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里江山(贵州篇)

周国新

<p class="ql-block">贵州省博物馆位于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对面,馆藏包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夜郎青铜文化代表作、贵州西部汉墓出土漆耳杯等珍贵文物,是了解贵州历史文化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贵州是史前文明汇集地,是中国古代人类的发祥地和古文化的发源地,距今30万年前先民开始在此繁衍生息。伴随着聚落形成,这里演绎着多元化文化交融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贵阳有城,可上溯至宋代,以“贵州”名之。元初,更“贵州”为顺元。明洪武初,仍以“贵州”称之,故贵州城又称“宣慰司城”。清乾隆六年,将外城改为石城。</p> <p class="ql-block">《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迄今已在贵州西部地区发现大量夜郎时期遗址,以赫章可乐、威宁中水和普安铜鼓山最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铜车马(辎车)为东汉青铜器,一级文物。辎车分段铸造组装而成,马昂首翘尾,作拉车行走状。车双曲辕,车带蓬,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汉代铜车马中较为完整的一辆。</p> <p class="ql-block">靴形铜钺为战国青铜器。扁圆銎,弧形刃,钺身不对称,銎上有一方框,内饰卷云纹。钺身一面饰三只小鹿,鹿身用乳丁纹装饰。鹿下饰回纹条带,另一面光素无纹。</p> <p class="ql-block">鸭形铜薰炉为明代铜器。薰炉为鸭子一足独立与水波纹炉座上,鸭作昂首鸣叫状,从腹部横剖为上、下两部。燃香料于鸭腹内,香烟袅袅从鸭嘴、背、尾部等处溢出。</p> <p class="ql-block">宽格扁茎铜剑为战国青铜器。剑身与剑柄分铸套合而成。剑身柳叶形,剑抦扁圆,剑抦与剑身套合处形成宽格。剑柄近宽格中部有两个圆形穿孔,剑扁一面饰米制纹。</p> <p class="ql-block">彩陶罐为新石器时代陶器,一级文物。陶罐直口,单溜肩,折腹,平底。上腹部饰黑彩和红彩组合的彩绘纹饰,有漩纹、网格纹等纹饰,属马家窑文化。</p> <p class="ql-block">立虎辫索纹耳铜釜,西汉青铜器,一级文物。铜釜出土时侧立套于墓主头部,器𤩹外布满炱痕。敛口折沿、鼓腹。肩腹部对称饰一对圆锥立虎,上部置两只辫索环形大耳。</p> <p class="ql-block">洛神轻舟图轴,南宋丝制品,一级文物。绢本设色工笔人物画,绘有江水、山峦,帝王、侍女,船工、楼船等。人物、影像绘制精致,气韵生动,是典型的南宋宫廷画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芭沙,是苗语中草木繁多的意思,这个贵州山中的村寨,隶属贵州省从江县,是一个纯苗族村寨,全村至今还保留着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生产方式。</p> <p class="ql-block">芭沙属黑苗的一个支系,据说是蚩尤第三子的后代,他们的祖先逃到这里定居、磨难加上信仰,使他们有着独特的习俗。芭沙人崇拜树林,认为祖先的灵魂就附在树上。</p> <p class="ql-block">芭沙女人衣着大襟黑上衣,黑白褶短裙,耳朵上银耳环状如铜鼓,项上戴银环,彩色锦带扎着绑腿。身上的衣饰是她们一针一线缝制的,爱美的心在衣着上淋漓地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芭议沙男人随时携带的七件装备:火枪、酒篓、弯刀、烟管、火药葫芦、腰包、花袋。这配备也是有刚有柔,活脱脱一个战国武士。</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森林,祖先定下规矩,男人头上要留一处长发,出门必带镰刀和猎枪。为尊重他们的习俗,有关部门特批允许男人每人有一杆猎枪,被称为“最后一个枪手部落”。</p> <p class="ql-block">芭沙有吃新节、芦笙节、映山红节等节日,有斗牛、吃相思、荡秋千等风俗,芦笙节规模盛大,人山人海,姑娘盛装助威,小伙吹起芦笙粗旷奔放,尽显古朴本色。</p> <p class="ql-block">芭沙男人的发髻在芭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并用镰刀剃发这一古老技法,仅留下中部盘发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侗寨建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族性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村寨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p> <p class="ql-block">侗族大歌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侗族大歌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结构严密,歌词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在高耸的鼓楼映衬下,闻名遐迩的侗族大歌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侗族大歌为多人分声部无伴奏合唱,虽然演唱者都未经过专业训练,只凭天生对音乐的敏感与热爱,表达出生活的各种情感。</p> <p class="ql-block">当数十人合唱时,可以将高音部、低音部、混声、合唱、轮唱等唱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侗族大歌在黔东南形成独有特征,是贵州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1226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镇远自古为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返的必经之路,有“南方丝绸之要津”美称。</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镇远县,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两城池为明代所建。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城有八大会馆、四洞、八祠等名胜古迹近200多处。主要历史名胜包括青龙洞,中元禅院,万寿宫等,古城是一个完全由名胜古迹集成的“传统文化迷宫”。</p> <p class="ql-block">苗族姊妹节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一带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姊妹节以青年妇女为中心,以展示歌舞、服饰、男女交换信物等为主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节日的正式活动时间,也是热闹的高潮。2016年4月20日在台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中国苗族姊妹节》。几百个村寨都来县城展示自己村寨特色。</p> <p class="ql-block">台江县九个直系的苗族同胞,组队形成上万人的集体盛装游演,展现苗族的人文风采国泰民安,向世界展示台江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让游客领略到苗族文化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姊妹节有着丰富多彩的传说,相传施洞口是姊妹的世界。那时还是人际罕迹的原始森林,几十个漂亮的苗家姑娘率先来到这里伐木垦荒耕耘,赢得了第一个金灿灿的硕秋。</p> <p class="ql-block">次年,在春风拂晓万里动情的季节里,姑娘们也感到了爱情的渴求。她们便向四邻八寨的后生们发出邀请。后生们纷至沓来,于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姊妹节”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苗族姊妹节,苗语叫“浓嘎良”,它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请有情人对歌、吃姊妹饭、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主要活动内容,被誉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台江苗族妹妹节,使人们深刻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在这里看到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他们真诚的笑容和热情的歌声,传递着美好的生活态度。</p> <p class="ql-block">苗族姊妹节多彩浪漫,令人流连忘返。苗族古歌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气势磅礴;还有那曲调优美动听、情感细腻感人的多声部情歌;令勇敢者狂欢的舞龙嘘花民俗展示,将勇敢的台江人民农耕时代的烙印,蕴藏在壮美山河中人类永恒的生存密码中。</p> <p class="ql-block">节日这天,妇女们都要吃一种用五颜六色的糯米做成的“姊妹饭”,互赠为礼物,以示吉祥。