传说中的龟是四灵之一,为甲虫之长,是长寿的象征,古时以龟甲刻文,可兆吉凶。鹤是一种仙禽,据《雀豹古今注》中载,“鹤千年则称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龟鹤齐龄,更是寓有同享高寿之意。仙鹤踏龟的造型更是寄予了人们对于长寿福禄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这件青铜博山炉出土于刘贺墓主椁室,由炉盖、炉体、炉柄和承盘四部分组成。整件博山炉纹饰精美,炉体及炉盖采用镂雕和浮雕的手法,铸造出层峦叠嶂的仙山形象,飞禽走兽间雕其中。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10余件博山炉。博山炉,因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作为焚香器具,将香料放在炉中燃烧,香气从出烟口中袅袅升起,好似仙山云气缭绕,反映汉代人追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观念,是汉代人将精神信仰与生活实用结合的艺术创造之一。刘贺墓有较多熏香用具,应是墓主闲情阅读、挥毫泼墨、弈棋演奏时焚香而用。当香料焚起,缕缕清香散发,仙烟袅袅,既可熏香衣物,又能祛除秽气,杀菌消毒,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五连枝青铜灯为组合灯具,通体鎏金,分为灯座、灯柱、灯枝和灯盘四部分,整器似树形,灯体部分构造成树枝状,枝顶嵌有灯盘。灯座呈圆形,镂空雕刻两组动物型纹饰,形似龙纹。灯柱细圆,整体一节,底部呈喇叭状与灯座相连。灯枝分上下两层,每层从灯柱两侧对称伸出横向的S形曲枝,以榫卯结构和主杆相连。五个灯盘均为八边形,直壁浅腹,嵌于曲枝顶端,方向各异,扩大了传统灯具的照明范围,兼具美观与科学性。连枝灯的造型取材扶桑神话,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至汉代极为流行。这件连枝灯出土于主椁室西室南部,与博山炉配套使用,蕴含汉代盛行的“升仙”思想。</p> <p class="ql-block">观展结束挑选了二个精美的文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