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早的时候我就想写一写我的三姨,但总觉得我所学到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水平实在不能将三姨质朴、真诚、善良和优秀的品质表述清楚,所以文稿起草了又放下,修改了许多遍,时间也拖了几年,但都没有自己想要的结果,有时也想放弃,有时也想敷衍,但三姨经历的故事一直让我难忘,我想把那些感动过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三姨,不仅希望人们知道她的故事、记住她,更希望记住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记住共和国成立之初那段辉煌的光荣历史。</p><p class="ql-block">她不仅是我的三姨、我的长辈、陪伴过我长大的人,她所走过的路更是代表着她们那一代人的经历,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虽然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她也没有显赫的家产和惊人的业绩,她只是个平常人家的女儿、是亲密的姐妹、是可信任的朋友和同事、是善良的母亲和贤惠的妻子。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和平凡的路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生活简朴,待人真诚善良,学习刻苦努力,工作认真责任。在</span>我眼里她不仅是家里贤惠善良的长辈,更是怒江医疗卫生事业上的一座丰碑。</p><p class="ql-block">我的三姨张玉莲,1936年4月8日出生。(农历1936年3月17日),1951年2月参加工作。1995年8月退休。</p><p class="ql-block">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她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边疆医疗卫生事业,她全心愿意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为解除百姓病痛她经历了许多人没有承受过的艰辛和困难。了更好地为边疆少数民族百姓群众服务,三姨会讲一口流利的傈僳语,掌握了碧江怒族和勒墨人的基本常用语言。无论工作生活环境条件如何艰苦,她都能克服困难努力适应。无论走到那个村寨她能用当地语言和老百姓交流,也能很快适应当地民族的生活习惯,她救治过无数病人,村里百姓和她救治过的患者将她视为自己的家人亲人,即便过去了多年许多患者和病人都不会忘记她。她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小见大,她树立了一个生活和工作中优秀的榜样,她的付出代表着那一代人的艰辛和努力,代表着新中国成立之初她们那一代人为边疆医疗卫生事业在怒江的创建和发展所做出的无私奉献,他们是怒江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p><p class="ql-block">三姨也是我们家里的荣耀和骄傲,是我非常敬慕的人。虽然我写不完三姨的故事,不能写清楚她完整的人生,也不能描述清楚她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品德,但还是想通过记录三姨讲述的几个小故事,让人们了解她、记住她,让大家知道她是一个平凡人里边一个不平凡的白衣天使。</p> <p class="ql-block"><b>怒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b></p><p class="ql-block"><b> </b>怒江位于中国西南,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上游藏语叫“那曲河”。穿行于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与澜沧江和金沙江平行段为“三江并流”。 怒江流经云南省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萨尔温江向南流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p><p class="ql-block">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在怒江全长的中游,怒江州也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州境内而得名。 怒江州有长达450公里的国界线。北接西藏自治区,东临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政府驻泸水市六库镇。 怒江州总面积14703平方千米,截止2017年底人口统计数为54.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全州总人口的93.6%。</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云南“怒俅殖边总队”分路进入怒江,对这一边疆地区直接行使军政管辖权,成立了贡山、福贡、碧江、泸水各行政公署。民国五年(1916),各殖边公署改为行政公署。</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怒江分属丽江专区和保山专区。1954年8月23日,设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碧江县知子罗。原属丽江专区的碧江、福贡、贡山3个县及原属保山专区的泸水县划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区。</p><p class="ql-block"> 1957年1月18日,根据宪法,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改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原属丽江专区的兰坪县划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p><p class="ql-block"> 1973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由碧江县知子罗迁泸水县六库,辖泸水、碧江、福贡、兰坪及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1986年9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碧江县建制,属地分别划归泸水县和福贡县。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兰坪县,设立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988年,改兰坪县为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p><p class="ql-block"> 2014年,泸水县鲁掌镇,福贡县上帕镇,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共4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p><p class="ql-block"> 怒江州辖1个县级市、1个县、2个自治县:泸水市、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怒江州府现设在泸水市六库镇,距省城昆明公路里程为560公里。</p><p class="ql-block"> 怒江境内主要聚居着僳僳族、怒族、独龙族,此外还有白族、汉族、普米族、彝族、纳西族、藏族、傣族等民族。</p><p class="ql-block"> 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p> <p class="ql-block">来自西藏唐古拉山的怒江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流过</p> <p class="ql-block">“石月亮”里有傈僳族古老的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怒江西岸高黎贡山上的“皇冠山”历经沧桑,是怒江历史岁月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碧江 皇冠山</p> <p class="ql-block">怒江州 碧江县 旧址</p> <p class="ql-block">夏季里奔腾的怒江</p> <p class="ql-block">美丽神奇壮观的怒江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时的庆祝会场</p> <p class="ql-block">庆祝自治州成立二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庆祝自治州成立三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庆祝自治州成立四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庆祝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庆祝自治州成立六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怒江州行政中心</p> <p class="ql-block">新州府六库</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州委州政府将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自治州能走到今天,怒江人民能过上安宁的生活实属不易。新中国成立以前,怒江多数地区还没有进入阶级社会,大都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少部分地区处于封建、土司和奴隶制,怒江地区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均属“直过民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8月,成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区,但即便是进入了新的社会,怒江各方面的发展条件及其有限,各族人民群众生活仍然非常落后和艰苦。</p><p class="ql-block">许多外地人以及现在怒江的年轻人都不能想象出70年前怒江的状况。那时怒江没有公路,教育、卫生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异常滞后。少数民族的原始村寨分布在峡谷深处、崇山峻岭、茫茫丛林间,当地百姓群众住的是竹篾或木板盖成的茅屋,他们生产工具原始简单,生活物资匮乏,生活清苦贫困,靠天吃饭,靠鬼神生活。可想而知那时进驻怒江的人民政府各部门单位和人员面临的是怎样的工作环境条件,他们没有办公设施设备和房屋,没有像样的住房条件,没有充足的食物衣物和生活物资。教育、卫生等服务于社会和百姓的机构许多地方都没有教室、桌椅板凳、书籍和笔墨纸张,没有医疗设备和药品物资。<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时党和国家派到怒江工作的人大都是长期坚持在边疆地区做党务工作的领导同志和解放西南时留下的部分军人,还有少数的科学家、研究员、教师、医生和各工作的办事人员,还有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当地的少数民族。