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伊朗(五)

春风拂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早餐之后,我们依据事先规划的行程,首先前往了历史悠久的萨德阿巴德王宫。抵达目的地时,却意外发现王宫的大门紧紧闭合,透出一股庄重而神秘的氛围。我们上前询问,得知今日恰逢几位阿拉伯国家高层领导人的参观日程,因此,王宫特别实施了临时性的封闭措施,不对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我们不得不迅速调整原有的行程安排。在保持整体计划连贯性的同时,我们灵活应对,开始着手制定新的游览路线,以期在不耽误时间的前提下,充分体验伊朗丰富的文化遗产与独特的景致风貌。</p> <p class="ql-block">这是皇宫外面的铜靴雕像,原来是这个宫殿的主人礼萨沙阿巴列维国雕塑,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时被砍得只剩靴子了。</p> <p class="ql-block">萨德阿巴德皇宫闭馆,我们只能临时改变计划,去参观尼亚瓦兰宫,这是巴列维二世的寝宫,是他和第三任王后法拉赫.巴列维居住的地方。巴列维二世长期在法国、瑞士接受西方教育,在思想上更加开放,是一个改革派。巴列维的改革政策是按照西方国家标准进行的,目的是将伊朗建设成现代化、世俗化的国家。试图让国家抛弃那些旧时恶俗,如女性出门不用头戴黑纱,提高女性地位等等。</p><p class="ql-block"> 巴列维的改革,给了伊朗发展极大的机遇,当时伊朗是中东最开放、最自由、最近发达的国家,拥有自己良好的社会保障,当时人均GDP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p> <p class="ql-block">这是网上下载的介绍尼亚瓦兰宫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尼亚瓦兰皇宫建筑群是伊朗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这个建筑群包括尼亚瓦兰皇宫(Niavaran Palace)和尼亚瓦兰文化遗址(Niavaran Cultural Site)两部分。尼亚瓦兰皇宫是伊朗最后一位皇后贝叶特希的住所,它建于20世纪60年代。皇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伊朗传统和现代设计元素,宫殿内部装饰豪华,展示了伊朗历史和文化的精髓。皇宫周围还有美丽的花园和湖泊,增添了宫殿的壮丽氛围。尼亚瓦兰文化遗址则包括了伊朗历史悠久的王室公园和建筑群。这些建筑群包括了千年的皇家建筑、花园和展览馆,展示了伊朗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文化遗址中,游客可以欣赏到伊朗传统建筑的精美细节和宫殿中陈列的艺术品。尼亚瓦兰皇宫建筑群被认为是伊朗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也是当地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伊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多样性。这个建筑群不仅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一座承载着伊朗人民情感的重要地方。由于我们赶时间,只参观了尼亚瓦兰皇宫。</p> <p class="ql-block">皇宫花园的喷水池</p> <p class="ql-block">皇宫中央大厅</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宫内的陈列</p> <p class="ql-block">屏风与花瓶应该是来自于中国</p> <p class="ql-block">这是二楼楼厅</p> <p class="ql-block">末代王后法拉赫与儿女的油画。法拉赫是巴列维国王的第三任妻子,也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加冕王后,也是末代王后。她连续为王室产下两子两女,地位得到了巩固,而她也一心为国为民,在教育和慈善方面多有建树。</p> <p class="ql-block">皇后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国王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皇宫里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这是皇后的衣帽间</p> <p class="ql-block">礼萨.巴列维国王的长子童年像</p> <p class="ql-block">公主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王子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国王、王后的衣帽间</p> <p class="ql-block">健在的末代皇后法拉赫与长子的照片。</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意思是一旦美好的生活被破坏,那是没有后悔药吃的。但是从世界历史来看,很多时候,作为百姓来说,那是十分盲目的,因为一点的不满被放大后,就很容易被鼓动,进而推翻国家,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最终只能是追悔莫及。</p><p class="ql-block">伊斯兰革命40年后的今天,伊朗人才意识到自己错了,后悔自己当年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为何会如此呢?因为四个字“一贫如洗。</p><p class="ql-block">当时巴列维王朝贫富差距确实大,但是好歹当时经济高速发展,百姓生活不断改善。而且社会风气开放,国家福利完善,整个百姓的生活那是蒸蒸日上的。</p><p class="ql-block">而伊斯兰革命后的今天,百姓们才发现,革命后,不但没有消灭贫富差距,反而在伊斯兰政权下,贫富差距那是越来越大。现在伊朗教士阶层掌控伊朗经济命脉,财富无限。</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内贾德总统提到,伊朗的300人就掌握了伊朗60%的财富,这个贫富差距那是更大了,而广大的老百姓却真真切切地回到了一贫如洗的状态。所以在伊朗百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怀念巴列维时期的生活,期待巴列维国王的儿子能重回伊朗掌权,而未代皇后的最大愿望是带着国王的骨灰重返伊朗。</p> <p class="ql-block">在皇宫门旁合影。离开王宫大巴载着我们向地毯博物馆行驶。