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御医派史士昊带你探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乾隆四神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b></p> <p class="ql-block">御医派是传统中医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各个时期宫廷御医们医术的结晶,代表着各个时期中医水平的最高峰。其强调的是“治未病”,即在人还没有生病之前,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御医派在其医学理论和实践中非常注重养生,认为养生是一种预防医学和健康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御医派传承人史士昊介绍到:被后世尊为中医界“一代宗师”的黄元御,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主张从脾胃出发,食疗重于药疗,御医治病七分在养,三分在治,是清宫生饥疗法的宗旨,他提出的“重视脾土、扶阳抑阴、厚培中气”的施治原则更是进一步发展了中医学理论。</p> <p class="ql-block">清后期,御医庄守和在“四神汤”的基础上,不断验证改良,最终确定激活胃气,增强饥饿感“乾隆四神汤”的药材配伍,他从两方面入手分别进行验证:</p> <p class="ql-block"><b>第一、验证清胃火能否激活胃气</b></p><p class="ql-block">100个厌食倾向的人分为10组,10人/组,每个组分别用不同的药来验证,结果是,胃火清了,但胃口没有改变</p><p class="ql-block"><b>第二、从脾胃虚弱入手进行试验:</b></p><p class="ql-block">胃:喜湿恶燥</p><p class="ql-block">脾:喜燥恶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0个厌食倾向的人分为10组,分别服用不同祛湿健脾的药,有些效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还要继续试验,就这样一次次试验,一直到了12轮、13轮的时候,庄守和终于有了重大发现,12轮、13轮验证的是益气健脾和消食养胃的方法是不是能够激活胃气,庄守和就发现,用云茯苓搭配川神曲的方法,激活胃气的效果大幅度提升,但是想要达到健脾开胃、激活胃气的目的这两味药还不够,力度好像还弱一点,所以还得去加,接着试验,当进行到第28轮的时候,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一轮也是10人,分别服用不同组合的食疗,3天之后用云茯苓、川神曲、广陈皮、鸡头米的第五组饭量明显增加,产生了强烈的饥饿感。健脾和胃,清除胃火效果明显,梦寐以求的激活胃气的作用来了,庄守和终于找到了这个千金难买的食疗方,食疗方虽然找到了,但是应该用多大的量能够让所有人都合适呀?怎么搭配效果才会最好呢?</p> <p class="ql-block">庄守和这个人相当令人敬佩,追求完美,接着进行了第29轮的试验,这回还是100人,分10组,以老年体弱,不爱吃饭的人为主,让用不同计量搭配的云茯苓、川神曲、广陈皮、鸡头米,庄守和发现第9组的效果是最好的,产生饥饿感的速度是最快的,一般是服用3天后,能产生明显的饥饿感。</p><p class="ql-block">由于这个食疗方是从乾隆皇帝用的四神汤化材而来的,所以就命名为乾隆四神汤(陈可冀教授的《清宫医案选编》经常出现这个方子)。乾隆四神汤研制出来之后,庄守和就抓紧时间给之前参与试验的病人用上了,发现所有人的饭量都有明显的增加,有的病人都已经病的很严重了,甚至说是病入膏肓,用了乾隆四神汤之后10天左右,食欲增加,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脸色苍白、两眼无神、身体绵软无力症状减轻,服用乾隆四神汤之后面带红润,身上有劲,眼睛有光彩,卧床不起患者服用后,能站起来了,可以走路;这些都是激活胃气所带来的巨大变化。</p><p class="ql-block">长期用药患者服用乾隆四神汤找回饥饿感,多吃饭,这个时候用回原来的药,发现药效很快就显示出来了,治愈的速度大幅度加快;说明胃气激活之后,是真正的治病时机,这个时候用药会有事半功倍,斩草除根的效果。后来庄守和及时的把三分治的方法给这些病人治疗,最终大部分的病人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有的甚至是完全康复。</p> <p class="ql-block">史士昊老师强调要想治好老慢病、想健康长寿,首先必须激活胃气,找回饥饿感,多吃饭,这是治病的总原则,是康复的基础还有前提。</p><p class="ql-block">乾隆四神汤可以让我们产生强烈的饥饿感,达到健脾开胃,激活胃气的作用。一体多病和老慢病经常喝乾隆四神汤可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病重的人服用能够先控制住病情的发展,缓解病情,延长生命;没有老慢病的人,经常喝乾隆四神汤,可以远离疾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儿童服用后,可以让孩子好好吃饭,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p><p class="ql-block">史老说,这里所讲的胃气有两层含义:</p><p class="ql-block">1. 有饥饿感是健康的基础;</p><p class="ql-block">2. 对摄入食物的利用率高、激活胃气可以吸收药效。</p> <p class="ql-block">御医派治病理念:天大的病,得先能吃饭,御医派治病先关注胃气,观察有无饥饿感,《黄帝内经》:“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必须先好好吃饭,把吃的食物变成能量,之后才是吃药,这才是三分治;御医派认为,如果没有胃气,饭消化不了,药也同样消化不了。七分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调和脾胃激活胃气:也就是说让我们能吃,有食欲能消化吸收;2、食疗:厨房能解决的问题不去药房,汤锅能解决的问题不用药锅,把健康吃回来。