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左思《蜀都赋》载:"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币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p><p class="ql-block"> 写在前面:作为一位成都生成都长的成都人,终于来到了近几年大火的成都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对成都博物馆按道理说我并不陌生。80年代初开放初期,成都博物馆曾设在现在的太古里旁的大慈寺内,那里是我上下学必经的地方,经常在放学后就进去瞧一瞧,偶尔蹭些讲解,<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记忆中小小的一个展厅。当</span>博物馆热遇见成都博物馆的流量密码,或许是期望有点高,或许是殿堂级的博物馆看的有点多(两次国博、两次考博),当我的小白鞋被拥挤的人群踩成小黑鞋后,才在611所出土的陶俑前调动起观展激情。</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只说自认为的重点,其他的略过。</p><p class="ql-block"> 先介绍讲解员讲述的一大一小两镇馆之宝(反复询问,回复镇馆之宝只有两件,但我认为远远不止)。</p> <p class="ql-block">一大——秦汉·石犀</p><p class="ql-block"> 成都天府广场东北侧出土</p><p class="ql-block"> 石犀为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长3.8米,宽1.2米,高1.7米,重约8.5吨,形状似犀,作站立状,腿短头长,躯干壮实。耳、眼、鼻、嘴雕刻简练,下颌及躯干饰卷云纹,风格质朴粗犷。角、尾未见,很可能是有意省略。有学者猜测石犀与李冰治水有关。汉《蜀王本纪》载:“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在市桥下,二在渊中,以厌水精。”此犀可能是府中二枚之一。</p> <p class="ql-block"> 此石犀在1973年成都天府广场东北侧(就是面对主席像的右侧,钟楼的对面)施工时曾被发现,由于技术原因,一直埋于地下,至2013年才重见天日。记得当时的成都商报铺天盖地都在谈此物,没想到成了成博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石犀上面的凹坑,就是当年打地基时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一小——西汉·经穴漆人</p><p class="ql-block">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漆人高14厘米、头宽2.6厘米、肩宽4.2厘。裸身,直立,手臂垂直放于两侧,手五指并齐,掌心向前,双脚呈一字站立。光头,眉、眼、鼻、口、耳清晰,体形匀称。通体髹黑漆,身上刻有纵横复杂的经络线,并刻以圆点标示穴位。</p> <p class="ql-block">—、巍然王都</p><p class="ql-block"> 以广汉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 (约当夏﹣商时期)与以成都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约当商﹣西周时期) 前后承继,是古蜀王国的辉煌时期,构成了中国古代区域文明发展的独特模式。</p><p class="ql-block"> 金沙遗址、三星堆太辉煌,成博只象征性的陈列了几件(我是这样认为),特别是三星堆陈列的如国博、川博,仍然以“青铜人像”为标件。</p> <p class="ql-block">商·铜人头像——仍然以招风耳·千里眼呈现</p><p class="ql-block">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 平头顶,刀状长眉,杏形立眼,眼睑线下垂。三角形鼻,鼻梁挺直,长直耳,耳垂穿孔。阔口,闭嘴,宽下颔。粗颈,颈前后铸成倒三角形。头发向后梳理,发辫垂于脑后,发辫上端扎束。</p> <p class="ql-block">商周·<span style="font-size: 18px;">铜锥形器</span></p><p class="ql-block">成都金沙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 锥形器,体细长 。上端呈圆柱状,下端呈尖锥状,在成都平原的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都有发现,有玉质和铜质两种。金沙遗址出土的此件铜锥形器,中空,上端刻画纹饰,上下分别为两周线纹,中间为鱼纹等纹饰 纹饰主题与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金冠带和金鱼纹带、三星堆遗址出土金杖相似。</p> <p class="ql-block">商周·<span style="font-size: 18px;">铜有领壁形器</span></p><p class="ql-block">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 有领璧形器(有领璧)是古蜀文化中具有鲜明时代和地方特征的的一类器物,在成都平原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大量出土,是古蜀王国重要的祭祀用器。