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血脉亲情 探寻古老文化

方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家乡在大连瓦房店市许屯镇姚屯,小时候记得二大伯说,我们的祖籍是山东青州府昌乐县尧沟,便在心中打下烙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3年姚屯编撰宗谱,为了能与尧沟的宗谱衔接,我到尧沟拜阅老宗谱。这部宗谱共四卷,经四次编修,记载了始祖讳赫公自元至元年间由四川绵竹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祝沟姚家村迁到昌乐县尧沟的历史以及其后裔迁徙路径,宗谱比较完整的记载了世系繁衍史,世系图明晰不紊。祖先二世琏祖迁至临朐,曾是举人,四世京祖后代迁到冶源、石山河庄等地。乾隆二十六年,十三世山祖由石山河庄迁至大连姚屯,这部老宗谱使我们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近7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阅谱之旅在滨州长辈宗亲姚震的陪同下,开车到过尧沟、临朐、冶源、洪山等地并拜访宗亲,到石山河天色已晚,没有进村返回昌乐。由于时间短暂,虽然收获很多,但仍有遗憾,没有去石山河,没有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近年来通讯的便捷,与山东宗亲联系频繁,增进了了解,加深了亲情。去年,山东宗亲邀请我去做客,今年4月中旬,踏上了到山东的访亲之旅。本次出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沿着先祖们迁徙的路线,到尧沟、临朐、冶源、石山河庄等地拜访宗亲,二是体验沿途的古老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尧沟,是我们姚家的发祥地,始祖从四川迁入山东便在此繁衍生息。据国明讲,现在尧沟有700余户居民,其中400余户是姚姓宗亲,人口1000多人,产业以大棚种植西瓜为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尧沟位于青州与昌乐之间,地处平原。据《水经注》记载:尧在位第六十一年的时候,天时作大雨,洪水成灾。尧为救百姓于水厄,带领他的儿子朱来到昌乐的大丹河流域及尧沟镇一带,领导人们挖沟排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帝的丰功伟绩,就把他曾经挖过的沟叫尧沟,疏通的河叫尧河,尧沟因此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条马路下面就是“尧沟”的原址。因为多年无洪水,前些年,当地政府将沟填平变成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尧沟"原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州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西汉初年设青州刺史府开始,便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7000余年的发展史和5000余年的文明史,是中国古九州之一,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内遍布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有多条古旧街巷,有大量的府衙建筑、古典园林、过街牌坊及传统民居等。漫步于街巷,仿佛先人生活的场景浮现,透过一块块光滑的石板,好像感受到历史拂过的痕迹。范仲淹、李清照、欧阳修等众多古代名人墨客在此居住生活。沿街布满店铺,彰显海岱都会的繁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临朐位于尧沟西南约40公里,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秦朝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有北辛、大汶口、龙山等文化遗址。奇石、临朐手绘年画、雕塑、红木工艺四大文化产业远近闻名,素有“书画之乡”、“小戏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文化模范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和全国最大的奇石集散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冶源位于临朐南12公里,老龙湾南面的海浮山上有一座寺庙,原是北魏建筑,古称“钟灵寺”,后为“浮山庙”。经民国军阀混战、日伪盘踞,千年古建化为废墟。1993年开始重建,先后建有碧霞寺、东西两庑阎罗殿、玉皇阁、王母殿、魁星楼、钟楼、鼓楼、大小山门等35楹,砌筑墙垣600余米,造像20尊,有壁画一百多平方米,使原来的建筑布局和原貌得以恢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屯祖先渡海北迁时曾背着一尊菩萨像到姚屯并修建了一座小庙。我试图寻找菩萨像的来源(从何处请的),在海浮山的寺庙,请教了一位老者,说庙里并无观音,临朐附近的真观音在五井镇的观音洞,于是我去了观音洞。观音洞的历史比较久远,民国时期在山下修建了庙,20年前重建扩大了规模。石山河庄距观音洞开车需一个小时,当时靠步行需要很长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几天我到四叔成库家,提及到临朐寻找菩萨像来源时,四叔讲,听其父辈说,当初祖先背到姚屯的并不是观音像,而是连体的双佛像,四叔的姑奶奶出嫁时,将双佛像带到了婆家,庙里换成了菩萨像,后来其姑奶奶反复做梦说佛像要回姚屯,于是四叔父亲便将佛像请了回来供奉于家中,现存于成玉大叔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屯编撰家谱时,为写明姚屯小庙历史,询问了多位年长者,都不清楚。与我同辈的长兄明国大哥家大嫂说,她1955年嫁到姚屯的时候,小庙里还有观音呢,文革期间被毁。因此,家谱记述为小庙观音,待进一步核实后,下次修谱时更正。</span></p> <p class="ql-block">五井镇观音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石山河庄位于临朐县城东20公里,原本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两条山岭之间有一条河流,河的北岸建有整齐的民房,这里林木丰茂,一条小路连接外界,靠种植农作物自给自足。村庄现有居民150余户,其中姚姓30户,人口138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踏上石山河庄的土地,除了宗亲的热情,使我倍感亲切外,令我激动的是,这里的地形地貌与姚屯非常相似,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登上村子南面的猴子山,俯瞰村庄,思绪万千。260年前,祖先从这里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东北,何尝不想念自己的故乡,由于受当时的条件所限,回家乡或通信都是非常困难的事,关于山东的一些情况都是十几代人口口相传留在族人的记忆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隔11年,两次到访山东,均受到宗亲的热情接待,虽未曾谋面却一见如故,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谱牒相连,若木见根,我们缅怀姚氏先人,开创基业,功德无量;祝愿姚氏宗亲,幸福美满,万事如意;期望姚氏子孙,人才辈出,继往开来。</span></p> <p class="ql-block">图文:维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间:2024年4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