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老闵行·童年片断

鸿运当头

<p class="ql-block">🔺老闵行地区旧影</p><p class="ql-block">“闵行”一词已成为今日上海市闵行区的简称,而“老闵行”一词则被世人约定俗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代指今天的闵行区江川路街道。</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老闵行”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经贸市面繁华,社会影响广泛,具有“申江门户,水陆要津;农商云集,经贸重镇;群贤毕至,书香传世”之称。新中国🇨🇳成立,大批的重工业企业云集此地,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老闵行地区形成了一个极具规模的新兴卫星城。</p> <p class="ql-block">🔺红旗新村华银路主入口</p><p class="ql-block">座落在“老闵行”西北角的红旗新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为配套闵行老工业基地而建造的工人新村。那为啥起名叫“红旗”呢?原来在1958年前,这里是一大片的农田及农舍,隶属于上海县群力人民公社红旗大队,土地被征用后,建成了3-4层的住宅楼和生活配套设施,1960年1月正式命名为“红旗新村”,一直延用至今。</p><p class="ql-block">1965年,红旗新村凭借着它新颖亮丽的建筑形式,鸟语花香的小区环境及周边宽阔平坦的道路交通,成为那个时代上海工人新村的典型,吸引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的目光,成为影片《年青的一代》的外景地,新村里一些青少年还应邀参与了影片的拍摄,成了他们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红旗新村50号</p><p class="ql-block">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入住在红旗新村50号二楼。这幢楼的房型很有今天联体和叠加𡋾墅的特点,推开50号的大门,门厅里的木质楼梯通往二楼,一楼朝南有一间20平米的大房间,还带着一座大花园,北面是间足有十平方的大厨房,楼梯下方还有小小的卫生间。二楼南北两间卧室,北面还有一间大大的卫生间,配有大浴缸🛁马桶🚽和白瓷洗脸盆,这真是独门独户的高规格住宅了。但是当时这里挤进了三户居民,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合用的。</p><p class="ql-block">我家祖孙三代窝居在二楼朝南的大房间。祖母和父母的床安放在房间的东西两侧,靠墙放置着简单的两件家具,中央一张吃饭🍚的桌子,基本就满满当当的。晚上弟弟👦在木地板上打地铺,我只能钻进密不透光的壁橱,一只樟木箱就是我的床。</p> 工人新村的“向阳院” <p class="ql-block">与今日相比,当年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是童年的快乐却是难忘的。197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部电影《向阳院的故事》红遍大江南北,它讲述的是退休老工人石爷爷在暑假期间带领向阳院的孩子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故事,于是“向阳院”这个虚构的事物竟然变成了现实,工人新村里的孩子被学校、居委会组织起来,走向了社会大课堂。记得我们这些低年级的小学生也要手拿锄头下农田、到工业垃圾堆收集废钢铁、登高爬树消灭有害虫蛹……记得学校周围种了很多棉花地,学农的日子,我们在田间为小棉苗除过草,一不小心就会把棉苗铲掉,我们就俯下身子用手拔,感觉一垄地好长好长,总也到不了头;等棉花长得半人多高,开出了一朵朵鲜花,然后结出一个个绿色的棉桃,我们又下地去了,用小手把一条条妄想钻进棉桃、破坏劳动果实的虫子揪出来;终于到了棉花收获的季节,烈日下棉桃变成了褐色、张开大嘴巴吐出雪白的棉絮,我们与农妇一起品尝丰收的滋味。</p><p class="ql-block">每逢寒暑假,“向阳院”的活动是每个学生自带方凳集中在楼下的过道或树荫下,一起做功课📚做游戏,我们称其为办“小小班”。清晨伴着辽亮的样板戏曲子,踩着京剧的锣鼓音,“小小班”开始了!