有铜质和玉质两种,形制大同小异,呈圆环形,中有一圆孔,孔壁凸出于环面成领,极少数带短柄,器表素面或饰鸟纹等纹饰。这类器物从中原地区到东南沿海再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都有发现,显示出先秦时期蜀地与这些地区密切的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二、载魂之舟——这部分内容在四川博物馆看展时忽略了,这里隆重补上。</p><p class="ql-block"> 2000年在成都市商业街发现的船棺合葬墓,发现时尚存船棺葬具17具,其中最大的船棺长18米,是国内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船棺葬,应属开明王族的墓地。以船形棺木为葬具,是这一时期巴蜀地区流行的葬俗。</p> <p class="ql-block">战国·船棺</p><p class="ql-block">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p><p class="ql-block"> 上船棺:该船棺带盖长约4.77、宽约0.7-0.9、高约1.08米。其作法是将一根楠木去掉三分之一,将剩余的三分之二挖空中心部分,剖凿而成,形似独木舟,船仓即为棺室。在棺的前端由底部向上斜削,略为上翘,有如船头,在其两侧各凿有 一个半圆形的孔,孔身斜穿至棺面上。棺盖也以同样的方法制成,形制与棺身一样,棺盖与棺身上下两部分对扣在一起 成为一个完整的船棺。棺内随葬陶器、漆木器等。</p><p class="ql-block"> 下船棺:该船棺长约4.53、宽约0.8-0.9、高约0.6米。棺内随葬有竹筐、竹席、漆木器等。</p> <p class="ql-block">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还有一大看点就是:花了17年才修复的古蜀国漆器。(当时这些漆器都在船棺内)</p><p class="ql-block"> 漆,割破漆树树皮会流出来的汁液。咱们的先人老早就发现漆的奇妙用处:做粘结剂,粘东西;做防腐剂,涂于木材或竹子表面,有防腐的作用。再后来,为了竹木器物的好看,会在漆中添加各种天然的颜料,涂在器物表面就防腐和美观兼顾。</p><p class="ql-block">防腐和美观在之后的几千年的漆文化中占据主导,从夏商到清代从未间断,其中战国秦汉是第一个高峰,唐宋也不错,明清又是一个高峰。</p> 对于埋入地下的漆器,往往用做器物的竹木腐烂而只留下漆皮,万幸器物还有“形状”的,出土以后会很快失水、漆皮脱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所以,出土漆器的保护是一个难题。这件出土于成都2500年前的漆床,充分显示了漆器的保护成果,科研人员花了17年的时间让它完好如初。(不过成博的这件是复制品,问讲解员真品在哪,答不清楚,后来看“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对这张床的介绍,或许在首都博物馆)。 漆床的修复用了17年的时间,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漆木床。这么漂亮的漆床,主人至少是古蜀国的贵族。 这件漆床不是冥器,应该是日常用的。主人去世后作为陪葬品埋入地下。这种床的形制和中原地区的相差有点大。通体髹漆,并绘有漂亮的纹饰。<br><br> <p class="ql-block"> 长期埋入地下的漆器,出土如果没得到正确的保护,很快就会失水、开裂、掉皮……。这件漆器在水中泡了十年才着手修复。经过精心修复,从45个漆木器散件到拼接复原“古蜀第一床”焕彩新生!</p><p class="ql-block"> 漆床床足</p> <p class="ql-block">漆床床尾板</p> <p class="ql-block">漆器座</p> <p class="ql-block">漆几</p><p class="ql-block"> 木胎。器表髹黑漆。盘面大部分涂朱,用线面结合的方法绘制复杂的纹样,盘外壁纹饰似蝉纹。圈足上则以朱、赭两色单线勾填蟠螭</p> <p class="ql-block">漆几</p> <p class="ql-block">漆虎形构件</p> 木牍、竹简的保护与漆器保护到有些相似,都是在出土时不能自然脱水,通过化学试剂填充脱水再固定形状,才能最终保护下来。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简。现在技术真好,除了脱水定型,再把竹简密封在有机玻璃里面,展览、释读研究时都不至于损坏。 <p class="ql-block">三、蜀国利兵</p><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期,蜀与周边战事频仍,曾一度攻秦至都城雍(今陕西凤翔 一带),又取南郑;"据巴蜀之地", 东伐楚至兹方(今湖北松滋)。成都地区墓葬遗存中大量出土青铜兵器即是这一时期蜀国"尚武"史实的反映。</p><p class="ql-block"> 成博这一时期陈列的青铜器比起中原地区的,只有寥寥几件。</p> <p class="ql-block">战国·狩猎纹铜壶,</p><p class="ql-block"> 腹径26厘米,高41.4厘米,成都青羊小区出土。壶口微侈,颈部瘦长,椭圆形腹,矮圈足。肩部两侧有对称的铺首衔环一对。从壶颈口部至圈足,全身分为七段,均有不同的图案和纹饰组成。主题图案有羽人仙鹤图、狩猎图、三足鸟向日图等,在三组图案之间,分别由几何菱形纹、蟠螭纹、云雷纹等纹饰间隔。</p> <p class="ql-block">战国·虎钮铜錞于( chun yu )</p><p class="ql-block"> 椭圆形,有沿外侈,短颈广肩,上腹略鼓。虎形钮,钮上饰云雷纹。