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万里行 D24

老山羊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5月14日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永城市到范集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骑行66公里 </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总行程1793公里</b></p><p class="ql-block">骑行地图:</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到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局部地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今天天气:</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南风:</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4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气温:</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6~32度</b></p> <p class="ql-block">晚上还是8点上床休息。</p><p class="ql-block">早晨3点醒来,洗漱完。看了看天气预报。</p><p class="ql-block">今天还是大晴天,刮南风,这让今天的骑行又变得辛苦。</p><p class="ql-block">本来想,今天或许可以骑行百公里,到达蒙城县。但如果大晴天再一路大顶风,就很难做到了。</p><p class="ql-block">也许没必要太匆忙赶路,那就今天骑六十几公里,到范集算了。</p><p class="ql-block">有时候真的没办法祈求太多,老天爷这10多天一直没下雨,让我一路顺利骑行,不受风雨的干扰,已经算是格外照顾了,哪能还敢有更多的奢求。</p><p class="ql-block">还是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享受骑游的快乐吧。</p> <p class="ql-block">4:50,离开旅馆,骑车出门上路。</p><p class="ql-block">一早晨风就有点大,不到三级也超过两级。</p><p class="ql-block">我担心这个趋势,今天真的会刮大风。</p><p class="ql-block">看这样,今天真的只能骑60多公里,到范集镇了。</p><p class="ql-block">我也想明白了,我是出来旅游的,不是出来赶路的。奔70的人了,还是不要太虐待自己,悠着来吧,不跟自己较劲。</p><p class="ql-block">反正不赶时间。慢慢骑,一天能骑多少是多少。</p> <p class="ql-block">骑车出了永城市,刚一上路这一段,竟然是一段年久失修的破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个县城的门面,竟然不能花钱好好弄一弄。看来这一带真的是财政枯竭。连门面也顾不上了。</p><p class="ql-block">路边还停了很多大车,可见这一段路有很多大车在跑。</p><p class="ql-block">路面出现问题,他们宁可费心费力做一块牌子立到这儿,也不愿意抽时间花资金把它修好。</p><p class="ql-block">而且这块牌子也东倒西歪,看起来立在这已经很久了。</p><p class="ql-block">这么长时间都不修,可以说明很多问题。</p> <p class="ql-block">快5:30的时候,太阳出来了。这么多年骑车外出,我从来没有在早晨看到过这么大的太阳。当然拍在照片中显现的不清晰,看不出太阳的大小。但今天的太阳确实很大。</p> <p class="ql-block">5:30,骑行了10公里,终于上了343国道。国道的情况当然有所好转。不过比其他地方的国道还是显得有些破。</p> <p class="ql-block">上国道前行了没有几十米,竟然又从河南回到了安徽。看来我骑行的这一段是河南和安徽的相邻交界处。所以路程才在两省之间跳来跳去。</p> <p class="ql-block">5:54,骑行14公里。前面出现了一个指示牌。说去蒙城要从343国道转向238省道。</p><p class="ql-block">不过我的百度导航并没有指示我右转,而且说在343国道上还要再骑10公里。</p><p class="ql-block">我看了一下地图,原来这238省道是去蒙城的又一条道路,不过比我原来设计的线路要多绕一点。</p><p class="ql-block">所以我没有理它,继续沿着国道向前骑。</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343国道,不是很宽。却是一段非常好的林荫大道。</p><p class="ql-block">真希望夏天总是能骑在这样的道路上,可以避免挨晒。</p> <p class="ql-block">7:20,到达百善镇。这是一个非常热闹,非常繁华的集镇。</p><p class="ql-block">大标牌上注明这里是全国重点镇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地。</p><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有一个古大运河遗址。后来我经过了那里,那里正在打造一个巨大的展览厅把这个遗址包围起来。</p> <p class="ql-block">百善镇规模非常大。沿途我看旅馆宾馆一家挨一家,至少会有十几家,甚至二十几家。</p><p class="ql-block">说明这里是经济,人流,物流荟萃之地。</p> <p class="ql-block">到了百善镇,才开始离开了343国道,转向去往蒙城县的203省道。</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省道还是浓荫蔽日的林荫大道。在这样的路上骑起车来真是舒服。</p> <p class="ql-block">8:20,骑行了38公里。路过了一个叫小李家的地方。地图上标明:这里是当年淮海战役的总前委旧址。