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传奇谱新曲一一参加杨腾霄老师作品鹤庆分享会札记

莹子

<p class="ql-block">  5月12日,国际母亲节。早晨九点半,开车接好杨腾霄和茶山青二位老师,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鹤庆县城。此行是参加由鹤庆县作协和文联举办的“杨腾霄文学作品选萃《洱海 洱海》分享会”,这天也是汶川大地震16周年祭日。</p> <p class="ql-block">分享会场在旦墨书院举行。</p> <p class="ql-block">  书院墙上的竹兰壁画。鹤庆是有名的兰花之乡,书院门口置放一盆铭品大雪素,一入书院,顿觉书香、花香芳香袭人!</p> <p class="ql-block">  旦墨书院地处县城中心,旁边就是保存完好的孔庙故地,县一中搬迁后开辟为文庙公园,是处鸟语花香、花团锦簇的惬意休闲场所。书院提供图书阅读、艺术沙龙,书画展览和咖啡饮品,是鹤庆重要的人文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 鹤庆人文底蕴深厚,民间有重学风气,再穷也要读书。多年來,其高中录取线属大理州最高。某年某月,有一高中毕业生高考失利,遂跟随舅父外出打工,舅父认为该生有文化实力,只是没发挥好而已,便坚持劝阻他打工,扶助他回校补习,该生一年后考入清华大学。</p> <p class="ql-block">一丛修竹婷婷玉立。</p> <p class="ql-block">  院内一株大缅桂树昂然屹立!鹤庆是人文荟聚宝地,近千年古文庙保存完好。建国初此地即创建鹤庆师范,为大理和丽江等滇西各地培育了许多英才!想到我那过世已半个世纪多的养父,当年也曾经是这里的莘莘学子!心头不禁又湧起淡淡的哀伤!</p> <p class="ql-block">  书院原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白族 民居院落,几幅精致楹联增添了学书院的书香味。“道忘言处性皆灵"</p> <p class="ql-block">  “诗得意时花欲语"</p> <p class="ql-block">"小院满栽三径菊,雅间恒看五车书。”横批"润物无声"。</p> <p class="ql-block">  李镜泷(云天)老师主持会场,他向到场嘉宾简介了会议筹备情况,对杨腾霄老师和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  《洱海,洱海》问世引起国内外许多文友和学者的关注和热评。"大理白族之家"5月3日专门播放了"献给洱海的歌《洱海,洱海》读后感",对作家的创作生平作了较好评介:</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白族作家饱含深情地用文字为大理画的动人画卷,大理的故事、大理的风情、大理的山水、大理的人……在书中一一生动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了画好这幅画,作者杨腾霄倾尽大半辈子的心血,然后又在年逾古稀之后,把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的作品收集起来,串成一串漂亮的手串献给读者,献给母亲——洱海。</p><p class="ql-block">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著名白族作家那家伦曾经说过:“洱海孕育了十九个儿子,和十八个女儿;十九个儿子是十九座伟岸的山峰叫苍山,十八个女儿是珍珠一样明丽动人的十八条溪水。”亿万年来,洱海世世代代孕育着自己的万千子民,而她的儿女们勤劳、聪明、智慧,一代接着一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璀璨的洱海文明,博大、独特、举世瞩目。大理人民世世代代时时刻刻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深爱着洱海,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不断表达着对洱海母亲的爱,像孩童一般永无疲倦,画一幅画、朗读一首诗、唱一支歌儿……</p><p class="ql-block"> 作家杨腾霄上世纪50年代出生于洱海西岸的传统白族村落上鸡邑村,像所有洱海边的孩子们一样,从小光着屁股在海边摸鱼捉虾、游泳戏水,潜入水底拔海菜,闭上眼睛仰憩于水面,静静地感受着洱海母亲的胎动,他们是在母腹中自由成长的胎儿。然而,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们,一定都逃不出这样的成长规律:孩童时代的贫穷,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动荡,壮年时期的改革开放,老年之后的民族复兴。因此,这一代人注定了只能同共和国一起成长,呼吸与共,共患难,同兴衰。父亲因白手起家却被扣上了民族资本家的帽子,咽不下无尽的委屈和耻辱,在一个清冷的早晨,投身北门水库溺水而亡,“士可杀不可辱”,以死申述和抗争。