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读书札记

四小刘霞

<p class="ql-block">著名儿童作家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神奇的铃铛,细心的教师会用自己的方式叩响孩子生命中最迷人的乐章,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童年是生命的源头,它决定了人生的未来走向。蒙特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深有体会地谈到,我们犯的错误往往会落在儿童身上,并给他们带来不可磨灭的痕迹。我们终将会逝去,但儿童却要承受因我们的错误而造成的后果。对儿童的任何影响都会影响到人类的发展,因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就是在他童年心灵的敏感和秘密时期形成的。为师者,我们将成为孩子生命中怎样一种类型的“重要他人”呢?</p> <p class="ql-block">教学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实现单位,它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教师为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行为而进行的支持性、服务性、指导性的活动总和。它根源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本源把握和个人的教育信念,是教师教学思想观念集中、生动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目的的实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三大特性。第一,教育性。教师生教学生涯中有意或无意间的一言一行,如手中的红笔,口中的话语,脸上的表情,不经意间的举动等等。无不深蕴着教育的力量。教师的知识背景决定了学生精神生活的远景,教师的求知态度决定了学生智力生活的高度,教师对待学生质疑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后续学习的范式……因此,教师需要谨言慎行,善于倾听学生纯真的感情流露、独特的心灵告白,以圆满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独特性。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教学行为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呈现迥异的个性风格。或直陈明述,坦诚自然;或幽默机智,旁敲侧击;或情真意切,如春风化雨;或简明朴实,如清水出芙蓉;或气质如兰,温文尔雅,平易近人……教学行为因人而异,展现出千姿百态的不同特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艺术性。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往往能够顺应学情,灵活应变,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不是僵化机械的进行;能够充分挖掘教学中的艺术因素,不仅讲的明确,而且说的动人;不仅写的正确,而且书的漂亮;不仅是教学时、空、人、物组织合理,而且注重师生双方的心灵协调、情感沟通、气氛和谐,达到审美化的教学境界。</p> <p class="ql-block">反思意识是改善教学行为的前提。作为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应该审视自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学效果的反思,师生关系的反思。教学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实践:教学中反思,能使自身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教学后反思,即有批判的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具备自觉的反思意识,才能以教学主体的身份投入教学中,在反思中学会教学,不断规划自己的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问题意识是改善教学行为的关键。反思产生于问题,问题意识就像探测器,能及时发现教学行为的不足,为教师审视和改进教学行为预留缓冲空间。问题意识就像指南针,能够帮助教师通过反求诸己,自我省思,探寻出改进的路径和方法,获得专业成长的完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水实践是改善教学行为的根本。教师在改进自身教学行为的实践过程中,关键要做实“六个转向”——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重传授转向重指导,由模式化转向个性化,从重教学结果转向重教学过程,从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转向平等交往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的知识背景决定了学生精神生活的远景,教师的求知态度决定了学生智力生活的高度,教师对待学生质疑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后续学习的范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教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对学生永葆“将心比明月”的人文情怀。教学相长,保持虚怀若谷的胸襟,保持永不衰竭的学习热情,让不断的学习与不断的思考为职业生活供氧,为生命保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出活力和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问题性是情景创设的内潜动力。情境在思维的深层处吸引人心的力量,就是悬而未决的疑问在逗引、在闪烁着。为什么我们的一些课堂常常缺乏撼人心魄、让人迷恋的东西呢?很大程度上是问题情境的设置显得浅薄,没有思考的内在张力。情景创设之妙在于引人入胜,动人心弦。情景深入人心的力量,其要旨就在于不知不觉间让人沉浸在文本中,欲罢不能,使人沉迷于课堂生活中身临其境,心入其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育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并敏锐机智、高效便捷的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的一种综合能力。它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刻。深刻不是说仅把教材看懂,而是把教材看穿,看透,挖掘出教材的精髓。教师钻教材钻的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讲起课来就能讲在点子上微言大义,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发人深省,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到。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其特点之一是首创性,拒绝雷同和模仿。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博。教师不仅是所教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该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都应该有所涉及。这样讲起课来才能纵横捭阖,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旁征博引,出语不凡。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启发。启发的最高境界是以灵性启迪悟性。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析微,把学生带进“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示,或目视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入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课堂上总会碰到许多突发的教学问题。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面对这些情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教学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育学矛盾的技巧,其要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绝招。这是教师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教学智慧。如有的教师上课从不需要圆规,三角板等工具,画出的图形却分毫不差。 教师能根据课文叙述,在黑板上信手拈来,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有的教师一手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令学生羡慕不已,反复临摹。有的教师幽默风趣,妙语惊人,让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步入知识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弹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心的话语相呼应,就得使我们自己能和上这根弦。”师生关系就是这根弦上心与心的音符,吟咏出教育教学永恒、迷人的主旋律。师生关系是课堂成功的基本元素,师生关系是一种精神的对话,教育必须在对话中进行。只有基于平等的对话,才能达成师生精神世界的敞亮,完满人格的生成,人性智慧的显发,独特个性的塑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归纳为:平等对话,和谐民主,真诚交往,相互理解,共同学习。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层意义在于使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把经过交往形成的知识经验,精神模式,人生体验等作为共享的生存资源,发展智慧,情感,意志、精神等完整人的一切方面,使每个人不断获得完善自我的力量,不断使自己成为完整的人,最终达成共同的精神成长与人生价值的实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永远会捕捉到好的教育契机,这是一种教育艺术。好教师是好舵手,总能把你人生的小船恰到好处的引向宽阔的水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是那么的亲切和温暖,可以让孩子的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和谐。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或许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到巨大的催化和辐射作用,就像一簇浪花,深藏着沧海的神韵,就像一滴水,折射出人生的朝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书中写道:“所有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耐心的掌握细节的过程。”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育及文明都是建立在细节之上的,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稍加点化便可能点石成金,在常人不屑一顾之处匠心独运便可能峰回路转,如同阳光轻轻吻住花蕾,让怠惰的双脚从此有了快乐前行的理由。</p>

教学

教师

学生

反思

教育

行为

师生关系

知识

精神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