这种饭是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p> <p class="ql-block">台江县城犹如穿上节日的盛装,如织的游客熙熙攘攘,兴致勃勃,将这座县城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文明遐迩的姊妹节,吸引着全国各地大批的摄影人和游客蜂拥而至,将漂亮美丽的的画面,定格在永恒的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苗族姊妹节,不仅是苗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展示多姿多彩的苗族歌舞服饰艺术和丰富厚重的苗族文化底蕴的盛会,又被称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p> <p class="ql-block">台江是世界上苗族人口最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历经千百年辗转迁徙,形成各具特色的九个苗族支系文化,民俗风情,佳肴美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苗族先民创造出了绚烂多姿,瑰丽神秘的民族文化。节日再现苗家后生威风的武士雄姿。</p> <p class="ql-block">县城高处楼阁中,是游人及摄影人的最好去处。在这里架起“长枪短炮”,秀美的苗族风情一览无余,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被现代的人们称为“中国的情人节”的日子里,漂亮的贵州电视台主持人在采访这一对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苗家情侣。</p> <p class="ql-block">苗家姑娘犹如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又似初春的花朵,娇艳欲滴。亭亭玉立,温文尔雅,恰似出水芙蓉,光鲜靓丽。</p> <p class="ql-block">苗族少女青春活泼,充满着神秘色彩。她们身着传统的苗族服饰,刺绣精美,色彩斑斓,犹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他们的耳环、项链和手镯等银饰物品,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苗家阿妹皮肤白皙,眉清目秀,灵动的双眸闪烁的智慧的光芒,使人不禁心生喜爱。她们的笑容,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使人心生敬意和感慨。</p> <p class="ql-block">女子俨然一位高贵的公主,如诗如画。她的美丽与神秘相结合,仿佛是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卷。他的眼睛如深邃的湖泊,藏着无尽的故事;她的笑容,引人入胜无法忘怀。</p> <p class="ql-block">姊妹节上的男女青年,徜徉在盛大欢乐的节日里。他们脸上的笑容如绽开的鲜花,在爱情海洋里遨游。他们的情感如晨露般清新,夏日般热烈,秋日般温暖,冬日般深沉。</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苗族姑娘,多喜爱将近百朵的银质花簇缠在头戴丝架上成为帽顶,再将银花、银泡等缀在头巾周围,再在夹层上插四五束银花簇,繁华似锦,富丽至极。</p> <p class="ql-block">苗家小姑娘热爱生活,尊重传统。他们犹如苗家的明珠,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惊喜。她们的眼睛如同清澈的溪水水,透露出淳朴与真情,温暖而动人。</p> <p class="ql-block">身着传统的苗族服饰,刺绣精美,色彩斑斓,银光闪闪,灵动婉约,仿佛将山川灵气都融入了衣物之中。</p> <p class="ql-block">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柔软饱满的红唇,娇小玲珑的小遥鼻秀秀气气地长在那文静典雅的娇靥上,再加上她线条优美细化的香腮,活脱脱一个国色天香的绝代苗家美人。</p> <p class="ql-block">多姿多彩的苗族服饰,精美绝伦的苗族刺绣,巧夺天工的银饰盛装,不同的银饰刺绣搭配,不同的颜色花样搭配,如同山野上盛开的千姿百态山花,充分表达了苗族妇女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美好向往。</p> <p class="ql-block">老屯乡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境内群山清秀,深林葱郁,溪水清澈碧透,风光旖旎迷人,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巧妙组合,是深山中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p> <p class="ql-block">老屯乡是姊妹节的起源地、原生地,台江开幕式后,很多游人赶赴老屯乡,这里马路上扎着彩楼,挂着横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苗族的拦门酒这种礼节,经过若干年的演化已成为苗家人待客的一种礼仪风俗,苗家女端着盛着酒的牛角杯拦着客人喝,这也是进门的“通行证”。同时还有热气腾腾五彩饭团,现在已成了一种特意的形式安排。</p> <p class="ql-block">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及摄影人,将老屯乡的门庭围的水泄不通,争相拍摄这靓丽的场景,一派节日盛况,</p> <p class="ql-block">活动刚开始,摄影师和游客们就拿起“长枪短炮”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争相拍照。五颜六色的五彩姊妹饭,华丽的盛装,嘹亮的飞歌,香甜的米酒,令人陶醉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老屯乡的苗家小姑娘娇俏可爱,青春洋溢,犹如清晨的阳光,明亮动人。</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姊妺节,在老屯乡踩鼓场旁的池塘,都要举行摸鱼捞虾民俗活动。勤劳朴实的苗族人通过这种老庚摸鱼的形式,增进了村寨之间的感情,也促进了男女双方的沟通。</p> <p class="ql-block">经过在池塘里手摸筐扣,摸爬滚打,终于在篓子里装满了鱼虾,男女青年兴高采烈地归来。</p> <p class="ql-block">苗家小男子汉,头顶奇妙图案,笑容可掬。</p> <p class="ql-block">苗家小女子美丽漂亮,服饰更加靓鲜。</p> <p class="ql-block">朗德上寨位于凯里市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这里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秀竹衬托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蜿蜒的山路掩映在绿林青蔓中。</p> <p class="ql-block">村寨北面有一座杨大六桥,也就是一座风雨桥。它横跨与河面之上,独具民族特色,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绝美画面。杨大六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的领导袖出生之地。</p> <p class="ql-block">朗德上寨开发较早,2008年因奥运之火经于此地而风光一时。此地系苗语“能兑昂纠”,“能兑”即欧兑河下游,“昂纠”即上寨,朗得上寨因属朗德地片上方得名。</p> <p class="ql-block">朗得上寨民居依山而筑,为木质结构吊脚楼。有五条花街路通向寨中。东、西、北面置有木柱瓦顶护寨门楼。村寨背山面水,古木参天,游人光临时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还遵循着祖祖辈辈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平常吹奏的乐器就是芦笙,即便没有远道而来的客人,苗家人也会时常吹奏芦笙,这是他们消遣娱乐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寨内苗民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为“长裙苗”。朗德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旅游资源,享有“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和“芦笙之乡”美誉,写在村民脸上的都是幸福。</p> <p class="ql-block">朗德上寨接待客人方式十分特别,他们身着节日盛装,唱起动人的敬酒歌,向客人敬献醇香的拦路酒,以“阻拦”客人进寨的特殊方式迎接客人。</p> <p class="ql-block">拦路酒少则拦路三道,最后多达十二道,充分体现了上寨苗族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和接待,展示出苗族特有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上寨欢迎客人的仪式也丰富多彩,是村民自己组织的欢迎歌舞。只见美丽的苗族姑穿着着鲜艳的苗族服装,跳着欢快苗族特有的铜鼓舞、板凳舞,游客便可大饱眼福了。</p> <p class="ql-block">寨子会在固定时间表演,整个寨子无论男女老幼都盛装出场,随着鼓乐声响,苗寨的祭祖仪式正式开始,鼓乐声中男性排在里面,女性在外围,群体绕着圆埕一圈圈的行走。</p> <p class="ql-block">朗德苗寨是一处有着青山绿水,并且宁静祥和的小寨子。虽小但精髓就在于它的静谧和清幽。这里的人们平静的生活,遇事无争。离开喧嚣世界,享受清静会使人身心愉悦。