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上海人的《繁花》岁月

文章

<p class="ql-block">《繁花》电视剧热播,深受上海人的赞誉。我是定居广州的上海人,特找来“沪语版”的剧集,慢慢欣赏。乡音在耳边缭绕,别有一番滋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剧情展现了上世纪70~90年代的时代变革。以及几个小人物在这场伟大变革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们从迷茫和磨难中觉醒,抓住机遇,奋力拼搏,从平凡走向《繁花》的人生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被剧情所感动。心想,我们与剧中人都是同时代的人,我们也拥有自己的《繁花》岁月(70~90年代)。今天,我重新回顾那个美好的年代,不胜感慨,聊以自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参加工作</p><p class="ql-block"> <br></p><p class="ql-block">1976年3月,我大学毕业,分配去一家国企“广东省佛山光电器材厂”。这是个小厂,只有60多人。主要产品有2个:1,单晶硅。2,发光二极管(LED)。</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记得,报到那一天,厂长接待了我,表示欢迎。交谈中,他很坦率地说,“我们这里条件比较差,辛苦你了”。我笑了笑,没说话,能说什么呢?那时,人人都服从“组织”安排,由不得自己选择。我有幸来报到,这里就是我的家。接下来,我理所当然下车间劳动,熟悉工艺三班倒。3个月后被任命当车间技术员。</p> <h5>▲<b>70年代的产品:单晶硅</b></h5> <p class="ql-block">转眼到了1980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广东引领全国之先,建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招商引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所在的工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80年4月起,我厂与“日本三洋电机(香港)公司”友好合作,以“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的模式,生产发光二极管(LED)等系列产品。大部份产品返销日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此,我厂陆续引进好几条“日本三洋公司”的生产线:</p><p class="ql-block">1,“LED时钟显示板”生产线。</p><p class="ql-block">2,“钟控收音机”生产线。</p><p class="ql-block">3,“电子手表”生产线。</p><p class="ql-block">4,“计算器”生产线。</p><p class="ql-block">5,LED小灯“环氧封装”全自动生产线。</p><p class="ql-block">6,LED支架式数码管“环氧封装”生产线。</p><p class="ql-block">7,“红外接收器”生产线。</p><p class="ql-block">8,“电视机调谐器(SMT)”生产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日本三洋公司”提供全套“生产线”的《产品标准》,《技术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等技术文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派出5~10名日本专家,长住中国。参与“生产线”的现场管理,全面掌控“生产线”的技术,质量,生产,设备,原材料供应,检验等关键部门。以确保产品质量和订单任务的完成。</p> <h5><b>▲80年代的产品:LED数码管,发光二极管(LED)</b></h5> <h5><b>▲80年代的产品:电视机调谐器,塑封红外接收器</b></h5> <h5>▲<b>80年代的产品:LED时钟显示板</b></h5> <h5><b>▲80年代的产品:电子手表(</b><b style="color: inherit;">SANYO 三洋牌)</b></h5> <h5><b>▲80年代的产品:计算器(</b><b style="color: inherit;">SANYO 三洋牌)</b></h5> <h5><b>▲80年代的产品:钟控收音机(SANYO 三洋牌)</b></h5> <p class="ql-block">(二)接受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生产线”的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工艺,严格的产品标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日本专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通过引进模仿,消化吸收。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飞跃的提升,大大增强我厂的竞争力。我厂有了足够的自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2年,厂长决策:进军上海!让我们的LED产品占领上海市场!但是,找谁去上海做销售呢?厂长有点伤脑筋。此时,我已结婚生子,已有3年没有回上海了。