</p><p class="ql-block">粟裕等人就是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用60万吃掉了国民党80万军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让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都为之惊诧不已。</p> <p class="ql-block">这是去往小李家的路口。不知道这个小李家村是不是被改了名字?现在的指示牌上写的是:淮海村。</p> <p class="ql-block">现在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沿途大片农田,麦浪滚滚。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p><p class="ql-block">而这一带,曾经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重灾区。那几年,安徽河南饿殍遍野,死人无数。</p><p class="ql-block">新华社记者杨继绳先生的《墓碑》用大量事实记录了那一场人为劫难。那本书我看了1/3,就再也看不下去了,实在是太悲惨了。</p><p class="ql-block">许多人家的人一个个饿死,最后死绝。没死的人甚至不得不割下死去的亲人的皮肉煮食充饥。</p> <p class="ql-block">在203省道上骑行了大约20公里后,路过了韩村镇,岀了韩村镇,这段路又与237国道合并,变成了宽阔的237国道。</p><p class="ql-block">变成国道以后,再不是原来较窄的林荫浓密的道路,而变成无遮无拦,太阳暴晒的宽阔大道。</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已经10:00。正是太阳暴虐的时刻。天气燥热,人也变得无精打采。</p><p class="ql-block">在这段无遮无拦的国道上骑行了10公里,离我初步计划的范集镇还有8公里。而到蒙城县也只有34公里。说实在的,要不是天这么热,多余的二十几公里,一使劲儿我也就骑到了。可现在我真没有心情和劲头多骑那二十几公里。还是按原计划就到范集镇算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8公里路并不好走。道路变得很破,坑坑洼洼。</p><p class="ql-block">太阳暴晒,人也无精打采。8公里的路程竟然骑了将近一个小时。</p><p class="ql-block">11:30的时候,到达范集镇。</p><p class="ql-block">事先我在天眼查上查到:范集镇有两家旅社。我找到其中一家,安排住下。</p> <p class="ql-block">把东西放到2楼的房间。然后骑车上镇里最大的超市去采购。</p><p class="ql-block">范集镇竟然有两家大超市:一家叫利达生活购物超市,另一家叫苏果超市。两家几乎紧挨着。</p> <p class="ql-block">我进了前一家超市,先是选了两袋思念牌的速冻饺子。一袋是猪肉芥菜馅儿的,一袋是猪肉芹菜馅儿的。</p> <p class="ql-block">又买了一大袋老式面包。准备早晨喝咖啡,当早餐。这十几天净吃面条馒头了,换换口味。</p> <p class="ql-block">不过看到超市卖的杂粮饼子,忍不住又买了三个。</p> <p class="ql-block">临走还没忘,拿了一罐小罐的哈尔滨啤酒。</p><p class="ql-block">人总是这样,一进超市,什么东西都好。忍不住就越买越多。</p> <p class="ql-block">带着这些东西回到旅馆。</p><p class="ql-block">煮好饺子,一边吃饺子,一边喝啤酒,吃了午饭。</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有些发困,躺在床上睡了一会儿。</p><p class="ql-block">结果一觉醒来,发现已经睡了一个多点。</p><p class="ql-block">于是赶快起来,整理今天的游记。</p> <p class="ql-block">今天经过了淮海战役的指挥中心小李家。对这场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也最大的一场大战,有很多问题,至今没有说清楚。</p><p class="ql-block">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淮海战役总前委五大指挥官, 谁才是真正的总指挥!</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辽沈战役,因参战部队为东野,因此总前委的组成人员自然分别是林罗刘三位,而其中林担任总前委书记,统一指挥整个辽沈战役。</p><p class="ql-block">而平津战役,最开始中央军委也是指定林、罗二人指挥,到了49年的1月份,又加入了聂荣臻,与林、罗二人共同组成总前委。</p><p class="ql-block">但虽说聂帅是总前委的成员之一,但中央在当时也有明确指示,担任总前委书记并统一领导平津战役的还是林。</p><p class="ql-block">所以,不管是辽沈战役还是平津战役,由林总负总责不言而喻,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但在淮海战役,情况却大不一样。</p><p class="ql-block">首先,淮海战役的总前委班子,人数达到了五个人之多,分别是陈毅、刘伯承、邓小平,以及粟裕和谭震林。</p><p class="ql-block">光是人数上,就远超辽沈和平津,都成了两战总前委的人数总和了。</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一场战役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总指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行动上统一,同时在指挥权上也不至于出现混乱。不然的话,令出多门是会造成很严重后果的。</p><p class="ql-block">那么,淮海战役中的五位总前委成员,谁究竟才是总指挥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就有过不少争议。</p><p class="ql-block">1960年时,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在与毛主席会谈时,对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竟能用60万人吃掉国军80万人,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感到不可思议。