</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有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p> <p class="ql-block">秀丽的自然风光,怎能不吸引墨客前来挥毫泼墨。远处的风雨桥,是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之用。</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是观赏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p> <p class="ql-block">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筑吊脚楼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与,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方面有很高的美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主体位于河谷坡地。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更,日落而息,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清晨,美丽动人的苗家女,依偎在清澈明亮的白水河边,顿时河边的景色栩栩如生,好似苗家仙女下凡一般。</p> <p class="ql-block">苗族酝制的米酒远近闻名,酒香四溢,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赏。酒的品名使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也是苗家人引以为豪的一大地方特色物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都亮起了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西江千户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可以看到苗寨呈现出那牛头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苗寨招待客人的宴席,是采用苗族最高形式的长桌宴。桌面上摆满苗族的传统佳肴,美味飘香,令人陶醉,几杯醇香米酒下肚,游客已是三分沉醉了。</p> <p class="ql-block">苗女的敬酒更具风采,酒壶是一层又一层,似高山流水,琼浆玉液永无枯竭,伴随着美女的悦耳祝酒歌,似溪流进入游客的心脾。</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大瀑布位于安顺境内,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77.8米,瀑布宽101米,国家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奔腾的河水至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倦,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也。”</p> <p class="ql-block">陡坡塘内一座由钙化滩坝形成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瀑布顶上是一个巨大龙潭,瀑布则是形成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都要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遥闻水声隆隆,从陇西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液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p> <p class="ql-block">天星桥景区融汇了喀斯特地貌的精华,形成了形态各异,却又紧密相连的景观。景区中石林其伟,植被丰茂,移部换景,鸟语花香,山水交融,景观独特,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盆景区留恋当属“数生步“,一块石头是一步,一步是一天,总共365块石块蜿蜒水中,人在景中行,好似画中游,找到自己出生日期的那一块,就是自已的“生步”了。</p> <p class="ql-block">一条3公里长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之中,逶迤于盆景之上。近处石林,这处群山,倒映碧水之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淡雅景色协调的天然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撑上竹筏穿行与峡谷石林之中,真可谓轻舟荡碧波,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根笔藤磨绘制的千古绝画,风刀水剑刻就的万顷盆景”。名作家粱衡先生游览天星桥之后,激情中留下“桥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经典散文之作。</p> <p class="ql-block">水上石林就长在河床之中,任河水常年冲刷。石林间长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终年点缀着绿荫。冰冷的石头上,展现的都是生命的繁荣,所谓“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有石,石上又有树。”</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所处的地质环境非常特殊,其周围的山体主要由于石灰岩构成,这种岩石在水的冲刷下,形成溶洞和石林等景观。因此在黄果树瀑布周围,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奇特的地貌和溶洞景观,如天星桥等这些景观与瀑布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的水源非常丰富,主要来源于附近的打邦河。这条河流在黄果树瀑布上游形成了许多小瀑布和水潭,为黄果树瀑布提供了充足的水源。</p> <p class="ql-block">晶莹剔透绸缎般的溪流蜿蜓盘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白色的水花在碧绿的树林中倾泻而下,使周围的绿树和山峦更增添了它的神奇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游人穿行于水帘洞中,可在洞𥦬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凭窗眺望,犀牛潭里的彩虹缭绕,云蒸霞蔚,苍山顶上菲红一片,迷离变幻,“疑是银河落九天”。</p> <p class="ql-block">从水帘洞观看瀑布,有的如同珠帘,飘飘洒洒,细腻柔美;有的如同巨浪袭来,天河倒悬,万马奔腾;有的如银柱倒插,直捣龙潭。巨大的水流声,犹如雷鸣。</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瀑布水流从高空倾泻而下,雷鸣般的轰隆声震耳欲聋,瀑布如同一道珍珠门帘,倒挂在水帘洞的峭壁上。还是一幅壮丽的画卷,悬在天地之间。</p> <p class="ql-block">瀑布后的水帘洞,仿佛是通往仙境的神秘之门。在水帘洞里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丽与壮观,观看瀑布水流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仿佛大自然在奏响一曲波澜壮阔的优美乐章。</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描写黄果树瀑布:“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在他所见的瀑布中“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p> <p class="ql-block">瀑布后有一个长达134米的水帘洞拦腰穿过瀑布而过,由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从水帘洞内观看大瀑布,令人惊心动魄。这样壮观瀑布下的水帘洞,在世界各地瀑布中也是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石头寨是具有典型石头建筑的布依族村寨,南距黄果树大瀑布约6公里,以伍姓为主体。传说660年前,有一位姓伍的布依人到此开发,逐步繁衍而成寨的。</p> <p class="ql-block">石头寨街道是石块铺就的,院墙房屋是用石头垒就的,屋顶上盖着的是薄石板,就连家中使用的桌、凳、灶等也都是石头造就的。在寨内行走登石阶、穿石门、进石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头寨依山傍水,四周有秀丽挺拔的群山,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石头河,河水清澈见底。竹林果树相间的岸边石屋村寨,形成一派独特的山村美景。</p> <p class="ql-block">石头寨博物馆依寨而建面积600平方米,由布依族传统“栏杆式”两层小楼改建而成,分为服务接待区,产品展览区,腊染手工作坊区,布依文化十分浓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紫云格凸河是中国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它是集溶、山、水、洞、石组合之精髓,是稀世之珍的喀斯特自然公园,距安顺76公里。“格凸”为苗语,意为“圣地”。格凸河12公里长的一段河流陷入地下伏流,地面却保留了它当年穿山凿洞的奇妙景观。