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就主动请缨:“让我去吧”。此举正中下怀,厂长当即同意,“好的,你是上海人,又懂技术,你去最合适”。随后,吩咐我马上进行工作交接,做好去上海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厂长与我的谈话,仅仅是几分钟时间,就一槌定音。这个决定影响了我的后半生的人生轨迹。厂长还吩咐:“你几时去上海?几时回广东?你自己安排”。完全放手让我一个人去上海做销售,这是厂长对我的信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我还得到厂长默许,可带儿子(3岁)一起去上海。让我上海父母照管小孩。以解决我妻子的后顾之忧。</p> <h5><b>▲1980年秋,一家人在广州</b></h5> (三)回到上海<div><br>几天后,我如愿和儿子一起,启程回上海。爷爷奶奶与孙儿第一次相见,分外高兴。当父母知道我这次回沪,属于工作出差,而不是探亲。并且来去自由,时间自己定。非常惊讶!还有这等好事?惊呼天上掉馅饼了。父母高兴地说道,“小孩我们来带,你放心去办你的事”。父母很希望我能长期这样干下去。</div>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如同上海的上班族一样。将小孩交给父母照顾,一早就出门了。我换乘公交,来到儿时熟悉的外滩,黄浦公园,南京路。重温一下,我儿时曾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和一些愉快的往事。同时,我也体验一下,上班一族早出晚归,朝九晚五,舟车劳顿的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我彻底放飞自己,格外兴奋。我独自一人,自由自在地在外滩、南京路附近,逛了一整天。回到家时,已经是父母在等我吃晚饭的时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切都好像回到过去:古老的石库门房子,熟悉的弄堂和街道,久违的乡音。父母和儿子,一家人朝夕相处的日子。这种感觉太美妙了!</p> <h5>▲<b>80年代的上海南京路</b></h5> (四)建立供需关系<div><br>暂短一天的浪漫,最终还得回归现实。我知道,这次回沪是我自找的,非同寻常。决不是“风花雪月”的度假,而是“真刀真枪”的实干。我必须全力以赴,容不得我半点虚假和怠慢。</div><div><br>发光二极管(LED)是消费类电子器件产品,广泛用于各种家用电器,电子类整机产品上。所以,凡整机厂都应是我厂的潜在客户。我根据自己对上海无线电整机厂的认知。列岀10个主要的潜在大客户,准备逐一攻克。名单如下:<br><br></div><div>电视机厂家:<br> 上海电视机一厂(金星牌),<br> 上海广播器材厂(上海牌),<br> 上海无线电四厂(凯歌牌),<br> 上海无线电十八厂(飞跃牌),</div><div><br>收录机,收音机厂家:<br> 上海无线电二厂(飞乐,红灯牌),<br> 上海无线电三厂(美多,春雷牌),<br> 上海一零一厂(海燕,云燕,101牌,)<br> 上海录音器材厂(上海,钟声,上录牌),<br>以上整机厂被“广东供应商”称誉为:上海“八大金刚”。<br>还有:上海电声厂(葵花,银河牌),<br> 上海群益无线电厂(蝴蝶牌),等等。<br><br>一切从零开始,如何将这些整机厂(需方)变成我厂(供方)的客户?我思忖着,如果供需双方都互不认识,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销售的目的,就是促使供需双方相识相知,充分沟通。建立信任,完成交易。</div><div><br></div><div>如何才能相识相知呢?我选择了“上海群益无线电厂”做突破口。我似乎对"群益厂″有天然的好感。</div><div><br></div><div>说来话长,1967年,群益厂有一款产品:67—4型便携式“晶体管收音机”非常畅销。那时文革,学校停课,我在家里学习装配收音机。我买了一个67—4型收音机的外壳,仿造了一台收音机。效果不错。这算是我与群益厂的缘分吧。</div> <h5>▲<b>60年代的产品:67—4型便携式“晶体管收音机”</b></h5> <h5>▲<b>67—4型收音机线路图(来复式电路)</b></h5> <p class="ql-block">于是,我查114,查到“群益厂”的电话,“公用电话”打过去。询问厂址和联系人姓名,并约定第二天我上门拜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笫二天,我在“群益厂”设计科办公室,见到科长 X先生,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双方先寒暄几句,突然,</p><p class="ql-block"> 他问道:“你好像是上海人”?</p><p class="ql-block"> 我回答:“是的”。我顺便将我68届下乡插队,再上大学,毕业进厂,留在广东等等,简单介绍一下。</p><p class="ql-block"> 他调侃说道:“你上海人,又回上海做销售。绝对是美差”!我笑笑。没有出声。</p><p class="ql-block"> 他继续问道,”广东政策开放,合资公司很多吧”。</p><p class="ql-block"> 我回答:“是的。我们厂与“日本三洋公司”合作。是采取“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的模式。现在我们厂生产的LED产品大部分返销日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着,我直接说明来意,推销LED产品。希望和贵厂合作,建立供需关系。并在现场点亮,展示LED样品。他看后,表示很感兴趣,还与我讨论了LED的功耗问题……。这次走访历经2个多小时。道别时,X先生说道,“我们会考虑使用贵厂的产品,到时与你联系”。