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月三号我们六位工友陪同从太原来的赵建平罗建华夫妇再次登上洪洞广胜寺。 </p><p class="ql-block"> 站在飞虹塔下,滿目青山,连绵起伏的霍山,我的思绪穿越时光,回到52年前,第一次上广胜寺的情景。 那是1972年,刚过了三八节,厂里宣传队完成演出任务后我就回到车间上班。没上几天班,我突然阑尾炎发作,住院进行治疗。手术后住进病房时,同病房已先住进一位洪洞县前坡地村的病人。他也是阑尾炎手术,只是比我动手术早两天,同病相怜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病友。他出院时邀请我3月18(农历)来洪洞广胜寺学学(玩玩)。一星期后我也出院在家继续休养。二十多天后工友赵建平利用大倒班休息日的时间来家中看望我。聊天中俩人就有了去广胜寺玩的想法,说走就走,立即决定第二天就去,当晚赵建平就住在了我家。第二天上午10点多我们坐火车在洪洞站下车,直奔洪洞前坡地村,找见了这位老乡。原本是借他家的自行车骑着去广胜寺。可他非要让我俩吃了中午饭再上去。一会功夫老乡就端上来香喷喷的葱花烙饼和韭菜炒鸡蛋招待我俩。在那个物资匮乏,粮食短缺的年代能吃上这两样好的饭,对我俩来说已经是最好最高的礼待了,也让我俩真正感受到了洪洞人的大方,热情,好客。饭后,我骑着老乡的二八大跨自行车带着赵建平直奔广胜寺。</p><p class="ql-block"> 骑车行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30多里的路程,我们用了四十分钟到时达广胜寺。游玩时正碰上同班的工友张振洪,他和北插的几个知青早我俩一点上来的。张振洪用他带着的120海鸥照相机选好地方在飞虹塔下给我俩照了一张相。</p> <p class="ql-block">我接过相机在松柏树旁给他也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 游览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便下山,回到老乡家还了自行车,向老乡再三道谢后便匆匆赶往火车站。 今天我们再次重上广胜寺。感慨多多......寺还是那寺,塔还是那塔,在经历了1800多年的风雨侵袭,广胜寺飞虹塔依然巍然屹立霍山,但人已不再是当年的年青小伙。岁月不经两鬓白,时光飞逝岁月赊,往事如云心难舍,愁绪如海泪满眼。</p> <p class="ql-block"> 站在飞虹塔下我们寻找当年拍照的站位,依然是当年的姿势,背景还是飞虹塔,再拍一张留作纪念,相约十年二十年后还能再来此地游,重上广胜寺,再登飞虹塔?! </p> <p class="ql-block">八人的集体合影,</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起:</p><p class="ql-block">赵建平、乔临萍、杨春花、</p><p class="ql-block">张鸿建、陈勇强。</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左起:</p><p class="ql-block">刘惠芳、罗建华、王富贵。</p> <p class="ql-block">晨歌2024.5.10.文。</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5日发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