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其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p><p class="ql-block">为提高防范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的意识,掌握防范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的知识,提高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面前自我保护能力,潍坊渤海实验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将安全意识植根到“人人”心中,提升师生“个个”的应急处置能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突出主题、精心组织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b></p><p class="ql-block">1、组织好一次关于安全教育的国旗下讲话5月6日上午,根据学校对于这个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部署,利用周一集体升旗仪式,作了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宣传发言,向师生介绍了有关防灾减灾知识。国旗下讲话,引起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增强师生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综合减灾能力。</p> <p class="ql-block">2、加强宣传,营造校园氛围利用电子屏播放相关主题标语。内容为:(1)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2)普及防震减灾意识 提高自救互助能力(3)加强防震减灾 共筑安全防线。</p> <p class="ql-block">3、全校组织召开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教育专题片宣传、黑板报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即让师生学会了避险知识,又提高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意识。</p> <p class="ql-block">4.组织学生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竞赛、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和黑板报比赛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防震减灾科普作文(二)</p><p class="ql-block"> 八年级一班 王心怡</p><p class="ql-block">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p><p class="ql-block">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p><p class="ql-block">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p><p class="ql-block">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p><p class="ql-block">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p><p class="ql-block">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要镇静地采取行动。</p><p class="ql-block">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p><p class="ql-block">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p><p class="ql-block">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p><p class="ql-block">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 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p><p class="ql-block">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p><p class="ql-block">防震减灾科普作文(三)</p><p class="ql-block">七年级三班 袁子琪</p><p class="ql-block">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p><p class="ql-block">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p><p class="ql-block">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p><p class="ql-block">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p><p class="ql-block">地震会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发生,每个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p><p class="ql-block">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p><p class="ql-block">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p> <p class="ql-block">5.组织防震减灾应急演练。</p><p class="ql-block">随着警报的鸣响,学校立即启动《地震灾害应急疏散预案》,全体师生进入紧张避震状态,在教室里立即采取蹲下姿势就近躲避,并用双手或书包保护头部。当第二次警报响起时,大家抱头迅速离开座位,按照学校制定的安全疏散预案和路线快速有序地疏散,有序撤离到操场空旷安全地带,班主任负责清点本班撤离人数后向指挥员报告。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p> <p class="ql-block">6.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培训。</p> <p class="ql-block">安全科对餐厅工作人员、校车司机、保安工作人员开展员工开展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安全培训。</p> <p class="ql-block">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继续提升大家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防患于未然,我校将进一步认真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度,把学校安全工作做细做实,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