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工组助勤

小葱拌豆腐/孙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1年8月1日,长(春)——前(郭旗)铁路开通,农安工务段同时成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2年末,段领导把我从开安工区调到段政工组助勤,一是搞宣传报道,二是做“批林批孔”的具体工作,同时兼任段团总支副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农安工务段的大院位于农安站出站口东北侧,进大门后右手边一栋平房是段的办公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段报道的第一天,党总支书记吴廷武与我谈话。吴书记曾任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对宣传报道工作非常重视。他说,一个单位应该报上有名,电台有声,不能死气沉沉。他鼓励我拿起笔来,当好铁路养路人的宣传员。从此,“报上有名、电台有声”成为我追求的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候,我对宣传报道还是个“小白”,入门是从看报开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政工组订了很多报纸,我每天都浏览一遍,特别是关注铁路各单位的消息、简讯。很快,分局宣传部潘联智的名字进入我的视野,并成为我崇拜的偶像。潘大哥负责分局的宣传报道,他所撰写的新闻稿件经常见诸报端,在路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农安工务段已经组建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在宣传报道上却还是个空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长前线自开通以来,段领导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无事故。我以此为素材,写了一篇题为《农安工务段实现安全800天》的稿件,竟分别被《沈铁日报》《长春日报》采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条消息仅有几十个字,半块豆腐大小,在报纸的版面上微不足道,但这却是农安工务段在报刊上零的突破,对我来说也是极大的鼓舞。在这之后,我写的反映安全管理的另一篇稿件,被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所采用。1973年8月党的十大闭幕。我本人学习十大党章的体会文章《“五个必须”常做到,继续革命永向前》在《沈铁通讯》发表。之后,我写的长发工区团小组《开展小讲评,推动学雷锋》的简讯登上了《沈铁团讯》。在农安助勤期间,我总共向新闻单位投稿10余篇,大约有一半的稿件被采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9.13”事件之后,大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林彪反党集团。基层单位要不断地召开会议、传达文件、学习讨论、表态发言、书写批判文章。我的工作是掌握各领工区(车间的)进展情况、编写简报上报下发,还有一些临时性的任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政工组,经常接触上级党委的文件、简报、学习资料,列席一些会议,做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这使我对机关常用的办公文体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我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农安工务段的党政领导只有三个人:段党总支书记吴廷武、段长毕克先、副段长顾大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吴书记外号“吴铁嘴”,讲话从来都是脱稿,而且滔滔不绝。记得我们这批新工人报到,吴书记给我们讲了第一课。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长前线的开通,到“胜利工区”的命名,从铁路风云的百年历程,到做一个养路工人的责任担当。吴书记讲话观点鲜明、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有很强的说服力,许多话语至今犹在耳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位领导家都在长春,工作一忙回不去家,就吃住在段里。下班铃声响过,顾段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小孙,去给我买块豆腐!”一边说着一边递给我准备好的零钱和饭盒。等我把豆腐买来,他们三位领导已经坐在一起了,办公桌子上摆着一瓶“老白干”和从地区食堂打来的饭菜。顾段长熟练地用左手托起豆腐,右手用一个小刀把豆腐切成小方块,倒进桌上的砂锅里,屋子里顿时飘起了葱花和豆腐香,给枯燥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乐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年沧桑岁月,人生路风雨如歌。在农安工务段政工组助勤时间不长,却是我工作经历的一次转折,成为开启我之后13年机关工作的序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怀念那段岁月,其实是怀念逝去的青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的开安养路工区。开安,也是领工区所在地。管辖小合隆、胜利、开安、朱三家、华家5个工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入路以后的第一个“任免通知”,我的身份从“知青”转变为“线路工”,成为一名铁路工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线路工,负责铁道的日常养护维修,是铁路最辛苦的工种之一。当年,使用的是最原始的工具:洋镐、耙子、撬棍、压机(轨道起重器)。如今,随着高铁飞驰,这些家伙式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1年《沈铁通讯》第15期。《沈铁通讯》是沈阳铁路局党委机关刊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长春站,长前线的起点。当年农安工务段管辖17个养路工区,线路从小合隆站至前郭旗站外,共143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农安站,出站不远就是农安工务段的大院。可惜,岁月的脚步匆匆,农安工务段的大院已经不见踪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郭旗站,长前线北部车站(时为白城分局管辖)。前郭旗站(后更名为松原站)长春方向站外的线路归农安工务段管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0年后再聚首,转眼之间白了头。与当年我的工友、师傅在一起,酒杯里装满了回忆。钢轨、枕木、石砟,和那轰鸣驶过的蒸汽机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撰稿:孙 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片:小葱拌豆腐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