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传说的传说

山德水漢

<p class="ql-block">  最近看中央电视台“越战越勇”栏目,一位来自新疆喀什名叫帕丽达的选手,在自我介绍中说她原来是喀什歌舞团的演员,现在是喀什香妃墓园景区情景演出中香妃的扮演者。这引起了我对两年前游香妃墓园景区的回顾。</p><p class="ql-block"> 景区的介绍是这样的:“喀什市阿巴克霍加麻扎(香妃墓)。阿巴克霍加麻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始建于1640年,麻扎里埋葬着十七世纪的传教者阿巴克霍加和他父亲阿吉穆罕默德玉素甫等五代霍加,共72人。据传该麻扎(䔌地)中葬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妃子香妃,因而又称为香妃墓。”这里的“据传”两个字用得何等巧妙,不由人联想到苏东坡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p><p class="ql-block"> 香妃,一个可以引蜂招蝶的名字。香妃,一个可以使人联想演译无数传奇故事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香妃,生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是新疆伊斯兰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为和卓,故称为和卓氏。本名买木热.艾孜姆,因自幼身体带有一股沙枣花香,被称为“伊帕尔罕(维吾尔语,香妞)”。其父为第二十九世回部郭台吉(贵族首领)阿里和卓。乾隆二十三年,新疆霍集占大小和卓木带领回民起兵造反,乾隆皇帝派北惠将军出兵平息了叛乱。香妃,也开始了她的传奇旅程。</p><p class="ql-block"> 家有一套我比较喜欢的书《中国历史通俗演义》(蔡东藩著),翻到第三十七回“灭准部余孽就歼 荡回疆贞妃殉节”,是这样记载的: 北惠将军将大小和卓木二人枭首,将其家眷押回京师。乾隆发现小和卓木霍集占的妃子香妃绝美,便招进宫。香妃“玉容未进,芳气先来,既不是花香,又不是粉香,別有一种奇芬异馥,沁人心扉。走近御座前,乾隆帝見她柳眉微蹙,杏脸含颦,益发动人怜爱。”乾隆皇帝只道她是思念故乡,“便依了和珅的计策,凡香妃服食,概摹回教徒供奉,又在西苑造起回式房屋,并筑回教礼拜堂,选了数名老回妇,导香妃出入游览。怎奈香妃情钟故主,泪酒深宫,一片贞心,始终不改。乾隆帝百计劝诱,她却寂然漠然。有一日,被宫女苦劝不过,香妃竟然取出一把寒气逼人的匕首来,说道,国破君亡,情愿一死!这事传到慈宁宫,太后恐乾隆帝被害,趁着乾隆皇帝外出郊天之际,竟传旨宣召香妃,遂勒令殉节。”后人有诗咏香妃:</p><p class="ql-block"> 雏寰生长大苑西,</p><p class="ql-block"> 钿合无情宝剑携。</p><p class="ql-block"> 帝子不来花已落,</p><p class="ql-block"> 红颜黄土玉钩迷,</p><p class="ql-block"> 这个“香妃被俘进京,太后赐死”版本的传说,影响甚广,一些戏剧、电视剧都依照这个版本进行了演译。但这明显与历史事实不符。据《清史稿》记载,皇太后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而香妃死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太后赐死显然不可能。</p><p class="ql-block"> 我还有一套书《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在這套书的“家事本末”册和“人物荟萃”册都有对香妃的记载。霍集占大小和卓兄弟叛乱時,香妃的哥哥图尔都不愿屈从霍集占,故将全家从天山南路的叶尔羌迁往天山北路的伊犁居住,乾隆二十三年(1758),弘历派军征讨霍集占叛军,当清军赶到叶尔羌時,香妃的哥哥图尔都、五叔额色伊、堂兄玛尔特带领一部分族人配合清军,参加了平息霍集占叛乱的作战。因立有战功,图尔都、额色伊、玛尔特都被召入京师封授爵号。额色伊被封为辅国公,图尔都和玛尔特被授予一等台吉。香妃及其亲属从此定居京师。传说在乾隆皇帝的庆功宴上,图尔都等人齐谢圣上待西域臣民恩重如山,情深四海,乾隆道:“有功即登殿,休论东南西北。”香妃立即对出:“无色也进宫,不分汉满蒙回。”香妃伏地叩头,袖内沙枣花失落在地,乾隆曰,“小女子袖内携花,暗藏春色。”香妃对曰,“万岁爷金殿秉烛,明察秋毫。”乾隆大喜。乾隆二十五年(1760),香妃入宫,被封为和贵人。《清史稿》有记载,“容妃(香妃)和卓氏,合吉和扎麦女,初入宫,号贵人。”稍后,弘历又把宫中女子巴郎(即新疆香妃墓园区提到的苏黛香,汉族女)许配给香妃的哥哥图尔都,图尔都也晋升为辅国公。和贵人是回部维吾尔族之后,信奉伊斯兰教,弘历曲加照顾,特拨内帑为其建筑宝月楼(现今的新华门),还在京师西长街路南宝月楼外,修建了回营清真寺,供和贵人及回部贵族宗教活动之用。