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母亲》</p><p class="ql-block"> 母亲生于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至今仍耳聪心明。</p><p class="ql-block"> 我每周末打一通电话,不管在异乡的哪个角落。电话接通,第一句一定是:“我——是老几呀,妈”因为姊妹有八个,讲完我就等,等那六个字穿越山河进入她的耳朵,几秒后,她立马说:“老四三女儿哈”</p><p class="ql-block">“对,这就是我。”</p><p class="ql-block">“喔,三姑你在回家的路上吗?”</p><p class="ql-block">“没,我在江苏”</p><p class="ql-block">“你怎么都不回来看我,你哪天回来陪我?”</p><p class="ql-block">“我春节回到家与你共枕,离开你今晚才第三周。”</p><p class="ql-block">再过一个月后,清明节看能否回家。</p><p class="ql-block">“你是三姑吧?”</p><p class="ql-block">“对,是我。”</p><p class="ql-block">“三姑,下周四就是清明节,你一定回家吧,陪娘翻一块地,我想早点准备种下花生、豆子、芝麻。我喜欢你帮忙点种子,我盖土,施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劳碌了大半辈子。如今我们都劝她不要种地,进城享受清福,可母亲执意不去,她说:“城里住不习惯,农村地方宽敞,空气好,熟人多,有事可做。”</p> <p class="ql-block">金窝窝,银窝窝,就是离不开她的土窝窝。</p><p class="ql-block"> 老家有三间二层半小楼房。屋前一个小果园,后面两块菜地,母亲整天忙前忙后停不下来。园里有一片桔子树,两棵沙田柚,一棵大橙子树,每到秋季硕果累累,能摘几筐;两棵金桂恰在大门口两旁,繁枝叶茂、花香馥郁,四季绿荫满庭;还有一棵枣树,一棵柿树,一棵石榴树,红红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母亲总会绞尽脑汁想出办法,寻找些上面有叉竹棍,给它们撑起腰。母亲还习惯在金桂树周围种些爬藤的蔬菜,从春到夏,瓜藤渐渐爬上枝丫,在丫枝上结出长长的青丝瓜,圆圆的金黄色小南瓜,它们在微风中显得别有风趣。</p><p class="ql-block"> 家里本有十几亩责任田,在2022年统一实行规划制,被大农户承包种植了 。在规划前,也是母亲起早摸黑忙碌着田地里的活。兄弟已进城安家立业,姐妹出嫁了,都劝说责任田给别人种算了,可母亲就不同意,硬是要自己种。她说:“农村都机械化了,比前十几年种田容易多了,有收割机,播种机,只要动动嘴,一年的收成可到家了。”</p><p class="ql-block">其实没那么简单,还要除草、施肥、防虫、淌水……</p><p class="ql-block"> 母亲种田地已逾半个世纪了,看见别人下地她就心慌。有事没事总爱往地里看看,这样她心才会踏实些。</p><p class="ql-block"> 现在只有地种,母亲把一块地也分成几小块。种有韭菜、黄瓜、辣椒、豆荚、西红柿、香瓜等。还起早挨昼把一块荒地开垦出来种红薯、荞麦、麦子等粗粮。地里浇水不便,母亲有办法,找来几个旧牛筋桶、瓦罐放在边角落接雨水的。她说,平时不用愁所有的苗缺水喝。施的是农家肥,种啥长啥,四季地里的菜一茬接一茬,绿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地里有菜,家里有粗粮。母亲跟往常一样养着几十只鸡、几十只鸭。每逢节日兄弟姐妹回到家宰鸭又炖鸡,母亲说:“把你们买回的肉放冰箱去我慢慢吃,给你们摘新鲜的吃。”嫂子边炒菜边说:“哇,青椒炒的鸭蛋黄灿灿,大姐炖的鸡香飘四溢,四妹炒的小生菜鲜嫩可口,我咬一口黄瓜特脆甜,六妹正尝个番茄,禁不住喊着这个肉质饱满好吃:……”老娘听得乐呵呵,脸上的皱纹看上去越深了。我们总是高兴而回,满载而归。</p><p class="ql-block"> 母亲为人心地善良。一次(五一)大哥回家带了一盒新鲜山竹,她迫不及待尝一个说:“酸酸甜甜的,好吃,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果子呢!”