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京古道,是古代岭南通往都城长安最早最长的一条古道,是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通道,也是南粤地区连接岭北地域经济、文化和人员往来的南北通融之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月1日,我们来到了西京古道的坪石段。</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这里建有坪石老街纪念园</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白曾作诗“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诗中的“古道”指的就是西京古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京古道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南起广东清远,贯穿湖南,北上西京长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道从英德浛洸经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公里。在韶关境内沿途经龙溪(今南水水库)、均丰(今大桥镇)、白牛坪(今大桥镇)、出水岩(今云岩镇)、梅花(今梅花镇)、武阳司(今老坪石)等地,计程160多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乐昌坪石镇与湖南交接,是西京古道广东省最北边的商贸重镇。</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坪石镇于清道光年间设墟,后日趋繁荣。据同治《乐昌县志》记载“坪石三街店铺多至数百间,百货云集,此亦一市埠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清时期,在坪石老街经商的各地商帮、行会为维护各自同行同乡的经济利益,沟通商情,纷纷在老街建立起有组织、有章程的同业会馆。较为有名的有楚南会馆、广同会馆、豫章会馆、福建会馆、昌源堂会馆等20多家。热闹的“三街四市”,引来四面八方的村民,肩挑手提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前来交换各自所需的日用百货,来自湘、粤、桂、赣、福建等地区的商人小贩,则从这里收集他们所需的药材、土产,贩往外地谋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抗战时期,坪石是仅次于战时广东省省会韶关市的广东省第二大文化名城,当年国立中山大学也因此搬迁到这里的广同会馆办学。其中,校本部、研究院、先修班等就设在坪石老街。</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坪石镇不单是商贸重镇和文化名城,它还是一个有着红色历史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转战至湘粤两省边界,智取宜章县城后,在老坪石武阳司给国民党军独立第3师师长许克祥部以歼灭性的打击。坪石一战取得了自南昌起义以来的第一次大胜仗,开创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坪石大捷极大地振奋了工农革命军和湘南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热情,对于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在湘南立足和推动湘南起义走向全面高潮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坪石大捷”也促进了井冈山的胜利会师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同会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同会馆修建于明清时期,坐落在粤北乐昌老坪石下街的回龙庙上首。会馆由门廊、门厅、大厅、正房、厢房、回廊、戏楼和天井等部分组成,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大厅左右两侧有厢房四间。戏楼为伸出式舞台,吊顶挑悬空中,台口无立柱,其门、窗、梁、枋均精雕细刻凤凰牡丹、蝙蝠蟠桃等图案,整个戏楼宛如一座雕刻艺术的殿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同会馆于道光27年(公元1847年)重修,1981年,会馆失火,馆内文物古迹焚毁贻尽,其他几家会馆亦不复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广同会馆只剩下残墙断垣和一道牌坊,但屋顶的彩绘塑像还依稀可见昔日繁华的光景。国难当头时期,这里就成为了难得的避风港和办学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坪石老街的回龙庙依然还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立中山大学坪石办学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孙中山在1924年11月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成立时,亲笔题写的训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体现了他对学子们的期望和要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办学旧址现在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坪石老街纪念园的一个雕塑:王亚南与李约瑟</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师剧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0年9月至1945年1月,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迁至坪石镇管埠村,在这武水之滨,师范学院师生们成立剧团,在烽火岁月中撒播艺术种子,积极进行抗日宣传。</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距离广同会馆几百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定友图书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书馆门口这座以书垒叠起来的雕像,他叫杜定友,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卓越的开拓者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杜定友,中国图书馆学家。原籍广东南海。1898年1月7日生于上海,1967年3月13日卒于广州。杜定友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和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图书馆学史乃至世界图书馆学史上屈指可数的理论大家之一,他在图书馆学的诸多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融东西方图书馆学为一体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尤为值得称道。</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坪石老街,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许多景物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但这个老街纪念园却帮助我们留下了历史上曾经的人物,曾经的故事。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够踏着前人的足迹,从这里认识曾经的过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