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坝美村</p> <p class="ql-block"> 坝美这个名字我从《走遍云南》一书中看到。根据介绍,对这个地方特别的自然结构景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事隔十多年后的今年终于所愿达成。</p><p class="ql-block"> 我从海拔2400米的丽江穿过昆明这条中轴线来到海拔870米坝美,从黄土高原下行至红土盆地,从崇山峻岭的西北奔赴连绵起伏的东南丘陵,为了一个典故的传说和一个传说中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起初这个地方被群山环抱没有车路与世隔绝,即使要出去得徒步翻山或者撑小竹排和独木舟穿洞又或摸壁趟水而行。战国时期,老百姓为躲避战乱,慌乱之中莫名其妙的逃至此处,发现是块无人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安顿下来安身度日。后来又有人来到此地,在交谈中,村人方知已是大汉时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件事已说明该处信息闭塞之程度。</span>当年的坝美与世无通,但现在因为有了丰富的信息及方便的交通,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景更是一种催促剂令人不断慕名前往,遇假期还得抢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 既然似“桃花源”就得是三月中期前最应景,这也是本村人说的最美时间,也是醉美时候。据说这里收稻时间是农历五月,我想,除了三月桃花源就该是稻穗金黄时了,景色也会是杠杠的,其它时间去就看个人的兴趣了。</p><p class="ql-block"> 去坝美已是多年的想法,这次得以成行,在前往的路上已是心驰神往!先是动车到广南站,然后到新客运站乘到八达的公交车(直达坝美游客中心)。一路上的丘陵田园风光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到游客中心停车场后,先看看周边风景,再到游客中心里院乘电瓶摆渡车绕山到出水洞村码头。摆渡车平稳的行驶在平整的柏油路上,两边开花的主要是夹竹桃,其它皆是不知名的植物,我边拍边跟司机交流。据他说,这条路是新冠疫情开始后才开始铺的,摆渡车也是路完工后才配置的,司机是坝美村人,他们村全是壮族…。</p> <p class="ql-block"> 司机把游客送到出水洞村路边,就掉头排队去了。我们顺着路往出水洞码头前行。这段路程不长,约二百多米,走过十米多长的跨河竹桥的路边长着很多又高又粗的毛竹(或称南竹)。码头游道靠着河边而建,摆渡船都用电动的。游人不算多,每艘船可搭12位游客,眼前见到的摆渡船完全够用。从此码头驶进暗河,船头配置有一盏前大灯,但对高而宽的漆黑溶洞而言实在是有种萤火之光的感觉,洞内的奇景几乎看不见。驶出桃源洞口,登上码头,映入眼帘的场景是土地平旷,豁然开朗的感觉。丘陵环抱的坝子田园阡陌纵横,屋舍错落有致,宽宽的石板游路贯穿于花草与石桥之间,这就是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国家4A级坝美景区。景区由一条阿科河经上游汤那洞穿出,蜿蜒穿过坝美小盆地,再经桃源洞流出,构成“一河穿两洞”的独特地质景观,其具有典型的“隐于山林、回归自然”的“世外桃源”意境。 </p> <p class="ql-block"> 游览了码头一隅,再往前便是田园地带。因为季节不对,我们只能看到只有少量秧苗的水田。</p><p class="ql-block"> 进村之路是顺着山边而修的,村民的民房都集中在一片,依山而建。这村开发以后,已建起了很多各式档次不等条件不错的民宿。在最美的季节时,如果选择一家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的房间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当你玩累了,就可以坐在客栈的靠椅上品着茶,舒服的欣赏眼前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客栈稍事休息后,放下一切包袱继续前行,去逛另一片景。</p><p class="ql-block"> 在了解到的景点中,有:将军峰、风雨桥、桃花岛、八峰画屏、两个暗河洞、千年盘根榕树(本村人视她为长寿树)及其它古树、穿村而过的小河、民宿建筑等。</p><p class="ql-block"> 在特色美食方面,有玉米粑、油炸小酥鱼、五彩糯米饭、雷公菜、菊花鸭、马脚杆粑等。</p><p class="ql-block"> 在节日方面,有稻香节、祭竜节、新米节、农历三月三等。</p><p class="ql-block"> 以上种种都对坝美小村的旅游发展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药材方面比较难得的可能是何首乌和黄精了。