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众多年轻人的迷茫与追求、挣扎与抉择——再读《人生》

大海

<p class="ql-block"> 文/金海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以陕北高原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高加林在城乡之间的挣扎与抉择,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一代人的迷茫与追求。小说通过高加林与两位女性的情感纠葛,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和人生道路的选择。路遥的笔触真实而且深刻,显示了每个看似风平浪静的生活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酸涩。无论怎样的生活状态,忧伤亦或快乐,痛苦亦或幸福,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生活应该是公正的,</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出生于陕西榆林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中弟兄姐妹多,幼年的路遥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读书,更是奢侈至极的念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字不识的父亲,知道想要改变命运必须读书,家里没钱,父亲忍痛将路遥过继给大哥作儿子,条件只有一个,必须供孩子读书。幼小的路遥7岁就离开父母,开始了过继给大伯的人生旅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失去了亲生父母的庇护,过着与高加林一样在荒芜的黄土地上挣扎着生活的日子,年轻的心受到了伤害,就像高加林,发誓要脱颖而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伯家里也不富裕,庆幸的是,大伯按照约定送他去读了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入初中后,路遥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70年在延川县文化馆主办的《延川文化》小报上发表了处女诗作《车过南京桥》,这是他第一次用路遥这个笔名发表文章,此后,路遥一直是王卫国的笔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遥毕业后无法留在城里,便回到乡下务农,</span><b style="font-size:20px;">那些年的农民生活,缺吃少穿,物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使他身心俱疲,</b><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是,让他收获了不少生活素材,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跌宕起伏是生活本身的样子,跳出农门,是路遥最渴望的事,可万万没有想到,当命运之神眷顾到他的时候,他却将机会拱手让给了心上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遥恋爱了,当爱的冲动在青年路遥的内心唤醒,他倍感兴奋,非常专注,用心对待这段感情。对方是北京知青林虹,路遥将可能决定他命运的招工名额无条件让给了恋人林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世事多变,林虹回城后,与路遥的通信渐少,千等万等,却等来了一封绝交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段感情让我们明白:</span><b style="font-size:20px;">爱情不是男女关系的归宿,男女关系的最终归宿是婚姻。爱情可以不顾一切,而婚姻不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能生活在不同环境与家庭背景中的两个人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两个人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失恋的那段时间,是路遥最难熬的阶段,写作,成了能让他忘记痛苦的唯一路径。日复一日,笔耕不辍,这段时间,多篇文章得以发表,也获得了许多年轻女性的青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1年6月,年仅31岁的路遥,仅历时21天便完成了中篇小说《人生》的创作,他兴致勃勃地向多个出版社投送稿件,然而,每一次投稿都被拒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感到极度失落,于是下定决心最后一次投稿,如果还是不能刋用,就烧毁稿件。这次投稿,恰逢知音,小说终于被《当代》小说选刊采用。经过文坛前辈秦兆阳的推荐,《人生》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奖,路遥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文学界新星。</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人说,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是路遥的自画像,路遥的人生际遇与高加林高度重合。路遥经历了林虹、林达两位女性的情感纠葛,也经历了农村与城市、理想与现实的艰难抉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说中的高加林,一位民办教师,工作中兢兢业业,他热爱这份工作。有一天收到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大队书记的儿子被村委会主任任命,接替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加林寒窗苦读十年书,期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自己衷爱的工作,毫无理由被强行替换。民办教师虽然算不上非常理想的工作,但在那个年代,摆脱终日在泥土里刨食的生活,能够在知识浸润的教育岗位上班,是那一代农村知识青年的梦想。高加林的人权受到无端侵犯,现实如此残酷,或许就是那个时代个人命运与时代潮流的碰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被愤怒与不甘所折磨,被迫到窑洞挖泥土谋生,找不到地方诉说自己的遭遇。没有优越的资源和幸运之神的眷顾,仅有一颗年轻的心和渴望出类拔萃的理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困境中的高加林希望找熟人“走后门”到外地工作,恰好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在县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可好景不长,很快被人举报又回乡务农。这件事让高加林懂得,要走的路必须是自己踩出来的,必须经历一番艰难跌宕的过程,经历了、承受了,方能从中汲取深刻教益,帮我们挣脱稚嫩的外壳。挫折会给我们一种内在的力量,</span><b style="font-size:20px;">踏实工作,比其他任何方法都重要,人生之路没有捷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不经一番错过,难知真情可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爱情生活中,刚刚失去民办教师工作的高加林,结识了年轻漂亮的农村姑娘刘巧珍,而巧珍出生于比较富裕的家庭,与高加林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知性帅气的高加林,骑着自行车在翻滚的麦田边,载着巧珍,尽情地穿梭于田间地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加林诉说着宏伟志向,巧珍则甜蜜地唱歌,生活中充满了快乐。尽管他们是郎才女貌完美的一对,却没有得到他人的祝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巧珍的家人反对这门婚事,责骂高加林吃软饭,巧珍心痛高加林的困境,鼓励高加林,“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紧随其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能是命运的捉弄,高加林因“走后门”被调到县里某单位,而巧珍为避免给高加林添麻烦,自愿留在农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像一只出笼的鸟儿一般,高加林离开时毫不回头,不到半年时间,便将巧珍置诸脑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县城结识了黄亚萍,黄亚萍是高干的女儿,不仅有优越的家世和迷人的容貌,还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更是许多青年男性追求的对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结识黄亚萍没多久,那段潇洒的日子便结束了,高加林被举报,单位将他辞退,回到了农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加林注视着金黄滚滚的麦浪,回忆与巧珍当年骑车交谈甚欢的往事,方才领悟到巧珍的可贵,可惜此时的巧珍心有所属,成了别人的未婚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个爱你的人会离开,那份珍贵的感情会失散,归疚于高加林不懂珍惜,痛失相爱之人,这种难忘的痛楚将伴随着他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只有经历痛彻心扉的孽槃,才能深刻领悟悔恨莫及之苦,从而体味真情的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们并非天生就知道人生之路,只有在经历无数次挫折之后,才会找到前进的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现实的残酷与时代的脉搏交织,当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力量抗衡,生活总是如此,不能处处让人满意,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充满热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有少年时期经历的一草一木,任何时候,都会亲切地保留在记忆中,并且一旦想起,就鼻子发酸。生命里,多少无奈和惋惜、多少愁苦和感伤,那些雨浸风蚀的落寞和苍楚,都是静静流过的奋斗日子里的痕迹,是无数次触摸理想岁月中流下的汗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生》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高加林,一个有才华的农村知识青年,他的理想远不止于耕田种地,他渴望摆脱农村的束缚,进入城市中寻求更广阔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人生》中,高加林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情感纠葛,是故事的一大看点,高加林在爱情中的选择,反映了那个时代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摇摆。人生之路,走过了才知道,人生无续集,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摇摆不定,有时候误了自己。坚定目标,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生》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抉择的经验总結。在这本书中,作家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问题 : 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应该忠于自己的内心,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成功与失败。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让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人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他们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有人参加高考,进入高校深造,毕业后安排在国家企事业有关单位;有人办企业,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尤其是那个时代的民办教师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他们通过正规渠道进入编制内,勤奋工作,获得了较好业绩。无论是进入国家企事业单位,还是兴办民营企业,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这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我价值的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为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思,对于今天正在成长的年轻人而言,具有普遍的启示和思考,也是《人生》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搜集于网络,致谢原创!)</p><p class="ql-block"> 2824年5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