</p> <p class="ql-block">德黑兰的高架桥</p> <p class="ql-block">高架桥下的框形桥墩</p> <p class="ql-block">高架桥下的艺术桥墩</p> <p class="ql-block">德黑兰的街景(一)</p> <p class="ql-block">街景(二)</p> <p class="ql-block">街景(三)</p> <p class="ql-block">街上鲜有的红绿灯</p> <p class="ql-block">街景(四)</p> <p class="ql-block">街景(五)</p> <p class="ql-block">这是伊朗德黑兰地毯博物馆的外形,像一个地毯的织架。</p><p class="ql-block">伊朗被认为是地毯编织艺术的发祥地,根据考证,公元前6000年伊朗就已有编织地毯出现。由于其编织技艺高超,图案设计精美且具有艺术和历史价值一直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也是财富的象征。波斯地毯在原料选择、色泽调配、图案设计和编织技艺方面要求极其严格,堪称世界上最精细、最有收藏价值的地毯。据伊朗科学家考证,伊朗的地毯编织技术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只是由于地毯多采用丝、棉和羊毛等材料制成,不易长期保存,因此现存的地毯珍品也就只有几百年的历史。波斯地毯的图案是用从天然植物、矿物中提取的染料印染后编织而成的,历经多年依然色彩艳丽,如著名的波斯蓝和波斯红虽经数百年之久,也不褪色。 伊朗人把地毯视为传家宝,对伊朗人来说,名贵的地毯比黄金、钻石还要珍贵。甚至有钱人还将地毯和名画、古董一样作为保值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大门看上去非常坚固,因为里面的地毯价值比珠宝钻石更贵重。</p> <p class="ql-block">地毯博物馆珍藏着伊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编织的各种古老的手工地毯,做工细腻、精美绝伦。这些地毯在用色、图案和编织技法各有特色。传统波斯地毯的图案,以象征天堂的繁花蔓枝、各种清真寺庙建筑、浩大的宫廷和狩猎场面,以及宗教图腾最具代表。从各式各色的波斯地毯中,参观者能够看到伊朗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外来文化对伊朗文化的影响。挂在博物馆前厅墙上的几幅挂毯中,有一幅甚至还包含了龙凤图案,形态各异、逼真,制作精良,透视出中华文化与波斯文化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与超过自己岁月的地毯合影</p> <p class="ql-block">离开地毯博物馆我们来到了格雷斯坦宫。</p><p class="ql-block">格雷斯坦宫的外墙都镶嵌着精美的彩釉瓷砖。</p> <p class="ql-block">顾姐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格列斯坦王宫(Golestan Palace)是一个庞大的王室官邸建筑群,建造于1865年,有17处宫殿、博物馆和其他建筑,是伊朗首都德黑兰最古老的历史遗迹。Gole是花的意思,Stan是地方,皇宫的入口在一个种满玫瑰的花园的后面,因此格雷斯坦也被称为玫瑰花园或玫瑰宫。在巴列维王朝(1925年至1979年间),格雷斯坦王宫用于正式的接待,其中最隆重的仪式是礼萨·汗和巴列维父子的加冕典礼。古列斯坦王宫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建造于卡扎尔王朝时期,每个宫殿都有不同的用途。现在格雷斯坦宫改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秋天的玫瑰已凋零,只有狗尾巴草在摇曳。</p> <p class="ql-block">王宫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这个像宣礼塔,外面贴着彩釉砖。</p> <p class="ql-block">在王宫深处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精美的彩釉砖墙,彰显出国王的身份与地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网上找到的介绍格雷斯坦宫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格雷斯坦王宫建筑风格独特,堪称伊朗建筑的精华,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明镜殿、大理石殿、钻石宫、通风楼等。明镜殿更是堪称伊朗建筑精华中的精华,宫殿内的圆形顶部和四周墙壁都用小块镜子镶嵌。此外,宫殿墙壁上还有著名画家克马尔·穆鲁克创作的数幅名画,使宫殿显得更加富丽堂皇、流光溢彩。</p><p class="ql-block"> 大理石殿的四周墙面都运用了伊朗传统的玻璃镜面镶嵌工艺,雕工极其精致,满目晶莹剔透,蔚为壮观。墙壁上彩色马赛克拼图彰现了王宫的高贵和奢华。</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殿中的大理石宝座,大理石殿也因此得名。这里曾举行萨法维、赞德、恺加、巴列维等王朝时期的重要加冕典礼。</p> <p class="ql-block">这个角度更全些</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宫里的纳赛尔丁陵墓殿,内有纳赛尔丁的汉白玉石棺。</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这第四位国王纳赛尔丁,就是我们来伊朗第一天在费恩庭院浴室看到的杀害改革派首相的国王,他本人最后也被杀了。</p><p class="ql-block"> 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遗体不能放在清真寺,就被挖出来放在这王宫里。</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水池,大理石座,应该是象征国王死后也享受生前的待遇,只是象征性的东西简单了些。</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个专门展示恺加王朝历代帝王和皇室成员画像的展厅。这个没胡子的就是恺加王朝的开国"太监"皇帝阿迦(1742年一1797年),虽雄霸天下,但男人气短。导游说,阿迦的波斯语就有宫𨑳太监的意思。他从太监总管至宰相,20年中暗中培养势力,推翻了赞德王朝,统一了伊朗全境,建立了恺伽王朝,定都德黑兰。</p> <p class="ql-block">萨法维的狩猎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法塔赫·阿里·沙(1772年一1834年),恺加王朝第二代皇帝,开国皇帝阿迦·穆罕默德·汗的侄子。1797年叔父被弑杀后继承皇位,在位期间没多少文治武功,但算得上守成之君。