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笔记(八)

阿原

<p class="ql-block">(八)科尔马——一座很德国的法国小镇</p><p class="ql-block">中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最后一课》,那是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讲述了阿尔萨斯被普鲁士占领后法国人被迫学习德语的故事,表达法国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只读课文觉得阿尔萨斯是法国领土的一部分,其实,历史上阿尔萨斯17世纪以前属于德国,此后300年间德、法两国反复争夺,几经战争、几经易手,直到二战以后才归属法国,这期间变换的统治者达17次之多。魔幻之处在于历经屡次战火阿尔萨斯却完整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并兼容了德法两国的特点,形成独特的阿尔萨斯风情。我们到达法国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阿尔萨斯州的科尔马小镇,这里被称为“德法混血小镇”。据说这里就是当年韩麦尔先生居住的小镇(也许这只是吸引游客的噱头,我没有查到确凿证据)。但我乐于相信,而且兴奋。科尔马除了这一标签以外,还有此处是宫崎骏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取景地,还是湖南卫视《中餐厅第二季》拍摄地。这些标签把科尔马的氛围拉得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科尔马时是上午九点半左右,太阳正好,温度适宜,空气里充满浪漫的诗意。导游把我们带到小镇上一所超市门前,集中给我们讲解了小镇历史及重点景点,指明游览路线以后,就遣散我们,任由我们自由放飞。</p><p class="ql-block">科尔马只是位于德法边境的一个小镇,面积不大,但是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使这座法国小镇很德国。我天生没有方向感,游览过程中不辨东西南北,所以漫步科尔马完全随意走动,可谓是真正的“信马由缰”。</p><p class="ql-block">离开我们的聚集点往前信步,是小镇主干道,道路两旁摆满古玩商摊,类似中国的跳蚤市场。一头扎进市场兴趣盎然的逛起来,商品琳琅满目,有欧洲典型的雕塑、铜器、石刻;也有中国瓷器、书画。幸好自己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审美,入眼的商品还是中国瓷器,这样没有产生旅游购物的冲动消费,捂紧口袋,省了不少银子。要知道在这里花的却是欧元哦。</p> <p class="ql-block">穿过市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教堂,叫圣马丁教堂,同样哥特式风格。这个教堂是我这次出游见过最陈旧的教堂,建筑并不高大、褐黄色的外观,局部有黝黑的像是熏烧的污迹,一眼万年的沧桑感。与意大利所见的教堂相比,可以比作凤凰与麻雀的差别。但是这才是真正亲民的教堂,是一个乡村村民的教堂,没有名人加持的声誉,只有村民祷告的圣洁。</p><p class="ql-block">圣马丁教堂后面一座二层小楼,外观与教堂浑然一色,到处是风霜的印记,像极了中国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大队部。伫立此处我自主脑补了《最后一课》的画面,无端的觉得这就是韩麦尔先生居处。呵呵,这样一来,每一处泥沙都有一个历史故事,每一寸空气都有一声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教堂想起导游讲的重点景点人头屋没有看到,大概刚才沉浸市场忽略了,于是折返往回走,在同游者的指引下找到所谓的“人头屋”。</p><p class="ql-block">这座享誉盛名的怪屋是科尔马地标建筑之一。人头屋位于老城区的古街道,据说这屋子建于1609年,风格基于17世纪中产阶级住宅的形式加以文艺复兴的风格装饰,所以这座建筑在周围建筑中鹤立鸡群。建筑四层高,独特之处是立面雕刻了105个人面头像,头像生态各异、形象生动,据说是根据当时卖艺人物的特点雕刻的,因此得名“人头屋”。独特之二在于,屋顶立着一座青铜雕像,雕像设计者是著名的自由女神的作者。</p> <p class="ql-block">科尔马著名的建筑还有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木筋屋”。“木筋屋”的建筑风格体现出典型的德法混血的特点,结构采用类似中国的卯榫结构,房子整体架构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墙身均匀的分布横、直、斜相间的木条拼接,大气粗犷沿袭了德国建筑的豪放风格。但是墙面粉刷色彩艳丽、装饰精致、鲜花灿烂,体现着法国人的浪漫情调,使整个小镇充满童话韵味。漫步其下犹如欣赏版画。</p> <p class="ql-block">来到科尔马不能不到网红普菲斯泰屋打卡,这里就是宫崎骏童话的取景地。建于文艺复兴如火如荼的兴盛时期,整体依然是哥特式风格。精彩之处在于房屋正面展示许多圣经主体的壁画,拐角处窗户是欧式凸肚窗混合哥特式风格,风格特异而别致,难怪会入宫崎骏的慧眼。</p><p class="ql-block">科尔马城内有一条贯穿小镇的河道,两岸是漂亮的木筋屋,游人挺多,这里被誉为“小威尼斯”。而在我眼中水乡没有超过中国江南的,所以匆匆一瞥便离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着街巷信步,不知穿过几条街,街道一下开阔起来,仿佛走出历史进入现代。前方有一个十分宽阔的广场,四周无所建筑,边上矗立红色的字母墙,我猜是科尔马的拼写(COLMAR)。广场中间矗立一座高大的雕像,后来导游告诉我这就是美国自由女神的作者巴特勒迪,他的故乡是科尔马。走出广场、再向前是一片绿化树林,绿树葱茏,各种雕塑造型隐约其中,吸引着我沿林荫路漫步、拍照。</p> <p class="ql-block">林间雕塑,造型各异,每一处我都喜欢,每一处我都要拍照,而且摆出与雕塑造型相似的姿势,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中而忘乎所以。一抬头却发现身边树下长椅上坐着一对老夫妻,男的清矍,五官立体而柔和,可能是德法混血;女子微胖,略显粗犷,应该是标准的德国女人。老先生可能看见我的各种弄姿,微笑的注视我。我有些羞赧,回赠一个笑脸。微笑是世界上最温暖的通用语言,这一笑来一笑往,瞬间我们有了友谊的感觉。我比划着手势邀请他们合影,他瞬间懂了我意,高兴的跳起来,很配合我的快乐。我知道他内心也是愉快的,他的笑容可以证明。不曾想在这浪漫的科尔马浪漫的广场边还偶遇了一个短暂的浪漫相识。</p> <p class="ql-block">告别老夫妻沿原路返回,顺便查找遗漏的风景,捡拾一些历史痕迹,解读每一处的浪漫。科尔马这座古朴小镇有一种令人遐想的宁静,一条小巷、一户人家,每一处都暗藏令人心动的历史故事,每一处又都彰显现实的风清气爽。五颜六色的古老木屋和横七竖八的狭小街道,体现着德国人严谨不苟。无处不在的鲜花,氛围满满的酒吧屋、咖啡屋优雅而从容,散发着法国人浪漫情调。这种很德国也很法国的韵味可能就是人们追捧的阿尔萨斯风情。然而,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这所谓的混血风格却是几百年战争的产物,是经过残酷的血与火的洗礼,这种美包裹着多少代人的死亡与伤痛。</p><p class="ql-block">我愿世界风景如画,也远世界和平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