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觅史踪

地自偏

<p class="ql-block">南京自小到大不知来过多少次,却也有许多古迹未曾探访。今天来到秦淮河畔的石头城看看。南京城有“石头城”的别称,二千五百年前楚威王在清凉山边筑此城。后相传当年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来到这里,称这里“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回武昌后劝孙权移都南京(秣陵)改称建业。我入清凉门上城墙,沿城墙行走,墙下是柳色初新的秦淮河,红色沙岩的墙体有千余米长,是清凉山的一部分。石头城的来历出于此。图中可见城墙山体的红色砂岩呈鬼脸状,又称“鬼脸城”。前些天南京下大雪,清凉门口的残雪未消。</p> <p class="ql-block">清凉山是一座仅六、七十米高的小山包,它的出名一是山边的石头城,二是山上有清凉寺,它的前身是南唐李后主的消夏行宫。我望着山上豪华的大殿亭楼,心想在南唐行将灭亡时,李煜是否站立在石头城墙,眺望长江念出“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p> <p class="ql-block">中山北路挹江门内有八字山公园,我不由回忆起在孩子时,曾跟随外公来在南京工作的女儿家(我姨住在三牌楼),曾带着我来过这里(那年好像是一九五八年春节后)</p> <p class="ql-block">八字山原名四望山,相传当年孙权和葛道仙一起登山,环望四周风光而得名。在一九二九年国民政府为迎孙中山灵柩,建设中山路,在山崖壁用石块磊上“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大字而得名。(后来也曾经有其他版本的八字如“調整巩固充实提高”、“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宪法是个宝!”,),我拾级而上,在城墙漫步,登四望亭观景。感叹如今的南京真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换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挹江门外有绣球公园,那么一片平地里想不到却有个绣球山(它地处狮子山脚下,形成“狮子盘绣球”之态),那可是个从大地中冒出来的岩石真正的山(目测山高不过二十米,广不过十多亩),山上有传说中的“马娘娘脚印”,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啊。</p> <p class="ql-block">山顶修有朱元璋的大脚皇后马秀英的汉白玉塑像。传说中马娘娘善良仁慈曾多次劝朱元璋少开杀戒关爱百姓的……在百姓中留有好口碑。《明史》记:“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母仪天下,慈德昭彰”。在绣球山上区区方丈之地为她立像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一角有一组石人石马,据说是在“深挖洞”的年代,某工厂挖出古墓的遗物,从规制可以看出一定是王公大臣级别的。它彰显六朝古都丰富的历史陈迹。</p> <p class="ql-block">在狮子山上看静海寺,相传静海寺是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成功航海南洋的功绩敕建的。重修后的静海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为在一八四二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下“南京条约”,静海寺是中英议和的谈判地。</p> <p class="ql-block">出绣球公园,马路的对面分别是天妃宫和静海寺,建宁路穿过气势恢宏的仪凤门,进城就是狮子山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气派恢宏的阅江楼高有 52 米,雄居狮子山颠,是长江观景的绝佳地。此楼在二 00 一年建成,结束了它“有其名无其楼”的历史。传说朱元璋定都南京,率徐达,刘伯温、宋濂等众臣上狮子山巡视,曾议在此修建阅江楼,传说宋濂还撰写过《阅江楼记》云云……据这些传说,为当地政府建此楼留下了有力的依据,政商合力造景区编历史讲故事,可谓精心策划绞尽脑汁。此事大功告成,效果不错,长江已有三大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岂能没有金陵的地位。奠定了“江南四大名楼”地位。</p> <p class="ql-block">明太祖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略。毛主席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相隔五百年的两位太祖的谋略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隔天,小陈夫妇开车带着我们游览明孝陵景区,梅花山正当怒放时。</p> <p class="ql-block">钟山风景区许多景点来过许多次,明孝陵也是重游。</p> <p class="ql-block">空中拍摄四方城。</p> <p class="ql-block">参观六朝遗迹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参观南京明朝故宫遗址公园。参观南京博物院,它的前身是中央博物馆。它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牛首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境内,属于宁镇山脉西段的南分支,属沿江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原本有东峰和西峰双峰如角立故名,这里有岳飞大战金兀术于牛头山的故事传说。目前只留下了东峰,西峰的山体在1937—1958年期间受到了两次破坏性的铁矿开采,形成了一个60多米深的矿坑,开发商和江宁区因势利导,在深坑中打造佛宫,造高塔,建广寺,形成如此规模。</p> <p class="ql-block">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相传南朝有一位高僧辟支在牛首山山洞修行后立地成佛,人们在此建立了牛首山第一座寺庙佛窟寺(宏觉寺)。鼎盛时山上多达32座寺院。2012年南京斥资40亿在牛首山顶建造了一座佛顶宫,同时建造的还有佛顶寺和佛顶塔。自称供奉释迦牟尼佛祖的顶骨舍利(在大报恩寺出土)。</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佛教文化类景区总是一个比一个奢华,比谁的宝殿辉煌,谁的佛像高大。之前去到的陕西法门寺、无锡灵山大佛、庐山东林寺、绍兴兜率天宫无不如此,南京的牛首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这种风气有违佛祖本意,有近功趋利之嫌,根本上于国于民不利。我想不通民间资本、银行贷款为什么会向宗教信仰(打着文化旗号)倾斜。</p> <p class="ql-block">牛首山脚下有明朝“三宝太监”郑和墓(衣冠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