他很好奇:是谁指挥了这样一场伟大的战役。</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他说:“粟裕是最会带兵打仗的人,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按照毛的意思,淮海战役的总指挥便是粟裕。</p> <p class="ql-block">确实,在解放军各级指挥员中,粟裕是最会打仗的一个。</p><p class="ql-block">粟裕最辉煌的军事表现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十大战役中,粟裕指挥了一半。苏中战役,钻到敌人肚子里打,以三万对十二万人,七战七捷,共歼灭敌军五万多人。莱芜之战,打得国民党哀叹百年教训,刻骨铭心。成功策应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整编74师,蒋介石哀叹为最痛心最惋惜的事情,甚至发出了“粟裕人头”的悬赏。沙土集战役,国军部队只拉开20公里距离,两天之内一个师就被粟裕全歼。此后,粟裕说服中央军委暂不南进,华野留在中原大量歼敌。豫东战役使得中原敌军完全丧失战役进攻能力,也拉开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的转折。济南战役标志着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大城市的阶段。粟裕提出淮海战役的建议并获毛泽东同意,同时实际指挥了淮海战役,以60万兵力对80万兵力获胜。后渡长江,占南京,攻上海,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反动的政治和经济统治。</p> <p class="ql-block">但在粟裕晚年所著的回忆录里,济南战役结束后,直接就到了渡江战役,中间的淮海战役——这样一场规模巨大,胜利巨大,而经过极其复杂的战役,他却连提都没提,被他一略而过。</p><p class="ql-block">何以如此,其中原因极为复杂。</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启动后不久,就变成了华野和中野两大军团共同配合的战役。由于参战的是两个独立兵团,粟裕便主动向中央提出:“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因此,中央批准成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这个机构,而总前委的成员,便是陈、刘、邓、粟、谭。</p> <p class="ql-block">但是,在总前委成立的同时,邓公就发觉出这里有不妥的地方。哪里不妥呢?首先,当时刘伯承人在豫西,并未和陈、邓二位会和,其次,当时陈、邓二位所在的指挥部,在通讯手段上很受限制。所以,这样的情况若是去直接指挥瞬息万变的战场,自然是有不妥的地方。怎么办呢?</p> <p class="ql-block">还得是邓公考虑的周全,他就提出,干脆让军委直接指挥华野,毕竟从通讯手段上来讲,军委要比下面强的不少。</p><p class="ql-block">最终,邓公联名陈老总,把这个提议上报,而军委认为该提议确实有道理,同样就没有客气。</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就看到,在之后的诸多战役指挥层面的事项,军委都是直接发到华野前线的粟裕处,当然,也会同时转发给总前委。但为了战役指挥的方便,很多时候,毛主席会打破常规,直接单单发报给粟裕,毕竟在前线直接进行战役指挥的是粟裕将军。</p><p class="ql-block">所以,其实很明确,淮海战役的前线总指挥就是粟裕。而后方则是中央军委在运筹帷幄。总前委的存在,不过是为了平衡协调和调动参战的不同兵团——主要是华野和中野两大兵团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额外架构。</p> <p class="ql-block">但粟裕将军虽然在战役总指挥的位置上,但在总前委中,除了谭震林,他却是官位最低,所以为了某些人的面子,建国后粟裕大将对于他亲自指挥并取得巨大胜利的淮海战役几乎一字不提。</p><p class="ql-block">而在很多不得不提及的公开场合,粟裕总是说:“淮海战役是在中央军委领导和总前委指挥下进行的”。</p><p class="ql-block">这句话,其实很有深意,联系到建国后粟裕将军的遭遇,值得感兴趣的人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我军历史上最有名的军事家,可以说非林彪和粟裕莫属,两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各自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建国后,两人虽然几乎没有共事,但是他们之间,总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林彪对粟裕指挥的战例一向十分钦佩。1948年豫东战役结束后,林彪找到了刘亚楼,要他将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所有指挥的战役资料搜集过来,拿到后,林彪独自走进屋子里,待了三天,刘亚楼找他汇报工作时,林彪感慨了一句:“粟裕尽打神仙仗。”</p><p class="ql-block">林彪是一个很高傲的人,特别是在军事上,让他佩服的人不多。可他对粟裕却是由衷的钦佩。</p><p class="ql-block">他说:“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像豫东战役那样的仗,我是不敢轻易下决心打的。”</p><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林彪也是战神。</p><p class="ql-block">1930年,23岁的林彪就当上了红四军的军长,土地革命时期,他打了不少的漂亮战役,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长征期间湘江战役,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都是红一军团立下的功劳,而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正是林彪。</p><p class="ql-block">林彪作为红一军团的主要指挥者,他率部一直跟随中央领导在一起,保护中央领导的安全,出于这个原因,每次打仗,他都是要打有把握的仗,不然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是不可饶恕的。