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魏晋开始流行,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时衰世乱,知识分子、普通民众以及不断变换的统治者,都试图从佛教中寻求解脱与慰籍,佛教异乎寻常的极端发展,达到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佛教发展的同时,佛教造像的需求也急剧扩大,并以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周边邻国的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h3> <h3>地处太行山东麓平原的定州,交通便利,境内曲阳盛产优质白色大理石并且具有悠久的雕刻传统,因此成为中国北方佛教造像中心,以白石为主要特征的定州白石佛教造像自北魏开始大量生产并流传各地。</h3> <h3>定州博物馆所藏北朝佛教造像,普遍运用了浮雕、透雕、描金彩绘等雕刻技法,双尊像、龙树、基座上雕双狮、博山炉、化生童子、力士、供养人等是其鲜明特色。</h3> <h3>画像砖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在空心及实心砖上作画并雕刻。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装饰。题材广泛,用图像的形式记录了汉代人们的生活、劳作和战争等场景。展现出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面貌,是研究汉代社会的"活化石"。</h3> <h3>国宝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由四块新疆和田镂雕黄玉片插接而成,高16.9厘米,宽6.5厘米。座屏两侧支架为连璧形,表面透雕加线刻的翼龙、螭虎,代表了东西方位。玉屏主体为透雕加线刻的略似半月形玉片。关于玉屏文献中多有记载,但考古所见,这是目前唯一的实物。</h3> <h3>禁止出境文物</h3> <h3>上片正中为西王母形象</h3> <h3>下片正中为东王公形象。</h3> <h3>国宝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br>通高30.5厘米,直径24.4厘米,厚1.1厘米。玉璧体型硕大,玉质半透明,青色,局部沁蚀处有褐斑。外沿处及孔周皆有宽带一圈,内饰规整的谷纹。上方凸出透雕相对双龙衔环,身躯卷曲蜿蜒,用细线刻出五官及足爪,间饰云气纹。两侧镂雕形态各异的龙形耳。做工精良、玲珑剔透、雍容典雅,为汉代玉璧中不可多得的精品。</h3> <h3>中山王汉墓中清理出的金器多发现于中室,包括金饰件及掐丝金器。金饰件采用捶打技法,掐丝金器则是将金薄片剪成细条,揉搓成丝,掐成图案,粘焊于胎体上。其工艺代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最高水准,多为皇家御用。</h3> <h3>银缕玉衣<br>刘畅墓总计出土了1000余片玉衣片以及部分用于连接玉片的银线。玉片大部分为长方形,小部分为三角形,最大的玉片长4.8厘米,宽3.4厘米,均为青玉质,一面磨光。为方便参观,参照其它玉衣形制,后配了部分玉片,复原了完整的刘畅银缕玉衣。出土原件主要集中在玉衣的前部。</h3> <h3>东汉晚期墓内陶困罕见,而乐舞、百戏、楼阁、仓房、磨房、臼房、猪圈增多。</h3> <h3>瓷枕始创于隋代,流行于唐、宋、元间。瓷枕的品种多样,形制纷繁,早在唐代就有出色的绞胎纹花枕,以及豹头、白泽、伏熊等兽形枕。宋代瓷枕的形式更多,许多窑口纷纷烧制。瓷枕为定窑最拿手的新作,有长形,有方形,有孩儿状,也有作狮子驮如意式枕面的,多姿多态,胎釉工艺也有创新。</h3> <h3>国宝级文物白釉龙首刻莲纹大净瓶<br>1969年12月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高60.5厘米。瓶细长颈,鼓卧足,龙首短流。颈上部为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定窑瓷器以中小型器物为主,大器十分少见,也被称为“定窑瓷王”。</h3> <h3>源起北朝至隋<br>20世纪50年代,有关专家在古定州范围内涧磁村红土埝早期青瓷窑厂采集到30余件标本,经研究为北朝末至隋代。后经专家对河北古窑址进行详细考察,结合河北整体瓷业发展状况,推定定窑的烧瓷历史应不晚于隋代</h3> <h3>天下大白定瓷<br> 定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创烧历史不晚于隋代,源起或在北朝;经晚唐五代发展至北宋达到高峰;金元时期为其余绪,历时达700余年。定窑产品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为主要特点。北宋时定窑制作精湛,瓷质莹润,风格古朴高雅,装饰绚丽,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美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