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河古镇位于安徽芜湖湾沚区,地处宣城市宣州区、芜湖市南陵县、湾沚区三地交界。</p><p class="ql-block">远在西汉时,小镇还是湖滩,人烟稀少。明朝洪武年间,挑圩筑堤,老百姓开始来此安居,逐步形成小集镇,因其在青弋江西岸,故得名“西河”。</p><p class="ql-block">(青弋江,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古称“清水”、“泠水”、“泾溪”、“泾水”。唐朝、北宋时称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它发源于黄山,一路流淌,沿途汇石台、太平、旌德、泾县诸多水系后,河道渐宽,故称其为江。成为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p><p class="ql-block">西河古镇,相传有600多年历史,房屋建于圩堤两侧,因逐年防汛加固堤埂,故房屋地基低于路面1.5米左右。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约 1200米,一座旱桥亭,将老街分成上街、下街二段,街面宽窄不匀,一般为2一3米,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典型的“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的徽派建筑。</p><p class="ql-block">2014年,西河老街被收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p class="ql-block">西河古镇,离芜湖市区约50公里。周末和节假日,芜湖长途汽车站有直达旅游班车,平常有公交车往返(乘k501到大润发站下,换乘湾沚33路公交到西河,耗时约2个半小时)。</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基本呈现晚清徽派民居原真风貌的小镇。小街巷,石板路,老宅,大户人家 ......</p><p class="ql-block">旧,依然还保留着残破;老,少有新粉饰的装修。</p><p class="ql-block">看不见商业的浸染,保留着原生态的老镇气息。</p><p class="ql-block">古老的青石板路,刻满了蹉跎岁月;</p><p class="ql-block">陈旧的回廊窗棂,述说着悲欢喜怒。</p> <p class="ql-block">旱桥,西河古镇十字街原址,为上下街分界处。</p> 朴树<div>朴树的寓意具有多重性。既象征着朴实、坚韧,也象征着吉祥、长寿,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朴树常被视为祥瑞的象征。</div><div>西河古镇的百姓以街头这棵朴树为许愿树,祈求平安,健康,前程似锦。</div> 中国西河烙画馆<div>西河烙画---芜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div> 吴世喜<div>芜湖县红杨镇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协会员,芜湖市美协会员,芜湖县美协副主席,吴氏烙画传承人。</div> <p class="ql-block">芜湖铁画 ,原名“铁花”,是芜湖地区特有的工艺美术品。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康熙年间,芜湖铁画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天下,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p><p class="ql-block">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工艺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吸取了剪纸、木刻、砖雕的长处,融合了国画的笔意和章法,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在古代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西河铁画是芜湖铁画的一个分支和传承。</p> 绩墨堂 (曾经的“明传布店”、“军粮库”“老食品站”)<div>在老钥匙弯上侧,有一承和大布店,又曰“明传布店”,两侧门面,上下两层,前后两进之间有一地下 通道 ,后门正对大河沿,与关门口毗连。各种花色布:毛哗叽、平等布、龙头洋布等应有尽有,店主待客仁和。老板李明传,擅长经营,除零售布匹外,还兼营粮商,秋粮上市,楼上设为临时仓库,购销两旺。解放初,承和大布店逐渐萎缩,直至倒闭。1958年后原址改设西河食品站,1980年,食品站解体。后改设供人观赏的“绩墨堂”。2021年9月,“绩墨堂”进行了古宅维护及馆内文化提升;以旧时“明传布店”为依托,围绕“布艺汉颜”的主题进行文化艺术陈列。<br></div> <p class="ql-block">清代老宅的木门,岁月刻下了老密枣般的条纹。</p> 每一块青石,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p class="ql-block">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门楣,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成年旧事。</p> <p class="ql-block">龙门客栈</p><p class="ql-block">原名东美饭店,位于土地巷上侧,其后门直通大河沿岸。据文字介绍,老宅子分上下两层,屏风上顶,木板梯上下,楼上跑马转阁共有大小客房二十余个,可纳客三十余人,大多为皖、苏、浙、闽粮商宿客,后面有伙房、大堂,名厨掌勺,膳食自便,佳肴可口,店主孙其武父子颇善经营,常年客满,生意红火。</p><p class="ql-block">现在是大门紧锁,等待修缮。只是透过门缝看见“龙门”二字方知。</p> <p class="ql-block">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大师梁思成所写对联:“尝得天恩味,却忘城市喧,堂上清凉。”</p><p class="ql-block">在此能见到梁先生的墨迹,实属惊讶。不知这老宅与梁先生有何缘分。</p> 怪门奇窗<div>本是一道门,慢慢变成一扇窗。<br><div>因古镇坐落于青弋江畔,每年江南梅雨季节来临时,水位不断上涨,为防止江水冲破圩堤,雨季来临之前圩堤开始加固。从明洪武年间,逐年累积,圩堤越加越高,将原来的大门截断,形成一扇窗,这不仅是古镇“出门步步高、大门变小窗”一大特色,更是西河悠久历史的体现。</div></div> 窗,几乎与青石板路面齐平。 <p class="ql-block">老街老巷,偶见这些新潮的元素。</p> 王家大宅<div>又称王家大屋,原主人姓王,解放初期被没收为公房,位于西河古镇上街尽头,建于清朝中晚期,具体年代不详。民国时期王家大宅由王家后人王景矶掌管,原宅院主体前后共有五进,另有大量佣人、工人生活用房及后花园,现存房屋仅为原王家大宅的前厅及第一进,其余均已损毁。王景矶作为当地著名的乡绅,思想开明,提倡新式教育,反对妇女缠足等陋习;捐资创办了培英小学(西河中心小学),并亲任三年校长之职,自费代办西河邮政所服务当地百姓。<br></div><div>因保存完好,这里曾是影视作品的取景地之一。</div><div>为更好得保护王家大宅和拓展当地的文化资源,2021年9月,对王家大宅内部空间进行了文化提升,更好、更完整得对外展示了西河古镇丰富的民俗生活文化。<br></div> <p class="ql-block">大宅内部,前厅正堂。</p> 前厅右侧 前厅左侧 <p class="ql-block">老木雕屏风画</p><p class="ql-block">“蝴蝶帐中浪暖,鸳鸯枕上风流。”</p><p class="ql-block">古人的浪漫,如此有文采、风雅,放在当下,也不失新潮。俗中见雅,雅中见意。</p> 大宅后堂 龙凤床 墙角壁龛中的石佛像 门柱石墩 百家姓 <p class="ql-block">走累了,歇歇,喝点啥?</p><p class="ql-block">清茶,还有拿铁的浓香。</p> 消失的古镇大木桥,只残存了河岸边的石墩。 <p class="ql-block">古镇因为偏,交通不便,所以它还有原生态,很多老宅子依然住着原居民,乡村气息,古风古韵,还没有更多的商业化,还有原汁原样的老味道。</p> 人间烟灰 <p class="ql-block">西河古渡</p><p class="ql-block">西河渡,延用了几百年,依然在摆渡,只是木船变成铁壳,摇撸换成机动。</p> <p class="ql-block">青戈江西河渡的渡船不收费,主要是给对岸的百姓和湾沚区城里的百姓服务的。游客乘船过江同样免费。</p> <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回头望月</p><p class="ql-block">其他:网络</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8日拍摄于芜湖西河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