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或许只有一念,那是您的万般宠爱,或许只有一眼,那是遥望天堂的想念”看着这段话,我已流泪……我想母亲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母亲节,回想记忆中的母亲,那要回到几十年前,距今为止,我母亲离开我们已四十多年了。她享年75岁!母亲四十岁生我,如果活着已是115周岁了。打开封存的记忆,据我的父母辈和姐姐们讲述:我们孙家祖籍是山东登州府,登州府是现在的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曾祖父一行人,从山东下关东,到东北淘金,一路奔走后落户黑龙江省哈尔滨呼兰区,原呼兰县。祖爷爷辈靠勤劳勤俭,又持有手艺(石匠),开了个很大的石匠铺。长期经营积累,置下当时呼兰县市面上三分之一的房产和大片田地,称得上当时的大户人家。因为孙家拥有厚实的财产和硕大家业,为人实在又靠谱。我舅舅,望奎县家有千晌土地的“李善诚”乡绅家的长子为他的二妹李春志向孙家提亲,想给妹妹找个殷实人家。之前家产万贯的山东大买卖人,张姓的女儿也已是孙家的大儿媳了。听母亲提起,山东的张姥姥是一个裹着小脚,地道山东老太太。很富态,很豪气!每次来呼兰都要带大箱大包的礼物,孙家大小几十口人,连下人她都要送礼物。血脉传承,我的爷爷中年得子,长子不到二十岁,次子只有十五岁,嫁到孙家的两个姑娘,陪嫁的东西都是汽车拉,马车运。母亲说,她娘家陪送的嫁妆物品,大到床上用的雕刻镶嵌精品坑琴,被褥,小到粮食山货特产,各类餐饮具,细软金银饰品和手饰,几大马车呢!确实,当年孙家大院在当地很是风光!房产田地不计其数,两个有钱家的大姑娘又嫁过来,这是令许多人家羡慕的事儿。祖爷爷手艺高超,经营有道、守诚信、做出的磨具耐磨耐用,百里佳传。舅舅就是听闻传讯来孙家进货而结缘。爷爷为人耿直却忠厚老实,时而会很抠门却克勤克俭。奶奶信奉佛教,与人为善,识文断字明事理。孙家店铺做得风生水起,日子也过得丰衣足食。孙家自从娶了两房媳妇,爷爷和奶奶心满意足。只等着儿子娶妻生子繁延后代……。大姐说,奶奶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去佛堂拜佛做佛事儿,再叫儿媳们起来做早饭……。接着把她住的院子亲自打扫干干净净。爷爷负责家里财权。因为爷爷中年才有父亲和伯父,对儿子甚是娇惯,儿子们的生活起居均由各自媳妇照顾,花钱消费却要经他的手。爷爷对自己和他人很吝啬的,大哥带他同学留个餐都要经爷爷同意,但对两个儿子花消却百依百顺。管理大家庭他有自己独特方法。母亲说,大家庭里每天早,中,晚三餐所有人到齐才能开饭,他要站在旁边监督着。一个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多,大哥领来的同学先坐好准备一起吃饭,爷爷都不允许,虽然大哥是他的长孙,规矩不能变!不能不说爷爷治家确实有方,但对他的两个儿子却另当别论。大伯看饭菜不随心,爷爷立马叫开馆子人送来。父亲和伯父每天的任务就是穿戴整齐去上学。父亲和伯父都很聪明好学,尤其是父亲性格活泼开朗很讨父母高兴,有时会和孩子们一起吟诗歌咏,也教哥哥姐姐们学打算盘。伯父文质彬彬好看书,不爱热闹,性格倔强有时会顶撞爷爷几句。哥俩都是国高毕业,相当于现在大专学历。他们对“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等都熟记而精通;对三从四德,三网五常更是照本宣教。所以,我小时候常听母亲说起,还头头是道。孙家的文化精神传承应该得益于父辈,孙家男孩名字含“本”女孩含“惠”,充满了家族信念和父辈的期待,男本份,女贤惠。是做人的尺码!母亲当年嫁给父亲二十岁,而父亲仅是个十五岁的学生。当时北方的习惯是大媳妇嫁小男人,做媳妇就是来照顾公婆和丈夫的,不管你的身家如何?男尊女卑是压在女人身上的一块儿沉重大石头。爷爷奶奶年龄越来越大,父亲和伯父又从不做家务事;伯父的儿子本学大哥和我大姐的相继出世,让大庭家里多了许多欣喜和热闹,母亲也更加劳累辛苦。家里虽有雇工和佣人,但两个媳妇轮换做早饭是孙家的规距。伯母总因身体有病拒绝做早饭,母亲只好一人承担起做早饭的任务。一大家人吃饭,母亲都要亲力而为。当时东北天寒地冻,不像现在生活设施齐全。河水常年结冰,洗菜淘米都要去河沿先撬开冰后再洗。