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桥奇人

五月蔷薇

<p class="ql-block">  他叫罗文华,景区人都称他为罗老师,是梨桥水镇独竹漂、高杆船技及高空绳索的表演者,也算是非遗传承者吧。</p> <p class="ql-block">  那天我和朋友们去梨桥水镇游玩。当时我们沿着老街慢慢逛,走着走着前面的人多起来了,问了才知道马上有个独竹漂表演。</p> <p class="ql-block">  随着轻柔的音乐声响起,远远的,由梨桥桥洞那边漂来身着一袭红衣,头戴斗笠的年轻人。只见他悠闲地立在一根毛竹上,手拿一根竹篙,毛竹就在左右轻点中缓缓前行。竹上的人如武侠影片中的武林高手,英俊帅气,潇洒飘逸。行到尽头时只见他轻盈地一跳,在那根竹上来了一个转身,又调头向我们划来,顿时引得周围观众一阵喝彩。</p> <p class="ql-block">  我以为表演到此结束了,没想到这只是开胃小菜。此时他已将那根竹靠近河中央搭建的一个墩子上,然后纵身一跃,跳上了墩子,摘下斗笠,解开红色披风,露出一套红色紧身衣。墩子上立着一根粗壮带梢的毛竹,竹根下用三截较粗的毛竹绑扎成三角支撑。霞不可置信地说:“他不会要爬上去吧?”响亮的广播声适时地回答了霞的这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  在雄壮激昂的victory背景音乐中,他迅速地由支撑点爬上了那根毛竹,随即像只灵敏的猴子蹭蹭蹭地向顶端爬去。岸上的观众发出一片惊呼声。只见他在接近竹梢处停了下来,稍作休息,然后用双手紧紧抓住竹竿,头顶着竹竿,再将背轻轻躺下去,双腿慢慢伸展,最后悬挂下来,并将握竿的手也随之松开向两侧伸展,整个人躺在竹竿上。那悠闲的样子仿佛躺在家里的一条长凳上。</p> <p class="ql-block">  在两岸的观众欢呼声里,他又双手握竿翻身坐起,随意地做出各种动作,一会双手抓竿轻盈倒立,一会儿呈V字形吊挂在竹竿上,观众们正忘情地欣赏着,他突然松开一只手,变成单手悬挂,只听见人群中传来一阵惊呼声。可这还没完,他在几个难度不大的动作之后,在竹竿上以双手为支撑点旋转了几圈后,又将双脚也勾上竹竿,身体蜷缩成一团,还没等观众反应过来,他猛地放开双手,倒挂在竹竿上。瞬间掌声、尖叫声、口哨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表演结束了,我们也随着人群散开了。没想到我们转完一圈之后又在刚才表演高杆船技水边的一凉亭里再次看到他。让我惊异的是此时的他正安静地坐在亭子里的石桌旁在给扇面题字。上身的紧身衣已经褪去,换了一件黑色功夫服,沉静的气质和竹竿上灵活的他判若两人。他的字如竹竿上的他一样潇洒飘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许是我孤陋寡闻,我见过玩杂技的,也见过练书法的,像这样一个既会杂技,又会书法,文武双全的人还是第一次见。心底的敬意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和同伴们不自觉地靠近石桌,请他为我们写扇面。在等待他给我们写扇面的时间里,我们顺便去吃了个午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再来的时候已不见了写字人,石桌上还放着未完成的扇面。我们正奇怪,不知谁喊了声“在那!”抬眼寻找,见他正在横跨河上空的一条绳索上,由对面向我们这边走来。这再次刷新了我对他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回来后和家人聊起了这位罗老师,安安说“真是个牛人!一人撑起了这一个镇的旅游业啊。”安安的话让我想起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罗老师也算是梨桥奇人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