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5日上午,我们从林芝出发,向拉萨前行。途中先游了巴松措,这是一个面积不大的高山湖泊,但在周边高山的环绕下,显得十分优雅,特别是最后的湖边还有一个情趣沙摊,将雪山、湖面、沙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游湖要乘游览车,规定的景点可以上下车,每人60元车费。而我们是租了一辆电动车,4人可坐,费用90元/小时,女婿驾车,看到好的景色可随时停车游览、拍照,这样更自由,游玩的时间更长。我们在这里足足游了4𠆤小时,也算是尽兴了,只是没有一个大太阳,照片不出彩。</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个地方,觉得不错,停车观赏</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巴松措</p> <p class="ql-block">湖边有西藏杜鹃,据说是有毒的</p> <p class="ql-block">沙滩闲趣</p> <p class="ql-block">湖边咖啡屋</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合影</p> <p class="ql-block"> 用歺后行程继续,从巴松措到拉萨还有四个小时车程,得抓紧。在海拨4500米的服务区稍作停留,天气有点冷,还不时的下着小雪,终于在晚上八点半赶到拉萨住宿的兰欧尚品酒店。到酒店后大家都有些疲劳,测试血氧都在85— 90之间,对比在家都是98以上,大家心里都有些慌,但酒店经理说正常的,没问题。好在是供氧酒店,釆用弥漫式供氧,每个房间都有供氧设施,遇到缺氧情况还可以直接接管吸氧。因为明天上午就要参观布达拉宫,所以简单用歺后即入住休息。</p> <p class="ql-block">海拔4500米的邦杰塘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途经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外面下着小雪</p> <p class="ql-block"> 5月6日上午,我们要去参观布达拉宫。参观是要提前预约的,预约的这天我们还未出发,但4个人分散在四个地方,女儿在杭州,女婿出差在兰州,我在武康,大舅子在新市,由于每天第一次放票限额50人,大家急着抢,结果很好笑,4个人分在三个不同时间进场,女婿是9:40–10:00。女儿与大舅子是10:20–40,我是11:20–40,可我们四个人单独请了一名导游讲解,真有点尴尬!而且不能退票重买,规定是每个人7天之内只能予约一次。这一天女婿第一个进场,9点多先进,在二道门等,大舅子也在9:多进(规定可以提前一小时进),然后女儿陪着我去检票囗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总算遇到一位人性化的女性服务员,将我也从边道放了进去,这样我们基本上在相差不多的时间进场参观。</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始建于七世纪四十年代的松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一座融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相传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此宫,现有建筑为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受清朝册封后开始兴建,经历代达赖不断扩建而成。</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建在拉萨西北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现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共有999间宫宇,全部为石木结构。布达拉宫分为白宫和红宫,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公埸所,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导游的引导下,边走边听讲解。参观布达拉宫必须得有导游,这样才能对布达拉宫的历史、建筑、文物,特别是藏传佛教文化和西藏政教合一的体制有所了解。</p><p class="ql-block"> 走得慢,一是能听导游详细讲解,二是要爬上千级左右的台阶,海拔不断升高,不得不慢慢行走。为予防上山缺氧,我和女婿还随身各背了一个小氧气瓶。结果大家都能扛得住,氧气瓶并未用上。</p> <p class="ql-block">在入口处看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达赖喇嘛骑马上宫之路</p> <p class="ql-block">这种植物也是砌墙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墙面粉刷是从上往下拨浆</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台阶要爬近千级</p> <p class="ql-block">在布达拉宫俯瞰布达拉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厕所蹲坑,直通到底,悬空10多米,在上面解手是不是有点吓人!</p> <p class="ql-block">对这种厕所的说明</p> <p class="ql-block">11层设有咖啡座</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与药王山原本连在一起,是拉萨的一条龙脉,一个龙头,一个龙尾。宫前筑路割断了龙脉,为使龙脉延续,在路两边建了三座物塔,用铜链连接起来,以保持风水。</p> <p class="ql-block">在药王山观景台拍摄。这是5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红牆留影</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布达拉官</p> <p class="ql-block">广场喷泉</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去色拉寺观看辩经。这是藏传佛教中独有的一种教学方式。两人一组,一人击掌发问,坐者回答要简单明了、干脆利落。通过辩经,来提高个人对佛法的领悟程度,训练其逻辑思维。这种辩经制度传承千年,从未中断。在色拉寺辩经坊所还遇到了一位从浙江来的僧侣,他毕业于佛学院,这次与其他七位共同组团前来参加辩径。</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内</p> <p class="ql-block">辩经场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