我留下了LED样品,资料和名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了第一次走访“群益厂”的经验后,便有第二次……。我继续采用“公用电话”预约方式。走访了10多家整机厂。如:上海电声厂,上海录音器材厂,上海无线电三厂,上海电视一厂,等等。那时,通信设备太落后。我大多采用“预约上门拜访”的形式。每到一处都是重复“群益厂”的走访过程。我已应对自如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个月来,我马不停蹄,天天在外,一个厂接着一个厂。走访的目的是,让需方认识我厂,愿意使用我厂的产品。促使需方尽早执行“产品认证”程序。所以,每一个整机厂我都要走访N次。经过充分沟通。最后大部分整机厂都进入实质性的“产品认证”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此,整机厂与我们厂的相识相知,开始初见成效。我坚信,我今天的不辞劳苦,耕耘播种,明天定会结出丰硕之果。</p> <p class="ql-block">(五)初战告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功夫不负有心人。2个月后,我厂LED产品率先通过“上海电声厂”和“上海录音器材厂”的“产品认证″合格。我厂的"供货资格″得以确认。于是,供需双方在上海签定《供货合同》。我第一次当供方代表,在合同上签字。至此,上海的销售工作已初战告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大部分整机厂都进入各自的"产品认证″阶段。我对“产品认证”合格,充满信心。我相信,整机厂“产品认证”合格和“供货资格″的确认,已经是迟早会成功的事。不妨耐心等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带着儿子返回广东。这次回上海出差,在家一住就是2个多月,虽然每天早出晚归,很忙。但能与父母朝夕相见,非常难得,再忙也心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回广东后,稍作休整。按厂里的安排,不久,我将继续出征。我仍然带儿子先去上海,将儿子留在父母家。然后,再转战江淅一带。我知道,江浙一带也有几家著名的整机厂:南京无线电厂(714厂),常州无线电总厂,无锡电视机厂,南通电视机厂,苏州电视机厂,杭州电视机厂等等。都是潜在的客户。有待我们去开发……。</p> 到了80年代中期,上海的“八大金刚”和江浙一带几家著名整机厂都早已是我厂的重要的优质客户了。来自上海和江浙地区的销售额(内销产品)已经翻倍,已占全厂销售额的一半以上。90年代初,我还承包了“销售科”。我有更多的自主权,来往上海更容易,更方便了……。 <p class="ql-block">我万万没想到,这销售一干就无法脱身。一干就是十八年 (1982~2000年)。销售工作,磨炼了我的心身和意志。让我真正面对社会,面对江湖。江湖险恶,人心难测。我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守住自己的良知和底线。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我心中很明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年,我频繁往返于广州~上海两地之间。我的“上海情结”也得到满足和释放。回想当初,从零开始。一路走来,坑坑洼洼,跌跌撞撞。有烦恼,也有欢乐。有失败,也有成功。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令人陶醉的《繁花》岁月。</p> <p class="ql-block">(六)后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90年代后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海大部分国营无线电整机厂普遍经营不善,被三角债严重困扰,一个个濒临倒闭。我厂在上海,江浙地区的业务逐渐萎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幸的是,我们能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将销售重点转移回广东,客户群也由原来的家电厂,电子厂等,渐渐被新的客户群所代替。如: LED 显示屏,LED照明,LED显示模块,片式LED的应用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客户群崛起,又重新给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公司规模仍在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是国内最大的LED生产制造企业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0年,我年龄超过50,精力远不如以前,我正式告别“销售”。转为负责公司的“技术,质量管理”和“员工培训”的工作。2001年,公司转制,更名为“佛山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国星光电”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上市公司。同年,我刚好60周岁,退休。我在《国星光电》公司工作了整整34年。</p> <h5><b>▲佛山媒体最新报道:《国星光电》</b></h5> <h5>▲<b>《国星光电》车间</b></h5> <h5>▲<b>《国星光电》车间</b></h5> <h5>▲<b>《国星光电》总部(佛山)</b></h5> <h5>▲<b>《国星光电》佛山生产基地</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