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当我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都会回忆起小时候的欢乐时光。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叫郭文竹,他的爸爸在公园的船房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也跟着借光,总去免费划船,放学后就结伴自由自在在湖面荡漾,玩得很尽兴。我尤其喜欢划那条救护船,两头尖尖,划起来如鱼得水,快乐无比!</p> <p class="ql-block"> 年轻时社会上流行习武风,我们院有位杜师傅当时年近七十,鹤发童颜,一身武艺,专攻拳术,院里的年轻人都热衷和他学武术,我也凑热闹加入了这个行列,每天一早一晚跟着杜师傅学武艺。杜师傅要求很严,一丝不苟的教我们学习武术,从基本功到拳术套路一招一式都细致入微的调教我们,我不怕吃苦进步很快。</p> <p class="ql-block"> 我年轻时候文化生活单调,社会上有一段时间流行交谊舞,犹如及时雨,迎合了一些中青年的娱乐爱好,我家邻居袁叔当时四十多岁迷上了跳舞,是舞场中的佼佼者,一天不跳舞身子都痒,回到家看我家有电唱机,就来了兴头,拉着我陪他跳舞,我哪里会跳舞,一门踩他的脚,他索性拿个凳子跳起来,快乐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 我中学时就学会理发,除了在农村给青年点十几名男同学理发,回城进厂之后我的理发手艺又派上用场。我入厂时正赶上学雷锋活动方兴未艾,青工们纷纷成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我和几名会理发的回城知青就组织了“学雷锋义务理发小组”,我们将全车间职工的理发全部承包,星期天还参加厂里组织的理发服务。</p> <p class="ql-block"> 刚入厂当车工我每天我都把机床擦的溜光铮亮,师傅告诉我设备维护固然重要,机加工质量更是重中之重,我牢牢记住师傅的话,每天都坚持加工首件检查和加工过程的检查,尤其对千分尺等设施经常校尺,避免误差,使加工活件达到最佳标准,纹丝不差,检查员夸我是质量信得过车工,班长也号召大家向我学习。</p> <p class="ql-block"> 我入厂学徒时曾经拜过两位师傅,第一位师傅姓王,是我刚进厂临时熟悉机床设备,学习车工的基本要领,我只和他在一起不到两个月,印象不深;第二个师傅姓尹,他是我去代培企业的师傅,我和他学习半年多,他是厂劳模,我的车工技术很多都是向他学习的,他的吃苦耐劳精神对我激励很大,是我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车间里有的青工连续几月完不成工时,有的是因为工作懈怠,有的因为技术不过关。当时我是团支书,帮助他们进步,当日活当日完,不拖车间后腿,是我的责任。选派几名技术好的青年志愿者与他们结对子,一对一帮助他们,边循循善诱鼓励,边细致入微指导,当月都超额完成了工时定额,车间生产创出新水平。</p> <p class="ql-block"> 77年春天子弟小学开学,团委号召团员青年为学生“捐一本红书,献一片爱心”,团员青年纷纷响应,志愿者们带头把自家的书籍捐出来,我将刚买的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全捐了;还有人家里没书就特地去新华书店买新书表心意。当我们将三百本书送到学校,学生个个喜笑颜开,感谢我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