</p> <p class="ql-block">洞壁陡峭如削,神秘的“蜘蛛人”攀登如履平地,看的是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景区观光电梯位于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燕子洞内。主体有370米深的天然竖井和75米高的钢结构井架等组成,是世界上位置最高的古河道遗址重要交通观光设施。</p> <p class="ql-block">通天洞在燕王宫内,河湾的尽头,实为天窗。晨曦倾斜,与洞顶滴下的岩浆染成五光十色,交织成一幅美丽的锦帘。</p> <p class="ql-block">燕王宫栈道位于宫内100米处起建,终点至观光电梯入口。栈道原洞壁凿坑而建,施工惊险,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及俄罗斯樟木建成,栈道总长440米。</p> <p class="ql-block">来到格凸,攀登盲谷,穿行溶洞,留连苗厅,泛舟峡谷,乘兴漂流,探入深潭,浅滩戏水,悬棺遐想,中洞寻古,蓝天赏燕,坐井观天,闲亭稍憩,淘醉于大自然之中。</p> <p class="ql-block">大河苗寨位于格凸河中段,背后是起伏的山峦,寨子前面有一大面开阔的菜园地,翠竹点缀着寨子的四周和寨子背后的山林,层层叠叠感觉有非常浓郁的田园气息。</p> <p class="ql-block">在寨子中心的迎客表演区,苗家小伙子表演上刀山,真实的看到赤脚人在锋利的刀刃上上下攀爬。游客们还纷纷上前检验刀刃,确实非常的锋利。</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苗族的祖先《雅鲁王》史诗的传唱地之一,村里会唱《雅鲁王》的人被尊称为歌师。身着苗族服装的苗家阿妹,为游客们跳起了苗家特色舞蹈。</p> <p class="ql-block">竹竿舞的现场,游客们踩着统一节奏的脚步,在竹竿的一并一合之间默契配合,现场弥漫着参与者的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在贵州的大山深处,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一处经年累月的河水冲刷而成的天然洞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这就是位于安顺市紫云格凸图河沿岸的中洞苗寨。</p> <p class="ql-block">中洞苗寨位于格凸河畔水塘镇格井村,各种媒体将其冠以“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亚洲唯一穴居部落”,为中洞苗寨增加了一抹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于这些苗族人来说,中洞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他们世代记忆和精神寄托的地方,传承着苗族的文化和传统。当年的学校撤销,篮球场地也空无一人了。</p> <p class="ql-block">中洞苗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前,这里的一直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十多年前这里才通上电,使这里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如今只有老人与儿童坚守家园不愿迁出。</p> <p class="ql-block">贵州兴义万峰林,是中国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中国最美五大峰林之一,被徐霞客誉之为“西南其胜”,并写下“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万峰林气势磅礴,景观奇特。峰、龙、坑、缝、林、湖、泉、洞八景分布广泛,其间明河暗流,天然湖泊,天然融洞,天然林木,奇异花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万峰林景区有成千上万座奇峰秀石组成,绵延数百公里,以气势宏大壮阔,整体造型完美,山峰密集奇特而备受中外游客的青睐,被称为大自然的水墨画、天然大盆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边缘向下看脚下,是一个小小的布依族村落,平展展的田地中间一个大大的“福”字镶嵌其间。蜿蜒的小河,鳞次栉比的村寨和远处万峰林的山峦似锦绣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山峰层峦叠嶂,嵯峨秀美,既独立又连绵。这里有姿态迥异的峰,布局奇特的田,民族特色的村。这些峰的山势都不高,却峰笋林立,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峰林山脚下一条弯曲的小溪,像一根游线把依河而偎的几个布依族村寨像珍珠般串联起来;又像一根晾绳,挂起了一帧奇峰似林,田坝胜锦,村落如珠的巨幅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中南部纳灰村一带,只见一座座奇峰从锦绣田园中拔起,瑰奇挺秀,姿态万千,峰与峰之间若断若连,错落有致具有极强的透空感,被不少专家和游人誉为“天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纳灰村以其独特的风景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也成为了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打卡胜地,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慕名而来,畅游在这边净土中,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纳灰村,空气格外清新。通往村寨的公路上,游客徜徉在美丽的风景中,村民骑着摩托车急驰而去,大黄狗在路中悠闲自得,一幅恬静的田园景象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这里奇峰如林,田坝似锦,河水如带,村寨如云,充满诗意画卷,恰似一幅清丽的布依族织锦。人们都说:要观天下最美的风光到万峰林,要观天下最美的田园到万峰林。</p> <p class="ql-block">万峰林生态良好,民族风情浓郁。奇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布依族村寨的村边都是大片的田地,村落依山而建,仍保留着传统的风俗,古桥古树,还有山水美景。清晨骑单车在徜徉在道路上,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和风光。</p> <p class="ql-block">万峰湖位于黔、云、贵三省交界处,是义兴国家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是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后人工蓄水形成的淡水湖。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山水画卷”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万峰湖沿岸峰林、石林、溶洞、天坑、森林密布,构成众多的景观景点。万峰湖美景天成,鱼肥水美,钓者云集,被誉为“野钓者的乐园”,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万峰湖蓄水量丰富,相当于两个云南大理洱海,76个杭州西湖。万丰湖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是珠江三角洲水质调剂的重要源泉及水源重要供给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万峰湖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整个水域湖深面广水质好,溶氧高,温度适宜,中下层水流交换快,水体透明度高达2米以上。适宜的气候,是一处度假旅游的理想地。</p> <p class="ql-block">位于兴义市境内的马岭河,峡谷谷深,壁挂如织,银瀑飞泻,大峡谷以地缝嶂谷、群瀑横飞、碳酸钙壁挂形成景观特色。峡谷谷长74.8公里,谷宽50米至150米,谷深120米至280米,谷底低于地面200米。</p> <p class="ql-block">飞瀑如龙吟虎啸,气势磅礴,水声激荡,大地颤抖,如同自然界中的一场交响乐震撼人心。在这壮观的的大瀑布下,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马岭河瀑布的壮丽景色,使人惊叹不已,高大的瀑布如同金银色的绸带,从翠绿的山间垂落而下,溅起无数晶莹的水汽。飞瀑凌空,蒸腾云雾,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景区中有大小瀑布百余条,其中天星画廊1.7公里内有瀑布20余条,如万马咆哮瀑。珍珠瀑、间歇五叠瀑等,瀑高120-170米,瀑宽5-100米,壮如银河缺口,柔似袅袅娜娜。</p> <p class="ql-block">马岭河峡谷是喀斯特多层次地貌的集中表现,以地缝嶂谷、群瀑悬练而著名。它的地貌结构与一般峡谷不同,实际上是一条地缝,有人说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p> <p class="ql-block">峡谷风景区两岸峭崖对峙,谷深流急,银瀑飞泻;滩险激流处,水石相搏,惊涛拍岸,震耳欲聋。从河床昂首两岸,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犹如天沟。</p> <p class="ql-block">马岭河发源于乌蒙山脉,是南盘江北岸的重要支流,横穿古夜郎兴义市境内80余公里。由于水量充沛落差大,河水的下切能力强,竟在平川上切出一条狭窄幽深的地缝峡谷。峡谷交织成群的瀑布,气势磅礴,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概。