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日,千年古镇甘露迎来了首场以家庭为单位的书画展。此次书画展以周欣潜、缪莺夫妇的作品为主,共展出90多件,有书法、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等,内容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 周欣潜老师从小喜欢绘画,具有创作的天赋。大跃进年代,甘露公社决定搞一次宣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展览,抽调他去办展览,同时还从甘露民办初中挑选了三位同学协助,缪莺就是其中一位。展览会结束后,缪莺就开始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学素描写生。1960年,她选择报考了南京艺术学院染织专科班。因兴趣相同,互帮互学,两人成为了一对恋人。1962专修班撤销,她再次参加考试,得以继续在南艺本科学习。大学毕业后,缪莺被分配到无锡市印染厂工作,成为一名专职的花布图案设计师,在开发新纹样的设计工作中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先后20多次荣获国家纺工部和省纺工厅的嘉奖。1970年,俩人终于结束了十年爱情长跑,于当年国庆节喜结良缘。十月一日那天,新郎在甘露大会堂演锡剧《沙家浜》,而新娘则在无锡印染厂的礼堂里演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为了演出,双双缺席自己的婚礼,实在令人敬佩,但婚宴还是办得热热闹闹。1960年3月,周老师调任甘露文化站站长。他如鱼得水,充分发挥绘画特长,做好文化宣传工作。那时经常能在沿街宣传橱窗里看到他的绘画作品和歌颂好人好事的甘露新闻,工作有声有色,受到了公社领导的重视。七十年代在任文化站长期间,周老师兼任党委秘书,与领导长期蹲点驻村,始终工作在基层第一线。1973年,周欣潜老师调到无锡县文化馆工作。1982年,周老师被评为苏州地区农村文化先进工作者,无锡县优秀共产党员,他忠实履行着一个群众文化使者的责任。退休后,他仍然关心家乡的文化建设,经常往返在无锡和甘露之间,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发展出谋划策。自从家乡有了一个“印象甘露”平台后,周老师便经常撰文拟稿,为家乡挖掘人文历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印象甘露的带头人雲也老师开设了一个线下平台“湖畔书院”,周老师就用他的丹青笔墨描绘了甘露的前世今生,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们从忘却的记忆中苏醒过来。这就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力量。米寿之年的周老师携家人在家乡举办画展,是他从事文化事业的一个总结,也是继续奋进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摘自《印象甘露》</p> <p class="ql-block"> 书画展出期间,甘露镇老领导及乡贤、朋友们前往参观。</p> <p class="ql-block"> 周欣潜老师为人正派,作风清廉,勤勉敬业,铸就辉煌。他当过小学校长,做过公社党委秘书,主抓宣传教育。担任过文化站长,把农村文化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干一行爱一行,行行超群;做一事精一事,事事出彩”,这是甘露乡亲们对他的真实评介。调任县文化馆工作后又被评为苏州地区优秀文化工作者、无锡县优秀共产党员。他就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组织把他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 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参加周欣潜老师本次书画展,深感遗憾。征得周老师本人同意,把书画展的图片制成美篇,让我的微信朋友和美篇爱好者一起欣赏,以表示对周欣潜、缪莺夫妇书画展的祝贺。</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