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川初夏行

4舍310

<p class="ql-block"> 行香子·初夏什川行</p><p class="ql-block"> 金带镶边,一席川平。天心在,地胆精英。梨园万亩,六百年成。二十余代,爱梨后,敬皇情。</p><p class="ql-block"> 梨花老去,浓绿穿莺。小梨豆,偶露峥嵘。农家院落,其乐盈盈。月上梢头,燕归处,正嘤嘤。</p> <p class="ql-block">挚友小唐的老家在什川上车村。他们在老宅基地上盖了一个小院,邀请我们去住。</p><p class="ql-block"> 什川在地理位置上是中国的中心,素有天心地胆之称。梨树栽培有上千年历史。此地有魏、唐、陶、彭等姓氏。据说魏家占什川人口的83%。魏家祖先在六百年前移居此地,以忠厚勤劳传家。历经21代,栽种梨树无数,形成万亩梨园。</p> <p class="ql-block">五月十一日,天气晴朗。我们从兰州带了饺馅。去什川后,邻居们又送了他们开发的葱苔、九头水萝卜、黄瓜等新鲜菜。吃了两顿丰盛的农家饭。中午水饺,晚上揪面片。加上葱苔炒卤肉、凉拌水萝卜、黄瓜。吃得好不满服(兰州话,满服,满足、舒坦之意)。</p><p class="ql-block"> 晚饭时,小燕子回来了,在檐下的铁丝上啾啾叫着。它眼睛盯着我们,一点儿也不怕人。在燕子的眼里,我们是客人。</p><p class="ql-block"> 来到什川,我对这块宝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大河向东流。可是,黄河却在过了兰州后,曲曲折折,一路向北。</p> <p class="ql-block">到了皋兰地界,又向西北走。在什川拐弯,形成一块河谷盆地。</p> <p class="ql-block">这儿四周环山,地势平坦,水量丰富,气候湿润。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称。</p> <p class="ql-block">什川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这片土地,先民们辛勤劳作,开辟万亩梨园。为了开疆扩土、保卫国家,蒙恬、霍去病等将士们在此地撒下一腔热血,留芳百世。</p><p class="ql-block"> 这是百度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到什川,第一件大事就是去魏园。原因是我可爱的唐妈就是魏家人。</p><p class="ql-block"> 魏园,其实就是魏家祠堂。建这个祠堂时,时年八十多岁高龄的唐妈还赶回来参加了祭祖仪式,并捐款1000元。1000元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p> <p class="ql-block">魏园位于长坡村沙坡坪。这是唐妈的娘家。</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〇年秋,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甘肃农业水泵厂。和小唐住一个宿舍。从此,我这个外地人在兰州有了家。这个三生日两岁就没有了娘的孩子,在兰州也有了母爱。从此,小唐的姊妹中,多了一个大姐。小一辈的孩子嘴里多了一个“大大姨”。</p><p class="ql-block"> 我在星期天经常去唐妈家住。睡火炕,吃长面、包子、散饭。唐爸唐妈变着花样给我们做着吃。</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晚上,我和小唐都睡下了,唐爸把我们叫醒。他新宰了自己养的羊,连夜煮熟。他拿了两大块羊肉和一小碟盐,让我们趁热吃。那是我第一次蘸盐吃羊肉。后来在兰州吃过很多次手抓羊肉,都没有那晚上唐爸做的香。</p> <p class="ql-block">唐爸唐妈都是厚道人。他们孝敬父母长辈。唐妈经常把母亲接到兰州住。因此,我有幸和奶奶一起住在小屋的土炕上。奶奶穿着青灰色的斜襟上衣。衣服里面有个小口袋,藏着不知道是谁送给她的糖果。看到我来,她会掏出来给我吃。奶奶裹着小脚,盘腿坐着。和人说话的时候,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我不会盘腿,只好坐在迭起的被子上,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奶奶出身南方的官宦人家。很小就随做官的父亲和哥哥来到兰州。第一任爷爷是戍边武将。经常顾不上回家。但每次回来,都不忘给奶奶带些银元,让奶奶收好,以备急需。</p><p class="ql-block"> 奶奶生第一个女儿时,遇到改朝换代。父亲和哥哥来找她,想带她回南方。但奶奶舍不得丈夫和女儿。决定留在兰州。谁知这竟是她与家人的永别。兵荒马乱,遥遥千里,她的娘家人从此再无音讯。几次托人寻找无果。</p> <p class="ql-block">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她生了二女儿后,第一任爷爷在战场殉职了。因为没有儿子,族人在一个黑夜,把她卖给了魏家。她没有了原来的家,连同爷爷给她准备应急的银元,都被族人抢走。</p> <p class="ql-block">所幸魏家人对她和女儿不错。她在魏家又生了两个女儿。唐妈在四姐妹中排行老三。唐妈长大后,嫁给上车村的唐家。</p><p class="ql-block">上车村离沙坡坪不远。其他三个女儿也嫁在什川本地。女儿们都很孝顺,经常来家看望或接她和爷爷去住。晚年的奶奶还是很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我和她在土炕上拉家常。她指着墙上的一个壁洞说:“爷爷在里面坐着。他来接我了。”</p><p class="ql-block"> 当地的风俗是人死在外边不能进祖坟。唐妈姊妹们商量,送奶奶回了沙坡坪。</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我还没有成家。在小唐的邀请下,我们坐马车去什川。在沙坡坪老屋见了奶奶。那是我和奶奶的最后一面。</p><p class="ql-block"> 此地此刻,特别想念奶奶。这次时间短,下次再来,一定去墓前拜祭。</p> <p class="ql-block">魏园是一个四方形的院子。坐东朝西,面对万亩梨园。</p> <p class="ql-block">园门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大门的后边高悬“厚德载物”牌匾。</p> <p class="ql-block">园内主殿是十恩堂。</p> <p class="ql-block">十恩堂内供奉着三位爷爷(当地人的称呼)。中间是始祖魏贵。他于明洪武二十六年移居什川,距今已有600多年。他有三个儿子。这里供奉的是魏坤魏乾两个。另外一个儿子送给了金家。当地因此有“魏金不通婚”的说法。因为金家也是魏家的血脉。</p><p class="ql-block"> 魏坤魏乾各有五个儿子,开枝散叶,家族兴旺。