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摩尔人城堡,正犹豫着是否打车去佩纳宫。路边的出租车司机向我们招手,问道:“去哪”?“佩纳宫...”。小伙子摇摇头说,“用不着,从这儿走,10分钟就到了”。谢了司机,心想这小伙子挺诚实的,换个人,可能会忽悠你一把。<div> 顺着斜坡,一会儿就到了佩纳公园入口。事先网上订了票,按指定时间到达,不怎么排队,很快就进了公园。心里一阵高兴,但是一看图示,到佩纳宫,还得走30分钟上坡道,有几处坡度相当大!咬咬牙...走吧...继续练腿力!<br></div> 转过几道弯,登上石阶,佩纳宫映入眼帘。好一组色彩浓烈大胆奇异的建筑组合,仿佛是孩童用乐高(Lego)搭成的奇妙世界。<div> 不错,这是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的初衷。这位入赘于葡萄牙王室的国王出生于维也纳,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影响。1838年他购置了位于辛特拉山顶古老的修道院以及周围的山林田地。在1838-1850年间斐迪南二世联手德国建筑师埃施韦格男爵(Baron of Eschwege)在圣杰罗姆骑士团修道院(Monastery of the Order of Saint Jerome)的遗址上建造了一座极具浪漫派风格的宫殿,融合了多种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包括新罗马式、新哥特式、新文艺复兴式、新曼努埃尔式、新伊斯兰式等,不胜枚举。 </div> 一路过去,童心被唤醒,好奇心切,似乎忘了疲劳,脚下一路生风,滑上坡道。 斜坡两边栽种的奇花异草,芳香扑鼻。 设计奇特的城堡石墩底座,特别坚固粗壮厚实。 佩纳宫入口,具有伊斯兰风格的马蹄形拱门。 拱门淡雅的马赛克墙饰与宫殿钟楼的浓烈色彩形成鲜明对比。 庭院。 从这个视角观望佩纳宫。宏伟的宫殿矗立在山顶,绚丽的色彩,繁复多样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元素,令人目不暇接,禁不住感叹斐迪南二世及建筑师埃施韦格男爵非凡的想象力,创造了如此童话般世界。<div> 一个孩子兴奋得很,边指着宫殿边说,“像迪斯尼...”,爸爸纠正说, “对呀,不过迪斯尼比这晚很多年”。“多少年啊?”孩子继续问。“100多年吧”。“哇”!未知这孩子对100年究竟有何理解,但他能把佩纳宫和迪斯尼联系起来,可见佩纳宫对孩童的感染力!但愿这些童话般的美妙激发他的想象创造力!</div> 纪念碑门是一座凯旋门,城墙外观的菱形浮雕貌似布满铁钉的中世纪城墙石门,显示了斐迪南二世对中世纪的怀旧之情。<div><div> 从纪念碑门进去,走过吊桥隧道,通往上层露台,到达宫殿最高处。</div></div> 回头看,对面观景台的金色圆顶似乎是印度建筑风格。<div> 按指定时间进入宫殿内厅。时间未到,我们便在露台浏览欣赏。</div> 这个小教堂始建于中世纪,据说是因圣母显灵,当地人为供奉圣母而建。1511年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到过此地,下令在教堂边建造一座修道院,名为圣杰罗姆骑士团修道院(Monastery of the Order of Saint Jerome),又名佩纳圣母修道院。1834年后,葡萄牙各地宗教团体受到镇压,佩纳圣母修道院也难逃一劫,所有修道士被逐。自此,修道院逐渐沦为废墟。<div> 1836年德国血统的贵族王子斐迪南入赘葡萄牙王室,与玛丽亚二世女王结婚。斐迪南自幼受过良好的日耳曼教育,尤其擅长艺术、绘画、音乐。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对他产生了耳濡目染的影响,古老城堡废墟和自然山水风光十分吸引他。来到葡萄牙后,斐迪南对辛特拉山顶的佩纳圣母修道院特别感兴趣。1838年他买下了这座中世纪修道院及周围的山林地产,决意在遗址上建造一座富有浪漫情感的城堡宫殿。出于对中世纪的怀旧感,他保留了原先修道院中的教堂、回廊、钟楼和塔楼。在建造过程中,斐迪南二世始终对宫殿的色彩、装饰和象征元素等细节提出建议。</div> 佩纳圣母教堂中殿祭坛,墙面饰有多彩马赛克瓷釉。 佩纳圣母教堂内的精美彩绘窗,由斐迪南二世亲自向纽伦堡工匠定制。上面两图描绘圣母圣子与圣乔治;下面两图为曼努埃尔一世国王和伽马(Vasco da Gama)。伽马是葡萄牙探险家,第一位经海路到达印度的欧洲人。最上端的图案为浑天仪,基督十字勋章,以及斐迪南二世之盾徽。斐迪南二世擅长使用象征手法,彩绘窗图案在崇敬圣母的同时,赞颂了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辉煌历史。 在修道院遗址上建造的宫殿,呈赭色,代表王室皇权。 佩纳圣母教堂则选用了硃红色,基督教会的象征。 教堂边的拱门露台,融合了各种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哥特式钟楼、教堂尖顶,罗马式台阶,中世纪城堡,以及伊斯兰的马蹄形拱门。 这道门的典型装饰组合:伊斯兰风格的马蹄形拱门,古希腊罗马式石柱,以及曼努埃尔风格的绳索门饰。 新哥特式拱门和曼努埃尔风格的绳索墙饰。 