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序《足迹》

天高云淡天

<p class="ql-block">在我与合肥作家黄其海先生的一再怂恿下,好友仁兄周代申老师的文集《足迹》终于集成付梓,这是周老师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烔炀河地域文化的一桩盛事,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并致以热烈的祝贺!</p> <p class="ql-block">周老师早就交待我,一定要为《足迹》文集写几句话。我虽然没有推辞,但也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有烔炀河大儒美籍华人何晓曦博士如椽大笔序之在前,我实在不敢想自己还能写点什么可以赘述之。思前虑后,觉得交待一下与周老师的相识之缘,陈述一下对周老师的肤浅印象,也许能够差强为读者提供一些阅读参考。</p> <p class="ql-block">周老师是烔炀河镇当今名人,但是我1976年离开烔炀河时他还在黄傅村务农,我们无缘结识更无从交集。直到2019年2月10日17时36分,夏清龙老师将我拉进烔炀河文学爱好者微信群“淮韵巢音”(我后来将群名修改为“巢音烔韵”),周老师第一个跟我打招呼,紧接着又加了我微信好友,我们才就此结识。一个月后,何晓曦博士在美国亚特兰大建议我写写原巢湖报元老傅书涛先生,而周老师正是傅老的亲姑表侄,我们的交往便由线上发展到线下。</p> <p class="ql-block">在采访傅老和撰写《烔炀河人家:黄傅村人傅书涛》过程中,发现周老师家族是烔炀河西乡教育世家,一门五代,授学乡村,桃李满天下,享誉烔炀河,遂萌生先创作《烔炀河人家:乡教世家烔炀周》的想法。为此,我跟周老师多次深入交流,并一起拜会了他定居合肥的姑父母谢毓梁、周瑾老人,梳理了周氏家族从事乡村教育的基本脉络。在此基础上,上述两篇文章的创作很快完成。我又专程去肥西三河周大郢村找到周氏宗谱,写了《烔炀周源流拾阙》。期间,几乎拜读了周老师写的所有文章。进而,我对周老师的家世身世与品格特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共同促成了烔炀河作协分会的创立,参与组织过分会一系列的文学活动。烔炀河的村庄街巷与山水田畴,无不留下了我们结伴而行的身影和足迹。也许是缘分,无论线上线下,我们都是一遇如故,一见如故,仿佛是多年的至交。究其原因,无外乎我们都根植于烔炀河这方土地,虽然各自的人生境遇不尽相同,但为人与做事的底色相同,所思所想常常不谋而合,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三观一致、情趣相投使然吧。</p> <p class="ql-block">外冷内热,是周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看到周老师,他都是沉静如水、沉默寡言,一副沉思状。谁给他打电话,他都是一个“讲”字应之,直截了当,惜字如金。开始我很不习惯,时间长了我才知道,他的沉与默,不是不善言辞,不是冷漠无情,更不是拒人千里,而是大智若愚,大音希声,是他刚烈个性的一层保护色。一旦打开话匣,他就滔滔不绝;只要进入正题,他就热情似火。我揣度,周老师这种表里异屏的反差,可能与他的苦难经历有关。</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周代申老师伉俪</i></font></h3> <p class="ql-block">周老师出生于1949年,4岁母亲病逝,8岁父亲蒙冤由乡村教师变成被管制的农民,16岁辍学回乡务农。此后的岁月,在生存需求与政治运动双重碾压下,周老师遭受的苦难水深火热:生产队人均耕种十几亩农田的过劳、外地拾粪深夜翻墙双手扒搂湿热屎尿的卑微、村队极左者各种恶意欺压凌辱的冤屈、身心健全智勇超群却又不得不接受姐弟换亲现实的无奈,等等。直到1980年因自学英语有成得到贵人相助成为代课教师,周老师的人生命运才开始有了转机。幸运的是,周老师没有在苦难中沉沦,而是从苦难中汲取了勇气砥砺了斗志,磨炼了不向命运低头的刚烈倔强的性格。苦难也教会了周老师与逆境抗争的智慧,形成了他沉静稳重的人生盔甲。</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周代申老师与其姑父谢毓粱、姑母周瑾合影</i></font></h3> <p class="ql-block">精明能干,是周老师给我的真切感受。精明来自智慧,能干源于才华。