慈父见背,少年失怙,又是“黑五类”子女,杨腾霄同那个时代的很多同龄人一样失学、失业、自生自灭。</p><p class="ql-block"> 野草一样地生长,但杨腾霄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挺直了脊梁早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走村窜寨帮人家在墙上画画讨口,当代课老师谋生,到工艺美术公司打工,做民族旅游服务,一步一脚血印,一步一个台阶……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一切拔乱反正,原来颠倒了的都颠倒回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神州大地,也让洱海边的万千生民抬头见日,劫后余生的人们倍感振奋,甩开双手要把失去的光阴追回,在各自的岗位上忘我奋斗,要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伟大的时代。审时度势后,杨腾霄也选择了创业,创建了大理市最早的广告公司,并乘着时代的东风,扬帆起舞,过得风生水起。这期间,杨腾霄几次放弃进入体制内当官的机会,反而重操旧梦,业余时间不断写作,作品不断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时代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生活给他的苦难与经验、痛与乐,一点一滴变成了铅字,一写写了几十年,越写越痛快,越写越出名。几年前英国人香港中文大学邓肯教授来大理采访杨腾霄,就和我谈起,他关注到杨腾霄小说语言的与众不同,计划在自己办的公益网站向世界其他各国读者推荐他的小说。甚至著名作家玛拉沁夫计划筹办《民族文学》时,专程来大理邀请他去北京一起办杂志,并把他推荐为中国民族文学首届常务理事。但杨腾霄没有去,一则因为放不下家人,一则因为他觉得自己离不开洱海,就像鸟儿离开了树林就不会唱歌。他选择了留下来继续为洱海唱歌。二十多年前,他把自己发表过的小说集结为《云在洱海上空》出版,一下卖了三万多册,这是大理作家文学作品至今销售的最高峰。</p><p class="ql-block"> 由于原来的册子太小,只是杨腾霄作品的一小半,满足不了大家的期待。在几位文友的一再撺掇和鼓励下,七十多岁的杨腾霄又费尽移山尽力将大半辈子写下的作品集结为《洱海,洱海》上、下二册共800多页出版了,上册为小说、散文卷,下册为诗歌卷。为了增加读者对大理的了解和阅读的美好体验,书中还用了作者百余幅精美的速写作品作插图,这些插图大部分也曾作为一些报刊杂志的点缀公开发表过。封面由作者自己设计,封面上有苍山洱海简笔画和“金花”头像速写,“金花”头像速写经云南省版权局认定,曾有人想出一百万认购作商标被作者拒绝。这套书,正如作者在封三所注:“作者的文艺历程也正是这个时代洱海岸边文艺春风吹拂下开枝散叶的一个缩影。这也是一个大理文学作家的拳拳之心,展示出世界文林别样的民族风情和风景。”</p><p class="ql-block"> 杨腾霄老师的小说我很喜欢,特别是《女神》《凤姐》这样的作品,文笔深情、构思精巧、叙事生动,人物真、善、美,极具感染力。我以为是可以作为小说创作范本学习的。《女神》中的情感和故事太动人,我总在想,可能是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吧,不然,里面的诗,甚至一个个文字何以那么深情?”那是几年前我在一个叫“神二院”的文友群里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诗歌卷(下册)卷首有著名作家、诗人海男的题词:“杨腾霄的诗歌,如同他身边的苍山洱海,显示出变幻无穷的个人美学。一个终年在洱海中游泳者,始终如一的保持着对生活和语言的敏感,就像他的身体在洱海中穿过波澜起伏。这是一种新的诗学,他捕捉了生活中的瞬间,并赋予它们存在和永恒。祝福诗人的新诗集出版,世界美如诗歌!”我觉得海男说出了我的感受。比如写《吴冠中》的诗:“他没有傅抱石那种气势磅礴/也没有徐悲鸿万马奔腾/更不用说赵无极油画形骸/但,他恰恰是水彩,水粉/国画与油画中的一座桥/一道彩虹,转瞬即逝/淡妆粉抹。悠悠见江南/挥之不去。在人间若即若离/似曾相识,永恒画框/框内一幅幅景”。再比如写《海明威》(节选):……“每一个伤疤就有一个故事/一生传奇/你用另一只手的猎枪/双筒枪口对着自己装满智慧的大脑袋/枪管太长,手够不了枪栓/于是,你用脚趾/结束生命。脑袋开花了/肝脑涂地的文字/一世,几世/都不会散去”。《洱海,洱海》这个书名,像婴儿在呼唤母亲,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又能将书中的内容完全蕴含其中。