</p> <p class="ql-block">七分养虽然重要,但他也不是万能的,有一些疾病,尤其是老慢病、重病、大病等必须加上三分治;七分养是房子的地基,三分治是盖房子,只有地基打的牢牢的,房子才能牢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史老再次强调,治病的前提一定要打好“七分养”的地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乾隆四神汤做法</b></p><p class="ql-block">云茯苓(云南的花甲云苓),川神曲(四川的六神曲),广东的广陈皮,鸡头米又名芡实各25克。</p> <p class="ql-block"><b>史老特别提醒:选2L以上容量的玻璃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制作流程</b></p><p class="ql-block">1. 鸡头米/云茯苓浸泡30分钟(泡药水倒出去,不用);</p><p class="ql-block">2. 加广陈皮,加水大火烧开(加1升水,大火烧开转小火);</p><p class="ql-block">3. 最后加六神曲,慢炖30分钟(药汁盛出400ml,再加1L水重复熬至400ml)</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两次熬出来的400ml汤汁合在一起,共800ml,这是标准的使用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史老师特意嘱咐,有四种人群要减半饮用:</b></p><p class="ql-block">1. 14岁以下儿童;</p><p class="ql-block">2. 75岁以上老人;</p><p class="ql-block">3. 体重在50公斤以下的人;</p><p class="ql-block">4. 胃强脾弱的人(胃强脾弱指的是能吃易饿,但吃完肚子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隆四神汤不宜一次喝完,不然易产生胃强脾弱的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具体引用方法:</b></p><p class="ql-block">热饮,一次50-100ml,所以,乾隆四神汤熬好后建议放到保温壶里,且一定是无水垢的保温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服用方法舉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總之,喝了乾隆四神汤,大家记住两个目的:</b></p><p class="ql-block">第一,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不管吃进来的是粗茶淡饭还是山珍海味,都能全部消化吸收,一点不浪费。同时也能帮你把吃进来的药物消化吸收了,让药效充分发挥,这样我们才能治好病。而且胃气激活了,也是在给我们延长寿命; </p><p class="ql-block">第二点,就是保持气化功能,现代医学把它称之为“吸收”。我们身体内的疙瘩、炎症、结节、息肉、增生,包括血栓斑块等等,各种病灶得把它吸收了。所以我们激活胃气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产生饥饿感,但是这里大家要记住一点,最起码要饿上一个小时左右再吃,得让你的吞噬细胞先去吃,然后你再吃,它吃饱了说明身上的疙瘩、炎症、结节、息肉、增生,包括血栓斑块就小了!所以说你饿了它就饿了,如果你先吃饱了,它也就不吃了。这个问题大家要把握好,饥饿感是生命的开关,没有饥饿感的人每天都是有气无力、垂头丧气,有饥饿感的人,每天都是气壮如牛、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喝乾隆四神湯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現象,也需要注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的压轴之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御医派史士昊为您解答</b></p> <p class="ql-block">“人柒疾病,先用开胃汤服之,喝肉汤以补之,或日七分养也。待其脏腑调和,形体渐安,再以猛药治之,或日三分治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胃气就是人体的元气,胃气就是饥饿感!——御医派七分养三分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史士昊中医界名中医,御医派七分养三分治学说传承人,高级公共营养师,易医学者,从事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七分养三分治理论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潜心攻读中医理论及经典著作挖掘整理《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并复原五仙膏这一千古奇方 。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做出巨大贡献。其学术成果已成功发布在《五行人与治未病》《文化月刊》等国内外专业医疗平台,先后荣获科技成果证书及国家发明专利。</p> <p class="ql-block">上了年纪的这个老人想要长寿,没有饥饿感了,自己熬这个乾隆四神汤喝,一直喝到产生强烈的饥饿感为止。产生饥饿感以后,那么体内的吞噬细胞,就会吞噬掉体内的血栓,斑块,坏死细胞,结节息肉这些垃圾,直到它们的最终消失。</p> <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对于很多疾病来说,我们都是可以通过食疗,来找到解决的方法,如果我们掌握这些方法,那么对疾病的治疗,身体的康复,肯定是大有好处的,甚至都能够起到治疗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御医派的七分养叫:“化龙”,三分治就是“点睛”</p> <p class="ql-block">有很多疾病,像一些老慢病,大病,怪病光靠养是不行的,七分养做到之后,我们再用很少的药来完成御医派的三分治,这样一来很快就可以把病给治好。</p> <p class="ql-block">关于三分治,清代御医庄守和在七分养的基础之上,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制出被称作方中方药中药的五仙膏。