铜錞于是古代的一种军中打击乐器,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p> <p class="ql-block">战国·铜钲 (zheng)</p><p class="ql-block"> 钲身椭圆,一面饰巴蜀符号,钲柄为棱形。古代的一种乐器,形似钟而狭 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 鸣,在行军时敲打。</p> <p class="ql-block">春秋至战国时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铜盏</span></p><p class="ql-block">成都青白江区双元村船棺墓群出土</p><p class="ql-block"> 铜盏是楚文化的典型礼器之一。根据传世主子申盏盂、湖北随州出土铜盏等器物上"盏盂"、"盏"等自铭,结合器形特征,学界将此类器物命名为"盏"。此器制作精美,器盖顶部的抓手由通体镂空的蟠蛇组成,四周有对称的镂空兽首形钮,盖缘有小卡扣。盖面饰三道绚索纹,间饰蟠纹,内外饰三角蕉叶纹;盖顶中部饰涡纹,周围一周重环纹,外饰一道绚索纹。器身腹部两侧附有兽首形耳。颈部饰蟠聘纹和内填卷云的三角纹,腹部饰蟠独纹,其下饰蕉叶纹,足饰蟠蛇纹。成都平原此类器物的出土反映出晚期蜀文化与楚文化的密切联系。</p> <p class="ql-block">四、巴蜀图语</p><p class="ql-block"> “巴蜀图语”是古巴蜀地区青铜器上的虎纹、蚕纹、蝉纹、手心纹、人形纹、花蒂纹等图像符号。许多尚未破解的符号,都给早期巴人的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 目前发现的“巴蜀图语”达200多种,造型有人形、动物形、植物形、器物形、建筑形、几何形等。“巴蜀图语”的性质至今未有定论,有学者推测为族徽、图腾或宗教符号,也有学者认为是尚未识读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战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蚕纹铜戈</span></p><p class="ql-block">成都交通巷印刷厂工地出土</p><p class="ql-block"> 长方形内,三角形长援,本部略曲。援本部近阑部中脊有一圆形穿孔,阑部两端各有一个椭圆形穿孔,援部两面均饰以兽面纹。内一端有缺,近阑部处有一水滴形穿孔,内正反两面均饰有蚕形图像,实证了先秦时期蜀人种桑养蚕、从事纺织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蚕纹铜戈</p> <p class="ql-block">蝉纹铜戈</p> <p class="ql-block">蝉纹带鞘双剑</p> <p class="ql-block">左:蛇纹柳叶形铜剑</p><p class="ql-block">右:虎纹铜戈</p> <p class="ql-block">手心纹虎纹铜矛。</p> <p class="ql-block">巴蜀图语印章</p> <p class="ql-block">战国·巴蜀图语铜勺</p><p class="ql-block"> 这把铜勺出土于成都三洞桥,直径8.4厘米,把长7.3厘米。据《周礼·考工记·梓人》和《仪礼·士冠礼》等文献记载,勺的作用同于尊斗,为从盛酒器中挹酒之器。此铜勺,勺首内饰有鱼、鸟、龟等图案,有学者认为这些图案与传说中的鱼凫、杜宇、开明(鳖灵)等古蜀先王有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秦并巴蜀——“半两铜钱”是佐证</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16年,司马错攻蜀,蜀地纳入秦国版图,设蜀郡。张仪与郡守张若 筑成都、郫、临邛三城,成都城"与咸阳同制"。蜀守李冰修都江堰,成都平 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盛有养生之饶",为"天府之国"的形成打下 了基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蜀地沿用郡县制。秦始皇将六国王族、富商 大贾、豪强地主、工商业者大批迁往巴蜀,促进了巴蜀地区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半两"青铜钱,秦及汉初铜币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实行币制统一,改币制为二等:黄金为上币;圆形方孔的铜币为下币,承统一前秦的币制,文曰“半两”(重十二铢),供日常交易用,禁民私铸。秦汉一两合今约十六克,半两约八克。</p> <p class="ql-block">五、汉韵华章</p><p class="ql-block"> 东汉,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共同统治的时期,被历史学家并称为“文景之治”,这段时期父子俩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社会安定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君主集权社会的第一个盛世。而汉帝国时期的成都,是城市的大发展时期。成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 人口剧增,成为当时著名的产业与商贸中心。</p> <p class="ql-block">东汉·裴君碑——上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巍巍大汉"、"列备五都"佐证成都在汉朝的重要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 成都东御街出土。