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西省新绛县古称绛州,东周春秋时曾为晋都,是山西六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名气虽不大,但在一个面积仅有590平方公里,不是热门旅游的小城,却藏有12处国宝级重点文物,实属难得。2024年4月25号、26号,短短两天,我入其境,匆忙间走马观花,游览了一些景点,没有都走完,但仅从小城视觉感观到的古迹和小城所展现的历史底蕴来讲,已让人惊喜折服,且留下了深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 龙兴寺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新绛县的招牌古迹处。创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寓居于此。寺现存建筑有山门,碧落碑亭、大雄宝殿、龙兴宝塔、宋金古墓等。其中唐代书法珍品碧落碑、宋金彩塑及屡冒青烟的龙兴宝塔被人们称为“龙兴寺三宝”。</span></p> <p class="ql-block"> 碧落碑,我国仅存的一块小篆碑。镌刻于唐总章三年(670年),是唐李渊的四个孙子为其母房氏祈福而立。全篇由唐小篆、钟鼎、颉、瘤等多种文字刻成,共计630个字,被文学家称为“独树一帜”的碧落碑体,篆书家奉为金科玉律。</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龙兴寺的核心建筑,现存为元代遗构。殿内供奉三尊主佛及四尊胁侍菩萨,为宋金时期泥彩塑像,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东为报身佛“、卢舍那佛”、西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四尊菩萨由东至西分别为文殊、地藏、观音、普贤。</p> <p class="ql-block"> 龙兴宝塔,绛州古城标志物,始建于唐,原塔八层,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并增至十三层,塔高43.7米,为八角楼阁式砖木塔,塔底四面辟门,内有悬梯可供登临。令人神奇不解的是,该塔在塔顶葫芦处,从光绪二十五(1899年)起曾多次“冒烟”,但其因至今未有任何科学解释。</p> <p class="ql-block"> 宋金古墓,都为仿木购的单室砖雕墓。宋墓雕的是孔雀戏牡丹等富贵场面,金墓雕刻的是以乐舞为主场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二 福圣寺 </span>位于新绛县西北18公里光村。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至649年)敕建,宋、元两代曾补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大修。寺内部分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明清所建。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弥陀殿和后大殿,其中弥陀殿中的塑像是全寺精华之处。</p><p class="ql-block"> 注:福圣寺、白台寺两寺未对外开放,参观须先到新绛县文化保护中心开具介绍信。</p> <p class="ql-block"> 弥陀殿,殿内奉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殿背面悬塑南海观音、善财童子,皆为建殿时原作。明代于两侧补塑四大天王与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 渡海观音,悬塑制作于元至二年(1322年),被誉为“最美观音”。</p> <p class="ql-block"> 渡海观音局部</p> <p class="ql-block"> 后大殿</p> <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光村</p> <p class="ql-block"> 光村赵家宅院胡同已破旧,看似感觉是清末民初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三 泉掌关帝庙 </span>距新绛县西北15公里,始建年代不详,据说明代已有,后世均有修葺。目前仅存正殿,檐下悬“武圣”巨匾,殿内供奉红脸关公坐像。此庙虽很小,但仍有看点,庙门回廊20根石柱,其中有11根造型诡异,抓着人头,扣着人眼的盘龙石柱,十分醒目,世间罕见。</p> <p class="ql-block"> 明清石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四 白台寺 </span>又名普化寺。在新绛县西北20公里处的光马村西侧。创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金大定明昌间重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局部重葺,明清两代又以补修。现存建筑多建于金、元时期,有法藏阁、垛楼、释迦殿、后大殿等。</p> <p class="ql-block"> 法藏阁,为三层,金代创修,元代重葺。依土崖建造,宽3间,高3层,形制壮丽,结构精巧,塑像多为元、明时期。</p> <p class="ql-block"> 释迦殿 金明昌年间建,三间见方,殿身较高,梁架构造简洁。殿内供彩塑10余尊,中部为释迦牟尼坐佛。</p> <p class="ql-block"> 后大殿,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重建,五间悬山式,殿内塑一佛两菩萨,仍是元塑风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五 绛守居园池 </span>亦称莲花池,俗称隋代花园。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官家园林,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在除名字地点与隋代有关,花园内都是明清后建筑和现代园林。</p> <p class="ql-block"> 嘉禾楼,又名“静观楼”,据碑载,明正德十六年(1521)知府李文洁始建,清乾隆十八年(1754年)知府张成德重修。“嘉禾”意指生长的禾稻,嘉禾楼为当地知府祈盼百姓年年五谷丰登而建。</p> <p class="ql-block"> 嘉禾楼通往花园墙壁圆门额的四字为:“飙、良、梅、强”。唐樊宗师所写,曾任绛州刺史,生活在居园池。</p> <p class="ql-block"> 迴莲亭 史料记载,唐时此亭建于池中央,现存迥莲亭半驾于池上,为明依唐制重修。范仲淹、欧阳修等文学家都曾在此吟诗作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六 绛州大堂 </span>始建于隋唐,原为绛州府衙内的正堂,现存大堂为元代遗构,面阔七间,进深八椽,其柱下尚存有覆盆莲花柱础,为唐代遗物。大堂建筑高大宽阔,风格粗犷豪放,造型简约,是全国仅有的三座元代州县衙门中,单体规模最大者。</p> <p class="ql-block"> 仪门</p> <p class="ql-block"> 大堂</p> <p class="ql-block"> 唐代石质覆盆式莲花柱</p> <p class="ql-block"> 考古遗址。被玻璃封闭保护,总面积6300平方米,发现唐、宋、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基址遗存。出土了不同时期砖瓦类构件、金属和石制品等遗物。</p> <p class="ql-block"> 过厅</p> <p class="ql-block"> 二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七 绛州三楼 </span>全国少见的钟、乐、鼓三楼一体的建筑群。分布建在县城一处缓坡上,参差错落。其中钟楼始建于北宋乾德元年(963年),现存为明万历间遗构;乐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具体年代不详),构建形式独特;鼓楼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现存为明代遗构。</p> <p class="ql-block"> 钟楼</p> <p class="ql-block"> 乐楼</p> <p class="ql-block"> 鼓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八 城隍庙 </span>始建于明洪武年,历有修葺。老庙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现庙的牌坊、山门、献殿等组成的建筑均为2012年重仿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九 天主教堂 </span>始建于1937年,是来中国传教的荷兰主教孔昭明的母亲出资,于1943年落成。此建筑整体为歌特式建筑风格,两边高约43米的钟楼对峙,中间三角屏风,教堂内无支柱,代之为高22米跨度25米的九道巨型拱券,与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青岛天主教堂,并称中国四大歌特式教堂。</p> <p class="ql-block"> 注解文字部分来自资料网络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