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山游记》之五</p><p class="ql-block">—奇妙的宏村 豁达</p><p class="ql-block">镶嵌在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脚下的一颗璀璨明珠。薄雾萦绕,如梦似幻,处处诗情画意的皖南古镇宏村。</p><p class="ql-block">站在宏村地势较高入口处,举目望去,远处青青的山脊,浓雾缭绕的天空,搭配着黑白相间的徽派建筑和清澈的湖水,真宛如浓墨重彩,又好似泼墨写意,真乃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p><p class="ql-block">走近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南湖。南湖像一把弓箭围绕着整个村庄。在通往村子的地方修建一条横跨南湖的甬路和一座弯弯的拱桥。许多人需要通过长长的甬路进入这迷宫一样村庄街巷。</p><p class="ql-block">在步入宏村的路上,周边许多导游都介绍着同一个内容“宏村的布局像一头牛,南湖就是牛肚子。条条小巷边有着流动的小溪,就是牛肠子。据说在村中如果迷路沿溪顺流而下就可以到达南湖。如果逆流而上就可以到达月沼,月沼就是牛胃。</p><p class="ql-block">徽派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加之宏村密集的民居,防火是一个重要问题。牛肚子、牛胃、牛肠就是灭火的重要利器。南土水制(红杨、白果)是牛的两支角。宏村居民若有红白喜事都要到此绕上一绕。</p><p class="ql-block">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三代不读书,全家一窝猪。这朴素言辞里,透露着浓浓地对教育的深切关爱。也是宏村文化历史发展的精髓。</p><p class="ql-block">宏村最好的位置,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在南湖北岸有一座宏伟的建筑,南湖书院,占地6000方,村落里最大的建筑群。这里就是学子们读书的地方。据说94年以前这里还可以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音。</p><p class="ql-block">旧时诗书传家,传统文化的忠孝礼义,现今的芊芊学子们,分述着对国家、家庭、社会和朋友间的情谊享受之道。</p><p class="ql-block">村落的中心位置是宏村汪氏家族的祠堂。乐叙堂,建于明永乐年间即1403年,是汪氏家族开会、祭祖、议事、惩罚、婚嫁的场所。</p><p class="ql-block">祖堂天井的砖雕上,福禄寿喜财、三羊开泰、王羲之戏鹅、囊萤映雪、学富五车、耕读相问、落叶归根、十年寒窗、五福临门、马到成功这些祈福祝愿与教育子嗣的精美作品,铭记着汪氏先贤重视耕读、尊教兴商、向往美好的传家精神。</p><p class="ql-block">行走在宏村这迷宫般的小巷里,几枝嫣红的蔷薇从一户人家的矮墙上探出头来,微风轻轻,花枝摇曳,幽香淡雅。</p><p class="ql-block">宛转的巷子里,气息间全是水的温润,水的柔软,古典的清新散发着历史的沉香。</p><p class="ql-block">斑驳青石小路,两旁沧桑的墙壁上,有雨水萌生的草色,有时光洗濯文明的斑痕。蜡染房里,挂满了染色的布匹,村姑忙碌着,双手沾满色彩,并热情的向每一位来访的游客介绍印染的工艺。</p><p class="ql-block">巷边门面和居民的小院,都是经营商品和售卖小吃美食的店铺。各色商品美食琳琅满目。我们购买了宏村几样集聚特色的小吃,灵山酒酿、蟹壳黄烧饼、笋干烧肉、芙蓉糕,品尝后大家都感觉口味香甜甚是好吃。</p><p class="ql-block">白发的婆婆带着老花镜坐在门蟹的木凳上专注绣花,飞针走线,制作出集聚风格佳作,缠枝莲花,鸳鸯戏水,牡丹花开。</p><p class="ql-block">宏村的山,水,建筑风貌,人文素养都宣告着一个古镇应有的特色风貌,一个民族曾经的信仰与期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