他最被后世议论的地方是有着非常长的胡子以及纤细的腰部,这在伊朗历史上所有的帝王当中都是非常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这位阿巴斯·米尔扎,不是长子,被法塔赫立为王储。曾率领将士两次与俄罗斯、一次与土耳其作战,获得了优秀军事指挥员的声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生活简朴。</p> <p class="ql-block">这是穆罕默德·沙(1808年一1848年),恺加王朝第三代皇帝。他通过血腥手段弑兄杀弟继𠄘皇位的。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对内加强皇权实行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恺加王朝发展到极盛,重现了古代波斯帝国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这是纳赛尔丁·沙·卡扎尔(1831年一1896年),是我们已经熟悉的伊朗恺加王朝的第四代皇帝。在位48年,是伊朗在位时间最长的三位君主之一。那时候西方的照相术才刚发明不久,纳赛尔丁皇帝也是挺赶时髦,拍摄下了真实的他,让一百多年后的现代人能看到这个皇帝的真容。他听信小人谗言,处死了改革派总理米尔扎,事后知道真相的他后悔不已。前面我们看到的君王陵墓就是这第四任国王纳赛尔丁·沙的。</p> <p class="ql-block">走向明镜厅的大理石楼梯铺着长长的红地毯,头顶上是装饰豪华的拱形顶棚,两边是由一块块带棱角金色玻璃精心拼起来的墙壁,让人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趁楼梯上没游客赶快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有点像明星走红地毯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进入明镜厅必须穿鞋套</p> <p class="ql-block">大型会客厅,这个宝座是著名的孔雀宝座</p> <p class="ql-block">在闪烁的楼梯中照镜子</p> <p class="ql-block">四姐妹变成八姐妹</p> <p class="ql-block">是谁把我拍成大长🦵</p> <p class="ql-block">与可爱的伊朗小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团友抓拍的𣊬间</p> <p class="ql-block">伊欧风格的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设有礼品馆.陈列着外国赠给恺加国王的礼品,其中大量是瓷器和钟表,</p> <p class="ql-block">这些精美的瓷器都是各国送的礼品</p> <p class="ql-block">德黑兰的马路边可以长时间停靠车辆</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了伊朗国家博物馆。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伊朗古老而文明的历史的缩影,它对人们了解伊朗过去拥有的辉煌历史,和各个朝代的兴衰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博物馆由东楼和南楼两部分组成,南楼为古伊朗博物馆,建于1937年,东楼为伊斯兰时期博物馆,建于1996年。古伊朗博物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共有三层。其门廊和入口处的建筑为萨珊王朝首都迪斯福里著名王宫的建筑风格,砖的颜色为深红色,也是萨珊王朝时期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伊朗的板图</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陈列的波斯波利斯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这幅浮雕展现的是当年国王接见外国使者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里与当地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德黑兰街景</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清真寺(一)</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清真寺(二)</p> <p class="ql-block">德黑兰古老之门</p> <p class="ql-block">在伊朗的最后一顿午餐,我们选择了一家名为拓帮的中餐馆。由于过去近十天我们主要品尝的是当地美食,因此,当品尝到中餐时,我们感到格外美味。这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拓帮餐馆精湛的厨艺,其菜品在色、香、味方面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准。</p> <p class="ql-block">机场商场收银员的鼻子刚做了削鼻骨手术</p> <p class="ql-block">与我们同机的有伊朗国家运动员,他们准备飞往上海去参加杭州亚运会。</p> <p class="ql-block">这是教练员</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女运动员</p> <p class="ql-block">帅气的男运动员</p><p class="ql-block">至此,为期十日的伊朗访问之旅已圆满落下帷幕,确保了全程的安全与顺利。在这紧凑而充实的十天时间内,我们亲眼见证了伊朗从巴列维国王时期的辉煌盛世——彼时,其经济在中东地区独占鳌头——逐步走向霍梅尼执政下的衰退之路。这一转变的核心诱因在于伊朗遭受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与封锁。然而,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霍梅尼政权推行的复古政策,如强制女性佩戴头巾并限制其公开露面,无疑加剧了国家的衰落态势。</p><p class="ql-block">面对伊朗当前的境遇,我们深感遗憾与惋惜。这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我们必须警惕并避免重蹈伊朗的覆辙。应当珍视当前来之不易的稳定与发展,秉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此过程中,保持政策的前瞻性与灵活性,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将是推动国家持续繁荣与进步的关键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