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唤醒的记忆之二——由三个外国人说起

.虚空子

<p class="ql-block"> 文/龚立人</p> <p class="ql-block">  2023年末,康敏通过闵禄莘转给我一个视频,中央乐团1959年演奏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的片段,这个席勒的《欢乐颂》是由康敏的老爹严宝瑜老先生翻译的。个人认为严老爹翻译的这个版本更适应中西文化的结合。看完这个几分钟视频后,唤醒了我六十多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首先想起了两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他被敬为“伟大的天才般的诗人”、“真善美”巨人。他还是被称为“德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家,还是历史学家、哲学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最先接触到的是席勒的戏剧,我从读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雨果、莫里哀到德国的他,我在图书馆找到他的剧本《阴谋与爱情》,这是席勒青年时期的第三个剧本,一个悲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穷乐师米勒的独生女露易丝与宰相之子斐迪南热恋,宰相为攀附公爵,欲让儿子与公爵的情妇米尔佛特夫人结婚。最后两个热恋中的年轻人在宰相的阴谋算计下,无法逃出罪恶的陷阱,双双服毒死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读完剧本后又看了当时上演的东德电影《阴谋与爱情》,更加深了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的戏剧,是一部平民的悲剧。恩格斯曾说:“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是宣扬市民阶级的道德观念,控诉封建贵族等级制度的戏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对席勒当时处于普鲁士“第三等级”的反封建的观念很是认同,他是个勇敢的斗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的名诗《欢乐颂》反映了真挚的友情所给予他的温暖和欢乐,鼓舞着的斗志,那倡导的平等、自由、博爱是我当时思想的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更让我惊奇的是席勒读《论语》,他研究孔夫子。这我在普希金、莱蒙托夫、拜伦、雪莱、歌德、海涅……这诸多诗人那里没有看到的。也许他的这种历史学家、哲学家的气质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的《孔夫子的箴言》一诗,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诠释得维妙维肖,一个外国人对时间的哲学认识如此之深令我感慨。在此诗之后他又发表一首关于“空间”的诗,把困挠我近一年的悲愤和颓废的情绪中解脱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人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代表上下四方,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席勒的《孔夫子的箴言》一诗及之后写的空间诗,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宇宙”的正确理解和诠释。使我更加对他崇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的第二个外国人是法国的作家罗曼·罗兰。他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许多事迹都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用了三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那散文诗一般的语言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小说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 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一次与杨健平谈及此事,他便找来中央乐团1959年演奏的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唱片和我一起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是我想起的第二个德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9年,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中国首演,《欢乐颂》由此广为人知。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冲破过去的传统,在第四乐章引进了人声。这些声乐曲和管弦乐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庄严崇高、雄伟壮丽的交响乐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年轻时就很喜欢和崇敬席勒,更喜欢他的《欢乐颂》,将之引入第九交响曲也成就了贝多芬。贝多芬为这首诗谱了曲,作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的结束合唱曲,此后《欢乐颂》与贝多芬的交响曲一道传遍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初三之后,我把眼光瞄向西方,以上三个外国人是从康敏给我的《欢乐颂》的视频直接引出的。其实我对世界名著都有所涉猎,作者几十人之多。而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自小从苦难中挣扎出来,全靠个人奋斗成长起来,人生之路都是曲折坎坷的,但最后都是有大成就者。正是我当时追寻的斗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初,中西文化的第一次撞击高潮,西学东进,那时的潮动是以西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研究,凡与西方传统学术概念相抵触的就一律视为迷信、不科学、反科学、伪科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知识界、文化界还是被这种思潮所把控。而这时期我正处在青少年,思想极为活跃、极不成熟、极易变动。目光很自然地瞄向了西方,但我骨子里还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因是我的两个老乡,一个是毛泽东,他是湘潭人,我是邵阳人,相距几百里。毛是把理论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人。另一个是晚清时期的思想家邵阳人魏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魏源(1794~1857)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和民主思想的开拓者。他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之后我国的革命者,从谭嗣同、康有为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再到中国共产党引进的马克思主义莫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小学时是尊孔的,孔丘的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奉为信条,可后来在《史记》中看到他掌权七天就杀了少正卯,便觉得这与他的“仁”对不上号了,他费了十几年周游列国都没把自已推销出去,便开始重老子的《道德经》而轻《论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一时看了鲁迅和闻一多对庄周的评价,便喜欢上庄子。鲁迅确立了庄子的文学史地位:“晚周诸子,莫能先也”。把《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概括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闻一多认为:“庄子是一个哲学家,然而侵入了文学的圣域”,进而指出:“古来谈哲学以老、庄并称,谈文学以庄屈并称。”闻一多还认为,庄子具备了一个杰出文学家和诗人的基本素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二时简直被庄子的寓言迷住了,后来又发现成语词典中竟有200来条出自《庄子》。所以庄子是我一生崇敬的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令我佩服的人是,鬼谷子先生,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子。他不去周游列国,隐居鬼谷,却教出了很多著名人物:像孙膑 庞涓 苏秦 张仪等 。鬼谷子先生才是一个卓绝的教育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季孚先生幽默的授课艺术,鬼谷子先生因材施教的绝技,对我的影响极大,并在后来当中学教师时运用。让我在学生们的心中评价挺高,甚至在与他们的大学讲师、教授比较中获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代已经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了,对古人、外国人的东西都要取其精华 。虽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可我看到的是很多追寻民主的人,掌权了,却把“民主”的“主”字上面的一点抹去了。所以才觉得席勒《欢乐颂》中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格外亲切,“师夷制夷”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那时我的思想与毛泽东时代的革命青年是不相符的,少先队“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年龄段过了,也没接上班,也就不接了吧。团支委、支书们动员我入团,遭拒。我说当一个“非党布尔什维克”也不错。所以就是后来进入“建设中的北大荒展览会”也显得另类,展览会最后到雁窝岛的38人中男生中只有两个非团员,我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1969年的一个强刺激才决定加入共产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9年3月2日珍宝岛事件之后,我团(八五三农场)决定组建一个担架营去珍宝岛参战,我积极报名,却因为是“可教子女”而被拒之门外,够刺激!8月我父历史问题有了正确结论后便立即递交了入党志愿书。1970年1月入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部分的回忆是不是挺乱的。乱就对了,乱就是当时一个十四、五岁少年的实际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还有:</p><p class="ql-block">被唤醒的记忆之三——前雁窝岛时期那几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龚立人2024/4/6 写于天津瑞欣家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5/16 编辑于天津海河畔</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