由碑首、碑身、碑座 三部分组成,立于东汉顺帝汉安三年(144 年),后因故倒塌破碎,桓帝元嘉二年 (152年)重立。此碑有1400余字,碑阳记载裴君生平功绩,碑阴罗列联合立碑的属官官职、姓名。此碑涉及到当时有关文教的重要内容,"巍巍大汉"、"列备五都"等文字,反映了两汉时期成都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东汉·李君碑</p><p class="ql-block"> 成都东御街出土。</p><p class="ql-block"> 由碑首、碑身、碑座 三部分组成,碑座已佚。东汉顺帝阳嘉二年 (133年)立于"殿堂"内,后因洪水倒损, 裴君差人修缮并移置,与原来设于学宫之中 的裴君碑共立。此碑为蜀郡太守李君德政 碑,有800余字。碑阳记载李君生平功绩,碑 阴罗列联合立碑的属官官职、姓名。</p> <p class="ql-block"> 而激起我在成博真真的观展激情的,就是从汉朝的这些巴蜀陶俑开始,从这些陶俑里你会发现,巴蜀人从古代就把生活娱乐作为第一要务。</p> <p class="ql-block"> 成都博物馆的这些陶俑的个头、神态,个人认为比国博的更上一层楼。这些陶俑或坐或立,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两千年前生活在成都平原的东汉人对生活是满意的。自李冰修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没了大的水旱灾害,沃野千里,粮食丰收,成了天府之国。可见那时的人们丰衣足食,生活的很滋润。</p> <p class="ql-block">歌舞宴乐</p><p class="ql-block"> 左思《蜀都赋》载:"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宾。"汉代画像砖石图表明当时成都人宴请宾客时热闹非凡,多有抚琴击节、歌舞伴之。</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俳优俑</p><p class="ql-block">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陶俑<span style="font-size: 18px;">高60、宽40厘米,</span>坐在一圆形坐垫上,头戴巾帽,着裤赤足。上身袒露,耸肩,左手执鼓,右手握拳,作执槌击鼓状。右脚蹬踢,左脚蜷曲,仰面大笑,其夸张的面部表情和体态,令人捧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p> 与成都博物馆里的俳优俑对视,依然能感到他们的“敬业”,这些快乐的“制造者”把“赞歌”唱了两千年。他笑得“五官乱飞”,笑弯了眼,吐舌,笑出了抬头纹。 俳优俑就是说唱俑。此类陶俑在四川地区的东汉墓中出土不少,一件进入国家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在展两件。这表明在当时成都地区表演说唱颇为流行。 隔了两千年依然能感受到他在卖力地表演。袒胸露腹,两肩高耸,一手抱匾鼓,一手做敲鼓状,一脚还踢出去了。这是“手舞足蹈”啊! <p class="ql-block">东汉·陶俳优俑 </p><p class="ql-block"> 成都六一一所汉墓出土</p> 它也是弯眉、抬头纹,袒胸露腹。一只手臂残了,不知道拿的是什么了。 最逗的是裤子掉到了肚子下面。 <p class="ql-block"> 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东汉击鼓说唱俑,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国家一级文物,上了历史教科书。与第一件相比,神态差不多,为啥它能进国家博物馆呢?颜色更艳丽、烧造技术更好些吧。</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舞俑 </p><p class="ql-block"> 成都六一一所汉墓出土</p> 发自内心的笑,人家是真快乐。 <p class="ql-block">东汉·陶吹笛俑 </p><p class="ql-block"> 成都六一一所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吹笛俑 </p><p class="ql-block"> 成都六一一所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抚琴俑</p><p class="ql-block">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匍匐俑</p><p class="ql-block">成都凤凰山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这是干啥呢?</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庖厨俑</p><p class="ql-block"> 成都六一一所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此俑是为墓主人准备膳食的奴仆,面带微笑,其前方的案台上堆满猪头、狗头、带蹄牛腿、鱼等肉类食物,生活气息浓厚。.是汉代成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反映。</p> <p class="ql-block">东汉·锄持箕俑</p><p class="ql-block"> 成都六一一所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提着簸箕。 