他们面对的怒江不仅仅是一穷二白,更一个缺少文明缺少科学生活的地方。他们在生活中不追求个人待遇和得失,全凭个人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为社会和百姓服务的责任和热情,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他们坚定信念,依靠党和国家,全凭自己刻苦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依靠自己的热情和能力服务于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我的三姨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三姨参加工作时也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作为共和国成立后的国家第一批医务工作者,为了服务新中国的建设,服务边疆医疗卫生事业,满足于少数民族群众对治病的需求,她加倍努力学习,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学习和掌握医学界的内科、外科、骨科、儿科、妇科、传染科等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治疗技术水平,在为百姓治病的实践中她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和掌握新的治疗技能,提高技术水平,在当时缺医少药、工作环境条件艰难的情况下,她尽可能多学一些医疗学科知识,根据百姓群众看病服务需要,她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全能”,在去村寨给老百姓医治伤病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病情她能处理的就尽力而为,遇到没接触过的她就仔细观察认真研究。有时她一个人出诊又遇到她从没有遇到过、需要紧急处理的复杂病情时,她也会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老师临床教授的方法,镇定自若冷静处理,使许多病人一次次转危为安,在她治疗的病人中处理过各种复杂棘手病症,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在实际工作中她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过硬的医技。她为人正直,医德高尚,医技上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忘我奉献,救死扶伤。用实际行动为边疆少数民族百姓群众的健康、为在缺少文明生活的贫困地区宣传科学、卫生健康知识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党和国家在怒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建设事业做了许多脚踏实际的工作,可以说她是卫生事业在怒江州发展的奠基人之一。我为有一个这样的三姨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对像三姨一样的我的父母、我的姨妈、姨爹以及像他们一样为边疆的解放、创业和发展做出牺牲和奉献的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我的外公是白族,是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秀邑村人。我的外婆是怒族,是云南省怒江州匹河乡友夺罗村人。</p><p class="ql-block">我妈妈在家里孩子中排行老三,五个兄弟姐妹中,舅舅是老大,然后是一个姨妈和两个妹妹,三姨是那个大一点的妹妹。舅舅是个知书达礼的人,做过老师,解放前夕当选过国大代表,到南京去参加过国民党代表会议,解放后仍然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付出。在早期国内肃反运动中由于历史问题被错误对待,等到纠正平反他的问题时他已经去世了。我的姨妈是一个人民教师,为怒江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姨父是山东人,曾经参加过国内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解放西南时随军南下到了云南,解放后就留在南方做地方工作,后分配到怒江,一生都在为边疆的解放和怒江的建设奉献自己,如今还安葬在怒江州碧江的烈士陵园里。我的母亲非常贤良聪慧,但在国内运动中,和当时一些优秀善良的人一样,为那些所谓的“历史问题”和“现行问题”遭受磨难,即便最终得到了平反,但也失去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和人生,她的人生经历异常艰难坎坷。我的父亲是中国社会科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语言文字专家,一生勤勤恳恳踏实努力工作,为傈僳族语言文字和传统历史文化做了许多基础工作和重要贡献。三姨张玉莲是我母亲两个妹妹中的一个,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她也是我最敬重的家族长辈之一。我还有一个小姨一直生活在云南大理鹤庆老家,她也是一个诚实本分淳朴善良的人。我身边的长辈们一直是我人生的陪伴和依靠,是我非常敬重的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一生勤奋努力,宽容善良、在平凡中默默奉献自己。他们的一生都在为生活努力,在为事业付出,在为怒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奉献,是我人生的榜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我的外婆、妈妈还有三姨和四姨</p> <p class="ql-block">穿着大理鹤庆白族少女服饰的妈妈和三姨</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妈妈和三姨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工作中相互支持,精神上相互依靠。</p> <p class="ql-block">妈妈和三姨</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母、三姨和姨夫</p> <p class="ql-block">姨妈和三姨</p> <p class="ql-block">和家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的怒江没有一寸公路,解放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在悬崖峭壁上开山筑路。</p> <p class="ql-block">三姨她们那一代人出生在解放前,童年经历着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生活。新中国成立时正值她们青春年华,那时整个国家都处于贫穷落后需要在废墟上重新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时期,国家能够提供给公职人员的工作环境条件非常有限,除了一穷二白就是艰苦奋斗。为了建设新中国、为了边疆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未来的健康幸福生活,三姨她们那一代人,把青春贡献给了国家的建设和自己的事业。</p><p class="ql-block">听三姨讲她在丽江卫校学习毕业后就分配在怒江工作,那时的怒江,医疗、教育及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没有公路和桥梁。奔腾汹涌的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间,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和出没无常的猴子、蟒蛇、黑熊和各种野生动物。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各民族村寨隐藏在一座又一座的深山密林中。十几岁的三姨和她的同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身背药箱,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穿行在原始森林中,她们冒着生命危险在竹筏、木船和溜索上来往飞渡在破涛汹涌的怒江江面上。她们时常挨冻受饿,被蚊虫叮咬。但她们坚持信念,不顾个人安危,历经许多千辛万苦到百姓茅屋里抢救病人,到边界村寨阻断疫情传播,她们把百姓的疾病痛苦放在心上,把党的政策和文明科学知识传授给少数民族百姓群众,她们是真正的白衣天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峡谷深处的少数民族村寨</p> <p class="ql-block">早些时候怒江村寨里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的茅屋和简陋的生活环境条件</p> <p class="ql-block">三姨和同事“入乡随俗”的纪念照片</p> <p class="ql-block">三姨和她的同事们经常翻山野岭到村寨、到田间地头为百姓治病</p> <p class="ql-block">算起来我和三姨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加起来并不算多,但那些日子都是一些非常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1964年三姨在丽江卫校读书,我已经是5岁左右记事的年龄了。妈妈托人将我从怒江带往丽江三姨那里,年轻的三姨边学习边带着我,卫校毕业后她分配到碧江县卫生院工作,也都一直跟着三姨一起生活。三姨像妈妈一样对我抚育疼爱有加,教育我守规矩懂礼貌,做错事情也从不惯着,但也经常给我买糖果和玩具,奖罚分明,从小注重品德培养。印象深刻的是她常用灵巧的双手给我织漂亮的毛衣和裙子,买漂亮的毛呢裙子和衣物,童年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比起其他姐妹和同龄孩子我就是一个很幸福的公主。</p><p class="ql-block"> 三姨结婚成家生子后,我前后断断续续也有和她短时间在一起生活的时候,那都是一些非常艰难的日子:文革期间在“五七干校”卫生室、在随“156工程”筑路队的医务室里三姨给患者看病,她带着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那时所有人都生活在恐慌自危中,在动荡不安的岁月中,三姨始终坚定事业信念,用善良和责任默默坚守岗位,全心全意服务患者。她的为人处世和善良品性不仅是患病人员的救星也是家人生活和精神上的依靠。</p> <p class="ql-block">三姨很早就离家求学,学习刻苦认真,有很强的上进心,参加工作后也是一门心思做事业,除了努力工作她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得失。她性格活泼开朗,爱好广泛,年轻时她喜欢参加唱歌、跳舞、乐器、体育等各种活动。生活和工作中她喜欢帮助别人,为别人分忧解难。我有幸和她断断续续一起生活过一些时间,早些年的事情虽然在记忆中有些模糊,但记得的那些故事总是让我难忘和感动。</p> <p class="ql-block">青春永远是美丽的</p> <p class="ql-block">三姨永远是美丽的白衣天使</p> <p class="ql-block">姨夫陈国璜1932年4月出生在四川万县一个书生人家,解放前他的爷爷在国外留过学,算得上是有底蕴的人家。