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水门西河李氏楹联逸事

圆梦

<p class="ql-block">   云霄县塘坪社区(水门西河浅塘)李氏一族自古家风淳朴,雅好文艺。特别是十六世至十八世祖孙三代,子侄大都风流蕴藉,文采斐然,留下些许与楹联诗赋相关的雅事。</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云陵顶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  十六世润川公(又名清华)为清庠生,润川公学有小成,于总理家产之暇,喜爱交游,热衷吟唱。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农历庚辰)云霄同知秋嘉禾重修武圣殿(顶关帝庙)并亲书“圣不可知”大匾。润川公也热心参与,共襄其盛,慷慨喜捐大殿石柱一对,亲撰“辨正统以扶刘,智勇忠仁超虎将;惩巨奸而摈魏,征诛讨伐本麟经”一联,以弘扬关圣大德。细观此联,悉数关帝“辨正统,昭忠义,扶弱汉,摈强魏,诛邪恶,读春秋”的六项标杆性圣迹,称得上是工整协律,言简意赅。诵其文,观其人,润川公学养丰赡,胸襟壮直的形象栩栩跃然纸上!现在这对楹联依然完好地保存在武圣殿主殿两侧,供后人观摩,也算是为云霄李姓平添一段韵事。</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清代痒生李清华撰写的楹联</p> <p class="ql-block">  润川公长子文渊公(又名邵年)也是清庠生,文渊公有乃父风致,喜社交,善嘱文,乐助人,在乡邑有文名,声名趣事现在还流传在耆老之口。润川公幼子文澜公(又名适义),在弱冠之年谨承父命,弃文从商。在经商之余,也常手握诗书,口诵不绝。虽无缘科举,也不忘“学而”之初心,据传曾亲笔手抄《李太白全集》赏玩,晚年捐赠清太学生。也许是为了弥补自己无缘学界的遗憾,文澜公在经营“鸿昌布庄”之际,常年于重大节日的时候,在商埠门前开展灯谜活动,来活跃家乡人的文化生活。十七世文渊文澜二公,观其名讳,想其为人,诗书传家的门风,依然炽盛!</p> <p class="ql-block">  待传到第十八世,文渊文澜二公,得天之佑,子侄众多,大有芝兰玉树皆立于庭的盛况。受禄公(又名伟生)、受图公(又名瑞生)为其中佼佼者。受禄公毕业于北平汇文大学,民国十五年,他与云霄众乡贤倡仪创办云霄县立初级中学(云霄一中前身),是创办发起人之一并担任首批教员。受禄公子弟众多,又曾任县监察专员,和云霄各界别,特别是文教界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俨然是云霄文教界的领军人物。受禄公有乃祖乃父遗风,也喜欢吟诗作对,可惜作品大多亡佚,只零星记录在后人的吉光片羽之中。今翻阅东山县《后林村林氏世谱》,偶然发现林氏裔孙林邦驹的一首诗,诗题为《题石谷先生旅行结婚诗 步李伟生先生韵》,题中的李伟生先生即受禄公。查阅林邦驹的生平,得知他毕业于集美师范学校,曾任教于厦门英华中学及云霄一中,和受禄公当为云霄一中同事。题中的石谷先生应该是林李二公的后学,查阅资料,石谷也是云霄名人,据《云霄县志》载:“民国33年11月1日,云霄人石谷创办《旅行刋》”。从另外文史资料知悉,石谷先生也是云霄较有名气的诗人。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石谷先生新婚燕尔之际,收到两位前辈诗人的唱和之作,定当欣喜若狂,欣喜之余,也定当有酬和之诗,可叹伟生公和石谷先生的诗作已不见踪迹,不然定当是一段文坛佳话。所幸林邦驹先生的诗作得以保存,全诗如下:“喜闻卜凤又寻莺,携手同居倡远行。天似罗帷毡是地,山如翠黛漆为情。同床应有生花梦,丽句还须窈窕成。寄语春宵珍一刻,莫因云雨阻前程”,这首律诗是伟生公用平水韵下平八庚韵首唱,林邦驹先生步原韵唱和,全诗用语典雅又不失俏皮,实为诗中佳作,诵读林诗,我们依稀可见伟生公原玉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时任民国云霄县长徐颖(徐炳文)赠送的手书李氏祖祠中堂楹联</p> <p class="ql-block">  受图公毕业于集美高级财经学校(美国人创办),曾历任福建多县市政府主任秘书。受图公游宦多地,人脉广泛,公事之余,善思勤学,乐于游弋书海。受禄公受图公与本邑政界学界交往密切。民国35年,重修《云霄县志》,主修徐炳文,主撰郑丰稔,公兄弟两人和他们文谊甚深,私交甚秘。《云霄文史资料》曾记有一段受禄公和郑丰稔先生“疑义相与析”的佳话,民国38年,受本县李氏宗长委托,受图公曾恳请郑丰稔为《云霄李氏族谱》润正,郑先生欣然应允。民国3 3年,恰逢西河街祖厝大厅落成,受父严文澜公之命,受图公恭请时任民国县长徐颖(徐炳文)为大厅中堂亲笔书写楹联,徐县长欣然命笔,联曰:“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徐颖(徐炳文)湖南湘阴人氏,曾两度出任云霄县长。徐颖人如其名,为人学养深厚,书法字体雍容。据有证可考的,徐颖的题字在本县尚留有三处,三处都是楹联,而且都创作于民国33至35年。第一处是为云山书院书写的楹联一一“漳水长流,公有文章留后辈;云山共仰,我随黎庶拜先生”。可惜此联原件已佚,现在有当代书法家施武弄重写,悬挂在云山书院。第二处在莆美南山寺南屏书院,联曰:“云山述作文章伯,漳水儒宗御史臣”。此联当是根据原件修缮翻新,修旧如旧,依然可见徐颖书法笔意的风采。第三处就是现在保存在西河街李氏祖厝的中堂楹堂。细考这现存的这二幅徐氏亲笔所书楹联,特别是李氏祖厝中堂楹联,虽然因为时长日久,保存略有瑕疵,但隶意雍正,结体典雅,两相对比,互为印证,两幅笔意如出一辙,确为同人所书,可见西河街李氏祖厝的中堂对联有一定的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 “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此联并不是徐颖徐县长原创,细考云山书院、南屏书院的两幅徐氏亲撰对联,可知徐氏于楹联制作才分极高,那么他为什么不也为我祖厝中堂亲撰一幅呢?我想是这样的,“荆树有花”喻兄友弟恭,“书田无税”拟诗礼传家,而这正是一个家族得以长久的根本,所以徐县长拟旧为新,也算是深得孔夫子“述而不作”的真传了。</p><p class="ql-block"> “荆树有花”、“书田无税”正是我水门西河浅塘李氏十六至十八世祖孙三代家风淳朴的依皈,雅好文艺的写照,应成为我门祖训,后世子孙定当共勉!</p><p class="ql-block"> (西河街李建辉 供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