我觉得只有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才能表达我对书的全部阅读感受:</p><p class="ql-block">假如我是一只鸟,</p><p class="ql-block">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p><p class="ql-block">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p><p class="ql-block">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p><p class="ql-block">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p><p class="ql-block">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p><p class="ql-block">然后我死了,</p><p class="ql-block">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p><p class="ql-block"> 杨腾霄是一个出色的画家,他以文字为颜料,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大理;杨腾霄也是个擅歌的阿鹏,《洱海,洱海》就是他献给洱海母亲的一首动人的歌!”</p><p class="ql-block"> 杨腾宵的契友尹树泽是有名的大理喜洲商邦尹氏后裔,他是上世六十年代初云大生物系的高材生,学生会主席,原大理州药检所所长,在移居美国多年后又归乡养老。他因事没能参加分享会,特意发来了他的分享感受:</p><p class="ql-block"> "洱海是大理人的母亲湖!也是大理人的守护神。《洱海,洱海》成功发布!我为朋友高兴!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与文界本无关,但一想起,4月26日,杨腾宵先生和几位朋友到我家玩,给我赠书并亲自签名的情景,至今心里仍热呼呼的!我想我的嘴是自由的,也得为赠书之谊说上几句心里话。 那天上午在我家的阳台上,杨腾霄当着几位朋友面把《洱海,洱海》上、下册送到我手上,当我看到书名重复写着“洱海”两个字时,本能的感应到,那两本书就象一对用金粉刻字的墨锭一样重,墨香昧扑鼻而来!我的直觉是,书名就强烈的的渲染了作品的民族性,它的内涵应该是深远的!《洱海,洱海》一书的诗歌散文小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全球不同的国度,首先都是由不同的种族组成的,例如中华民族就是由包括白族在内56个民族组成的,而云南省就是由包括白族在内的28个民族组成的。应该说作品的民族性决定了作品的生命,至今仍在各个民族中流行的自己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就是明证!诺奖得主莫言写的是汉族,而杨腾霄先生写的是以洱海为核心,周围居住生活的白族和其他民族。作为反映洱海流域各民族精神层面的作品,《洱海,洱海》绚丽多彩,细细读来,不愧为真正的墨宝! 杨腾霄先生的作品过去曾零零星星的看过,但不是圈内人也没多想。去年12月在一次聚会后,我俩微信私聊时,对他的作品印象我写了“天马行空,独来独往”8个字给他,而《洱海,洱海》的一篇篇、一首首,象洱海的浪花一样,闪亮活跃,起伏跌宕,不拘一格;象一棵树一样根、茎、叶、花、果俱全,一幅幅速写,插画,维肖维妙,视角新颖,别出心裁,作品夺人心智,扣人心弦,出奇制胜。作品可读性强,趣味横生!全书自己设计规划,布局精细有品味!人生只是一个过程,而历史却是一条长河,祝愿《洱海,洱海》在历史的长河中飘流向前!”</p><p class="ql-block"> 有位担任某县领导的文友,因会务不能参加分享会,特意给老师发來贺信:</p><p class="ql-block">“尊敬的杨腾霄先生: 您好! 首先,我想向您致以最深的敬意和感谢,感谢您能邀请我参加由鹤庆县文联举办的《杨腾霄文学作品选萃&lt;洱海 洱海&gt;分享会》,由于工作原因,我不能前往参加这场非常有意义的文学盛会,对此我深表遗憾和歉意。 作为您的邻居和忘年交,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敬仰您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您送我的《洱海 洱海》,我已经拜读了一些文章并深受启发。您的作品不仅有深度,还有广度,更有温度,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感受到了您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追求。 除了您的文学作品,我也非常欣赏您的为人。您阅历丰富,和睦邻里,热爱生活,每天到洱海游泳的健康生活方式,很好的诠释了“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快乐每一天”,也让我们一同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您对待文学,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对我们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虽然我不能参加这次的分享会,但我会通过其他方式关注。