</p><p class="ql-block">姨夫1950年6月参加工作,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4年4月在重庆西南医校毕业,国家为了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姨夫他们又被全国统一分配到西南边疆,他和四个同事分配到云南省后又从昆明分配到偏远的峡谷深处怒江州四个县里工作,姨夫被分配到福贡县,从此,姨夫就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边疆的建设,贡献给了边疆医疗卫生事业,贡献给了怒江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健康。为提高医疗工作水平,他先后到昆华医院和云南省卫生厅举办的业务培训和提高班学习。1958年4月至1959年9月,他被分配到丽江永胜做血防工作。“文革”时期1969年2月至1970年2月他被下放到怒江泸水新村“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3月至1975年3月,他被分配到云南省“156”工程指挥部卫生所工作。1973年4月至1975年3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进修学习。1975年4月至1985年4月在福贡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工作。1985年5月到怒江州人民医院工作到1994年4月退休。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定居昆明。2024年9月1日凌晨去逝,享年93岁。</p><p class="ql-block">姨夫是一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是州人民医院的好医生。曾经担任过医务科主任、门诊部主任和口腔科副主任,口腔科副主任医师。他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他开创了怒江州人民医院的口腔事业,在怒江工作的44年里,他心里时刻都装着少数民族群众百姓,为了更好地与少数民族患者沟通为他们治病,他学会了傈僳族语言。1994年退休后,和三姨一起在怒江开起医疗诊所,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坚持为少数民族群众和百姓居民看病服务。后来到昆明与孩子一起生活时,他和三姨又将诊所开到了昆明,直到七十多岁才开始真正“退休”。他们真正做到了把一生都贡献给了医疗卫生事业。</p> <p class="ql-block">怒江州人民医院领导参加姨夫的告别仪式时的发言</p><p class="ql-block">陈国璜同志生平</p><p class="ql-block">各位亲朋好友:</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的好同志、好战友——怒江州人民医院退休原医务科主任、门诊部主任、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陈国璜同志。 请允许我代表怒江州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向陈国璜同志的不幸驾鹤仙逝表示沉痛的衰悼,对陈国璜同志的亲属表示最诚挚的慰问。</p><p class="ql-block">陈国璜,男,汉族,生于1932年4月4日,原四川省万县复兴乡恒能村人。1950年6月参加工作,1951年加入共青团,1953年4月于重庆西南医校毕业后,分配到怒江州福贡县人民医院,先后在省立昆华医院、省卫生厅卫干班实习、学习,1958年4月到1959年9月,到丽江地区永胜县开展血防病治疗,1969年2月至1970年2月下放六库“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3月至1975年3月,在云南省156工程指挥部卫生所工作,1973年4月至1975年3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进修学习,1975年4月至1981年4月,在福贡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工作。1981年5月,调入怒江州人民医院,先后任口腔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门诊部主任、医务科主任等职。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4月光荣退休,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在六库、昆明等地举办口腔专科诊所,XXX年,他定居昆明,安享晚年生活。2024年9月1日凌晨1时许,因病去世,享年93岁。</p><p class="ql-block">陈国璜同志热爱医疗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刻把救死扶伤作为己任。他在怒江的州级、县级医疗岗位工作44年,时时刻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在上山下乡中学会了傈僳语,为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解除了病痛;他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学习进修五官科、口腔科专业知识并积极开展业务,开启了怒江州人民医院的口腔医疗事业;他干一行、爱一行,先后担任医院两个门诊部的主任,为拓展医院服务窗口、方便患者看病就医作出了贡献;他刻苦钻研医疗管理知识,任职医务科长后,不断加强医疗业务管理,加强学科建设,为医院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在工作中,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精心诊治病人,热心服务群众,做到不误诊、不误治,多次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是群众喜爱的、信得过的好医生。</p><p class="ql-block">陈国璜同志胸怀坦荡,为人正直,团结同志、热心助人,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赞誉。陈国璜同志还是一个和蔼、慈祥、可亲的父亲,他友善亲邻,抚育子女,深得家人和友邻赞誉。陈国璜同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勤劳俭朴的一生,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已经深深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他那种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加高昂的热情,为建设健康怒江、保障边疆各族群众的健康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陈国璜同志安息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怒江州人民医院</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3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三姨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工作中她一丝不苟,不断寻找机会给自己创造培训进修机会,从年轻时她就养成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理论知识的习惯,有空就看书,有机会就学习。工作中她一直非常努力和认真,除了认真实践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从一起工作的专家、老师和同事身上学习专业技能,使自己成为“专业全才”,更好更多的为百姓群众治病。她一门心思都在事业和工作中。有了家庭和孩子后她也并没有减少工作热情,没有放弃学习机会,而是更加努力,保持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孩子出生后,增加了三姨的家庭责任,但繁重的家庭生活负担不仅没有影响她的工作,她不仅将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在作中仍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优秀成绩。对子女的成长也非常尽心尽力,她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细节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如今她的孩子和后辈们都已成材,也都非常优秀,全都离不开她的努力和付出,三姨不仅自己工作中优秀事业有成,她也使自己的子女成才,让家庭和睦温馨,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也是一位非常慈爱善良的妈妈。</p> <p class="ql-block">三姨出生于1936年4月。1951年1月在碧江县省立学校(小学6年制)毕业后,被推荐到云南省丽江委员公署卫生人员训练班学习,1951年8月学习结束后分到回怒江做医务工作,和她一起的还有另外三位同事。那时怒江还没有任何卫生医疗机构,政府分出一间房屋给他们做临时“卫生室”,并拨款100元让他们开展工作,那时的100元可是一个不少的数目了,他们用这100元购买了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开始了最初的怒江医疗卫生工作。</p><p class="ql-block">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到了12月怒江州人民医院成立,怒江州医院才有了自己的“门诊室”“治疗室”“住院部”“职工住宿区”。当时国家下拨了专用款和一些医疗设备,医院有了像样的住院病房:干净的房间、雪白的被子床单和生活用品,才真正有了正规“医院”的样子。当时老百姓生病时不是祭鬼就是拜神,要不然就是自己扛着,他们不相信医药和治疗,人们生病后的死亡率很高。怒江州人民医院成立后,政府更加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大了防疫和科学治病的宣传力度,在成功治病救人的实际结果上,让老百姓相信医疗相信科学,慢慢的才有百姓来看病。直过地区的百姓生活上非常贫困,生活方式非常简单滞后。来看病的患者衣衫褴褛,头上的长发和身上长了许多虱虫,需要住院的患者医院首先得让请来的理发师给患者理发,让后帮他们洗脚,清洁好个人卫生后,让患者换上干净的病服和鞋子,睡在干净洁白的病床上然后再进行诊疗看病。三姨和她的同事们就这样从没有房屋、没有设备、没有药品的环境条件下,靠自己初学到的医疗卫生知识为患者看病服务,同时他们还一直向老百姓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科学卫生常识、宣传文明生活。从1951年参加工作,到1952年9月碧江县卫生院成立,到1954年12月经云南省卫生厅改名为怒江州人民医院。怒江州医院有过四次院址搬迁,历经了艰苦传业、勤俭建院的里程。三姨也从最初的“卫生室”、“碧江县卫生院”到“怒江州人民医院”一直在怒江的医疗卫生部门从事着救死扶伤的工作。