</p> <p class="ql-block">在马岭河峡谷游览,可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神奇。峡谷深幽,栈道攀岩而行,曲曲折折,引人入胜。沿道而游走,如进画中,一步一景,令人流连忘返,奇绝画难比。</p> <p class="ql-block">正是这举世罕见的地缝,造就了马岭河峡谷景区雄、奇、险的景观,十分利于开展漂流,被誉为“天下第一缝,中国第一漂”,首届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赛就曾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安顺屯堡,是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代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p> <p class="ql-block">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地戏。演出起源于明代军傩,是一种武戏。屯堡人的祖先跳军团傩是娱神,作为出征前的祭典来振奋军威恐吓敌人。</p> <p class="ql-block">人们仍旧跳着大明朝的军傩,沉眠于老祖宗“插标为界跑马圈地”荣耀之中。演员头戴精美的“脸子”,在一锣一鼓的伴奏下边唱边跳,演的全是忠臣义士报国的英雄故事。</p> <p class="ql-block">屯堡妇女保持祖制,服饰古朴典雅,当地人称之为“凤阳汉装”。依旧是长袖上衣,一般以蓝色居多,在领口袖口处为精致的花边,体现了江南刺绣的神韵。当地人这样形容他们的装扮:“头上两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梢捎,脚上两个翘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石头的世界。脚下踩到的是石头,伸手摸到的是石头,眼睛看到的是石。石头的坚固,对于构筑屯堡人军事性质的村落“屯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600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沧桑,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史书。时光倒流,600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特色,为世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征南,平定了梁王的反叛。经过这次事件,朱元璋认识到了西南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命30万大军就地屯军,这一屯,屯出了悠悠600百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屯堡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民居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相互支援。</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是一座石灰岩小山,高度只有60米,却以险峻秀丽而著称。从半空视野俯瞰天台山,宛如巨崖突立在四周高山峡谷之。山间林木葱郁,古树参天,堪称夏日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上山需过四道门,第三道为卷拱门,与山石连成一片,据说是我国唯一的一处佛道合一石雕。石门旁边是一幅点景对联,处处紧扣一个“天”字和一个“台”字,无处不展示这天台山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南部,为明清两代军事重镇。街巷用石铺砌,民居也是石砌的围墙、庭院。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城中原有八座牌坊横跨在石板铺筑的大街上,如今尚存两座百岁坊和一座贞节牌坊。定广门内的赵理伦百岁坊,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奉旨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状元府别院,贵州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故居。坐落在小镇状元街1号,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一派书香风范。</p> <p class="ql-block">青岩卤猪角,又名“状元蹄”,历来凡到古镇游览者,皆以品尝此蹄为快,并对此美味赞不绝口。“游青岩古镇,品青岩美蹄”,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旅游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青岩是陆川导演,姜文主演的电影《寻抢》的拍摄地,推荐贵阳的人是姜文,他的小学时代在这里度过的。剧组实地考察,发现这里古风犹存,能拍出“噩梦”感。</p> <p class="ql-block">具有特色的石巷,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泛着镜面般漆黑的光芒;巷两旁都是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幽静,给街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儒、道、佛在青岩古镇都很兴盛,一个“千家之邑”,竟然有“九寺、八庙、五阁”,充满文化氛围。近代又传来了天主教和基督教,被人们称为“三教并存”。</p> <p class="ql-block">城墙护佑着古城的安全,曾经的嘶杀纳喊早已远去。抗日战争时期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置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p> <p class="ql-block">钟书阁是一家连锁书店,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分店,贵阳钟书阁店坐落于林城东路和长岭北路交汇处购物中心,是一家拥有阅读、咖啡、文创等多维度体验的新概念书店。</p> <p class="ql-block">进入书店的瞬间便仿佛进入了幽邃的溶洞,天花板上倒而下的“钟乳石”是造物奇迹,地上的灯带代表着溶洞暗河,黑色的地面玻璃下,形象生动再现了喀斯特地貌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书店拥有图书品类3万余个,藏书量达10万余册,是钟书阁全国体系中规模最大的书店。“把书店做成书店,为读者寻找好书,为好书寻找读者,连锁而不复制”,是钟书阁的一贯经营理念。</p> <p class="ql-block">穿过溶洞的世界,就到了精品阅读区。九宫格的书房布局,每一个小屋都是一间经典的图书宝库。书店内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涵盖了历史小说,外国文学,文学奖作品等。</p> <p class="ql-block">倒垂的图书,迂回的曲线,地板倒映出墙体,远远望去犹如洞一般的深邃。中间暖色调灯光,两侧冷色调灯光,让布局更为分明,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书店沿袭钟书阁一贯的以当地地理的地貌特征为创作元素的特性,以人为隧道和峰林书架、梯田的讲演厅,将贵州喀斯特地貌完美的融入到书香之中。</p> <p class="ql-block">中间书台的造型犹如帆船,台上驾着的吊灯犹如指路的导航,黑色的地板犹如一股清流,将“畅游知识海洋”的寓意,体现的淋漓尽致,带领我们穿行在知识的宝库里。</p> <p class="ql-block">像是进入了一个太空舱,蓝色的灯光搭配特别设计的书架,天花板和地面通过镜子反射,科技感凸显。</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写道:“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以及你爱过的人。”书店的阅览室像宴会厅一样精致,书把看书的人当贵宾接待。镜面上、木梯上有关阅读的警句很多,“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每句都使人得到启迪。</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立于渔矶烟水之上,跨乎长桥垂虹之间”,取科甲挺秀,独占鳌头之意。作为全国十大名楼之一,见证了时代变迁,诉说着文脉传承,历经400余年巍然屹立,成为贵阳城市生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是闹市中的清幽之地,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聚焦点,在现代文明中闪烁的历史的光芒。昂扬着“甲秀天下”精神风貌,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景区有甲秀楼、浮玉桥、涵碧亭、翠微园等部分组成,集楼、台、亭、阁、桥而成。无论从形制布局还是建筑功能上,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p> <p class="ql-block">荔波小七孔景区是贵州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地处贵州高原南缘地带。景点内集林、洞、湖、石、水等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桥位于响水河上,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35年),景区由桥得名。