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英雄,何为英雄?历史从不缺英雄。然而三国却是一个很特殊的一段历史,特殊的人物,特殊的时势,特殊的年代。公元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群雄争霸,天下大乱。三国(公元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从190年算起到280年三分归晋,在这90年的时间里,总共发生了235次大小战争,其中著名的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决定历史人物命运的具有转折性的大战。</p><p class="ql-block">千年后的今天,我于今年2月和5月追寻历史遗迹,探访三国古战场,看浪花滚滚,思英雄叹息。历史的长河早己淹没了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然赤壁摩崖石刻,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对赤壁之战的颂扬与感慨,字里行间流淌着历史的温度与文脉的延续。泛舟江上,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体验“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豪迈意境。夕阳西下,观金色余晖洒满江面,古战场在晚霞的映衬下更显庄重神秘。遥想当年那一段岁月,怀着模糊朦胧暗淡的思绪,倾听历史的回音。面对那个时代,那方人情,那段时光,而体验非同寻常的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官渡镇),在此展开战略决战。十月,曹操在与袁绍相持日久,曹军缺乏粮食。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粮仓(今河南延津僧固乡),烧其辎重。曹操即亲率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各带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袭乌巢,围攻放火,将其粮草全数烧毁,大破袁军。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八万余人。</p><p class="ql-block">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官渡之战,经过一年的对峙,曹操以三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p><p class="ql-block">而坐落官渡古战场遗址内的官渡寺,又称“官渡台”或“曹公台”,传说是袁绍屯兵处。官渡之战时,暂时投靠曹操的关羽,帮曹操斩杀了袁绍大将颜良,遂解白马之围,关羽以其义勇被曹操表奏汉献帝封为汉寿亭侯。</p> <p class="ql-block">赤壁古城,古称蒲圻,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p><p class="ql-block">此战曹操率军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军三万沿江上至夏口,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此时曹军众多士卒已染疾病,初次交战,曹军败退,暂驻军于乌林地带,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周瑜纳部将黄盖之议采用火攻,设计诈降,命其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舟船被烧,延及岸上曹营而伤亡惨重,曹操又下令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又因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终以曹军惨败结束。</p><p class="ql-block">赤壁之战,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对敌,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诗中的江陵就是如今的荆州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荆州古城,为中国历史最长、跨越朝代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享有“江南完璧”之美誉。宾阳楼,是荆州古城最壮观的景点,也是荆州的一张名片。登上城楼,视野极其开阔,注目远眺,古城风光尽收眼底,展示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而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虽威震华夏,达到军事上的高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违背湘水划界,在背后对盟友倒戈一击,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夺取荆州,最后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这就是关羽骄傲轻敌、大意失荆州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夷陵(今属宜昌),古属荆州之域,与荆门山隔江相望,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最著名战役是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p><p class="ql-block">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陆逊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而刘备蜀军推进至猇亭虎牙山附近屯兵。</p><p class="ql-block">公元222年蜀、吴两军从正月相持到六月,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陆逊采用火攻蜀军的作战方法,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吴军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蜀军溃不成军惨败。刘备乘夜突围逃遁,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又叫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召诸葛亮等人托孤后,亡故于白帝城。</p><p class="ql-block">夷陵之战,“火烧连营”是重要的转折,这既是刘备最大的军事失误,也是陆逊军事谋略的重要体现。</p> <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混战,在这段硝烟弥漫的历史中,却有三场大火,决定了三场大战的胜负,也决定了三国历史的走向。</p><p class="ql-block">官渡之战,这一把大火,让曹操强势崛起,成为北方霸主;</p><p class="ql-block">赤壁之战,这一把大火,决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p><p class="ql-block">夷陵之战,这一把大火,让蜀汉国力大损,让刘备梦碎。</p><p class="ql-block">我不懂这是兵家韬略,还是天命所归?恐怕全都有吧。褪去了少时的懵懂稚嫩,我眼中不再是那热血厮杀的战场,不再是那义愤填膺的拍案叫绝,也不再是那单纯无知的说谁是英雄,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种审视的,客观的态度来评价每一位历史人物。闲时重拾旧卷,好一部三国!每每读过,便是一番新滋味。三国,忠义的花房,智慧的院廊。这段历史随着时光荏苒却更加辉煌,这段传奇虽流着鲜血却令人神往,无情的岁月永远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p><p class="ql-block">乱世纷纭,一部书,道尽世间阴谋;一场梦,演尽世态炎凉。浪花淘尽的不只是英雄,还有岁月,惯看的不只是秋月春风,还有花开花落,笑谈的也不单单是坛中美酒,还有这多变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