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悠元通镇

窗含落鸿

<p class="ql-block">  都说去成都市崇州所辖的元通古镇逛一逛,会给人以时光倒流的感受。记得数年前我跟随摄影班的同学去元通古镇采风,那次虽说也是逛古镇,但多是从摄影眼角度去观察光影下的古镇建筑以及街市里的百态人情,不意间倒忽略了对此镇古风韵味的心理感受。</p> <p class="ql-block">  此次进入元通古镇,由于未带单反相机并非专事去摄影,所以,当我一踏上元通古镇汇江河上的铁索桥,行走在颤颤巍巍的桥面上时,身临江风习习,青山如黛之境,那种古镇被湍急江水上的古老长桥紧紧守住,桥的两头仿佛连接着时间长河里的两个世界这种感觉从心底竟悄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元通古镇的古风韵味是浓郁的,当我们过了桥,步入街角的一家两层木质小楼,走过天井,登上二楼临窗的座位,远眺雾气弥漫的江面。近观楼下熙熙攘攘的街巷,从窗外传来阵阵参杂着当地土话的叫卖声,吹拂着湿气扑面的江风时,恍惚间犹如又走了一趟湘西凤凰城,这种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描绘场景感受真是太安逸了。</p> <p class="ql-block">  据成都史载所辖崇州市是古蜀文明的源头之一,崇州内的元通古镇,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元通古镇位于文井江、味江河、泊江河三江汇注之处,统称汇江。古时候水运曾给这里带来了财富和生机。清光绪《崇庆州志·卷三》载,元通场“滨文井江,烟火数千家,诸市俱全”,虽说沧海桑田,1600年前繁华的市井码头早已沉寂,但古镇上的青瓦屋、石板街、吊脚楼、明清大院,以及石塔与吊桥却保留着,它们似在无声地诉说着久远的故事。近些年,由于都市喧嚣,人们都想寻一处清净,好安放自己躁动的心灵。据说元通古镇取自“圆润通达”之意,如今又有此宁静古朴之韵,这应当是许多游客喜欢到元通古镇歇息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时值癸卯年冬月二十日,我们行走在元通古镇的石板街上,也许是公历1924年元旦的日子特别的好,天空晴朗,河风微凉,街面上的店铺早早的都开了门,瞧着每家店铺开门都在下铺板,一块块浸润着岁月风霜呈暗褐色的铺板一摞摞的堆放在柜台边上,令我又好似回到了老家赤水河古镇度过的童年时光。记得那时我生活的场镇上,沿街商铺都没有玻璃窗扇,就是用这种编了号的铺板上闩下闩每天开张经营的。</p> <p class="ql-block">  逛元通最繁华的街道数麒麟街。这里曾经是达官显贵的聚集之地,也是古镇的核心要地,整条街由青石板铺地,早早的晨光于黛色的山峦间照射入街,地面青光可鉴。街两旁的青瓦木壁街房均呈暗褐色,此时此刻,由于时间尚早,街上游人不多,我们一行四人悠闲地在石板街上漫步,瞧着时而出现在眼中的青苔瓦楞,偶尔隐现于脚前的窄巷衰草,我们体验着时光的温度,感受着岁月的久远。</p> <p class="ql-block">  在元通古镇游玩,那些个雕梁画壁的清末民初古建筑,是吸引游客雅兴的地方。伫立于各条街巷的罗氏公馆、黄氏公馆、黄氏祠堂、王国英故居都是免费参观。当我们跨入那些高高的青砖门楼,迈过青苔浸地的四方天井,抬眼审视浸润着腐木味道的美人靠回廊和隐秘于木柱暗檐后的闲房密室,想象着百多年前的宅院主人门庭若市般闹哄哄,如今皆已是人去楼空,由不得都会产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喟叹。</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在元通古镇参观原国民革命军中将旅长黄润馀的公馆等达官显贵故居我没有多少兴趣,参观王国英故居,却是令我们肃然起敬。这幢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道光重修的古建筑主人王国英乃为抗英名将,鸦片战争中驰援宁波,率敢死队与义律激战,不幸被俘,誓不投降,终被英军杀害。此故居在增福街南侧、座北向南,院落布局。二门砖石结构牌坊式,门柱上四川著名经史学者罗元甫题联,文辞书法俱美。体现着这幢宅院厚重的历史价值。我在想,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个人都是匆匆过客,生而为人,不能光是为了享乐而活着,正如李清照词作中明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人生,才是为世人所敬重的。</p> <p class="ql-block">  从元通古镇的民居古屋出来,有意思的是我们竟在街上看到了哥特式大门、十字架竖顶的天主教堂。奇妙的是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天主堂保存得竟十分完整。联想到出生于此镇的抗英名将王国英的慷慨悲歌事迹,我觉得此建筑未免显得滑稽。思索了半天,我方释然:在世间生而为人能唱响叱咤天地正气之歌的英雄毕竟是凤毛麟角,作为普通民众,许多人的人生都盼如苏东坡在定风坡词中吟诵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亦无风雨亦无晴”的平静安适,这也许是基于此天主教堂在该镇才得以保存完好无损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 游了一上午的元通古镇,想想印象最深的还是古镇人家择水而居的闲雅,临江吊脚茶楼的“倚窗听雨感逝水,静数流年入烟霞”的味道才是引游客回头看好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随笔:何 有 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摄影:窗含落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