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刻苦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技能,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她最初从一个培训班的学员到医士班毕业生,从掌握多学科的医生,到手术麻醉科主任、业务职称副主任的职务。几十年来她工作兢兢业业,救治了无数患者抢救过许多生命,直到1995年退休,她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热爱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给了怒江各族兄弟姐妹,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边疆建设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三姨的自述</b></p><p class="ql-block">我出生于1936年4月,1951年我在碧江县省立学校(小学六年制)毕业后和其他三位同志一起被推荐到丽江专员公署卫生人员训练班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及一般常见病的防治,半年学习结束后,我们回到碧江县工作,当时碧江还没有医疗机构。政府在办公区内腾出一间房子作为医务室,和我三位同事一起,在缺少药品和设备的条件下,开始处理一般常见病及外伤缝合包扎等工作。1952年,省里组织了一些有能力和技术的专家到偏远山区巡回医疗,给少数民族群众看病,在怒江巡回医疗队的工作结束后,有两名专家医生留了下来。其中一个是妇产科专家医生叫赵一轩,他是山东省人,解放前他在外国专家在山东开办的医院工作,专门从事妇产科治疗。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军队占领了山东,赵医生便来到了昆明,后来在昆明私人诊所里工作。1952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在昆明公立和私立医院的一些专家组成医疗队,到偏远地区给少数民族群众看病,赵医生和其他几位业务能力比较强的医疗专家一起被派到怒江。那时怒江本地的医疗卫生人员只有我们四个刚从云南省卫生人员训练班培训毕业回来的人,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也只达到一般卫生人员的水平标准,只能简单处理一些小病和常见病。医疗队专家来到怒江后,由于当时怒江交通极不方便,他们只能在政府所在地附近村寨开展治病救人的工作。那时老百姓生病时主要还是靠宗教祈祷和祭拜鬼神,很少有人相信医疗救治,只有到了祷告和祭拜后病人病情还不见好转才来找医生救治。政府所在地附近的老姆登和知子罗村里的产妇生产时遇到胎盘不下或难产时也先会祷告基督或者祭拜鬼神,都不起作用后才来求助。赵一轩医生是妇产治疗专家,他经常出诊去帮助救治产妇,由于我精通傈僳语,又能吃苦,工作中也努力认真好学,赵一轩医生出诊时经常会带着我,我既为他做民族语翻译又做他的工作助手,赵医生也会在治疗现场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我,在给病人诊疗看病时,我会在旁边认真观察学习,他也会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病情。他治疗的病人中有一些是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胎盘没有出来,他用自己专门的人工剥离胎盘技术,将产妇危急情况转危为安,在处理产妇情况的时候,有时他会让我带上消毒手套将手伸进产妇体内,让我临床体验感知实际复杂情况,在他的亲自指导下,我实际操作了给产妇剥离胎盘的技术。那时我虽然学过一些专业医疗卫生知识,但由于临床工作经验不多,掌握看病治疗的技术水平能力有限。跟着赵医生出诊的日子里,赵医生耐心讲解和手把手临床实际教学,我学到了一些扎实的医疗知识,特别是在妇科疾病治疗方面,我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治疗技能,为我的工作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工作中我也时常遇到产妇需要手工剥离胎盘的情况和一些复杂棘手的病症时,我也能冷静思考面对处理。</p><p class="ql-block">那时怒江不仅缺医少药,还严重缺少医疗卫生人员,后来政府招聘了一些本地的男女青年,用半年的时间教他们如何给病人打针、量体温等一些简单的医疗救治业务技能培训知识。到了九月份医院的设备和各方面条件有了一些改善,条件相对成熟后便成立了碧江县人民医院,政府将一个已经废弃了的学校小礼堂分给了县医院,房屋虽然破旧不堪,但总是个落脚之地。我们用布帘隔出看病诊疗区和医务人员生活住宿区,由于房屋过于破旧,时常会遇到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情况,有时睡到半夜就得起来接雨水补漏房,我们就是在这样艰苦创业的条件下开展工作。</p><p class="ql-block">1952年成立了碧江县医院时,从省医疗队里留下来了两个医生,赵一轩医生是其中的一个,他成了怒江州人民医院的第一任院长。而我也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县医院里从事护理工作至1954年。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我们所在的原碧江县医院改为怒江傈僳族自治人民医院,同年我被送到丽江专员公署在职卫生人员进修班学习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半年学习结束后回到州医院仍然做护理工作。1956年3月份我又被单位安排到云南省卫生厅在职卫生干部进修班学习疟疾防治,半年学期结束后组织上让我到丽江专署卫生科报到,然后被分配在丽江五台乡搞血吸虫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半年之后,又分到华坪县搞疟疾的普查普治工作一年。在丽江工作一年半后于1958年底才回怒江州医院。1964年3月我在丽江地区卫生学校学习医士专业,毕业时取得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回怒江后我被安排在防疫站从事防病治病至 1968年。1969年文革期间和许多同事一起我被下放到六库新村"五七干校",在“五七干校”期间仍然是在医务室做医疗工作,1970年“156工程 ”(修建碧江至贡山县的边防公路)开始开工,我又随筑路队从碧江到贡山一直做医务工作,修路工程结束后我于1973年调到福贡县人民医院从事医疗工作。</p><p class="ql-block">1978年9月至1979年11月我有机会到昆明医学院附二院麻醉科进修,专业学习麻醉,在一年零两个月的专业进修时间里,我抓紧一切 时间,如饥似渴的努力学习有关麻碎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通过进修学习我掌握了硬膜外麻醉、腰麻、静脉复合麻醉,乙醚吸入麻醉、全麻插管、分离麻醉、臂丛、颈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神经安定麻醉及其它神经阻滞及麻醉意外处理,心肺脑复苏的急救处理等一些麻醉专业知识和临床技术。</p><p class="ql-block">1981年4月我调回到怒江州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从1978年 开始一直从事麻醉专业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熟练了 各种麻醉技术操作及各种麻醉药物及抢救药物的应用。 工作中认真严密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 ,在14年的麻醉工作中,从来没有发生过因麻醉而造成 的意外及死亡事故,也未发生过任何医疗事故及差错。</p><p class="ql-block">为了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我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找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通过自学及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手术麻醉效果,最终使自己能够胜任各种类型手术的麻醉工作,承担各种危重病人 及疑难患者的麻醉,使每个手术患者能在无疼痛下,顺利度过手术关。</p><p class="ql-block">近年来疼痛治疗已列为麻醉科工作范畴,通过自学我又掌握了一些疼痛治疗技术,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疼痛 治疗近500余人次,收到良好效果,也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使患者 解除了多年的疼痛及精神上、生活上的沉重负担。曾经有过一例顽固性隔肌痉挛患者,经我院内科、外科、中医、等一些科室治疗后不见效果而转入我科,我经过隔神经阻滞治疗后,让患者痊愈出院。此后有更多疼痛患者不断来我科求治,我都能及时治疗和处理,得到患者高度评价。 </p><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以来,在党的关怀培养下,我热爱医务工作, 有事业心。回忆五十年代初的刚参加工作时,碧江县被人们称为“鬼神世界”,长期以来缺医少药,各族兄弟姐妹的病痛被“鬼神”统治着,我们面临的工作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宣传党的政策和科学文明,还要与鬼神及愚昧无知的落后思想作斗争。医药卫生工作虽然很难开展,但为了边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必须付出更多,我和同事经常翻山越岭到少数民族村寨里上门找病人,我每年80%的时间都在大山深处的村寨里忙碌奔波,披星戴月爬山涉水风雨无阻,那时怒江还没有公路,我们得自己背上行李、药箱、口粮送医送药上门,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奔赴在传染病流行病的村寨里, 足迹踏遍了碧江县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在50年代那个艰苦的岁月里虽然医疗设备简陋,药品也很少,但由于当地少数民族百姓从来没使用过药物,因此很少计量的抗生素在在一般消炎抗病治疗中也非常有疗效。为了取得群众对医药卫生的信任,我们平时还要做大量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为了抢救危重病人我们渡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也用我们治愈康复的病人教育群众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疗治病,最终我们用实际行动取得了群众对医药卫生的信任,为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已生事业发展做了许多基础工作,为了边疆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 贡献了我全部的精力。