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山是镇江著名“三山”中最秀丽的一座山。古时在江中,明代诗人张栻赞美说:“万顷波涛里,巍然阅古今。云烟三山接,花木四时新。”人称“江中芙蓉”。</p><p class="ql-block"> 金山寺位于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晋明帝(298~325年)时期,寺庙始建称“泽心寺”,唐时赐名“金山寺”,北宋真宗时期赐名“龙游寺”,清康熙时赐名“江天禅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名寺,迄今已1700年历史,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中国四大名寺。也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金山是唐代以来负有盛名的旅游地。山上建筑以寺院为主体,寺院依山修建,殿宇楼阁,鳞次栉比,构成一组椽摩栋接,长廊蜿蜒,石阶串接,丹碧辉煌的建筑群。寺与山浑然一体,看山不见山,素有“寺裹山”之称。</p><p class="ql-block"> 到金山寺来的国人,几乎都是冲着法海和白娘子这个传说来的。白娘子只是一个传说,而法海确有此人。法海,唐代宰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在历史上,法海禅师是苦行得道、受人敬仰的开山祖师,从来没有拆散别人家庭的历史记载,一个传说竟把一位得道高僧弄的灰头土脸。假如有人蛇恋,法海禅师也是人类基因和传统道德的卫道士。戏谑之言,并非是亵渎白仙。</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大门上的匾额“金山”,撷取了宋代大书画家苏轼的字。</p>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大门内侧匾额:“雄跨东南二百州”,取自宋孝宗《题金山》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慈舟纪念堂。在金山南麓,院门是个歇山顶门盖,门盖下“慈心照世”匾,是灵岩山寺监院明学大师手书。</p><p class="ql-block"> 楹联:慈悲应生随缘化众硕德丰功留大地;舟以载物因果圆满上品竟生趋圣天。为心澄法师手书,楹联上、下联第一字对应了慈舟的法名。</p><p class="ql-block"> 慈舟(1915~2003.2)俗家姓史名源,12岁剃度出家,出家后法名慈舟,法号月济,金山寺第81代方丈。</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门前宝鼎,被游人摸的锃亮。</p> <p class="ql-block">慈舟纪念堂东侧“华藏玄门”。</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匾为赵朴初题写。1985年慈舟法师主持重建,原殿宇为明代建筑,毁于1948年4月大火。历史上曾七毁八建,都在朝代更迭前。</p> <p class="ql-block">戒珠朗润 广演毘尼 金山建寺千七百周年传授三壇大戒</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身后,度一切苦厄。</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外墙上“ 庄严国土”出自《般若经》、《法华经》、《菩萨本行经》及《华严经》。指的是佛国净土,自身净土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从大雄宝殿左侧拍慈寿塔,月洞门额“水月道场”据说是乾隆所题。</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1948年4月毁于大火,1991年慈舟法师主持重建。</p> <p class="ql-block"> “屋檐上的神兽,使本来极无趣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梁思成</p> <p class="ql-block"> 黄色的琉璃瓦,彰显金山寺大雄宝殿至尊。脊兽由琉璃瓦制成,并有严格的等级,《大清会典》上说这些小兽排序: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换。</p><p class="ql-block"> 十个小兽前,有一个仙人一样的物件叫“仙人骑凤”,清代形成“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p><p class="ql-block"> 脊兽除北京金銮殿用了十个,其他建筑脊兽都用奇数,一般是一、三、五、七、九。不知金山寺脊兽为何是偶数。</p> <p class="ql-block">妙高台,又称晒经台,在藏经楼南侧,为宋代元佑年间,佛印大师所筑。1948年被大火焚毁,1991年由慈舟法师主持重建。</p> <p class="ql-block"> 龙虎鸾凤,为清末江南提督徐传隆所书。</p> <p class="ql-block">紫金浮玉,心澄法师题写。</p> <p class="ql-block">止于至善,心澄法师题写。</p> <p class="ql-block">止于至善门背面华雨禅心</p> <p class="ql-block">飞檐翘角</p> <p class="ql-block"> 寺院依山而建,通过廊、檐、石级的巧妙串联,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 古法海洞。法海洞又名裴公洞。法海,俗姓裴,唐朝宰相裴休之子 ,河东人生而胎素,颖异不群。其父信佛,作文送子至河南何泽寺出家,取名法海,行头陀行。曾在庐山东林寺专研禅学,后朝金山,见殿宇荒废,荆棘丛生,寻得此洞,参禅打坐,并燃指一节,誓兴殿宇。忽一日在山下江际挖土,获黄金数镒,报于地方官李琦,转呈皇帝,敕将黄金送法海禅师重兴殿宇,建成,命名金山寺,法海亦莫知去向。后人供奉其法像于洞中,永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因法海洞不让摄影拍照,故未留下照片。</p> <p class="ql-block">头陀岩,上有石刻:生而颖异 , 胎素不群。行头陀行,精炼形神。清斋一食,六时危坐。每入禅观,降龙断臂。重兴殿宇,功成身隐。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慈寿塔,矗立于金山西北峰,塔高30米,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齐梁,宋哲宗元符末年,宰相曾布在金山寺超荐其母,在南北半山各建一塔,一名“荐慈塔”、另一名“荐寿塔”,明初,双塔倒坍。双塔倒坍后,明时重建,只建一塔,清咸丰年间又被太平天国战火所毁。在光绪年间重建现塔,适逢慈禧60寿辰,取名慈寿塔。此塔八面七级,内置旋式木梯,外有栏杆相依,面面有景,层层风光不同。</p> <p class="ql-block">慈寿塔院外墙上题刻的“天地同庚”是光绪年间湖南一位八岁小神童李远安所书。</p> <p class="ql-block"> 另一侧壁上刻有“千山雄观”四个古篆大字。“千古雄观” 碑嵌在金山慈寿塔之东,面北,整体长 3.78米,高1.32米,落款为“李健补篆”。碑四块,每块高宽皆为0.54米,“观”字为大篆体。</p> <p class="ql-block">与“天地同庚”互成直角的壁上还刻有“清世界”三字。石碑原来是七个字“苦海岸头清世界”。此碑后来碎裂,“苦海岸头”几个字坠落江中。</p> <p class="ql-block">康熙御笔:江天一览</p> <p class="ql-block">一座连接镜天园与百花洲的三孔拱桥。</p> <p class="ql-block"> 郭璞墓牌坊。拱形梁上方的额枋上刻“云根”,另面刻“石排”二字。两侧石柱分别刻着“天地有正气,园林无俗情”。郭璞现墓是明代巡安御史黄吉士,在万历三十三年到瓜州检阅水师之余,到金山凭吊郭璞时所修筑的。</p><p class="ql-block"> 郭璞(276~324年),山西闻喜人,东晋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道学术数大师、游仙诗祖师,中国风水鼻祖,太宁二年,力阻王敦叛乱被杀。太宁二年(324年),王敦之乱平定,朝廷追赠郭璞为弘农郡太守。</p><p class="ql-block"> 读过郭璞写的书,没想到在镇江见到作者的墓冢</p> <p class="ql-block"> 位于塔影湖畔的芙蓉楼。始建于东晋,1992年在遗址上重建,为二层楼高17米,融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之精华,独具匠心,富丽堂皇。芙蓉楼因诗名扬天下,楼名得自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p> <p class="ql-block">金泉桥,石堍题字黄选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