乾隆还为宝月楼作诗曰:</p><p class="ql-block"> 冬冰俯北沼, 春阁出南城。</p><p class="ql-block"> 宝月昔時记, 韵年今日迎。</p><p class="ql-block"> 屏文澵弗绿, 镜影大光明。</p><p class="ql-block"> 麟次居回部, 安西系远情。</p><p class="ql-block"> 乾隆三十三年(1768),香妃被封为容妃。有封妃册文:“尔容嫔霍卓氏,端谨持躬,柔嘉表则,秉小心而又恪,久勤服事于慈闱,供内职以无违,夙协箴规于女史,兹奉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容妃。”到此便知,香妃便是容妃,容妃便是香妃。乾隆皇帝对香妃宠爱有加。香妃伴驾乾隆巡视弟州、扬州、杭州、江宁,扈从乾隆游泰山、曲阜,拜谒盛京祖陵。</p><p class="ql-block">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中明确指出,“她(香妃)不是叛首霍集占的妻子,不是被抢进宫的,更不是被太后赐死的。毫不奇怪,这一坚强不屈的所谓节烈女子形象,是适应当时革命党人反清排满的政治需要出现的。”</p><p class="ql-block"> 香妃、容妃,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她的墓地也成了一个传说。</p><p class="ql-block"> 传说一,客妃去世時,其哥哥图尔都公爵也去世了,乾隆恩准,由容妃的嫂子、公爵夫人苏黛香护灵,将容妃和她哥哥图尔都一齐送回故土喀什。苏黛香历時三年六个月,终于到达喀什,将兄妹俩安葬于阿巴克霍加麻扎。于是便有了“香妃墓”。苏黛香留下守墓并皈依了伊斯兰教,去世后也葬进香妃墓。</p><p class="ql-block"> 传说二,容妃去世后,按皇家规定,妃子只能安葬进皇家陵园。乾隆为满足容妃思乡之情,让人用檀香木雕刻出容妃相貌,按伊斯兰教习俗,全身裹上白布,让上苏黛香将这个“假容妃”送回了喀什,葬进了香妃墓。</p><p class="ql-block"> 传说终归是传说,有稽可查的历史记载,容妃去世后,安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乾隆五十三年(1788),容妃病逝,享年55岁。谕今隆重办理丧事。皇上辍朝三日”,文武大臣“齐集举哀,容妃之金棺奉移殡宫,行初祭礼,用金银锭七万,楮钱七万,画锻千端,楮帛九千。”1979年,考古保护性发掘,确认容妃就葬于清东陵裕陵园,并根据尸骸复原出容妃容貌图。</p><p class="ql-block"> 其实,容妃去世后是否送回喀什?喀什香妃墓园是否安葬有香妃?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乾隆与香妃故事本身的意义就是一场“政治联姻”,和親政策的体现。在平定霍集占的叛乱中,香妃和她的家族同清王朝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在反对分裂衣、维护多民族的统一大业中,与爱新觉罗家族结下了深厚友谊,乾隆通过香妃与她的家族,影响了新疆整个回部,从而加强了清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统治。实际上是加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美丽的香妃传说完全可以称为民族团结历史上美丽动人的一頁。</p><p class="ql-block"> 从广义上讲,新疆喀什打造出一个没有香妃的香妃墓,无可指责。这不正是家乡人民对深明大義的香妃的爱戴与尊敬吗?况且,香妃墓园也明知“底气不足”,在园区仿建了宝月楼,乾隆帝迎娶香妃的汉白玉浮雕墙,香妃戏蝶和乾隆与香妃并辔雕像,还安排有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婚嫁表演和乾隆皇帝迎娶香妃入宫的表演。何况建成于1640年前后的阿巴克霍加麻扎,本身就是维吾尔族历史建筑工艺的天花板。那高大的穹顶,耸立的邦克楼,高擎的一弯新月,蓝黄花纹和墨绿色的琉璃砖,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活脱脱一个中国版的“泰姬陵”。</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一个美丽传说的园子里走走逛逛何乐而不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面给乾隆递箭者为容妃</p> <p class="ql-block">  宝月楼(现新华门)</p> <p class="ql-block">  上央视《越战越勇》栏目的帕丽达和她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  摄影: 山德水汉 森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