</p><p class="ql-block">60年代初我曾参加过云南省性病查治医疗队,对碧江县性病进行普查普治,通过这次普查普治,基本上消灭 了这一区域的性病,我还参加了当年云南省、肺血吸虫病的调查,为怒江州传染病的防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参加卫生工作至今,我对工作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伦怨、服从组织调动、服从工作分配,用心用情对待每一个病人,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同事一道搞好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党和人民对我的教育和培养,也是自己不断进取和勤奋努力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在边疆几十年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付出进取,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宗旨。虽然边疆工作条件艰苦,生活清贫,但我从来没有抱怨,也没有虚度光阴,如今我已经退休,我感到精神上的充实和宽慰,我从来没有虚度光阴,我一直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为少数民族群众付出了自己的所能,为边疆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怒江州人民医院为她的工作做了总结和事迹宣传:</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张玉莲同志为边疆医疗卫生的发展无私奉献 四十四年的事迹。</b></p><p class="ql-block"><b>一.安心边疆工作,以强烈的进取的事业心、扎实的业务基础、崇高的仁爱精神、服务于边疆各族人民。 </b></p><p class="ql-block"> 怒江峡谷,惊山险水,民族杂居。鲜放前,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几乎与外界隔绝,各族人民生活贫困,生产方式落后,有的地区仍处于原始社会状态。 解致初期为了使边疆各族人民过上文明健康的生活,党和国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有志青年,放弃了刚刚过上的好日子,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了怒江,他们艰苦创业,白手起家,为怒江的进步和繁荣,为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张玉莲同志虽然是怒江本地人,但她和那时的有志青年一样为新中国的解放、为怒江边疆卫生事业建设,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她平凡的一生和不平凡的经历,使之成为边疆各族群众和医务同事敬佩的人。</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一年在丽江地区卫生人员训练班学习期间,张玉莲同志以很强的事业心,刻苦钻研学习业务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学习结束后分配到边疆,她用自己所学到的医疗技术,为落后的边疆各族群众解除疾病的痛苦。当时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差,对年轻人来说崇高理想与实现确实差距太大,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分配到怒江后张玉莲同志面对当地没有医疗机构、无医无药无房真可谓是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她没有退缩。当时少数民族群众的病痛被鬼神统治者着,有病只是求神祭鬼,百姓群众不知什么是科学也不相信科学和医药,开展医疗卫生工作非常困难,然而张玉莲问志知难而进,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在当地 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关怀帮助下,她与三位同事用政府分配的一间房屋开设了医疗室,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抢救危重病人,接种各种疫苗,从此怒江开始有了治病救人的医疗卫生工作,有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给边疆缺医少药的地区带来了第一个福音。为了发展和壮大怒江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扶持帮助下,张玉莲同志和同事们努力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一九五二年县人民医院的成工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是怒江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史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四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建州后,由原来的县医院扩建并升为州人民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看病需求使原有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不能满足需要,张玉莲同志深知知识技术的重要性,也因她在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表现使她成绩突击,1954年她被选送到丽江地区卫校在职卫生人员进修理学习深造,她带着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结合实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p><p class="ql-block"> 学习归来后,她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之中。因她工作中成绩突击,于一九五六年又被选送到省卫生厅举办的在职卫生干部进修班学习,在不断的进修学习和反复的实际工作中,张玉莲日志深深感到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医疗技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先决条件,当1964年在丽江地区卫校医士专业学习毕业后,她已经是一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成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医疗技术才能的优秀医务人员了。</p><p class="ql-block"><b>二、工作中的部份事例</b></p><p class="ql-block"> 1. 调查控制碧江二区亚角村发生麻疹大流行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九年原碧江二区亚角村发生麻疹大流行,传染病在村寨不断迅速传染蔓延,不少患儿因肺炎、喉炎、腹泻和各种合并症被夺去了生命,在这紧急关头,张玉莲和几位同事赶到疫区,顾不上个人的辛苦、劳累以及被疾病传染的风险,立即投入工作,他们分片包干,挨家挨户送医送药,抢救各种危重病人,在病人家中度过了 多少个不眠之夜,使这场传染病的流行得以控制,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三十多年过去了,曾经受过张玉莲抢救的患者,仍然不忘记这位 "奶迟斯玛"(傈僳语“医生”)的名字。</p><p class="ql-block">2. 调查治疗外逃缅甸边民回怒江时带回的疟疾病,并控制住了恶性疟疾在怒江的流行传染</p><p class="ql-block"> 怒江州与缅甸接界。一九六零年部份边民外逃到缅甸,因缅甸为虐疾病流行的高发区,部分外逃边民害怕在缅甸染上疟疾,就又返回怒江,但那时这些回归人员大部份都患上了恶性虐疾病,恶性疟疾不同于“间性疟疾”和“三日疟疾”,那是比较其他疟疾更具有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疾病。为了边民的身体健康,也为了防止恶性疟疾在我国边境一带的传播蔓延,张玉莲和同事们深入第一线,走村串赛,对回归人员进行血液检查,在怒江高山峡谷中,为了寻找一个虐疾患者,他们翻山越岭过溜索下沼泽,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不知流下了多少艰辛的汗水,她们对回归的边民采取了抗虐治疗,有效制止了当时虐疾病在我国边境上的传播。</p><p class="ql-block">3. 原碧江二区腊母甲村抢救伤员经过</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九年某月的一个夜晚,人们已准备安静休息入睡,突然电话里传来碧江二区腊母甲村(在江西 )有一危重病人伤势过重又因路途遥远不能送来医院,需派医务人员到山寨现场抢救治疗,张玉莲同志与二区卫生所的李三妞同志一起不畏难险前往出诊。途中雨夜交集道路遥远艰险,并且还必须丛滔滔怒江的江面上过竹筏到江对岸。张玉莲和同事通过长途 泼步赶到病人家中,患者因开放性臀部肌肉大块撕裂,失血过多生命已经危在旦夕,根据病人情况,她顾不上途中的劳累就开始进行抢救,通过认真止血,清创缝合及有关抢救处理,使重危患者转危为安,一直等病人的病情稳定后,才返回医院。</p><p class="ql-block">4.抢救一家四口中毒病人</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零年某月的一天下午,原碧江勒墨然卡村一家四口人发生箭毒中毒,时间就是生命,张玉莲闻讯后,为了争取时间抢救中毒患者,放弃休息时间,冒着倾盆大雨,和同事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划竹筏到江对岸的村寨进行及时的抢救,使中毒患者全部脱险。</p><p class="ql-block">5.控制百日咳流行</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七年原碧江五区三村发生了百日咳流行,当时张玉莲同志已经怀孕六个月,为了扑灭百日咳流行病,她不顾自己个人身体的安危,她到疫区走村串寨送医送药,有效控制了百日咳病的流行,直到距离预产期还有12天她才返回,她的工作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和领导及同事的好评。</p><p class="ql-block">6.为改变怒江州交通落后的面貌为修路工人医疗服务</p><p class="ql-block"> 怒江州过去没有公路,1971开始修筑从匹河至贡山县的公路(即1562程)。从1971年至1973年贡山公路通车,她一直在基层连队为筑路工人进行医疗服务,在野外工地上和工棚里为筑路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辛勤的工作,张玉莲同志的小孩也都诞生在简陋的工棚里,直至这条公路完成后才返回医院工作。</p><p class="ql-block"><b>二、如泥土一样的朴素平凡,象太阳一样温暖灿烂。</b></p><p class="ql-block"> 在个人生活上张玉莲同志勤俭简朴,孝敬长辈,爱护家人。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全心全意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为了工作上的需要,她学会了怒江傈僳族、怒族和勒墨人等几个民族的基本语言,她和群众打成一片,无论走到哪个村寨,即便从来不相识,只要交谈一两句话,百姓群众就能把她当成自己家里的贴心人,她心里时刻装着患者,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只要听到那里有病人,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风雨交加的夜晚,她都会毫不犹豫的背起药箱,翻山越岭、涉水过溜赶到病人家中,多年来,她的足迹走遍了边疆的山山水水,走遍了怒江峡谷里的许多村寨,她团结同志乐于助人,特别注意培养当地的少数民族医务人员,业务上耐心细致的帮助他们,生活上无微不致的关怀他们,使同事们对她有信任感、崇敬感。