这是一座小巧七孔古石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涵碧潭。</p> <p class="ql-block">卧龙潭瀑布,是卧龙河上的人工水坝形成的水潭瀑布,潭水碧蓝,沿水坝飞流直下形成一个宽阔的弧形瀑布。</p> <p class="ql-block">这里水、石、树相依相偎,石上盘根错节,树间古藤缠绕,河水穿涌而下,达成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和谐。水上森林,正如它的名字一般,穿梭茂密绿林,可感受水中之乐。</p> <p class="ql-block">“拉雅”布依族语的意思是美丽的姑娘,拉雅瀑布如其名,秀丽温柔。“盘空舞雪飞泉落,扑面银花细雨来”。它们虽然没有雷霆万钧,却是如此的晶莹剔透、亲切可人。</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山泉水顺着山坡流到公路上,为了方便游人观赏,便借用树洞给流水搭了一座“断桥”。水流大时,瀑布似珍珠飞溅,碧潭生烟;水量小时,则白练凌空,高山流水。</p> <p class="ql-block">翠谷瀑布远观是一条白丝带悬在山间,近看水流潺潺又甚是灵动。翠谷瀑布落差60余米,层次丰富,水流顺山而下,又婉转与草树之间,瀑布下水流清澈见底。</p> <p class="ql-block">在涵碧潭上游的狭窄山谷里,有68级叠水瀑布。层层叠叠的瀑布倾斜而下,似银河泻地形态各异,构成动态水景,遂为文人墨客冠以“知音谷”的雅号。</p> <p class="ql-block">鸳鸯湖水如油碧绿而凝重,四周有各种颜色的植物组成,密密高高地包了好几层,绿色当中还参杂着红色粉色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荔波小气孔,被《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被《孤独星报》评为世界上最触动心灵的风景之一。置身其中,就像是迷失在绿野仙踪的神奇秘境里。</p> <p class="ql-block">碧蓝的荔波水,沁人心脾,可以一洗征尘的署热;荔波的水,深邃幽静,仿佛在诉说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荔波的水,千姿百态,如美丽的少女温婉、优雅、热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小气孔,水汽氤氲,天空仿佛被洗过,使人沉醉。这里仙气弥漫,就像穿越到了古昔,与神明相遇。</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会址,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时,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在这里的二楼会议室召开的。</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 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遵义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召开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会址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为主楼、跨边院两个部分。中央红军到达遵义时,这里成为红军总司令部驻地。</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遵义红花岗区,是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于1955年10月开放,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陈列馆,为仿遵义20世纪30年代民居特色的二层建筑。采用室内空间布局、平面展示、模型展示、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灯光设计辅助手段。</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展陈内容以长征为主线,“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战贵州、出奇制胜”“勇往之前、走向胜利”“遵义会议、永存光芒”等五个部分,突出遵义会议的主题及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史迹。</p> <p class="ql-block">遵义由博古主持,周恩来做副报告。会议围绕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展开讨论,毛泽东做了长篇发言,集中讲了最迫切的军事问题,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者在军事上的错误。</p> <p class="ql-block">该组图片展示的是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大会在瑞金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p> <p class="ql-block">长征出发时,随中央队行军的主要领导人及共产国际顾问。他们分别是博古、周恩来、洛浦、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李德。</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三渡赤水重入川南后,蒋介石急忙调兵围堵,毛泽东果断指挥红军神速向东,四渡赤水河,继而南渡乌江,威逼贵阳,巧妙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为军事神笔。</p> <p class="ql-block">长征中,各路红军将士不畏艰难困苦,突破了敌重兵的围追,征服了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战胜了党内分裂的危机,长驱数万里,胜利到达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党中央北上抗日战略方针,开辟了中国革命的光明道路。</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红军总政治部驻地。此间,总政治部开展了以遵义为中心建设根据地的活动,这里播下了无数革命火种。</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住址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期间,邓小平同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潘汉年,红星报主编陆定一,干部团政治教员成仿吾,总政治部工作人员黄镇等住在这栋小楼里。</p> <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城到遵义后,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和候补委员王家祥住在这里,毛泽东、张闻天住在楼上,王家祥住在楼下。</p> <p class="ql-block">此房坐北朝南,背靠桃园山麓,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外表澄清灰色,其格局与遵义会议会址大体相仿。长征中这几位重要领导人经常走在一起交流运筹,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起到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贵州百里杜鹃位于贵州西北部乌蒙山腹地,辖九个少数民族乡。景区内泉水清秀,奇峰林立,拥有花海,碧水草甸等自然旅游资源,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p> <p class="ql-block">百里杜鹃五彩斑斓,有多达41个品种。鲜蔷薇色的是团花杜鹃,乳黄泛白的是露珠杜鹃,淡红带紫的是迷人杜鹃,浅肉色的是皱皮杜鹃,玫瑰色的是锦绣杜鹃。</p> <p class="ql-block">五彩亭屹立在原名“五岔路”处,联通景区所有景点,聚集了数类杜鹃花品种。盛花时节,五彩纷呈,灿若烟霞,“五彩亭”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五彩路的杜鹃花鲜艳美丽,五彩缤纷,走在这里如临仙境。人们叫这个地方为五彩路,因为这里按金、木、水、火、土五方开道,而且道道相通难以辨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争相绽放,姹紫嫣红,犹如苍穹间打翻的调色盘,在乌蒙山的高原上,摇曳着惊世容颜,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普底景区景点纤细小巧,秀丽玲珑,相对独立。每年暮春时节,杜鹃花竞相开放,百里花山色彩缤纷,犹如广袤的锦绣华章铺山铺山盖岭,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金坡祭花神主题园,讲述了远古的彝山人祭祀花神的传统习俗,展现了从古至今这里各族人民崇拜花神、敬供花神、祭祀花神的生动传承写照,高处有花神玛依鲁的坛位。</p> <p class="ql-block">盛开的杜鹃花,像一个个穿着彩裙的仙女,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美丽又可爱。一丛丛,一片片,又好像是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围绕在枝头,舞姿是那么美丽,那么优雅。