这笑容可不是装出来的皮笑肉不笑。</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汲水俑</p><p class="ql-block"> 成都六一一所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女俑头上簪花,对生活很满意的小姑娘,笑容甜蜜。</p> <p class="ql-block"> 汲水,拿着绳子和陶罐。</p> <p class="ql-block">东汉· 陶哺乳持瓢俑</p><p class="ql-block">金堂李家梁子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天乐呵呵令人羡慕。</p> <p class="ql-block">陶楼</p><p class="ql-block"> 早期束柱?可以对标古埃及的束柱了;这么高的陶楼,看展的小朋友说得坐电梯上去吧,哈哈哈……</p> 陶井<div> 井在汉代成都地区普遍使用。</div> 陶粮仓 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狗、猪、鹅、鸡、鸭等家养动物形象,反映了汉代成都汉代饲养业的发达。 陶猪,搞不清楚为什么背上有一圆孔,那时候还没有存钱罐这一说法吧? 陶狗 陶子母鸡、 陶鹅 <p class="ql-block">陶水塘</p> <p class="ql-block">东汉·石辟邪座</p><p class="ql-block"> 成都六一一所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盘龙衔蛇座</p><p class="ql-block"> 成都六一一所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 我从小生活的成都就是一个快乐、安逸的城市,喝喝茶、搓搓麻将、慢生活,其实这种生活从东汉就开始了,快乐劳作、快乐生活。</p> <p class="ql-block"> 六一一所是一家科技研究所,想不到在修新办公大楼时在它的下面挖出了这么多汉陶,而这此汉陶从反映出各类工匠齐聚,人流往来,车马奔驰,商户云集,货物充足,随节令而更新,不愧为“列备五都”的大都市景象。</p> <p class="ql-block">石辟邪座</p> <p class="ql-block">石羊</p><p class="ql-block"> 东汉(25-220年)</p><p class="ql-block"> 金堂李家梁子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石辟邪座</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持鎌俑 </p><p class="ql-block"> 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飏扇俑 </p><p class="ql-block"> 成都青羊宫干休所出土</p> <p class="ql-block">巨幅煌煌汉代生活长卷——东汉·庄园生产/生活画像石</p><p class="ql-block"> 1975年,成都市文管处专家在成都市西郊土桥镇西侧曾家包发现一处高8米、直径约50米的大土包,经过发掘,证实这是建在一起的两座东汉墓葬。一号墓墓室东西后壁出土石刻画像石尺幅巨大。内容丰富。</p> <p class="ql-block"> 东后室后壁画像石《农作·养老图》展示汉代成都农牧并举庄园生活。</p> <p class="ql-block"> 《农作·养老图》上部为双羊图,两只卷曲盘角的绵羊,走向一株牧草。</p> <p class="ql-block"> 中部为“养老图”。主体建筑是一座廊庑式的双层楼房,楼上回廊曲折有致。</p> <p class="ql-block"> 楼房的旁边还有一座粮仓,仓的后面生长着一棵高大笔直的棕树。</p> <p class="ql-block"> 一个侍女从楼中出来,她走往棕树下一个手扶鸠杖、席地而坐的老者。</p> <p class="ql-block"> 下部为农作图。</p> <p class="ql-block"> 在农家院落的前方,两个人在踩碓舂米。</p> <p class="ql-block"> 干栏式房屋建筑前有几株叶大枝茂的芋子,一农夫正持锄为芋子松土(或锄草)。</p> <p class="ql-block"> 左为四块水田和一个有围堤的水塘,塘内有船。河流和湖泊里的小船静静地行驶着。</p> <p class="ql-block"> 一号墓墓室西后壁上的石刻画像由三组自上而下的画像构成“庄园生活画像石”。</p> <p class="ql-block"> 最上面一组画像为“狩猎图”,画的是一个狩猎者在群山中追逐野鹿的情景,接下来是紧依群山的潺潺河流,河流游鱼,鸟儿飞翔。</p> <p class="ql-block"> 第二组画像为武器架和织布机,武器架上的叉、戟、矛、弓、弩、箭等都排列得十分整齐;在武器架旁边还高高立着一根桅杆,桅杆顶端爬着一只猴子;而桅杆下有一匹骏马和一辆大篷车。画像上的织布机共有两台,一台的结构较为复杂,而另一台的结构则较为简单。</p> <p class="ql-block"> 第三组画像为“酿酒图”,有女人从井中提水,有牛车送来谷物,然后是一组制酒工艺的流程图,包括炊煮、酿造和发酵,最后酒液都被注入巨大的陶缸中陈列出来。酿酒作坊的四周还有许多鸡鸭禽兽,它们像是闻到了酒糟的香气前来觅食。</p> <p class="ql-block"> “酿酒”画像,刻画了酿酒作坊中投曲酿酒的场面,排列整齐的酿酒大陶缸有五个之多,右边有人赶着牛车正运粮而来。