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水——茶与水的邂逅

刘庆南

<p class="ql-block">  茶从离开茶树那一刻起,就期待着与水相逢;水唤醒茶,茶成就水;水包容茶,茶丰富水;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清香。</p><p class="ql-block"> 茶与水的邂逅,滋润了生命,激荡了人生。泡茶如人生,需洽到好处:时间短了,茶没有入味,淡了;时间长了,入味太浓,苦了……</p> <p class="ql-block">  茶与水的缘,许是因万年前溪边婆娑的小树,此生才牵手相随;水与茶的份,许是千年前嫩叶上留恋的珠露,今朝才倾身相许……味因水觉得甘美,心因茶而和宁;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音。茶凉时水静了;水静时茶清了</p> <p class="ql-block">  茶如人生, 人生如茶,茶只有两种姿态,沉,浮。饮茶人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沉时坦然,浮时淡然。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 ,争个什么, 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 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人生因为在乎,所以痛苦。因为怀疑,所以伤害。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人生如茶,头苦,二甜,三回味,人生发展也不过如此。</p> <p class="ql-block">  时光悠远,世事淡然,有一种情怀,淡香如茶,有一种人生,清澈如水,水甘味真,茶清梦好,一杯清茶,一颗静心。</p><p class="ql-block">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能够真正参悟其中的能有几人</p> <p class="ql-block"> 品茶人都知道:头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华、四道清甜韵味暇。因此把少年期的涉世茫然用刚沏泡的头道茶水的浑浊来形容,应该屏弃泡沫,冲洗茶具,才能让后叙的茶汤清澈见底,韵味有神,把人生青壮年时期比作二道茶,是因为二道茶才开始饮用,而二道茶水含茶碱和茶多酚最多,同时还并夹有或多或少的其它杂味,所以喝起来有带有较浓的青涩苦味,所以用这种二道茶水的青涩苦味,来形容人生青壮时的打拼艰辛期。</p> <p class="ql-block"> 品茶时的第三道茶水,才是真正的茶叶好坏的韵味体现,这道茶汤最l醇,最甘甜,是最有韵味的,所以用这道茶来形容人生中年后的成果收获期是最恰当不过的。茶叶冲泡到第四道茶汤时,茶水清淡韵暇,会让人回味留恋前一道的神韵清爽。因此,用第四道的茶水来形容人生步入老年时期的生活清淡,泛味,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老年人常会跟人分享青壮年时期的拼打,和收获成果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刘庆南艺术简介 </b></p><p class="ql-block"><b> 1960年出生湖南涟源,号梅山之子。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中国书法研究员,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协会北京市分会会员,中韩书画家联谊会顾问,北京娄底商会书画院院长,燕南书画院荣誉院长。1978年入伍,历任战士、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高级工程师<薪酬副军>,六次荣立三等功。</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 其书法作品编入《中国书法史》近现代卷;参加全国著名书法艺术家书写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典法》、《宪法》、《安全生产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先后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如《人民美术家》,《作者文摘》273期第二、三封面,《人民陆军》报,《空军报》等刊物;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展览并获奖,其书法作品被国内外书法爱好者收藏,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雪》书法作品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