一同办“小小班”的小伙伴差不多都是一个年级的同学,也是住同一幢楼的邻居,记得一起的有:胡剑超、吴逸平、高志闵,还有不声不响的陈新华、刚搬来的小美女桂懿秀、住在楼上的沈月丽……功课很快可以完成✔️等到居委干部巡视完走人,剩下的就是自由放飞的时间,男孩子打弹子、斗田鸡,女孩子跳橡皮筋、抓骨牌,男女混合项目有跳绳、抓迷藏等等,还可以窜到前后楼的“小小班”找更多的玩伴疯玩。</p><p class="ql-block">不过女孩子👧那时更痴迷于“刻纸”,有花卉和人物各种图案。其实它跟剪纸差不多,使用的工具不是剪子而是削铅笔的小刀;没有彩纸,一般都白纸一张;“花样”都是小伙伴👫之间相互交换而来。为了保护自己积累的作品,我们会找来一厚本杂志把它们夹在扉页间,供自己和朋友欣赏,谁的“花样”多谁就受众人追捧👍小小的纸花,曾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向阳院”、“小小班”红极一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存在了我们记忆深处。</p> “竹笋烤肉”不好吃 <p class="ql-block">在上海,竹笋烤肉不仅仅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它还蕴含了上海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寓意。这道菜在上海小囡的食谱里口味独特,通常与童年记忆中的某些不愉快经历相关联,一般是说大人教训小孩子时,用竹棒打小孩子的屁股。因为竹棒是竹笋变的,屁股上都是肉,打上去火辣辣的痛,所以上海人把这种行为称为“竹笋烤肉”!</p><p class="ql-block">我就曾目睹过邻居加同学的吴逸平吃过这道“竹笋烤肉”。吴家有三兄弟,吴逸平排行老二,我们平时都叫他“阿二(ni)头”,小时候的他个子不高,一张圆圆的脸,表情总是挺淡定,在一起办“小小班”,他经常沉默寡言,一起游戏时他肚皮里小九九挺多,时常出奇制胜。那天不知道为什么他惹恼了吴爸爸,他窜出家门落荒而逃,吴爸爸手持竹棍也冲了出来,没几步路就抓住了“阿二头”,一把拉下裤子,在屁股上连打了好多下,声音清脆,把我们几个正踢毯子的小姑娘吓得不轻。其实平日里的吴爸爸是个标准的顾家好男人,买、汰、烧样样拿手,他们家的餐桌经常罢在走廊里,吃饭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饭桌上的小菜碗一只又只,香飘四溢,惹得隔壁的胡剑超羡慕嫉妒恨,一个劲的咽口水。</p><p class="ql-block">吴妈妈及时出现了,吴爸爸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竹棍回屋去了,吴妈妈仔细查看了儿子屁股上红肿的伤情,并低声慰籍着“阿二头”受伤的心❤️‍🩹“阿二头”并没有嚎啕大哭,只是低头抽搐。第二天看到“阿二头”小心翼翼地坐到教室的椅子上,我想他还未伤愈,悄悄的劝他几句,“阿二头”没吭声,只是用上牙紧紧的咬着自己的下唇。我知道他是个倔强的男孩👦</p> 纽扣风波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初期,军装还是人们最时髦的服装,穿上它浑身散发着“革命”气质,代表着当时服装美的时尚,特别是男孩子们,对军装更是情有独钟。我父亲那时刚从部队转业回地方工作,除了上班时穿着一身沾满油污的工作服,日常都是穿部队里带回来的军装。所以我家房门背后挂着一溜爸爸的军装,衬衣、裤子、外套……齐全。</p><p class="ql-block">一天,爸爸换军装外套时,突然发现所有衣服上的扣子不见了,而且是一粒不剩的失踪了!什么情况?看着钉纽扣的线头齐刷刷的,肯定是用小刀或剪子✂️工具做案的。“案子”很快水落石出,爸爸倒是没动用竹笋烤肉,他大眼晴一瞪,提高了噪门就让弟弟招供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原来爸爸正宗的军服扣子与众不同,棕色的扣子上不仅有五角星的图案,还有“八一”两个字,让一些爱穿军装的大男孩羡慕不已。他们找上我弟弟👦威胁利诱一番后,让弟弟把爸爸的扣子全偷走了,扣子被好几个男孩拿去当炫耀品了。爸爸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带着弟弟出门去了,过了很长时间才找回了所有的扣子,然后又一针一线地把扣子钉回到军装上。爸爸的旧军装终于换新了,他把扣子收集起来交给了弟弟:拿去玩吧!</span></p> 胡爸爸的“鬼”故事 <p class="ql-block">住在一幢楼里的同学胡剑超,是个古灵精怪的男生,集一家宠爱于一身。胡爸爸高高的个子,一身工作服总是干干净净,显得十分干练,他的口才很好,上海闲话加杂些许绍兴话还是宁波口音,我有点记不清了。夏天里,胡爸爸赤脚站在走廊上跟邻居吴爸爸吵相骂(吵架),胡爸爸的嘴像开机关枪,语速极快,吴爸爸不紧不慢的应对,俩人一会儿就没事啦!