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勾起的…说说</p><p class="ql-block"> 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功能的发挥,《微信》自然而然成为了各种层次同学交流的平台。小学,中学,大学,业校,党校,驾校等各类群组,把人生几十年的同窗容纳在一个巴掌大的屏幕上。使远在天涯,近在咫尺的校友能够瞬时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信手点开—个群组,查看群内成员,总有好多熟悉的名字。当然,也有不少使用昵称的,有的猜得出姓名,有的浑然不知。我曾在数个校友群中建议实行实名,其原因很单—,同学间分手少则二十年,多则半个世纪,好多人在街上撞得—转,终是不相识。但一看到熟悉的名字,那人的容貌就清淅地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近日随妻进入跃进村小学一个校友群组《忘不了》,竞看到有幼时相伴的学友近照及留言,感慨万千。时光虽逝五十年,但好多校友的名字是记得的,真是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我是六O年九月进跃进村小学的,这也是学校创建后招的第一届新生。学校二年级以上都是从别的学校转学过来的。一,二年级我班班主任是刘姓老师,梳着刘胡兰似的青春头发,遗憾忘了她名字。三年级我们班打散了,原班同学分散在各班。我分在三(五)班,班主任是杨振琴老师。杨老师与代老师可以说是学校的神仙姐姐,美女老师。初中同学聚会,得知她是我一个学妹的二嫂,后拜托问候,她竞然记得我。四年级的班主任胡曼华老师,她家住在老法院院内,与我族姐住隔壁。她儿子比我们小四五岁,长得很可爱,名字也好记,与《鸡毛信》主人翁同名叫海娃。七O年冬我到赤壁柳山湖筑堤灭螺,在蒲圻汽车站搭不上车,碰巧遇见随夫下放到五七干校的胡老师,我与她走了近二十公里路,到车埠五七干校她家中,吃了一碗可口的鸡蛋面。五年级周一奇老师带我们班,他在朝鲜战场任过文化教员,文学功底很厚。他妻子在四川,每个周曰都邀我和刘早书去他家,走象棋,学围棋,或者爬龟山。他家在四医院旁边巷子里,房屋二层楼,很宽大。他爷爷是工商业主,开明人士,隔壁好几家院子都是他家捐献的。六年级的班主任是刘道之老师,他一只手残废了,另一只手写得一手好粉笔字。老师中最可亲的是须老师,仅管她面上有人参斑,我们都喜欢接近她。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体育老师匡砚田,从三年级进学校足球队,他一直注重对我和李友民,张世和,付国防的培养,把我们送到新华路体育场培训。小学毕业时,我和李友民保送进了省中心业校。</p><p class="ql-block"> 刚进小学时,我家住荣华东村五栋,小学毕业前半年搬到了六栋。从荣东到学校,有南北两条路可行。南面从慈善左巷,经长航子弟小学左转,从长航宿舍与粮机宿舍穿过进学校。北面从利北商店路口进入自治新村,过大厕所后转入顺道街,前行到二十七中西围墙边小巷进学校。无论走哪条路,沿途都有同学的住家,每天都有同行的学友。</p><p class="ql-block"> 现在记得清楚的有:荣东三栋的翟汉华,同班中队长,学习委员。五栋有刘华丽,住骆放英家楼上。还有孙燕珠,住我家隔壁,五栋失火以后,她妈妈在废墟的房屋里烧菜被楼上落下的预制板砸死,从而拉开了荣东大拆迁的序幕。七栋有付国防,他比我低—届,都在足球队训练。其实他在荣东远沒有他弟弟“太平留子”出名。今年他和世和到汉阳我家,说他家很早搬到了八栋,与我六栋家门相对居住不过二十米,三十多年两人竞互不知晓,真让人啼笑皆非。九栋有—班的丁斌和吴克亚。丁斌是大队委,下放同我在赤壁,七O年在蒲纺总厂修铁路时被石头砸伤返城,现与我失联了。克亚与十三栋张天原都是一医院子弟,听说都随一医院迁到十堰。据十堰回来的同学马垭娟说,张天原巳离开人世。四栋有王金枝,这就是我在“忘不了”群中最熟悉的人。熟悉的原因是我与她哥才伢非常要好,放学后经常一起打珠子,踢足球,直到她哥哥去应城开车后才断了联系。六栋有万厚安,在足球队踢后卫,别班同学知道他大名的不多,只知“大脑壳”的浑名。还有殷桂元,这不是她就读时的名字。“大脑壳”楼上住的代雨霞,小名叫“秧秧”,身材好,人也漂亮,朱达仁调学校任教后,把她送到体育馆学体操。每当有点雍忡的朱老师扶她下腰时,足球队调皮的男生都会哄笑。八栋住的学友有二位,均比我高一届。学长喻继辉,在球队披7号球衣司中卫。学姐余冬英,打排球的,到中心业校才相识,竞是小学校友又是街坊。十栋的张孝杰是班上球队的成员,他妈妈是房管所的领导,文革被批斗时吃了不少苦。十栋还有一个名严传华的女生,毕业三十年后在沙洋意外遇见,她在熊望台监狱任狱医。荣东的只记得这些了。</p><p class="ql-block"> 再说说去学校沿途的校友。利济北路南头电话亭傍边住着刘素梅,二十九中路口刘汉珍与刘大双,刘小双家相邻。这四个人均与我低年级同班,后来素梅与汉珍分到—班。六年级开学,一班全班随班主任吕老师调到新建的新路小学。这条路上调新路小学的还有住在烈士陵园对门的邓光荣,住在机械供应站傍边的黄腊梅和住在荣东菜场南门对面的夏凤香。黄腊梅家附近住有罗元生,钟汉云。马路对面住有压面舖的刘早书和早点店隔壁的彭腊春。说到刘早书,恐怕好多人都认识,。他在小学是我班副班主席,中队宣传委员,每期黑板报由他编作,写得—手好字。他当兵回汉后分到玉器厂,练就了雕刻手艺。下岗后,他在烈士陵园内开了一个制作作坊,数年后又买了个门面,专门雕刻墓碑。我祖,父辈的墓碑都是他亲自刻的。</p><p class="ql-block"> 从利北刘家面舖往北走,过了荣东肉舖便到了荣东菜场。钱六一家就在临近菜场的街面上,他家开的裁纫店。我下午上学有时约他,然后过马路从自治新村去学校。他家前面有个同学,名字真记不起来了。他家后面有个叫潘晓桂的女生也是同班。</p><p class="ql-block"> 如从一医院太平间房巷子走,有郭姓玉生同学住在巷中,那里好像有个水井,他家就在水井南侧。再往东走,右侧慈善左巷有个学友周善柳,后与我二十九中相临班同学。临近学校的长航宿舍住有施春芳,她不与我同班,是校乒乓球队的队员。她家前面楼房一楼,张世和住那里。周曰上午去新华路训练,我和国国约上世和,走单洞门过铁路到体育场。粮机宿舍住着陈小月,陈新民兄妹,小月也是打乒乓球的,去年过世了。新民与我同一单位退休。</p><p class="ql-block"> 离开跃进村小学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所记得的也不一定准确。说说也只想引个话题,但愿小学这个人生第一个驿店中相识的人,来补遗,多交流,多来往,见一次多一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朱其送於一六年初夏</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