</p><p class="ql-block">抗战初期,林彪率领115师出征,第一仗打了平型关战役,我军大胜,其战略意义要远远大于消灭的人数,这一次的战斗,是林彪深思熟虑过的,把握很大,他才下令执行的。</p><p class="ql-block">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林彪虽然在辽沈战役中琢磨不定,但是部队打了锦州,他还是有决心的,派四纵去守塔山,阻援敌人。</p><p class="ql-block">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林彪告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p><p class="ql-block">从这一句话,就足以看出林彪的势在必得。</p><p class="ql-block">随后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可以说,林彪打仗,几乎很少打败仗,原因也就在于他的谨慎,而他的这份谨慎,则是源于长征中一方面军要负责保证中央的安全所逐渐养成的。</p><p class="ql-block">而回头看粟裕。</p><p class="ql-block">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粟裕率领游击队在南方诸省打游击,在这里,他远离党中央,只能依靠自己,如果不想被敌人消灭,就得在战斗中勇猛,大胆。</p><p class="ql-block">也正是南方三年的游击战,粟裕养成了敢拼敢打的性格。</p><p class="ql-block">黄桥战役,车桥战役,以及1945年的天目山战役,粟裕常年在外独立作战,他养成的习惯打仗风格,便是大胆,敢博。</p><p class="ql-block">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敌整编74师全副美军装备,而粟裕也看出了敌人想要“中心开花”的战术,可尽管如此,他还是下令要部队攻上去,战斗到最后,我军取得了胜利,虽然伤亡也很大。但总的来说,粟裕的指挥还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消灭了敌人的整编74师,对于国民党军队来说,在士气上打击更大。</p><p class="ql-block">在粟裕的军事生涯中,最巅峰的一战,要数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60万消灭80万,其中是二野与三野的合作完成的,但立功最大的,应该还是粟裕指挥的三野,消灭黄百韬,黄维,杜聿明等集团,这都是国民党中的精锐将领。</p><p class="ql-block">后来连毛主席都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p><p class="ql-block">粟裕与林彪都是我军赫赫有名的军事家,他们的作战风格,也各不一样,林彪再次和刘亚楼说:“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我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但粟裕这位为共和国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勋的伟大将军建国后过得并不舒心。</p><p class="ql-block">也许他战神的光辉阻碍了别人的光芒。建国后尽管他处处谨慎,处处谦让,却仍然动辄得咎,处处挨整。甚至他的老战友,老合作伙伴那位陈元帅也时不时的就落井下石。</p><p class="ql-block">1964年,在军事科学院任职的粟裕写下了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半世生涯戎马间,征骑倥偬未下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爆炸轰鸣如击鼓,枪弹呼啸若琴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疆场纵横任驰骋,歼敌何计百万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遍体伤疤堪自勉,此生聊可慰诸先。</span></p><p class="ql-block">作为共和国的第一将,从诗的后两句我们不难看出,粟裕的心情有些忧郁。自从1958年被批判后,粟裕的生活便发生了剧变,虽然已经过去了6年,但是粟裕的心情仍是低沉。</p> <p class="ql-block">其实不仅粟裕,其他为共和国建立戎马一生,冒着巨大的牺牲和危险流血拼搏,奋斗一生的人最后又有几个得以善终?</p> <p class="ql-block">算了,不再深说了。</p><p class="ql-block">其实军事问题,我是外行。圈里有很多对军史感兴趣的朋友,我的老同学李建新是个军事迷,他在这方面比我更有发言权。</p> <p class="ql-block">今天没有更多的内容,就谈了谈淮海战役的总指挥问题。可能还没说到点子上。不过以我的水平,也就到此为止了。</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游记内容就是这些,就此打住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回看上一篇内容,请点击:</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3m2y3rs"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江南塞北万里行 D23</a></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头看起,请点击:</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2ykrc6x" target="_blank">江南塞北万里行 D0</a></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继续看下一篇,请点击:</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3o03anh"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江南塞北万里行 D25</a></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