我相信,通过这次分享会,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到您的文学作品,感受到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并从中受到启迪和启发!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的机会与您一起学习、交流和分享。 祝分享会圆满成功! ” </p> <p class="ql-block">向鹤庆县图书馆赠书入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  茶山青老师讲述他和杨腾霄老师的深厚文谊:在上世七十年代,他还是个读大理师范的学生,他们几位文学爱好者拜名作家那家伦为师,每个周未都带上各自作品,大家找到一块草皮地,在那老师指导下互相评读交流。如今,当年的“草平地文学”结出了累累硕果!杨腾霄老师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茶山青的诗歌创作也早已走出国门,累获国际大奖。茶山青老师此行也带来了他的一些佳作赠与鹤阳文友,文友们戏称"你们是送文化下乡!”</p> <p class="ql-block">  我也即兴发言,讲述了和老先生相识相知的交往:上世纪我年青时游览蝴蝶泉公园,在从泉潭到蝴蝶馆的小路上遇一瘦高男子售书,说是他自已写的小说,我有些诧异,这也是头一回遇到作者亲自售书。那时还沉浸在就读北京民大时所读的世界文学名著中,对家乡的不知名作者作品,我的取向是"俯视”角度的。出于好奇,我还是买下书,书不贵,记得好像是几角钱(五角)?),想不到这作者还拿起笔来,在书上勾描几下,一幅生动的金花头像就勾描好了!就此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记住了"杨腾霄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我回到大理工作多年以后,承受着社会大学的摔打,跌跌撞撞地步入中年,开始不断地感受着杨腾宵小说中众多人物的坎坷人生,竟有些感同身受!我没走文学路,仅停留于爱好者角色,但因缘际会,竟结识了夲土诸多名家!到了网络微信时代,作协主席、也是鹤庆籍的好友张乃光又把我拉入了作家群,看到杨腾霄的名字,也就毫不犹豫的把他的微信和电话号码加上了!他在微信群发的作品我也格外关注,对他的才华非常景仰,此时,我对他的取向角度已是“仰视"了!</p><p class="ql-block"> 当年购买的小册书几经搬家和转借,早已杳然消失。有次去大理海东游览,我坐观云图,静看云卷云舒,又想到了《云在洱海上空》!心有所思,又想起同样喜欢游泳、也是鹤庆籍的大理大学老师张烨曾告诉我,杨腾宵也天天来游泳呢!于是,拨通杨腾宵老师电话,告知我是某某,想要夲《云在洱海上空》!没想到老先生爽快应允,说尚仅存一夲,明早海边游泳送你!第二天早九点,我俩在西洱河畔游泳处相遇,虽是从未见面结交过,竟然是一见如故!不用询问就认出彼此,我俩紧拥相抱,都很激动,请泳友摄照为念!杨老师说,我是他的知音,我对他作品的一些品鉴他一直收藏着!接下来就顺理成章了!我们成了忘年交!他大我十七岁,差不多是两代人了,但我们相处并无代沟,他就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兄长,也有独特的执拗个性,我们之间彼此不用任何猜忌和防范,什么知心话都可以倾诉,我们彼此就是平平常常的好朋友!现在,我对他的取向角度是"平视‘’!或许,人生漫漫长路,我们都会经历一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杨腾霄老师和鹤庆文友杨宝贵。杨老师和鹤庆很有渊缘,他母亲的娘家就是鹤庆人。他和鹤庆文友常交流,来往密切。正是在云天等诸多文友的建议和催促下,才促成他《洱海 洱海》文集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  杨腾霄老师和鹤庆文友互动。杨老师和鹤庆文友交往密切,他视鹤庆为第二故乡。多年前,他得知有位年轻女文友患重疾入院治疗,当即捐款一千元给病友,因病友不幸离世,家属谢绝了他的好意!杨老师的慈爱心获得了文友们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交流创作体会:"文字工作也有工匠精神!要像鹤庆新华村的工艺大师一样,对作品反复精心打磨!"</p> <p class="ql-block">  县作协领导段庆樱老师也是一位出色琴师,我和她相识多年,都在央行工作。今天她盛装打扮,为杨老师和所有在场观众奉献一曲《琵琶语》!</p> <p class="ql-block">  美妙琴曲响遏行云,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而轻柔小雨润如酥,时而高山流水奔潮湧,我们都是杨老师的知音!</p> <p class="ql-block">  杨腾霄老师签名赠书。别具特色,具有知识产权的大理"风花雪月"金花头像速写是最具艺术魅力,是很有收藏价值的作家个性签名!