空闲时间胡爸爸喜欢拉着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坐成一堆,听他绘声绘色讲故事。但是弄不懂的是,听故事时,从来没有见过胡剑超,他更喜欢像匹小马驹一样奔跑在草坪上和树林里。胡爸爸的故事很多,有工𠂆的趣事、乡下老家里的奇闻,也有寓教于乐的传统段子。</p><p class="ql-block">暑假期间,胡爸爸的故事会吸引了不少人。我吃过晚饭洗完澡,趁着乘风凉的时候,也去靠近河边的小路上,就着昏暗的路灯听故事。那几天,胡爸爸连续讲了几天的“鬼”故事👻把女孩子吓走了不少,我也想不听了,可架不住胡爸爸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让我欲罢不能。可听完了故事,回到50号门口继续乘风凉时,就有些疑神疑鬼起来。夏夜终于起风了,一阵风吹草动,长长的柳条在眼前摇曳,仿佛胡爸爸故事中的“鬼魂”出现了,我吓得不敢多逗留,急忙回家钻进了我的壁橱里……</p><p class="ql-block">后来看了《聊斋志异》,回想起来,胡爸爸的“鬼”故事的情节与其如出一辙。</p> 踢毯子闯祸 <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的女孩子最喜欢踢毽子的游戏。因为它对玩伴、场地、天气等因素一点不苛求。课间休息时可以在走廊或者是教室里都可以进行,两个玩伴可以俩俩对决,多个人也可以组团比拼,下课铃声一响,马上可以开战,随着上课的铃声响起立马偃旗息鼓。而那只毯子是用碎布、小铁片等材料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再插上芦花鸡的羽毛,别说有多漂亮啦!有段时间我和小伙伴们沉迷其中,结果闯祸了。</p><p class="ql-block">那天放学,我和邻居高志闵背着书包🎒往家跑,我们相约回家在楼道里继续踢毯子比赛。到了50号家门口,书包往地上一放就开始了。外面的风有点大,我们挤在49号的楼梯口踢了起来了,每人踢到约定的个数,然后再踢给对方,对方要用脚尖稳稳的接住,毽子落地就输了。轮到我把毽子踢的高高的,该是高志闵接盘了,我们俩同时仰着头盯着飞落的毽子,阵风让毽子的落点有点飘忽不定,高志闵抬脚去接时,因为俩人离得太近,碰到了我的小腿,她一下子身体失去了平衡,重重的摔倒了!我把高志闵扶起来,只见她满嘴是血,我吓得魂飞魄散,陪她回了家。高妈妈赶紧查看伤情,原来是磕掉了半只门牙。我怯生生地跟高妈妈说了事情的经过,小声的说着“对不起”,可高妈妈并没有责怪我,我从心底里觉得非常过意不去,真想磕掉的是我自己的牙齿。从此看到高志闵那半颗门牙,我总是有负罪感,尽管她从来没有怪罪于我。</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家搬离了50号,中学期间我们同校不同班,再后来我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很多年以后,我们相遇了,她还是老样子,就是胖了点,她微笑时,我发现她的门牙是完好的,她轻声说:老早就弄好啦!</p> <p class="ql-block">童年的记忆已经渐行渐远,只有回到故地,往事才会在眼前闪现。如今50号楼还是老样子,现在的住户竟是老同学的父母,我爸妈的老同事。</p> <p class="ql-block">那个远去的年代,物资生活虽然贫乏,但孩子们却心灵丰盈,充满着精神和活力。原来的我们嬉戏的小树林还在,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但只有老年人在这里休闲,却听不到孩子们的欢歌笑语。</p> <p class="ql-block">回到红旗新村,几乎能记得每一幢楼曾经住着的老同学,那些童年的身影也会涌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贯通东西向的主路已经变成了林荫大道。当年有多少孩子在这条路上学会了骑二八大杠的本领?</p> <p class="ql-block">这幢楼我也住过。</p> <p class="ql-block">老小区也有新景观,这座亭子是新落成的,它让人意识到,今天的我们更加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天。让我们用心去回忆,用心去珍惜,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味人生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岁月匆匆,人生短暂,珍惜眼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