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印象

独往

<p class="ql-block">  鲍鹏山老师的视频我是经常刷到的,其中有一个质疑抨击语文教材的视频印象尤深,触动也大,因为我早年毕竟也充当过10年中学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 视频中鲍老师面对的可能是大学生,他问,你们学了十多年的语文,除了古文和鲁迅的文章,还有别的课文有印象的吗?鲍老师的意思很明显,你们一定没什么印象了,然而这不是你们的错,是因为大多数课文本身就没有多少意义。</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不由得想以语文老师的身份回想一下印象比较深的课文有哪些?鲍老师说得没错,古文除外,印象最深的还是鲁迅的文章,像《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祝福》、《孔乙己》、《为了忘却的纪念》、《风波》等等,时隔30年,仍记忆犹新。另外印象比较深的还有莫泊桑的《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曹禺的《雷雨》等,至于其它的,就有些模糊了,即便还记得题目或作者,内容也不甚了了。作为曾经的语文老师尚且如此,学生就更可想而知了。可见,鲍老师的质疑并非信口开河。</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语文老师人手一本《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里面对每篇课文的教学用时都有规定。但我很多时候无视规定,率性而为。有些课文讲得投入了,所用课时就远远超过规定,比如讲《项链》》的构思时和已经学过的《祝福》进行比较就足足用了两课时,还有《雷雨》,让学生简单排演一下,没一星期下不来。而有些课文就匆匆略过了,最多让学生自己读一遍了事。说实话,我连自己都读不下去的课文怎么教?难道我非要昧着良心硬说这篇课文有多么好多么值得读吗?</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这么弄,或许会影响学生考试甚至最终影响到高考,因为毕竟这些被忽略掉的课文也在考试范围内的。对此,我也不是没有权衡过,只是最终还是选择了绝不糊弄学生。况且,这也未必一定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说不定还大有裨益呢!</p><p class="ql-block"> 最近十多年来,有一股去鲁迅化的思潮甚嚣尘上,教材领域尤甚。我就不明白了,如果连鲁迅的作品都要在教材中去除,不知还有谁的作品可以进教材?鲍老师说,先前的启蒙读物就是经典,比如《论语》,比如《三字经》、《千字文》,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可后来呢,什么“小公鸡、小白兔”,什么“西瓜大,芝麻小”,这有意义吗?能提升孩子的心智吗?鲍老师最后激愤地说,编写这样的教材简直就是谋财害命。兴许有人觉得鲍老师夸张了,实际上鲍老师只是在说读这样的课文纯粹是浪费时间,因为鲁迅有一句话,叫做“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在百家讲坛讲《水浒》时的鲍老师,还是一头乌发,如今却已全白,但说话却愈发犀利,愈发入木三分了。不知那些被击中痛处的人作何感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