</p> <p class="ql-block">东汉·力士形象石座</p><p class="ql-block">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东汉·胡人形象石座</p><p class="ql-block">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车马出行.</p><p class="ql-block"> 汉代成都道路纵横交错,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轺车、棚车、辎车等,地位较高的官吏出行有伍伯开道、侍从随侍。成都城南"车官城"是官府专营车辆生产场所。</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轺车东汉</p><p class="ql-block">双流庙山村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汉代成都城市水陆交通畅达,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轺车、棚车、辅车等。此辆马车为轺车,即一马驾之轻便 ,车。《释名·释车》:"轺车,轺,遥也,远也;四向远望之车也。"《晋书 .舆服志》:"轺车,古之时军车也。 一马曰轺车,二马曰轺传。"</p> <p class="ql-block">东汉·马车出行俑</p><p class="ql-block"> 六一一所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马</p> <p class="ql-block">东汉·车骑出行画像砖</p><p class="ql-block"> 彭州红岩镇征集</p> <p class="ql-block">蜀郡工巧</p><p class="ql-block"> 汉代成都,百工兴盛,有船、竹木器、 车、漆器、铜、铁、金银器、丹砂、盐、布、 丝织、皮革、生漆、皮毛等生产,尤以冶铜、 冶铁、制盐、丝织、漆器最为著名,城内设有工官对手工业进行管理,产品远销各地。</p> <p class="ql-block">老官山汉墓</p><p class="ql-block">成都老官山汉墓年代初步推测为西汉景帝、武帝时期。出土遗物中漆木器有耳杯、奁、几、盘、盒、马、璧、杖、器座、案等。出土漆器多数表面黑漆为地,绘红漆花纹,纹饰有平行线纹、水波纹、条带纹、涡云纹、弦纹等。</p><p class="ql-block"> 老官山汉墓出土部分漆器上有"景氏"二字。"景" 战 时楚国王族三姓之一,西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景氏入关中,云阳旧县坪遗址出土景云碑有景氏一支迁蜀的记载。</p><p class="ql-block">漆器鸟纹纹样图</p><p class="ql-block">"景氏"铭漆耳杯</p><p class="ql-block">"弓"字铭漆耳杯</p> <p class="ql-block">漆木马</p><p class="ql-block"> 西汉(前202-8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髹漆陶鼎</p><p class="ql-block">西汉(前202年﹣8年)</p><p class="ql-block">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陶胎,子口,直立附耳,浅直腹,大量底近平,蹄形矮足。表面黑漆为地,腹部、足跟、足尖、耳外、耳侧等部位绘红漆花纹,纹饰有平行线纹、水波纹、条带纹、涡云纹、弦纹等。造步有明显楚式风格,推测墓主属楚地移民。</p> <p class="ql-block">“弓”漆木耳杯</p><p class="ql-block"> 西汉(前202-8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景氏”漆木耳杯</p><p class="ql-block"> 西汉(前202-8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木牍</p><p class="ql-block">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50余枚木牍残片 ,木牍上有墨书文字,内容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p> <p class="ql-block">髹漆陶耳杯</p><p class="ql-block"> 汉(前202-220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市郊出土</p> <p class="ql-block">铜樽</p><p class="ql-block"> 西汉晚期﹣东汉早期</p><p class="ql-block"> 成都大湾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樽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在汉代属于较为常见的日常生活 用具。此樽分为樽盖、樽身两个部分,樽盖高而尖,呈山形,盖顶正中最高处立有凤鸟:樽身为圆柱形,通身刻饰纹饰,樽腹部有铺首活环耳,底部三个兽足,造型精美,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铜扁壶</p><p class="ql-block">西汉晚期﹣东汉早期</p><p class="ql-block">成都大湾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此扁壶有盖,短颈,圆弧肩扁身,平底,长方形圈足。 壶身扁平,肩部与口部相对位置分别有一连环相连。