</p><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中她认真负责,有高度的责任感 ,业务上从不出差错。她清楚的知道,医疗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工作,所以她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探索钻研医疗技术,从1951年的卫训班到1964的系统 医士专业毕业,从各种短期的业务学习到中年以后 麻醉专业的进修,张玉莲同志始终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通过参加训练班、进修、自学、实践、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写笔记、写论文及各种方式,不断更新知识,使许多疑难问起题得到解决,在关键时刻救活了很多危重病人。 由于她熟练高超的医术,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1980年被评为福贡县"三八"红旗手,1989年 在优质文明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服务员”,特别在近几年通过她对疼痛医学的钻研,在州医院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中,开展疼痛治疗,一年来仅是在疼痛病人治疗过程中她就医治了800余例病人,使患者解除了多年来饱受疼痛折磨之苦,解除了患者因疼痛造成的精神痛苦及沉重的生活负担,愉快地重返工作岗位,许多疼痛患者称她为"神医"。</p><p class="ql-block"> 张玉莲同志安心边疆工作四十余年,她事业心强,热爱边疆,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服从分配和调动,工作中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生活上她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热爱人民,团结同志,全心全意为怒江各族人民服务,她把自己的 一生献给了怒江,她不愧为自尊、自爱、奋发、上进、自强不息的中国女杰。时间会流逝,一切会改变,但张玉莲同志的高尚医德医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b>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b></p> <p class="ql-block"><b>回顾边疆四十五年的工作经历</b></p><p class="ql-block">我于1936年4月份出生,1951年1月我在碧江省立学校(六年制)毕业后被推荐到丽江专员公署卫生人 员训练班学习,除我之外还有另外三位傈僳族同学和迪士、虎东华、和文诚,6月份我们学业结束后分回到怒江,当时人民政府设在碧江县,而政府内还没有医疗机构,政府腾出一间房子作为医务室,我和三个同事就在这间狭小的房间内开展了医疗卫生工作。刚解放不久,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来的边疆少数民族百姓对科学和医疗并不了解,他们有小病自己扛着,有大病就祭鬼拜神,他们不相信医生靠几粒药片和手术就能把病治好,所以一开始来看病的人并不多,经过宣传教育,来看病的人才慢慢多了起来。</p><p class="ql-block">1952年底成立了碧江县医院,那时条件仍然非常简陋,没有住房,没有设备,没有药品,人民政府克服困难拨了一点款,在坡地上用芦苇杆捆扎成墙壁盖了几间茅屋当做“住院区”。1954年怒江傈傈族自治州成立,原碧江县医院改为怒江州人民医院。虽然条件有所改善,到仍然不能满足老百姓看病的需求,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在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逐步完善了医院功能。由于老百姓生活贫困落后,食品衣物简单匮乏,来看病的老乡个人卫生极差,所以医院对需要住院的病人进病房前对病人进行专门的理发、洗脚、更换病号服。院从碧江县医院到怒江州人民医院我一直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p><p class="ql-block">1964年我考入丽江地区卫生学校,以班里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医士专业。有了专业以后我更有了自己的事业心,从此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找机会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能力。在党的关怀培养下,我不断学习进步成长,我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单位及领导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和先进,到了1993年 11月我的职称被评为了副主任医师、行政上也担任了麻醉科主任的职务。</p><p class="ql-block">回顾自己几十年走过的路、经历的一切我感到新中国建设的不易,边疆少数民族能够过上文明生活的不易,怒江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到今天的不易,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过的那些“不易”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历历在目难以忘记。</p><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初的怒江,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形态体现在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当中。当时整个边疆地区贫穷落后,生产方式还处于刀耕火种、开荒狩猎、靠天吃饭,百姓生活物资匮乏生活方式简单,如果有人得了病年轻力壮的就自己扛着,年老体弱的就靠祭神拜鬼。因为没有公路,只有极少数人与外界接触,少数民族村落一直被封闭在峡谷深处大山之中,这里没有科学、没有教育、没有医疗,少数民族百姓生活被原始宗教鬼神统治着。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医疗卫生工作很难开展,多数百姓不相信科学,不相信医生靠几粒药片就能把病治好。为了在这样落后的地区开创党的医疗卫生事业,与鬼神及愚昧无知的落后思想作斗争,我和同事们翻山越岭涉水过河,到大山深处的村寨,登门寻找病人,每年约有70%的时间我们都在深山村寨里奔波,我们给患者治好病后,用实际行动来宣传科学文明、宣传党的政策。我们出诊时自己背着行李、药箱、口粮、到村里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和预防流行传染病在村寨里蔓延。生活在峡谷深处原始森林里的人们生活环境条件恶劣,各种疾病和热带传染病频发,我们时常冒着自己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去给村民看病诊疗,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时也得自己凭着经验和判断力治疗处理。每当传染病在村寨流行时,我们在乡下开展工作的时间就会更长久一些。</p><p class="ql-block">在五十年代为了取得少数民族百姓群众对医药卫生的信任,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用治愈的病例教育群众,从而推动了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建和发展。</p><p class="ql-block">1973年我调到福贡县医院工作,1978年到昆明医附二院 进修麻醉。1980年被评为福贡县“三八红旗手",1981年调到怒江州医院从事麻醉工作,从参加工作以来我深知自己的工作关乎人的生死,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认真负责,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从参加工作时翻山越岭、走村串寨、抢救病人、宣传党的政策,到12年的专业麻醉工作,从来没有因自己的过失造成病人的意外及死亡,也未发生 过任何医疗事故及差错。1989年在优质文明服 务活动中被评为优秀。</p><p class="ql-block">为了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我在业务学习方面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通过自学及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在多年的医务工作中,使很多危重患者脱离危险,在麻醉工作中也使很多危重病人和疑难杂症病人减轻了痛苦安全度过手术关。</p><p class="ql-block">后来疼痛治疗已逐步列为麻醉工作范畴,我通过自学掌握了一些疼痛的基础知识及治疗技术和方法。在我院们诊及住院病人中医治了近800余人的疼痛病人,收到良好效果,得到患者的好评和老表扬,有的患者解除了多年的疼痛 及精神上生活上的沉重员担,愉块的重返四化建设的岗位。</p><p class="ql-block">1989年有一位顽因性膈肌瘤挛患者,发病时非常痛苦,进水进食都很困难,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体征,在我院的内科、外科、中医科等治疗都无明显效果,而较入我科室后,我用隔神经阻滞治疗后病愈出院。</p><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至今,对工作一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服从工作调动、服从组织安排、服从病人需要,工作中从来不挑三拣四,也不拈轻怕重,用真情爱心对待每一个病人,认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为边疆 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此生无悔无憾。</p> <p class="ql-block"><b>故事1. </b></p><p class="ql-block">1959年碧江二区亚谷村发生麻疹疾病大流行,死了许多老百姓,特别是婴幼儿居多,村民对病魔毫无办法,每天只是靠祭鬼拜神来驱走病魔。我和同事接到出诊任务,当赶到村里时只见到处都挂着祭祀用的白色布条,整个村寨笼罩在妖雾当中。这是个居住人口相对比较多的大村寨,需要急救的患者也很多,我和同事三人分头抢救病人,我们分片包干挨家挨户送医送药,由于许多村民还不完全信任治疗和药物的作用,有的人会将分发给他们的药片悄悄丢弃掉,而那个缺药品的年代里,国家分发到边疆的医疗器械和药品都非常珍贵,所以我们挨家挨户到每个茅屋里找到病人治病时,每次都要看着患者把药片服下去才离开。白天我们到老乡家里给患者治病,晚上住在村公所的竹篾茅草屋里,当时村公所住房和工作条件都很差,我们住的房屋周围草深树多,树林草丛间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晚上总有风吹雨打和各种动物的鸣叫嘈杂声影响睡眠,虽然我们每天晚上都非常害怕,有时整夜都不敢睡觉,但我们还是治愈了村里一批批麻疹、并发肺炎、喉炎、腹泻等多种患病者。