</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美女馆长倾情朗诵杨老师诗作!这天恰逢母亲节,女馆长声情并茂的朗诵了杨腾霄老师的《老伴》,大家都沉浸在作者对天下母亲的赞歌中:</p><p class="ql-block">“男人无论有多少功名显赫</p><p class="ql-block">毕竟都是母亲的儿子!”</p><p class="ql-block">“如果父母已逝,</p><p class="ql-block">现在,</p><p class="ql-block">老伴就是你的母亲,好好珍惜!”</p> <p class="ql-block">  诵读的第二首是《你走得很快》,这是杨老师怀念他胞兄杨腾蛟的深情诗作。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免不了雨雪风霜,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种传奇!记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很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在杨腾霄老师的洱海传奇生涯中,胞兄对他才华的肯定和职业选择都发挥了关键作用,正是由于胞兄的坚定支持和就业指点,使杨老师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p><p class="ql-block">“我可以不写他,</p><p class="ql-block">他在地下很安详,</p><p class="ql-block">一个十足的美男子,</p><p class="ql-block">睡态很美!”</p><p class="ql-block">“但今天是清明,</p><p class="ql-block">再不理你,</p><p class="ql-block">我时光不多了,</p><p class="ql-block">我的哥!”</p><p class="ql-block"> 杨腾蛟在赶交广交会样品时,因机械事故惨死在工房,时年仅34岁!这位扶助兄弟走上文学之路的胞兄:</p><p class="ql-block">“我的诗,</p><p class="ql-block">我的小说,</p><p class="ql-block">你还未读过!</p><p class="ql-block">你走得太快!”</p><p class="ql-block"> 这是痛彻心扉的兄弟情啊!他在坟前摆上自种的桑果祭品,还有兄长爱抽的云烟。他告慰兄长:</p><p class="ql-block">“你留下的二女一男已成才!"</p><p class="ql-block">你不用起来!</p><p class="ql-block">我走了,</p><p class="ql-block">我还会再来的!"</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听到图书馆馆长朗诵自已的诗,杨老师很感动!</p> <p class="ql-block">  和年轻文友交流,两代人都是杨老师的粉丝。</p> <p class="ql-block">杨腾霄老师和鹤庆文友晓君畅叙。</p> <p class="ql-block">  近三个多小时的交流分享紧然有序地进行,没有拖沓、没有慌乱,文友们情真意切的表达自已的感受,讲述着和杨老师的幸运相识和友好交往,气氛融合,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偶然发现,去年大理文联原领导、名作家张乃光先生去世时,我的即兴感念文与云天佳作同被王观远老师缉录在悼念文荟集中!鹤庆之行还得到云天、宝贵和丽江文友的佳作馈赠,此次鹤乡行收获的是美满的人文温馨大餐!</p><p class="ql-block"> 鹤乡文友:我爱你们,文缘友友这回结下了!我即将退休回牛街田园居,以后读书访友是常态。期愿逐渐融入鹤乡文圈友友们的精彩生活!虽说从上世五十年代牛街的行政区划就从鹤庆县变更为洱源县辖区,但秉承上千年的人文传承,从生活习俗到语言交流,我骨子里还是个鹤庆人!牛街人都不讲洱源腔,那"哆爽哆爽咪,我是洱源呢!"带给我的,更多是陌生和困惑!我会以读书人身份参与鹤拓之乡友友们的文学活动,也期望鹤乡友友们多多关注曾经名列鹤阳八景之首,徐霞客赞誉"四面如城"的"澄潭碧树"和"梅城石塔”的所在地:与鹤庆县城云鹤镇相依相伴的庆云镇(牛街),我的家园就在海西海出水口山曲村。</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终有一别。不觉中己是夕阳西下,满载着鹤乡文友们的关爱祝福,我们驱车返回下关,一路上皆是美好的回味!坎坷人生人生路上多风霜雨雪,人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终究人生还是值得!俗世生活离不开苟且营营,但诗和远方永远激励我们前行,而文学的滋润就是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