现在已经到了二十一代。人口达十多万。遍布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在什川,魏氏是第一大家族,人口占什川总人数的83%左右。</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时,恰逢一行外地族人来此祭祖。</p> <p class="ql-block">北殿是什川古梨园人文生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北殿墙上挂着始祖的像,详细介绍魏家的迁徙过程和建成万亩梨园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南殿是陇佑民俗馆和书画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四面建筑布局紧凑,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勾心斗角,雕梁画栋,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离开魏园,我们去了小峡水电站。别小看这个水电站,它是万亩梨园的水源地。过去,人们用水车、水泵从黄河取水。有了这个水坝,现在的黄河水可以自流到镇上。</p> <p class="ql-block">水电站的西边是一座铁桥。它的建设改变了过去什川人只能凭吊桥出入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是什川镇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我来过什川。灰蒙蒙的街道,土苍苍的民居。时值秋天,土坯房平平的顶上晒满梨干。四十年后再见,完全不认识了。</p> <p class="ql-block">到处是生态园、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各种名目吸引着八方来客。</p><p class="ql-block">清源山庄。</p> <p class="ql-block">璟晨庄园。</p> <p class="ql-block">陶家园。</p> <p class="ql-block">当地政府对主街道进行统一规划建设。</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车村党群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中兴门再往里走,不多远就到唐家小园了。</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边,设置了许多雕塑和壁画。</p><p class="ql-block">牛车。</p> <p class="ql-block">全家自行车出行。</p> <p class="ql-block">给老人洗脚捶背,百善孝为先。</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磨豆腐吧?</p> <p class="ql-block">万亩梨园,现在多数已经分给各户。</p><p class="ql-block">这是彭家老梨园。</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看天气太热,我们下午三点才出门。去看唐家的梨园。</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都是大树、古树。</p> <p class="ql-block">古树树龄在300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就像老人拄拐杖一样,当地人用木杆或砖垛帮助它们不倒。</p><p class="ql-block">这棵树的造型真美!它弯腰躬背,两手张开,抚摸着树根长出的侧枝。几百年来,它究竟经历了什么,才长成这样一副老寿星的模样?梨树默默无语,我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它们枝干遒劲、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苍老而不失生气。</p> <p class="ql-block">老龄却不失生育能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浓密的树叶间寻找小梨豆。最后还是当地的一位亲戚首先找到,她高兴地指给我们看。在兰天的衬托下,枝头上一簇三只小梨豆在微风中摇摇摆摆,晶莹可爱。您找到了吗?</p> <p class="ql-block">这株梨树旁边还有一架水车。过去吱吱呀呀,立下汗马功劳。现在成为摆设了。</p> <p class="ql-block">梨树下到处是空地。</p> <p class="ql-block">亲戚告诉我们,现在许多农民都不种地了。年轻人外出打工或者办农家乐。种地辛苦又不赚钱。只有少数老人还种种菜,自己吃,或就近售卖补贴家用。</p> <p class="ql-block">这块地是唐家的一位二哥的。他们住城里儿女家,基本不回来。他看到小唐的二弟喜欢,就让给他种了。还分给他五棵梨树。</p> <p class="ql-block">二弟在这里种了玉米、豆子、萝卜、韭菜等。撒种才一个月,小苗刚出齐,已经让人浮想联翩了。</p> <p class="ql-block">树下还有不少荒地。</p> <p class="ql-block">荒地长满蒲公英和苦苦菜。</p><p class="ql-block">小唐给我找来小铲子,大家动手,挖的挖,采得采,一会儿就收了两大包野菜。我高兴极了,这是今天意外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回到唐家小园,大家帮助摘野菜,每个人的手指头都让野菜汁染成了黑色。粘糊糊的,洗也洗不掉。好在晚饭有人做,不用我动手。</p> <p class="ql-block">吃完晚饭,又有亲戚来。离开什川时已经晚上八点了。</p> <p class="ql-block">小唐说晚上什川的灯光秀更好看。下次来多住几天,再看看夜晚的什川。</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吊桥上出来,离开什川镇。</p> <p class="ql-block">车刚上高速路,天色就暗了下来。幸亏妹夫司机技术高超、经验丰富,把我们安全送到了兰州。</p><p class="ql-block"> 过桥后回头再望,什川已经淹没在茫茫暮霭中。只有几处华灯在一闪一闪地和我们告别。</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什川!</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会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