</p><p class="ql-block">还是发生在亚谷村的事情。有一天傍晚十分,乡公所打来电话,说亚谷高山村寨里有一个男子一直上吐下泻生命垂危,请求出诊救治。我和李三妞同事一起提着卫生所灌满油的一盏马灯就急匆匆赶路,当路途行走至三分之二时,马灯里的油烧完了,当时天黑伸手不见五指,路边的树林和草丛间还传出虫子、青蛙和野生动物的鸣叫声,我们又急又怕。刚好在路旁看到一个草窝棚,里边还堆有一些麦秸秆,这是村民到地里干活时搭建的临时窝棚,因为看不见路我们只好在窝棚里休息,打算等天亮时再走。不一会明亮的月亮挂在了当空,趁着月光我们接着赶路。深夜我们到了患者家里。这家里只有母子二人,由于非常贫困,茅屋里生活用品非常简陋,还经常挨冻受饿。这天家里收割麦子,儿子因为饥饿太久就吃了许多刚打出来的生麦子,由于吃得过于太多不一会就出现了胀肚子的情况,并且还伴着上吐下泻。我们进屋时只见儿子胀着肚子、翻着白眼、奄奄一息地躺在火塘边,周围有许多呕吐物和排泄物,我们简单清理环境后立即抢救病人,经葡萄糖和盐水输液治疗后,患者逐步清醒过来,但男孩母亲情绪依然不稳定,她看着儿子暂时还没清醒,认为孩子已经没救快要死了,所以她忽然从正在燃烧的火塘里拿起一根燃烧的木柴,往茅屋顶的干草上点火,要与儿子与这个家一起同归于尽,我们赶紧阻拦,经我们耐心劝阻,告诉她她的儿子会好起来的,这缓解了她的情绪使她慢慢平复下来。</p> <p class="ql-block">艰苦的岁月 燃烧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三姨和她篮球队的伙伴们</p> <p class="ql-block"><b>故事2. </b></p><p class="ql-block">1961年边境地区部份少数民族群众因生活贫困便逃往邻国缅甸,正值缅甸发生恶性症疾大流行,恶性疟疾不同于一般病种,是一种死亡率很高传染性很强的病,怒江边民到了缅甸后又害怕被恶性疟疾传染,只好又返回怒江。我们接到任务,要求到村里调查了解疾病传染情况,想尽一切办法必须预防和控制住病源的传播。于是我和同事不顾自己被疟疾传染的风险,立刻到村寨对回归的边民进行涂血片查虐原虫,我们在回归人员中仔细查找恶性虐原虫病患者,并对所有回归人员采用伯氨坤林、乙氨嘧啶 8日疗法,“8日疗法”就是让群众连续服药8天,有的百姓群众不相信药片能预防和控制病情,把发给他们的药片悄悄扔掉,于是我和同事们分片包干,连续8天,在村里一家一家地检查,一个病人一个病人地跟踪叮嘱,我们把药片和水送到每一个患者手里,看着患者把药服进肚子里才放心离去。那段时间工作一直非常紧张,忘记自己的辛苦,一心只想控制住病情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b>故事3. </b> </p><p class="ql-block">1959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偏远山区百姓群众,碧江县医院将院里的医护人员轮流派往乡卫生所上班。当时整个怒江地区都非常严重缺少专业医护人员,政府招聘了一批当地男女青年来做医护助理,她们大部分虽然上过学但基本小学都没有毕业,经过短时间的业务培训后就跟着医生出诊上岗,我们一带一的方式手把手教他们医疗诊治技术,他们边做边学,凭着医生的带培和自己的刻苦钻研,有些人后来就成为了怒江州第一代少数民族医务工作者。</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下午六、七点左右我在乡卫生所接到出诊任务,原碧江县二区腊母甲村有一个放牛娃被山上滚石砸伤,由于伤势过重无法送到卫生所,当晚我和李三妞(新招聘的一个傈僳族姑娘)一起出诊。我们从溜索上飞过激流的怒江到了江对岸,接着翻了一座陡峭的大山,天黑时才赶到村里,远远就看见患者家的茅屋,竹篱笆墙缝里透出的火光,进到屋内,只见患者睡在火塘边呻吟不停,身体周围有许多血渍,我仔细检查病人的伤情,看到创伤面很大,出血很多,病人的臀大肌一大片的外翻着,从医以来我从未见过这么大创伤的患者,我抓紧时间立刻进行止血、清创、缝合、输液等处理,待病人病情有所稳定时已经是深夜了,这时我才感到身心非常的疲惫,离开患者家之前我又再三嘱咐伤员和家人第二天一定送到卫生所来做进一步的消炎、换药和治疗,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到了卫生所,经过8天抗菌素的治疗后,病人基本痊愈返回了家中,我心里也有了宽慰。这也是我工作中非常难忘的一次经历。</p> <p class="ql-block"><b>故事4. </b></p><p class="ql-block">1960年的春,一天晚上九点左右,原碧江县三区勒墨然卡村的驻军给区公所打来电话,说村里一家4口人发生箭毒中毒生命垂危请求医务出诊,区长把这一情况通知了我们,我和一个年纪比我小刚招聘来不久的独龙族姑娘一起出诊。那天暴雨一直下个不停,山路湿滑崎岖难行,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区长安排了乡干事专门为我们夜行照明,乡干事身上背着满满一篮劈成小块的松树明子,一路上手里举着燃烧着的松明火把为我们照明。我们到了怒江边,这里渡江不像其他地方一样用的是溜索,而是用竹筏,因为雨太大,江水湍急,又是在漆黑的夜里,划竹筏的人说渡江太危险,所以不愿意送我们过去,当说明我们是过江去抢救病人时,他只有冒险让我们上了竹筏。黑夜里竹筏像一片树叶在湍急的江中摇晃漂流着,竹筏上江水淹没过了我们的脚踝,眼看着随时都有船翻人亡的可能,划竹筏的人一边紧张地划着竹筏一边一直不停地在抱怨着,我的同事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没经过这样的危机场合,所以吓得大哭起来,我虽然也非常害怕,但毕竟年长一些,只好自己壮着胆子稳住自己的情绪安慰着同事,终于我们惊魂未定地渡过了汹涌澎湃的怒江到达了对岸,还未缓过神来我们又急匆匆打着火把在黑夜里赶山路。到了患者家中,只见四个中毒的病人围躺在家中的火塘旁边奄奄一息,他们的家人围坐在他们身旁着急哀叹,我立即进行抢救治疗,注射了阿托品,又输了生理盐水,直到深夜病人才全部慢慢脱离了危险,这时我们才有了喘息的机会,村里附近有守边的驻军,邀请我们到驻地休息了一会。看着病人已经脱离了危险,第二天天亮时我们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就往回赶。大雨仍然一直下个不停,虽然是白天,渡江也还是非常危险,暴雨越下越大,江水越涨越急,还是那个划竹筏的人带我们过江,竹筏在江面上摇摇晃晃难以控制,划竹筏的人只是任由竹筏像一片树叶随波顺着激流往下漂移,漂了两三公里后才被急救漩涡推上了岸,岸边都是岩石草滩,好在我们脱离了危险,我们非常艰难地上了岸。回想起这段经历,觉得那时年轻无畏,一心只想到赶快去抢救病人,那时为了工作我们经常处在危险之中,常常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现在想起来虽然还有些后怕,但想到那些被我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的生命,我没有后悔,没有遗憾,只有感到无比的欣慰,经历的一切都值得。</p> <p class="ql-block"><b>故事5. </b></p><p class="ql-block">解放前西南地区有些少数民族都设有专门的“公房”作为青年男女恋爱的场所,那是提供给村寨里未婚青年男女集体夜宿的场所。这些公房多半是由村寨出资建立的。各地习惯大同小异。每天夜幕降临,未婚的青年男女便相聚于公房,燃起旺火,吹拉弹唱,谈情说爱,然后在公房同宿。当时怒江州碧江县五区傈僳族聚居地仍然保留着这一风俗,由于缺乏对性生活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男女青年对性生活无知和随意,使得这一地区的性病流行严重,许多梅毒病人手脚溃烂,有的新生儿在母体里就被感染。省里派出了七人医疗组、怒江州也派了七人组成14人医疗调查组,我们到了五区的玛夸底村后,省州医务人员搭配分成两人一组到村里抽血、化验进行普查普治,我和省里的张淑秀医生分为一组,当时给梅毒病人治疗的药物主要是10毫升的油质青霉素,由于油质青霉素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每个患者每次5毫升分两次注射,我们仅是推注射器手上就出了许多茧子。通过普查普治基本消灭了这一地区的性病传播。任务完成后,我和省里的同事张淑秀医生从山上村寨返回,准备与全部医疗组队员一起返回县医院,刚到山下集中点玛夸底村,疲劳还未消除,山上就又有赫依阿洛村的人来求出诊,本来我们在做普查普治工作时就在患者村寨附近,可那时他们不相信医学,所以没有通知我们,当他们做了祭鬼神拜对患者没有作用后才来找我们救急,我们只好又背着药箱回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山上村寨里救人。</p><p class="ql-block"> 赫依阿洛村寨里的这名患者产妇自己在家里分娩胎儿,整整一天胎盘仍然不下,产妇奄奄一息,我们赶到他们的茅屋时,她的家人还在杀猪宰鸡祭神祭鬼。我和同事都没学过妇产医疗知识,两人都没有处理过这样的病情。想起我曾经跟我们院长出过诊,他是当时非常出色的妇产科医生,与他一起出诊时遇到过这种情况,那时他让我稳住情绪沉着冷静应对,他手把手教我,让我自己操作亲自体验人工剥离胎盘的手感技术,让我有机会接触了妇产科治疗技术实践体验,这次遇到的情况与当时大庭相径,所以我没有其他选择,经过认真消毒和准备工作后,我用人功剥离术将胎盘完整取出,使产妇脱离了生命危险。这次的经历,不仅让我的医疗水平能力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也用事实教育了村民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的治病能力,不要相信祭鬼拜神。因为山下驻地还有其他同事在等着我们,处理完病情后我们就急着赶路了,当我们离开村寨时,老乡一定要送我们二十个鸡蛋,由于天色已晚,下山道路崎岖不好携带,我们将鸡蛋煮熟后放在药箱里便赶路下山了。到了玛夸底村我们医疗队的集中点时,同伴们由于等待时间太长先一步回去了。我和张淑秀医生往回走时,又累又饿,一路吃着煮熟的鸡蛋很晚很晚才回到单位。</p> <p class="ql-block">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六二六”指示。</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十几年后,为了改变旧中国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中央政府和卫生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发展中西医结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重大传染病等。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霍乱、鼠疫、性病、天花等多种疾病在全国范围内被消灭或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接生员队伍迅速扩大,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大幅降低。</p><p class="ql-block">“六二六”指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一是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二是改革医学教育,培养适合农村需要的医生;三是简化检查治疗方法,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和效率;四是重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的预防和治疗;五是发挥基层卫生组织和群众自我保健的作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水平。