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十五岁以前,我很喜欢参加红事,也喜欢红事的那个热闹氛围。一对志同道合的男女欢欢喜喜结成夫妻,共同生活,对将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完成着繁衍生息的人类轮回,双方父母也了却了一桩心事,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四十五岁以后,我逐渐喜欢参加白事,更愿意去帮忙,亲身完成对逝者的入敛过程,尽管气氛压抑,有人避讳不极,但我见证到了各种归途,儿女们也了却一桩责任,老人得以善终。</p> <p class="ql-block">我认真分析这变化过程的因果。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加,现实的残酷,上进心的缺失,追求上的安逸,能力的锐减,思想的颓废。</p> <p class="ql-block">当新人享受婚礼过程幸福时刻时,我想到这对新人真正“受罪”开始,他们要面临现实问题及困难,比如:双方感情相互匹配问题,子女父母问题,工作问题,经济问题等。更重要是他们要练就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正确分析、判断、预测、接纳、抵御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此类话题要细说,可能一下子说不完,但是年轻人缺乏的恰恰是这些能力。如果义气用事,自不量力,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可能半辈子都翻身不了。</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离世,无论是什么原因,无论年事大小,可以说都是人生轮回的一次终结。生命不存在了,对凡人来说功过是非,己无关紧要,空空的一具遗体处理好,就是对这个人的最大尊重,必定逝者为大。</p><p class="ql-block">虽留给亲人悲哀一场,对本人而言是一种“幸福”的解脱,开始重新轮回降生是好事。</p> <p class="ql-block">上小学四年级时候,教思想品德的何老师,让我们观察刚出生婴儿的手和逝者的手。他说刚出生婴儿的手是攥成拳头的,预示着来世上打拼。逝者的手是张开的,这叫撒手人寰,把世上的东西,全部留给世上了。</p><p class="ql-block">当时十一岁的娃娃只当是听热闹,谁能听来何老师到底告诉我们什么。</p> <p class="ql-block">事实和现实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接受与否,存在必有合理性必须接受。</p><p class="ql-block">年轻人要有朝气,要有勇气,要有盛气,要有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底气,还要有明辨各种思潮的灵气和以自己实际出发不受诱惑的静气。</p> <p class="ql-block">有时感觉自己考虑问题很偏激和过于具体,可能患有焦虑症。</p><p class="ql-block">有时感觉自己有一种逃避心理和抵御情绪,可能不愿接受新事物。</p><p class="ql-block">自己过的一地鸡毛,一天操的闲心挺多,说好听些喜欢思考,说难听些吃饱撑的,反正弄热闹劲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