留下两个,其余的都分给邻居伙伴们吃了。我们姊妹带回吃的啥她总要分给邻居一些,她说:“这些东西要让大家尝个稀罕,比我吃了更好!”</p><p class="ql-block"> 转身又是盛夏季节,农民地里的活越是忙碌起来。即使火辣的太阳挂在头顶,汗水从额头上涌现形成一条条河流,也得把手中的活做完才回家。反复地这样,难免会患上皮肤病。有些就不是一般的皮肤病,农村地方称“缠蛇疮”,这病毒好可怕——红肿痛痒难忍在身体上范围越来扩散。听说有患者去了上海名医治疗,花了几万,十万无效而死亡。现在母亲村子周围的村民得知母亲能治愈这类病,一传十,每年找上门的患者自然就多了。见患者登门,无论骄阳似火还是乌云密布,母亲都顶着出门采对应的药草。还会给刚出生的婴儿治愈(胀肚、胀牙根、胀奶),还有中暑严重者经她刮痧、掐穴位,弄两次居然都好了。从不收费,凡是能做到的,皆有求必应。</p><p class="ql-block"> 母亲念书不多,却懂得很多生活中的谚语:</p><p class="ql-block">上学时鼓励我们多读多写,她说:“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写手生。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步入社会,她说:“在家有父母,出外靠朋友,好朋友明算账。”告诫我们不要沾别人的便宜。</p><p class="ql-block">教育我们要帮助人,她说:“与人为善,前途无难,吃亏的人常在世。”</p><p class="ql-block">大哥当银行主任她告诫哥:“船稳不怕风大,有志通行天下。”意思是不要受到诱惑,要保持自己的本色一清白不污,服务为民。</p><p class="ql-block">小弟是名高中老师,她告诉弟说:“身为世范,为人帅表!”</p><p class="ql-block">五妹当上检验科主任她告诉妹说:“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p><p class="ql-block">四妹夫做到房产老总她告诉妹夫说:“人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富日子要当穷日子珍惜……”</p><p class="ql-block"> 这些富有哲理的谚语,对我们姊妹八个在人生中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有着深刻的启迪!</p><p class="ql-block"> 每到周末她就早早起床,去地里摘好新鲜的蔬菜回来,再去路口看看儿女谁回家最早的,见车子进入村口,她拍手欢迎,眼角眉梢立刻挂上了无以伦比的喜悦,人也精神多了,吃饭也香咯。当我们离开时,她依依不舍,每回都是把准备好的大袋小袋新鲜蔬菜,鸡鸭蛋塞进后备箱,目送着儿女远去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 去年十月份,母亲照例骑着电三轮车去往二姐家的路途中,人车侧翻,头部缝了十几针,左腿膝盖骨裂,姊妹几个硬是把她送到市里五妹工作的医院治疗,没有听她的要求去家附近镇医院治疗几天就回家。经治疗一个月后出院了,我们是直接把她接到五妹家住,兄弟姐妹轮换陪伴。不到十几天,母亲吵着要回老家疗养她说:”想着家里的鸡鸭是否饿着,地里又该种下小青菜,白萝卜,春节期间你们在家好吃到鲜嫩的……”我骗她说:“家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处理掉了,您安心住着!”其实二姐来在家里打理这些事。母亲坚定的说:“那,那真不行,我一定要回家住!”老家邻居们来视频看看她都羡慕,说她享清福了,儿女伴着。她却笑着说:“享啥个福,抬头不见天,低头不见土,住在高楼上如坐牢一样.还是农村老家好呢!”</p><p class="ql-block"> 今日,耄耋之年的母亲,一直不缀劳作。无论怎么相劝都听不进,唉!还说什么呢,每每想着风里去雨里来回的她,泪水又遮迷了我的双眼,奈之何哉!奈之何哉!</p><p class="ql-block"> 2024/05/12</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