</p> <p class="ql-block"> 坝美村民均是壮族,虽处滇地,但面部特征偏于广西人,我住的这家怡然家园也是本村人开的,老板的态度热情,服务周到,让我疲惫的身躯轻松不少,心情怡然很多!</p><p class="ql-block"> 在客栈茶道桌旁,我脸朝外面与老板对视而坐的聊天,聊着聊着他又骑着小三轮到村后的停车场去接人了。他说这村本不通公路,由于旅游热度提升,光靠水路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村委村民筹资,铺出衔接到珠西干道的公路,开车到游客中心也就约10公里的路程,而且路面较宽,村路仅限于本村人使用。如果客人拖着行李不方便,可以联系预订的客栈老板负责到游客中心接送行李,因为客人的车是不能开进这条村公路的。村车到了村停车场,也只能是小三轮车前去拉行李了。</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路灯很特别,每个路灯杆约3米高,每杆挂有两个马灯,LED灯组就安放在马灯罩内,路灯头上防雨盖子是用茅草铺出的两面长形斜顶(斜顶约0.5平米),顶上装有太阳能板,我觉得这是为匹配古村而设计的,马灯在夜色中发出的光显得特别昏暗,村道也被衬得很宁静。除了在大榕树下和村广场处有一些游人,就剩一片叫不停的蛙声了。说到蛙,又觉得奇怪,白天在留意当地推出的菜品时,居然没有一家涉及到美味的蛙肴,其实原因很简单,不是他们有这方面的忌讳,仅是不喜欢吃,所以就没有做这道菜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村的主游道上逛着夜景,又想起晚餐时老板说的村公路,于是又寻着找过去,走到村停车场时,已没了路灯,客栈、餐馆内照明的光线也到了尽头。我们在微弱的自然光中探视着周边的情况,发现头的上面还悬着一座水泥筑成的大桥,正在琢磨是什么情况时,从山边下来一位村民,随着向其询问,方知桥名--风雨桥。为探个究竟,就寻着一条很陡的水泥路上到桥面,经过观察、思索,悟出了结果,也就是说村里有两座名称相同的桥,只不过一座是木材做的小桥,跨于坝中河上,用来给村民过路或劳作时避风雨、休息之用;而这座大桥是用来连接两山村民的方便之用。桥长20多米,宽约3米,两排设有长廊式座位,桥的一端是四五级的阶梯设计,另一端则平于路面,小型农机可开进停于桥中,而车不能通行。由于光线很暗,也就没拍照,借手机照明之光,顺着阶梯方向步道而行,却没看到什么,于是又折回从桥的另一头返回客栈,经打听才知这是条环村步道。</p> <p class="ql-block"> 坝美坝子面积约三平方公里,大概的游玩所有常规景点一天足够了。我们是中午到的坝美,逛了一个下午包括山脚卡卡角角绕了一圈回到客栈。从远处看那座座的丘陵山峰,又激发我的好奇之心,第二天一早去那峰林之外走走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次日天亮起来后,满心期待的拉开窗帘,希望能看到外面有一个充满迷雾的奇妙幻境,结果还是头天模样。我只好下楼请老板帮做碗早餐,用完餐后去看看对面的山景。</p><p class="ql-block"> 穿过田园,踏上两米宽的一段水泥路,就岔到上山的路。路边的山脚下,大大小小的洞口前都被牧羊人盖着羊舍,有的是鸡场和牛圈。当我走上垭口或站立高处时,眼中的坝美村已变成模糊的影子,而另一边的丛峰下是一片隔着一片的草地,偶尔也有人翻山过来,但视野之内看不到其它村庄。本想去登一座峰顶,又怕耽误去广南的行程,只好作罢下山。</p> <p class="ql-block"> 今上午继续昨天没逛完的景,而后从戏水码头乘船逆流穿出猴爬岩到汤那河谷起点。从这里到风来亭码头有两条线供选择:乘小火车或走汤那河谷秘径。我们当然选择靠河谷而行的栈道,途中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临水而行,与景相伴,视觉和游玩的效果是小火车无法比拟的。</p> <p class="ql-block"> 1.3公里多蜿蜒曲折、绿脆清新、秀美温柔的汤那河谷栈道,树影婆裟,鸟儿喳喳,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美感!虽然路程较短,但感觉走了好长时间。</p><p class="ql-block"> 风来亭码头乘船到游客服务中心,需从汤那洞暗河而出,这是我们选择的游玩方式,也是我们的最后一程。当我乘船悠悠的进入汤那洞后, “白天变成黑夜,夏天变成春秋”之感油然而生!当船驶离洞口,缓缓靠近汤那码头,即将告别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时,又想起壮家“坝美好风光,人间好地方”那悠扬、清亮的歌声!尽管如此,一场穿越古今的故事已经结束,将美好的回忆留在心中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05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