长大后我看到母亲的手关节突出,才知道是她当年落下的毛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母亲就像一部机器一样,为孙家生儿育女,照顾着公婆。这样的日子让本是娘家“大小姐”的母亲也越来越能干,越来越坚强。为了大家庭和谐,为了孩子们成长,家里家外很多事务她都要扛起来。伯父伯母的英年早逝让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家庭许多变数考验着母亲?但本性善良,厚道,勤劳,知情达理的母亲秉性是改变不了!她永远是那个孝敬公婆的儿媳,顺从丈夫的贤惠妻子;疼爱子女慈善的母亲!母亲告诉我,为了让大哥把字写好。她把家里烟卷盒纸积攒起来,督促他每天练习,难怪哥哥姐姐们字都写得端庄流畅,也看出母亲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她传承了本家的善良厚道,大度和包容……。据二姐说,我的姥爷家是当地有名的“李善人”,门口摆着“舍食居”,方便四方路人饿了点饥。李家开明通达,对儿女从不克意求全,姥爷对他几个女儿不强求裹脚,而那个时代山东,东北的女孩子十几岁就必须裹脚的,不裹脚嫁不了人。当年母亲大脚嫁到孙家,还遭到些非议呢?她在娘家长到二十岁才出嫁,更说明姥爷家的氛围文明,民主而大气!母亲的一个侄子李敬诗就是学霸,早年就是燕京大学的文科状元,外人得知后纷纷请他替考,他五十年代初就职湖南大学。能看出姥姥家是尊重文化知识的文明人家。</p><p class="ql-block">特定的缘由,我两岁开始就和母亲就同大姐一家人在一起生活。1951年我大姐要生产第一个儿子时,因工作繁忙又与保姆之间相处不太和谐,几封加急电报催促正在东北大家庭里“顶梁柱”的母亲前来助力。母亲当年仅四十出头,身体各方面都是最佳状态。爱长女心切的母亲,非常心疼十几岁上学从军的大姐,大姐在艰苦环境里又落下许多毛病……。听讯后母亲毅然决然抛下工作和身边正成长的两个姐姐,当时二姐上中学,三姐刚上小学,她就携我急匆匆乘上火车,前往大姐工作所在地锦洲。此时正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车皮多被志愿军征用,没有直达的火车。母亲抱着不满两岁的我几经周折,挤上运送伤病员的军列一路南下。车上都是挤满的伤病员,母亲抱着我,在空隙处站立十几个小时,几次险些被挤下火车。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大姐工作所在地——辽西省委锦州市。后辽西省归统辽宁省,省委设在沈阳。</p><p class="ql-block">我的大姐生于1933年,十三岁从学校参军,参军后在部队搞宣传工作,后转业地方,参与过土改,三反五反运动。记的小时候常听大姐说,“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也在内”之类话,大姐说,当时收上来大包小包的金银手饰,她们连看都不看一眼。清廉为官是姐姐和姐夫们终身信念,几十年如一日至止去世。大姐在辽宁省委工作后去北京中央党校进修学习,后又转至电业系统任某单位宣组部部长(正团级)至止离休。大姐是个集传统文化又有创新精神的离休干部。23岁任大型企业某部总支书记,工作和年轻大学毕业生打成一片,常深入实地考察具体情况,抓第一手资料,及时解决问题。我的二姐夫就是被大姐相中,一个又红又专毕业于华北电院的毕业生!能吃苦,有能力,理论结合实际,善于解决疑难问题的青年突击队长。果然,二姐夫在后来的工作中取得一个又一个工程重大成果,顺理成章的成为电业系统专家式领军人物。大姐不仅慧眼视珠,工作能力超强,50年代她曾任电力技校学校领导,为培养电力技术人材,她不辞辛苦,全身心抛在工作上。现在他的学生提起当年的大姐,还伸大姆指呢!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她不停进修学习,提升自己,真说得上“与时俱进”!不幸,2018年7月她突发脑昏迷。享年86岁!</p><p class="ql-block">我的长兄(大伯的儿子)1932年出生,是个秉承家族传统,有着浓厚的文学功底又刻苦上进的五十年代的大学生,黑龙江林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牡丹江林业局,任牡丹江市总工会付主席,东北某大学客座教授。长兄几十年如一日骑一辆自行车上下班,朴素宽厚的为人和行事风格一直延续到去世,享年84岁。