</p> <p class="ql-block">茅台镇是贵州仁怀市下辖镇,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茅台镇地处处赤水河畔,为川、黔水陆交通咽喉要道,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是连接名城遵义和国家风景区赤水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国酒门是出入茅台镇的门户,为中国古典城楼式建筑,门楼上可观光游览。整个建筑高大气派,庄重华丽,象征着国酒茅台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享誉海内外高贵典雅气质。</p> <p class="ql-block">赤水河是一条千百年留不尽的玉液河,川、黔的名酒大都产在这一流域。茅台酒的水源也就是这里,远处山顶的圆形建筑群,便是茅台酒厂的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1915广场,是为纪念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斩获金奖而建,这里如今已成为茅台镇的标志性建筑,广场上雕像重现当年酒瓶摔在地上酒香弥散场景。</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生动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温茅台酒镇与中国革命历史红色情缘,展示中国工农红军在血与火中建立的不朽功勋。</p> <p class="ql-block">1935年三月中旬,红军自遵义西进占仁怀,16 日至17日由茅台三度赤水河,向川南古蔺方向前进,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成功将国民党主力引向赤水河以西地区。</p> <p class="ql-block">茅台渡口位于茅台镇河滨社区赤水河西岸,是红军四度赤水第三次渡河的主要渡口。茅台渡口纪念碑高11.7米,临河而立,寄托人民对红军无比崇敬和无限怀念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红军桥是由46根铁索和木板搭建而成的吊桥,过桥一段山路再爬上高高的台阶,便是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它高高耸立的山顶上,塔高25,000毫米,意为纪念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塔体由四片浪拄形建筑依次错落重叠而成,主体为醒目的红色。</p> <p class="ql-block">海龙屯,古称龙芽崖屯,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海龙屯社区,地处大龙山脉东支龙崖山上。冈峦盘旋,怪石斩岩,地形险峻,兵家必争。《明史》称其“飞鸟胜猿,不能逾者”。</p> <p class="ql-block">自登屯入口向上约百米,便是东面山腰南侧的铜拄关。此处可以俯视沟谷,蜿蜒厚实的的城墙从这里一直修到互为犄角的铁柱关。两关之间构成了海龙屯的第一道防线,寓意为铜墙铁壁坚不可摧。</p> <p class="ql-block">登屯古道,是登海龙屯古道的一段,长96米,呈“之”形曲折攀升。古道修建时,直接在山体基岩上凿成台阶,每级高约0.6米,步跨约1.2米。</p> <p class="ql-block">歇马台建于山腰,侧依城墙俯视沟底,下部是开凿砌墙料石形成的陡崖。此处视野开阔,凡进入海龙屯的人马役夫,从陡峭山路攀登到此都稍作休息,也是瞭望敌情的哨所。</p> <p class="ql-block">飞虎关是海龙屯的第二层险关,关内踏步及其墙壁,均在山体上直接开凿而成。飞虎关一面临渊杀人沟,基础是从崖面以下约6米深处开始起砌的。</p> <p class="ql-block">天梯古称“三十六步”,位于屯东北山腰,扼咽喉要道下接歇马台,上通飞虎关,是古屯代表型建筑,以石灰岩和黑色岩石建造。天梯以建筑雄伟,气势磅礴,特别陡峭著称。踏道反常规的大斜面,极难攀爬,可有效阻止仰攻之敌。</p> <p class="ql-block">飞龙关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三个券拱相套,平面呈“4”字形,一面临渊,基础从崖面下 约6六米深处起砌。清雍正十二年护送达赖喇嘛进藏,途经此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部城墙屹立冲沟之侧,依山势建为爬坡墙,内低外高,均用就地开采粗糙毛石块垒砌。上达三十六步天梯侧壁,下至铁柱关,转南接铜柱关,延伸至腰岩绝壁。</p> <p class="ql-block">1257年,蒙古铁骑东进伐宋,播州土官杨文创建龙崖屯御敌。明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扬应龙反明,重建古屯九关,形成关隘,屯前屯后层层布防。1600年,朝廷发动“平播之役”攻破天堑海龙屯。杨氏家族世系统治消亡。海龙屯现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贵州民族博物,藏品主要以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特别是贵州18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实物资料为主,反映各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服饰、银饰、生产、生活用品等。</p> <p class="ql-block">许多城市的博物馆楼层都不高,给人以沉稳之感,贵州民族博物馆则反其道行之。大楼极富贵州侗寨鼓楼神韵,六个面的每一个面中都构成“山“字形,民族色彩浓郁 。</p> <p class="ql-block">《贵州民族风情展》,位于博物馆二楼前厅及三楼三个厅,分别为“序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生活”、“我们到哪里去”五个部分,介绍贵州18个世居民族的生活生产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贵州少数民族文物精品展览》,位于大楼二十四层,展出187件套最具贵州特色的亮点,并且有一定历史价值的珍贵少数民族服装及饰品。</p> <p class="ql-block">序厅墙上的画引人注目:高山起伏,云雾袅袅,山间有不少人或耕田劳作,或策马奔腾,还有海马、 贵州龙等图案,体现了贵州的地质特点,考古发现、少数民族传说等。</p> <p class="ql-block">汉族,最早从先秦时代来到贵州之后,通过豪强入侵、屯堡等途径来到贵州,如今已是贵州人口最多的民族。由于贵州地形崎岖,汉族进入后,也因地理隔绝形成了不同支系,其中屯保人服装就保留了很多明代服饰的特征,堪称古代服饰的活标本。</p> <p class="ql-block">苗族,源于五帝时期的“九黎”,尧、舜、禹时期的“三苗”,商周时期的“南蛮”。唐宋以后,“苗”从若干少数民族的“蛮”脱离出来,作为族称屡现于古籍文献。历史上因为战争等多种原因,苗族人不断迁徙,逐渐进入贵州,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p> <p class="ql-block">布依族与我国古代南方四大族系中百越族系中的“骆越”一支有直接的渊源关系。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配以被称为十二调式”的传统曲牌,常用于庆典、祭祀等仪式中,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侗族长期依靠以“洞”“寨”为基础的款约组织维族内关系和利益,在经济、文化、婚姻等方面,广泛与周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侗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素有“歌的海洋”之称,侗族大歌、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名满神州。</p> <p class="ql-block">彝族在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先后建立了罗氏鬼国等地方政权。在其统治区域内,彝族先民形成共同居住的区域,共同的语言等。明代封建中央政府继续在贵州彝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设置贵州宣慰司等土司土官管理地方。</p> <p class="ql-block">贵州是中国古代民族交汇的大走廊,历史上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从不同方向进入贵州,逐渐形成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等18个世居民族。</p> <p class="ql-block">历史告诉我们:贵州虽处西南偏远地区,贵州各族一直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中华文明的构建贡献力量。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了贵州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山峦不语,历史留音。鉴于往来,黔途无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是生命的重要起源地,是早期人类居住的宜居家园,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十三个行省,也是多种观念文化和制度的诞生地与实验田。这里六山磅礴,六水绵长,山水适宜,人地相洽,多族和谐,城乡和美,书写着团结进步的故事。这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方热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智慧。