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共赏研途好风景,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追寻心中那份教学的热忱。根据莒南县教研室安排,经共同体研究决定,于5月15日进行第二次共同体语文学科第三次单元集体备课活动,共同体内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准时参会。</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在主持人郭春迪老师的带领下顺利进行。郭老师首先提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然后由郭老师和莒南六小的林莉老师向在座的各位老师汇报了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八单元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首先,郭春迪老师和大家交流分享的是第七单元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主要围绕“习惯”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四篇课文,选文渗透着责任意识,意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语文要素:要学会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的推断,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读懂长课文。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的推断。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将本单元定位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结合任务群整合了三个子任务开展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语文园地都重整在“写绘好习惯养成记’分享会”这个主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写绘的方式,讲一个(也可以是几个)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养成某中学习或生活好习惯的故事,然后跟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林莉老师和大家交流分享的是第八单元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围绕 “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把抽象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融入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体现了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勾连、相互渗透的大语文观念。《语文园地八》中的“识字加油站”是前三篇课文识字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和大人一起读”内容上是对学生阅读材料的补充。</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主要有这四点:一,借助图画阅读课文。二,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三,借助反复结构梳理信息训练表达。四,继续根据信息做简单的推断。本单元的课文每一篇都图文并茂,这些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可以极大的提高低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p> <p class="ql-block"> 在两位老师的引领下,老师们也明确了如何把本单元的训练要素落实到具体的课时教学中,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等问题。</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主持人郭春迪老师带领大家对第七、八单元的个性化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在签到表中随机挑选教师依次对各个问题做出回答。</p> <p class="ql-block"> 在集体研讨过程中,针对两个单元的共同研讨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老师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教无涯,研不尽。”教和研是教学的双翼,只要有教学就会有问题,就需要进行研究。只要我们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共享交流,定能提高教学水平。让我们展开教研的翅膀奋力飞翔,砥砺奋进,谱写第二教研共同体语文教学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