</p> <p class="ql-block">和民间派相比御医派用药呢有哪些不同呢?</p> <p class="ql-block">御医派治病可是大有讲究,御医派用药首选膏方。</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用膏方呢?膏方是中药的浓缩方,用量小但是药劲大,起效快,其次和丸剂、汤剂比起来更容易吸收,这也保证了膏方的疗效。</p><p class="ql-block">另外膏方的口感要远远好于汤剂,有这样一句话叫贵人难医,因为御医他所服务的对象都是皇家成员,如果是用膏方,口感上更易接受。</p><p class="ql-block">“穷用汤,富用丸,贵用膏”在古代膏方可以说是富人的专利,穷人根本吃不起,因为特别耗费药材,而且工艺繁琐,一般情况下一斤药只出2两膏,药材的这个精华全都浓缩在这个膏方里了,</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这本书当中汇集了大量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日常养生治病方法,而在这里就有大量的膏方,而庄守和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之下,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可以说前前后后那上千人试药,最后才确定下来,御医派的三分治膏方,也就是《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的压轴之作专门治疗一体多病慢性病的五芝地仙金髓膏(1993年由镇江中药厂申请,江苏省卫生厅批准更名为五仙膏)。</p><p class="ql-block">这个方子真是来之不易,要想研究出这么一个好的方子,要有大量的临床数据,才能够确定它的有效率,安全性,治愈率。庄守和借鉴了大量的前人的名方验方,用了6,000多种药材,经过反复的配伍组方实验比对,最后才成就了三分治这一治病奇方——五仙膏。</p><p class="ql-block">血脉类的疾病:主要采用的是活血化瘀,补气养血,抗栓溶栓的药物;对于骨关节疾病:就要考虑强筋壮骨,滋补肝肾,祛风散寒;对于肿块类的疾病:要软坚散结,健脾除湿,清热解毒;对于脏腑类的疾病:要健脾开胃,通便利尿,润肺止咳,止痛安神;所以庄守和从6,000多种药材当中,经过反复的配伍实验,最后终于确定了五仙膏这个包含着11味中药的方子。</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御医派他用药的特点,拿数据说话,拿效果说话,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皇家成员来服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身体状况并不好,这个有史书记载:慈禧当时有严重的头晕头疼,胸闷心悸,心慌乏力,失眠焦虑,饮食失调,二便不畅,甚至她都觉得自己已经到寿了。其实我们用现代眼光来看,慈禧所患的这个病症,归结起来就是心脑血管,神经,消化,呼吸等各方面的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p><p class="ql-block">庄守和就给她用上了御医派的七分养,三分治的方法,先用乾隆四神汤、乌骨鸡汤、鲫鱼汤激活胃气,改善体质,再用三分治补虚损、化瘀堵、祛毒协,改善全身的气血运化,慈禧用这个药以后,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身体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像之前的头晕头疼、心慌乏力、失眠、食欲差这些症状全部消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而且从这以后,七分养的食疗方始终就没有间断,慈禧在70多岁的时候还能够容光焕发,耳聪目明,连这个白头发也没有几根,脸上呢几乎看不到皱纹,所以大家也能看出来当时密不外传的御医派七分养三分治的方子对于一体多病的这个治疗,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p><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能恢复的这么好,全得益于御医派七分养三分治。</p><p class="ql-block">这些年的临床当中也有发现三分治膏方能够对多种疾病,同时起效,而且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p><p class="ql-block">有一位脑梗的患者,他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的觉,经常是头皮发麻,他总担心自己会再次的得脑血栓,他找到史老,史老当然还是先用抑郁派的七分养了,之后又给他开这个三分治的膏方。这位患者在用药之前做了一个全身体检,发现这胃里边还长了个息肉,他用膏方4个多月之后,不但说失眠、头麻的这个症状消失了,脑供血不足这些状况都改善了,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胃里的息肉竟然也消失了。</p><p class="ql-block">御医派用药强调的是整体治疗,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如果把这个七分养,三分治都做对了,胃气激活了,气血运化通畅,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了,那么受益的就不仅仅是一个脏器,而是全身的五脏六腑,胃的息肉消失了有什么稀奇呢?</p><p class="ql-block">“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汤补,厨房能解决的问题绝对不去药房,汤锅能处理的问题我们就不用药锅。”这是史老常说的话,大家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改善和享受生活,而不是啊天天买药吃药。大家先做好七分养,在七分养的基础之上再熬制五仙膏方,就会发现治病并没有那么难,以前花了几万十几万没治好的病,现在通过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能给他治好,这就是我们学习御医派七分养,三分治的目的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