</p><p class="ql-block">我的二姐生于1938年(大伯的女儿)是集聪明智慧又大气善良的知识女性。从小受家庭影响,有着浓郁文学素养,少年时代手捧小说又怀揣梦想的理想主义者女性。听父亲说:她少年时代无论听什么学个什么,一遍就会。所以小小年龄,就以优异成绩考取哈尔滨卫校,后又考入武汉理工大学。她天赋很高,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和精神追求,纯粹的追梦人。一个一个的梦想让他活得脱俗,率直、通透而洒脱,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一个极为纯粹的人。她于2022年4月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5岁。我的人格精神榜样!</p><p class="ql-block">长我八岁的三姐是个性格奔放,且热情似火的美丽女性。她秉承了母亲的善良与诚实且乐以助人。骨子里透着倔强和自尊!在她56年的人生历程中,她热爱生活且兴趣广泛:少年时体育项目各项全能,诸如遛旱冰,游泳,跳交际舞……她都做到最佳,美丽优雅的舞姿曾为当年舞伴所赞叹!乐观率直而简单的性格让她历经了人生诸多快乐。早期苏联歌曲是她的最爱,“三套车”“小路”……是她每天闲暇时常吭唱的歌。所以我的青少年时期也受此渲染,爱唱此类歌曲。她为人处事简单,为别人想得多,替自己考虑得少,因此承受了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不幸。尽管生活对她不公,但她宽厚的心性还是包容了许多人和事。无论同龄人,还是年轻人都愿意和她交往,识她为知心朋友。她的乐善助人为同事好友传颂,所以很多人都说她有“雷锋”精神!亲戚朋友们都喜欢她。她为了帮助他人和朋友的事而放弃或舍弃自家事情,善事做到极致。姐姐突然病故就是为了一个同事的孩子生病,她去帮助做佛事太疲劳,天冷又忘记吃高血压药导至突发脑淤血猝死。给亲人留下无尽的痛!</p><p class="ql-block">随母亲来到大姐处后,年迈的奶奶无力照顾家中的三姐和二姐,母亲带着年幼的外甥和我经常往返老家和大姐处。究上述原因,大哥和大姐商量决定:两个姐姐陆续来到母亲身边。我与姐姐们年龄差距较大,最受益的当然是我。我集母亲,姐姐兄长关爱于一身,童年的时光是幸福快乐的。无忧无虑,秉性单纯、活泼率真、特别喜爱看小人书,书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一直勉励着我做人与取向。据姐姐同事回忆:我小时候长得漂亮可爱,曾两岁就被抱上当年辽宁省委某个大舞台,为大家唱:“我是穷苦的小姑娘……”。因童少年时代看得书多,又会讲故事,身后常追随些小伙伴,在树下或空地儿听我讲小人书里的人和事。长持以往,骄傲自信的心理,为形成我敢于体现自我价值观的性格特点做了铺垫。母亲以博大胸怀,善良宽厚的心性,勤劳肯干的习惯影响沐浴着我们。大家庭里角色不同,但相互照顾关爱,情真意切。母亲和姐姐们共同营造续写着和睦大家庭的卷章。长姐和姐夫们工作在外地,母亲和二姐和三姐一面工作,一面负责家庭內务。母亲是个无私博爱的人,她尽量关爱大家庭每个人,她对谁都一样!大姐和姐夫外地工作期间,她一人要负责照顾年幼的两个外甥起居,为了细心照顾两个外甥,曾多次冷落我。那时我会时而任性,偶尔与母亲对执,示意母亲的不公!现在想起这些,正是母亲无私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他人的爱胜过对自己的孩子。其间,我们的家庭格局:大姐他们在外地全身心地工作。母亲,姐姐,我和外甥们一起生活。自然,我与姐姐,外甥们感情更为亲密。我是母亲最小的女儿,和长姐一同生活的时间最久,成长中得益长姐的关怀养育;青少年阶段离不开二姐谆谆教诲;和三姐情趣相投,相处关系最为亲密。一段时期大家庭两个姐夫和大姐都权高位重,曾被世人仰慕。但我们家风依然朴实,与人为善、互相传递的是正能量。我们为人处事以真诚,宽厚,求学上进而互勉。时光荏苒,现在我与外甥们已慢慢走向老年,我们靠自身努力,自强自立,以至于晚年都有固定收入和居所,过着衣食无忧,老有所养的生活。感恩!知足!母亲和姐姐,姐夫,我们共同经历了人生的风雨。特殊时期的伤害,生活中的磨难、各个阶段的喜怒哀乐……。