这道城门外观的雕饰元素更是繁复多样,从缆绳、铁链、浑天仪到王室盾徽、基督十字勋章到贝壳、海藻、奇花异草,典型的曼努埃尔风格,象征葡萄牙航海探索时代的辉煌历史。 转到城门的这一边,曼努埃尔风格的缆绳石柱夸张到极致,与精细的伊斯兰穆德哈尔式门饰形成鲜明对照! 这道门更有意思。这道主墙窗座由斐迪南二世亲自设计,灵感来自托马尔基督骑士团修道院的石雕窗座(Convent of Christ in Tomar)。 这是数天之后我们在托马尔基督骑士团修道院看到的著名石雕窗座,建于1500年间,很典型的曼努埃尔风格。 海神(Triton)是希腊神话中波塞冬和安菲特里忒之子,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海神坐在贝壳上,下面是水底世界的珊瑚贝壳。往上看,海神的头顶长了一棵葡萄树,他似乎极尽全力顶住葡萄藤,试图承载窗座的沉重压力。 曼努埃尔风格的门饰墙饰元素,讴歌了大航海时代的探索与发现。 经典的葡萄牙蓝白色马赛克墙饰。 转到露台这一端,眼前的佩纳宫是一座名副其实奇幻美丽的城堡,凝聚了斐迪南二世的想象力,他的睿智,他的怪诞诡谲,他的修养品味,以及他对多层次历史文化的鉴赏力: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基督教到影响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文化,他无所不通晓。他尤其崇尚中世纪骑士精神以及大航海时代葡萄牙的辉煌兴盛。 浪漫奇幻的佩纳宫令人想起位于德国巴伐利亚的天鹅堡(Neuschwanstein Castle)。 这是我们前几年在德国巴伐利亚游玩时拍摄的天鹅堡全景。 <div>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II,1845-1886)建造的天鹅堡与佩纳宫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很明显,两座城堡宫殿都受到浪漫派风格的影响。不过天鹅堡的建成比佩纳宫晚了30多年。</div> 轮到我们进内殿参观。沿着当年修道士的足迹,我们来到曼努埃尔回廊。<div> 建于16世纪的曼努埃尔回廊很小。斐迪南二世在建造佩纳宫时,对回廊进行了修缮,但保留了原貌:马蹄形拱门,四周墙饰采用了几何图案的穆德哈尔瓷砖。硃红色的哥特式钟楼与淡雅的回廊相互映衬,相得益彰。</div> 曼努埃尔风格的门饰。 内宫入口处的斐迪南二世雕像。 斐迪南二世肖像,非常英俊挺拔,气质非凡。<div> 斐迪南二世德国贵族出生。1836年斐迪南入赘葡萄牙王室,与玛丽亚二世结婚,成了女王驸马(King Consort)。次年得子,被封斐迪南二世头衔(葡萄牙王室传统)。1853年女王不幸去世,斐迪南二世的君王统治至此结束。王位由其儿子佩德罗五世继承,斐迪南二世成为摄政王,直至1855年。</div> 与欧洲其他王室宫廷比较,佩纳宫内殿不算十分豪华奢侈。这是斐迪南二世的卧室,陈设挺简单的。但是穆德哈尔风格的彩绘石膏墙饰却是别具一格,反映了斐迪南二世对异国情调的品味。 其他房间不同风格的天花板石膏墙饰。 贵宾大厅还够得上豪华。镀金黄铜制成的枝形吊灯和烛台显示了斐迪南二世对哥特式风格的欣赏。大厅陈列着他收藏的日本和中国古玩以及中欧的彩色玻璃器件。 卡洛斯一世的办公室。卡洛斯一世(在位1889-1908)是斐迪南二世的孙子。墙上的布画由卡洛斯一世所作,描绘了佩纳花园里的精灵水仙。 曼努埃尔二世肖像。曼努埃尔二世(在位1908-1910)是卡洛斯一世之子,斐迪南二世之重孙。曼努埃尔二世是葡萄牙的末代皇帝,1908年他父亲卡洛斯一世国王和哥哥在里斯本遭暗杀,曼努埃尔二世登上王位。可是好景不长。1910年十月革命后葡萄牙建立共和制,君主统治一去不复返,曼努埃尔二世最后流落他乡,在英国度过余生。 内宫中的雄鹿室比较有意思。雄鹿室用作餐厅,招待非贵宾级的访客。雄鹿室以雄鹿头角装饰,别具一格,显示了斐迪南二世及王室对狩猎的钟爱。 走出内殿,是王后露台,亦是佩纳宫最高的露台。 从王后露台可以远眺大西洋和辛特拉山脉。可惜今日老天阴着脸,能见度很低。 往下俯瞰,底下是佩纳花园,十分漂亮。斐迪南二世从世界各地搜集引进了奇花异草,把这一片山林田野打造成一座极其浪漫美丽的花园。 <div> 将近5点了,游人依然络绎不绝,还有人顺着斜坡,一层一层地往上走。</div> 转到城堡后面,这里游客不多。沿着护墙小径走,裸露的巨石支撑着钟楼哨塔,感觉像走进了一座古老的中世纪城堡。 远眺,摩尔人城堡蜿蜒曲折盘踞山头,雄伟壮观。想当年,斐迪南二世必定在此遥望城堡,缅怀中世纪骑士精神,汲取浪漫主义艺术灵性。 屹立在峭壁悬崖上的宫殿城堡。 折回拱门露台,留张影,以作纪念回忆。佩纳宫不仅是座童话般奇妙的宫殿,更是建筑艺术丰碑,汇集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宗教元素,内涵极其丰富深刻。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之予世界遗产桂冠,当之无愧。 爬了一天的高坡石阶,决定坐一次这里很受游客欢迎的“突突车”下山。保存体力,养精蓄锐,期待下一天的游程经历...。 March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