</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有着自己的灵魂最深处最美的片段;每一座山、每一泓水、每一处景观、每一个珍藏、都能代表着一方水土的特色或者灵魂。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地方,使人魂牵梦绕,令人浮想联翩。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的夏都,神奇的土地——多彩贵州。</p><p class="ql-block">贵州,简称“黔”或“贵”。贵州之所以简称“黔”,是战国时期楚国在这设立郡县的时候,凭借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及肤色而设立“黔中县”,以后地名升级改为黔州而得名。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是中国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世界自然遗产4项,世界文化遗产一项。贵山贵水,留天下贵客。</p><p class="ql-block">世界自然遗产,荔波喀斯特,是贵州高原和广西盆地过渡地代锥状喀斯特的典型代表,成为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址,被定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代表,并享有“地球腰带绿宝石”之美誉;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之一,因河水流经丹霞地区,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就发生在这里;世界自然遗产,云台山位于施秉县北部,是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云台山主峰,团轮岩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得名;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得名“梵天净土”,位于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涛3县交界,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川黔金丝猴、珙桐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始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位于遵义老城以北的龙岩山东麓,湘江上游,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军事城堡之一。始建于南宋宝沽五年(1257年),由南宋朝廷与播州的吐司共同营造,后毁于1600年对抗明朝朝廷的战争。</p><p class="ql-block">贵州大地是多彩的。贵州省博物馆,其色彩斑斓,造型独特的外观格外引人注目。馆藏有自然标本和古生物化石3万余件,反映贵州历史文化的史前文物、出土文物、近代文物等藏品5万多件/套,蕴含着贵州古往今来的多彩历史;芭沙苗寨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火枪手部落”,弯刀剃头是一大特色。男人火枪在肩,女人村口村下一针一线缝制服饰衣物;肇兴侗寨有“侗乡第一寨”之誉,是全国最大的侗寨之一,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是绝无仅有的,侗族大歌也是贵州唯一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镇远古城位于舞阳河畔,是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是京城与西南边陲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史往返的必经之地;台江的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我国苗族妇女的“姊妹节”。节日这天,台江县及相邻的几百个村寨都来到县城,展示本寨的服饰及特产,又被现代人称为“中国情人节”;老屯乡属台江县的一个乡,这里民族风情浓郁,各种节日名目繁多,是姊妹节的发源地。进入老屯乡的进门酒必饮无疑这,是进门的“通行证”;朗得上寨位于凯里东南的苗岭腹地,依山傍水,奥运火炬从这里传递。苗家姑娘舞姿飘逸,在芦笙的伴奏下,舞步轻盈洒脱自如;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几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而成,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1米,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著名大瀑布之一。奔腾的河水之70多米高的悬崖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的巨响,声势浩大雄伟壮观;石头寨是布依族村寨,这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有石板建造,石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纵横交错;紫云格凸河是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地,12公里长的一段河流陷入地下伏流,地面仍保留它当年穿山凿洞的奇妙景观。这里的燕子洞是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溶洞,可泛舟进洞;大河苗寨位于格凸河中段,村舍依山而建,苗家小伙子赤脚在锋利的刀片上表演上刀山,美丽的苗家姑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中洞苗寨位于格凸河畔水塘镇榕开村的大山深处,各种媒体将其冠以“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为中洞苗寨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当下已看不到年轻人了,只有老人与儿童相依相伴;万峰林是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经来过这里。登高远望,青灰色的秀峰如林,村庄坐落其中,黄绿相间的田野成片,似挂起一帧山水画卷;马岭河大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裂水地缝,被称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伤疤”。谷内翠竹倒挂,从天而降的大瀑布,咆哮如雷的落水声,响彻地缝障谷;天龙屯堡古镇位于平坝县喀斯特地貌的大山深处,是西进云南的咽喉要道,明朝时期在这里大量屯兵。屯堡妇女保持祖制,依旧是长衣大袖,精致的花边体现了江南刺绣的神韵;青岩古镇原为军事要塞,古镇内有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具有特色的蜿蜒石路面,泛起镜面般的漆黑光芒,路窄耳而幽静,给街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和神秘感;贵阳钟书阁书店,沿袭一贯的当地地貌特征为创作元素的特性,以人为隧道和峰林书架、梯田讲演厅,将贵州喀斯特地貌完全融入到书香之中;地处南明河上的贵阳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建筑。昂扬着“甲秀天下”的精神风貌,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百里杜鹃景区位于黔西交界处。暮春时节,杜鹃花竞相开放,色彩缤纷,姹紫嫣红绚烂的花海,形成一幅气势恢弘的油彩画卷,在崇山峻岭间延绵百里,形成世界上罕见的花海景观;仁怀茅台镇位于赤水河畔,是川黔水路交通要道,也是国酒茅台的发源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地方。在这里处处都能感受到空气中散发出来的微微酒香;被誉为“地球上的绿宝石”小七孔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该景区以一座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七孔古桥而得名,风景区集洞、林、湖、瀑、石、水等多种景观于一体,具有玲珑秀丽的特点;贵阳民族博物馆位于南明河畔,一座别具特色的三叉弧形建筑巍然挺立,建筑整体造型像侗族鼓楼,6个面呈“山”字形,每面都有用于分隔楼层横条,远望好似山坡上的梯田。馆藏类别涵盖传统服饰、银饰、民族文献古迹等,现有馆藏文物1.7万多件/ 套。</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黔北遵义子尹路96号一栋两层砖木楼,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铬印,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在此召开。遵义会议是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娄山关位于遵义县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与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中国工农红军曾在此赢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胜利。1935年2月红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歼灭黔军四个团,攻下娄山关,揭开遵义大㨗的序幕,展示了遵义会议的曙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