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诸多元素影响下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热爱读书学习、工作生活自强自立、与人相处善良宽厚的人。我崇尚追求“真善美”,更重要有感恩情怀,感恩与我有缘的每个人!尤其要感谢我的母亲,一位集传统美德于一身而朴实的传统女性!</p><p class="ql-block">母亲给于我的是精神层面的熏染,教育于言谈话语之中,从未打骂过我们。对外孙们更是关怀备至,疼爱有加。以至于我们姐妹们都自尊自强又自爱!虽然母亲已经去天堂许久,但她往日的耳熏目染让我终身受益。纵然天人永隔,母爱如同烙印,深深镌刻在我的生命里……因时间久远,长年往事一时半会儿叙述不完,为了客观,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我要几经回忆,反复询问相关人,添加修改,随时补充。2024年5月12日构思,后又多次修改增加,请理解!</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和三姐与大姐一家。</p> <p class="ql-block">大姐和大哥仅差一岁,兄妹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块儿上学,一块儿回家。两人功课都非常好。东北野战军,当时的第四野战军南下需要文化兵,在学校里招有文化的学生。大姐很多同学纷纷报名参军,大哥和大姐热血青春,也同时报了名。但回到家里,爷爷奶奶,我父母坚决不同意哥哥当乒,认为他是男孩,必须顶起家族的传承,上学读书是第一位。最后让大姐独自去参军了。后来大哥回忆.说:“当时真应该和大姐一起参军,到外面闯闯,不至于到老没走出黑龙江省”。让大姐一人参军是否是父辈们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唯有读书高”?不得而知。但从大哥和大姐后来发展前景来看,“巾帼不让须眉”!男尊女卑的观念似乎在我们孙家后辈身上没有完全体现。大姐说,她们一同参军的同学因经受不了艰苦环境的锻炼,中途大部分人都退出了。可见,大姐是个坚定的革命军人。</p> <p class="ql-block">侄媳妇告诉我们:他老爸50年代就已是当地有名气的作家和诗人,他写的诗得过很多奖项,是二十世纪有名的诗人。</p> <p class="ql-block">大哥和大嫂</p> <p class="ql-block">大姐和姐夫</p> <p class="ql-block">二姐和二姐夫</p> <p class="ql-block">三姐</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我。</p> <p class="ql-block">舅舅与外甥差一岁,我和母亲从辽宁返回黑龙江时拍的照。</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河,用水的宽容和博大,滋养着我的生命。母亲的爱,更像是一首写不完的诗,起笔时,爱意浓,落笔时,让岁月厚重而源渊流长。</p> <p class="ql-block">中年时的母亲与两个姐姐的儿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下乡回来探亲时拍照</p> <p class="ql-block">特殊时期我们的居所。</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她的女儿们。</p> <p class="ql-block">我在想,老去的,究竟是母亲,还是有母亲的岁月?我奢望留住的,究竟是刻骨铭心的母爱,还是有母亲爱着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晚年的母亲和我的儿子,大姐的小儿子。</p> <p class="ql-block">母亲一生照顾过公婆,同辈人,侄子,侄女,女儿,外孙等几代人。她在我们心目中是最慈爱的母亲和姥姥。她的辛劳付出和无私的爱赢得了大家庭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不纠结母亲节的日子?母亲在,天天是母亲节。</p> <p class="ql-block">据《说文》,"孝"的本愿是"善事父母"。包括对父母的奉养、尊敬、服从等方面。