</p><p class="ql-block">在“六二六”指示的指导下,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建立了以县为中心、以乡为基础、以村为依托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培养了大批适应农村需要的“三线”医生(即从城市医院抽调一线、从城市卫校毕业生中选拔一线、从农村中选出一线)和“赤脚医生”(即经过简单培训后,在农村从事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推广了中西医结合、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爱国保健运动、计划生育运动等。</p> <p class="ql-block"><b>故事6. </b></p><p class="ql-block">在执行中央“六二六”指示中,怒江也开展了“农村大治病”运动。对于偏远山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来说除了人身上的各种流行病传染病以外还有许多热带病、地方特种病等,还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习惯养成的一些特殊病种,加上长期对人类疾病认识理解上的错误,使整个怒江地区存在的问题更加普遍、更加严重。</p><p class="ql-block">怒江州为了开展“大治病运动”,医院60%的医务人员分成小组派往各村寨,我和红锦云被分配到了五区(如今的古登乡)四村得登乡,乡镇府为我们建盖了几间简易的茅草房,我们开始收治病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时怒江州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引起的各种疾病,结合治疗国家配供了猪油、红糖和黄豆,每天熬煮后给病人早晚各服用一次,配合其他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病人基本痊愈。除了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各种疾病,常见的还有各种妇科疾病。由于老百姓生活贫困,常常饥饿引起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还有就是不懂科学知识,许多产妇分娩后很快就做体力农活,最终造成许多妇女子宫脱垂、月经不调、分娩难产、梅毒和各种性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67年3月</span>原碧江五区(今古登乡)马跨底村,百日咳流行,死了许多孩子。由于严重缺少医护人员,当时我虽然已怀孕有6个月,但由于医务人员紧缺,我也只能坚持前往疫区防病治病。由于村民不相信医药能治病,家家户户在做祭鬼拜神给孩子治病,我和同事只好挨家挨户寻找病孩,拿出自己带的干粮给营养不良的病孩煮饭吃,当老百姓看到医治好了几例病孩后才相信我们能治病,病孩数量太多,我们在村里坚持了很久,基本上控制住了百日咳病的流行,得病的孩子也已经好转,就这样我一直坚持在疫区工作,直到离我生孩子的预产期还有12天才我回到县里。</p><p class="ql-block">“大治病运动”期间,医院里有一个从北京新派来的卫生科长是从部队里来的,他接到乡里的求助电话,要求医院派人到五区五村救助一个分娩三天孩子还没生以来的产妇,科长叫我先去村里了解一下情况,这个村寨地处非常偏远,我也没去过所以不认识路,乡里给我派了一个向导,我们从村公所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分娩产妇的家中。</p><p class="ql-block">茅屋中间的火塘边上围坐着一些产妇的家人,而产妇的双脚用绳子拴着整个人被倒着悬吊在房梁上。她的家人说,产妇分娩三天只有小孩的一只小手出来,为了让那只小手缩回子宫里,家人就想了把产妇倒吊着的办法,看到这种情况我又担心着急又感到产妇家人的愚昧无知,我让他们赶快把产妇从房梁上放了下来,我立刻给产妇做了检查,产妇已经非常虚弱,孩子也没有了胎心,那只小手冰凉惨白没有了血色,我也从未遇见过这样的情况,不知如何处理,但也不能见死不救,我急忙叫来村卫生员帮忙,可村卫生员是个男的而且还是产妇的亲戚,所以按照当地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他是不能见产妇的,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肯来到现场帮忙,没有人帮忙,也没有可以商量的人,产妇已经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虽然自己也没经历过这种情况,冷静思考后我鼓励自己振作起来,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和以前跟着专家医生出诊时的用心观察,根据眼前的实际情况,我先仔细给产妇消毒后,带上消毒手套用手将已经出来的那只婴儿的小手慢慢塞回子宫里去,当手伸进到产妇子宫里时刚好又触摸到婴儿的下颌,于是我就用力顺势将小孩整个拉了出来,当小孩被拉出来时羊水和胎盘也一并带了出来,一股恶臭顿时在茅屋里弥漫开来,看起来孩子死在腹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产妇家人的请求下,我手上拿着死婴和产妇家人一起走了离家很远的路将死婴掩埋后,又急忙赶回茅屋里给产妇消毒、打了抗感染的青霉素,这时村卫生员才来到现场,我交给他后七天需要用的药和针水,嘱咐他按时给产妇打针吃药,处理完毕后我才离开,后来电话过问产妇情况已经康复了。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复杂棘手的情况,当时我既害怕又担心,过后都一直心有余悸。当年在下乡出诊时,我经常遇到课堂上没听过、老师没讲过的一些病况,刚开始自己也会慌了神、不知所措,经常是又着急又害怕。但为了抢救百姓群众的生命,许多时候都是来不及多想,只能抢时间,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冷静沉着应对处理,也总能化险为夷将一个个生命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p><p class="ql-block">还有在五区“得登”“那米村”同样是一个产妇,分娩孩子两天胎盘都没下来,家人先是给她祭鬼拜神,没有作用后才给我们电话要求出诊。在一条湍急的河流上,反复来回过了十几次木桥才赶到产妇家里。还有“俄嘎”自然村也是有一个产妇子宫收缩无力,三天也没能将孩子生出来,这些都是离县、乡很远的偏僻村寨,我都是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她们的村寨,用人工剥离胎盘法将她们一个个抢救过来。</p> <p class="ql-block">姨夫是个不尚言辞的人,他工作努力、踏实、勤奋,为人真诚善良。工作中他与三姨相互帮助,生活中他与三姨相互依靠, 他勤勤恳恳默默付出,和三姨一起抚育子女,努力让孩子们成才。他们相濡以沫,一起渡过了许多艰难困苦的日子,携手走过了近六十个春夏秋冬,真正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之间没过相互的承诺,也没有华丽的誓言,但他们在艰苦的岁月里、在平淡的生活中走过了六十多个春夏秋冬,走到了白头,走到了天长地久。</p> <p class="ql-block">相濡以沫 白头到老</p> <p class="ql-block">神奇美丽的怒江峡谷</p> <p class="ql-block">三姨在工作实践中写下了许多笔记、体会和论文</p> <p class="ql-block">一生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守护天使,人们之所以尊重医生,是因为生命至高无上。没有医生,就没有生命的延续;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正是这份义无反顾的信仰,让那些医师们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行业,奉献自己的所有。</p><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中国医师节”,这也是继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之后,我国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p><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19日,中国的医师们拥有了一个自己的节日——“中国医师节”。</p><p class="ql-block">习总书记说过“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他充分肯定了广大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贡献,高度赞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精神。</p><p class="ql-block">医务工作平凡而又伟大,琐碎而又不易,艰辛而又劳苦,我们崇敬医者用柔弱的肩膀挑起生命的重担,赞美医者用真爱温暖和抚慰患者身上的创痛和心灵的忧伤。</p><p class="ql-block">如今,社会文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环境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党和国家又设立了“中国医师节”,这是对医务人员的深切关怀,是对人民健康的重视。这就使得医务工作者有了自己发展和进步的空间,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助推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环境条件的改善,使我国整个医疗卫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的时代。然而,回想解放初期我国的医疗卫生状况,想起三姨她们那一代医务工作者,她们在工作中面临着没有房屋设备、没有技术和药品的环境。在生活中她们风餐露宿忍冻挨饿,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为了新中国边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她们走过了非常艰难的路程,她们为边疆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想想过去,看看今天真的是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我的三姨张玉莲在我心里是一个真诚、善良、宽厚、慈爱的人,在家里她是个勤俭持家的好妻子好母亲,在工作中她是个认真负责、努力奉献、不断学习进取的医者。她是我最敬重的长辈之一,她在我的生活和精神上一直是一个支撑。</p><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19日是我国第一个医师节,谢谢这个节日给予白衣天使们的荣誉和敬意。不过即便不到这个节日,对三姨和她家里“穿白大褂”的姨夫、表妹和侄儿以及所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我永远都怀有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4年的母亲节,祝三姨妈妈健康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