扁壶起 源于先秦时期,当时主要用来盛酒,《仪壶.聘礼》:"八壶设 于西序"。注:"酒尊也。"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用途。</p> <p class="ql-block">汉·青羊灯</p><p class="ql-block"> 成都通惠门路出土。</p> <p class="ql-block">“蜀郡工官”铜盆</p><p class="ql-block"> 东汉(25—220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永丰公社省供销机械厂出土</p> <p class="ql-block">"蜀郡"铁锸</p><p class="ql-block"> 东汉(25-220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反乡路下水道出土</p><p class="ql-block"> 铁锸"凹"形釜口,两面中空成槽以装木柄,上有"蜀郡"铭文。秦并巴蜀后,于成都"置盐铁市官并长、丞"。汉王朝在在蜀地的临邛(今邛崃)、南安(今乐山)、武阳(今彭山)三处设铁官。蜀郡冶铁发达,其产品大量销往川南及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提高了西南各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管理。</p> <p class="ql-block">成都还是“道教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道教为中国本土宗教。两汉时期,西蜀孕 育了独特的民间信仰与宗教习俗,盛行升仙传 说,东汉末年,张道陵于成都大邑鹤鸣山创五 斗米道,成都成为早期道教的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有翼神兽座</p><p class="ql-block"> 此座主体为立姿的辟邪,其昂首怒目,龇牙咆哮,肩有羽翼,四趾利爪,背部设中空立柱,臀部立怀抱杵臼的蟾蜍,身侧设两只小型神兽,一只前肢腾空,另一只跃起作扑杀状,辟邪脚下有云气缭绕。</p> <p class="ql-block">陶仙山座</p><p class="ql-block"> 东汉(25-220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百花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仙山座</p><p class="ql-block"> 东汉(25-220年)</p><p class="ql-block"> 金堂李家梁子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别部司马"铜印</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国(220-28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成都羊市街出土</span></p><p class="ql-block"> 方形印,鼻钮,白文篆书四字,"别部司马"为东汉至三国时期 的官职名称。为大将军 下设别部,刘备、关 羽、张飞、孙坚、曹 仁、夏侯渊等三国历史人物均官拜此位。</p> <p class="ql-block">成汉立国</p><p class="ql-block"> 西晋后期,大批流民入蜀,后在賨(cóng)人李持、李雄率领锁,下,起兵反抗西普统治,于成都建立政权﹣成汉,成汉是秦汉以来少数民族以成都为中心创建的第一个割据政权,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政权的国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浆洗街桓侯巷成汉墓</p><p class="ql-block"> 1966年,成都浆洗街桓侯巷在修建人防工程时发现了"玉衡二年"纪年砖。玉衡(311年﹣334年)是成汉武帝李雄的第三个年号,共计24年。后经考古发掘确认为成汉时期墓葬。墓中出土了大量陶俑、青瓷器及金戒指等。</p><p class="ql-block">陶佣、陶兽、“汉兴”铜钱、</p><p class="ql-block">金戒指、陶猪</p> <p class="ql-block"> 浆洗街成汉墓出土陶俑样貌奇特, 高鼻大耳,有的耳垂有孔,宽眉、大眼、阔口,神态别具一格。由于成汉政权的建立者李特、李雄为賨(cóng)人首领,因此推测这些陶俑形象可能源于賨人的相貌特征,也可能与其宗教信仰有关。</p> <p class="ql-block"> “汉兴”铜钱是铸于十六国时期汉兴年间(338~343年),是中国大分裂时期铸造的钱币,但是不能小看,一枚小小铜钱竟然是是中国最早的年号钱。</p> <p class="ql-block">两晋南北朝遗珍</p><p class="ql-block">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都为连接长江中下游与南北丝绸之路的枢纽,南来北往的货物都在成都集散,成都生产以蜀锦为代表的丝绸织品,一直是输入世界各地的重要商品;丝绸之路还成为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大批高僧往来于此,成都的佛教因此而兴盛。</p><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河南道</p><p class="ql-block"> 丝绸之路河南道起点为益州成都,终点为西域和漠北,因其沿线若干分道主要经过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河南国,故而又被称作丝绸之路河南道 道路兴盛于公元四至六世纪,是沟通南朝和西域间的重要通道。