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从人的自身修养、德行,演变为被国家推崇的"孝道",成为中国古代以宗法制为本的家族制度和政权形式的基础和保障。"孝顺""孝敬""孝悌"成为衡量人品、规约社会行为的重要标杆,"孝子""孝女""孝孙"等在不同时代都是人们的"道德模范"。"孝"并不局限于"善事父母",还指"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在《论语》里多次出现,"仁"的思想是孔子提出的,是儒家的核心思想。真正的仁者,不以个人偏私、"小我"好恶来爱人,而是与人民同好恶,与天理同好恶。通常我们说,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仁义礼智信强调的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仁"代表仁爱之心,"义"表示做应当做的事,"礼"是规范行为的礼仪,"智"指明辨是非的能力,"信"则是诚实守信的品德。这些概念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中的"五常",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通俗为仁义道德!</p> <p class="ql-block">母亲去世时………</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回家乡时间已记不清了,印象这次是母亲去世后,我们把母亲的“灵柩”送回老家准备与父亲去世后合葬的。我儿子第一次踏上我家乡的土地,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兄弟姐妹还真不少,我儿子是他们哥几个最小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这是离上次回哈尔滨又过了二十多年的2006年,二十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情,父亲已病故,我们河南也不断出现些变故情况……。趁大姐健在,我与爱人决定陪她一起回老家一趟为父母扫墓。这天,天气晴朗,我们与兄弟,妹妹和妹夫,侄子,侄女…………大队人马来为父母扫墓。真可谓孙家后继有人!墓地是经过老家的兄弟和妹妹商量,选择一个家乡河水常流的“风水”宝地,让父母安息。“上善若水”圆了祖上传承佛系,以善为本,厚道传家的信念!我们返郑后没多久,根据市里统一规划,父母的墓就已迁入城市公墓了。</p> <p class="ql-block">宗教信仰是个人一种精神追求,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从祖辈始信奉佛教。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寻求道德的自我约束,与人为善,乐意助人等对高尚品德行为的向往……。“佛法无边,心诚则灵。”愿你在尘世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学佛参禅,悟出生命真谛。佛说:'一切法无我。'在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中,无固定不变之我。一切皆随因缘变化而转,我亦如此。故修行者当离心求法,以求真我。</p> <p class="ql-block">2014年4月我和老伴,又次返回哈尔滨老家的公墓为父母扫墓。返回在酒店一大家子人聚餐,而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温暖而厚重的字眼,诠释了我母亲的付出和奉献,母亲是负重的一生!人生路上,承受最多苦痛,流下最多泪水,背负最多压力的,只有母亲!当我迷茫无助的时候,依然会想起母亲。当我落寞的时候,也会记起母亲。母亲,以慈爱、善良、温情、微笑陪伴着我。母爱,是融进岁月里的一首诗。诗里有春风绵绵,带来无尽温暖;诗里有夏荷清香,送来一季凉爽;诗里有秋月无边,承载着满满的思念;诗里,也有冬雪清韵,走着走着就一起白了头。这捧鲜花送给天堂里的母亲。愿天堂人间共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