周老师求学、农耕、教书、退休等各个人生阶段,无处不体现着他的充满智慧与才华的精明能干和多才多艺。家学渊源造就了他好学上进的禀赋;周家书屋养成了他酷爱阅读视书如命的习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家乡小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闻名于时的长临河中学,与哥姐同校、同享最高等级助学金传为彼时佳话;15年的农耕生活,矮小精瘦的周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有种田的十八般武艺,还学会了裁缝、稳糖、磨豆腐、做挂面、摸鱼捉虾等一系列手艺,是远近闻名的乡村能人。在风雨如磐的混沌岁月,周老师心中有光,坚信苍天不负有心人,以坚韧的毅力,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自学英语;在代课教师的岗位上,周老师又通过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考上黄麓师范,成功逆袭成正式教师,端上了“铁饭碗”,也赓续了献身乡村教育事业的周氏家族传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周老师身处逆境心有所向的乐观精神与艺术追求。在繁重的劳作间隙,周老师自学音乐,吹拉弹唱门门涉猎,理论实践样样精进,成为乡村文艺宣传骨干。今天,周老师是烔炀河地方不可多得的文艺领军人物,他担任的烔炀镇音乐协会会长与镇老年艺术团团长职务,还真的不是浪得虚名。</p> <p class="ql-block">谦让包容,是周老师给我的深刻体悟。容字体现在他接人待物的广泛与博大,他的朋友遍天下,烔炀河集镇与村庄,没有哪个地方没有他的亲朋好友;他的朋友三教九流,烔炀河朝野市井,没有哪个行当没有他的兄弟伙伴。他一个从教30年的乡村教师能有这样的朋友圈,唯有有容乃大可以解释得通。让字渗透于他的为人处世的规矩与底线,为人不贪不占,不着他人吃亏;处世不揽功诿过,时时处处克己复礼。他的让,来源于家族的品格基因;他的容,是对家族品格基因的传承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周老师出身于耕读世家,书香门第。其祖上原籍直隶和州,明永乐七年(1409)宦游直隶庐州卫,清道光初年十七世祖人耀公(1804-1847)从合肥东大圩隍城庙小周村入赘尖山南麓大褚村;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九世祖业骏公(1862-1937)迁居黄傅村,居家设馆,课徒授学,直至终老。业骏公时为大褚村富户,其将丰裕祖产悉数让给三个弟弟后,来黄傅村创业谋生。为了纪念这个让渡迁居的家族大事,业骏公为自己取号“让三”,“让”字也从此成为周氏家族的品格基因。</p> <p class="ql-block">让三业骏公是周老师的曾祖父,周老师的祖辈父辈都继承了家族的品格基因,无论战火纷飞还是时世多变,都坚守初心,与人为善,诗书传家,传道授业解惑,致力乡村教育。几代接力的周氏私塾,八方来读,从游者众;藏书万卷的周家书屋,烔西之最,名闻遐迩。而周老师不仅传承了“让”的家族品格,而且将其提升到“容”的更高境界。让的精髓是让与便利、不占便宜,容的本质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周老师的日常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精髓于本质。</p> <p class="ql-block">与周老师交,如捧读一本厚重的书,如品鉴一杯醇洌的酒,其韵隽永,其味悠长。是为也序。</p> <p class="ql-block">(甲辰年四月十三小满,2024年5月20日,于合肥北城卧书斋)</p> <font color="#167efb"><i>【作者简介】天高云淡天,本名凌志,生于1957年,老家烔炀河,现居合肥市。安徽省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烔炀河地域文化爱好者,已出版文集《老家烔炀河》《狱警絮语》《老凌游记》,另有《烔炀河人家》文集待梓。</i></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b06fbb">作者近照</font></i></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