据不完全统计,东晋、南朝、前凉、吐谷浑、柔然、丁零、突厥铁勒,以及西域、中亚和西亚的许多古代国家的旅行者都曾行经丝绸之路河南道。</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像——继川博后,我们又一次与阿育王相逢</p><p class="ql-block"> 南梁太清五年(551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市西安路出土</p><p class="ql-block"> 阿育王一如既往的涡卷纹高肉髻,眉眼俯视,颧骨突出,面部有八字胡须。身着通肩式袈裟,薄衣贴体,所立莲台装饰华丽。造像表面原有贴金。背面有供养人像,下刻发愿文:"太清五年九月卅日,佛弟子杜僧逸为忘儿李佛施造育王像供养,愿存亡眷属在所生处口(值)佛闻法……"。由发愿文可知, 此像为阿育王像。</p> <p class="ql-block">背屏式佛造像</p><p class="ql-block"> 南朝(420-589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西安路出土</p><p class="ql-block"> 背屏式佛造像,主佛立于复瓣覆莲圆台上,右手残,左手施与愿印。左右各胁侍一身菩萨像,身后左右各立一身弟子像莲左右各有狮子一尊,四身供养菩萨双手捧钵胡跪于座前。造像背面中部浅浮雕礼佛图。</p> <p class="ql-block">背屏式佛造像</p><p class="ql-block"> 南朝(420-589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商业街出土</p><p class="ql-block"> 背屏佛造像,正面造一佛四菩萨四弟子二力士。主尊桃形头光,内着僧祇支,外着汉式袈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宝珠。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进入兴盛阶段,民众礼佛氛围浓厚。当时成都受建康(今南京)影响,来自江南的造像风格及造像题材大量流行。由于南 朝佛造像存世较少,成都出土的佛造像弥足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张元造释迦多宝像</p><p class="ql-block"> 南梁大同十一年(545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市西安路出土</p><p class="ql-block"> 此造像主尊为释迦、多宝二佛,皆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其他五尊菩萨均身披璎珞,手中持物,衣饰华丽。造像经过精心构思,近处是力士和狮子,向后依次是二佛、 诸菩萨、二弟子,形成前后明确的四层构图,有条不紊地将诸多形象排列于有限的空间内,众多人物的排列构图有条不素,使平面雕刻有了纵深感。背面浅浮雕刻有说法图 及发愿文。</p> <p class="ql-block">南朝 梁·背屏式造像</p><p class="ql-block"> 成都市商业街出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造像高40厘米、长24.4厘米、宽10.5厘米。</span>正面雕一佛、四菩萨、四弟子二力士及二狮子。两侧面各雕一护法。主尊有馒头状磨光肉髻及头光,内着僧祇支,胸前系带打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内扣一物。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莲台上。主尊左右各雕二菩萨,均头戴宝冠,饰圆形项圈,“X”形披巾交于腹前宝珠,上身赤裸,下着长裙。在佛、菩萨之间的背光上浮雕四弟子,外侧二菩萨前的基座上各圆雕一力士,手握金刚杵。佛与菩萨像身后为一莲瓣形大背光,其上浮雕佛说法图和飞天。背屏左右两侧各浮雕一护法像,头戴风帽,双手于胸前拄一上细下粗的棍形物,跣足而立。</p> <p class="ql-block">一佛二菩萨像</p><p class="ql-block"> 南齐永明八年(490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市西安路出土</p><p class="ql-block"> 此佛像上部残缺,主尊表情慈悲而具有亲和力,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缘覆盖双膝并分三层垂搭于座前,左手于腹前掌心向外,右手残损。两侧胁侍菩萨比例较小,各持物恭谨立于两旁。背屏 上残存坐佛、飞天,台座两旁各有一狮,正中为力士托举香炉。碑阴刻交脚菩萨与二胁侍位于建筑内,两侧各有铭文。</p> <p class="ql-block">佛坐像</p><p class="ql-block"> 南朝(420-589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市下同仁路出土</p> <p class="ql-block">天王坐像</p><p class="ql-block"> 南朝(420-589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市下同仁路出土</p><p class="ql-block"> 天王造像,有桃形头光,戴平顶宝冠,左手执杵, 右臂屈肘举胸前,手握杵头,游戏坐于长方形束腰台座上,座前一夜叉坐平台上,举左手抬起天王左脚。</p> <p class="ql-block">菩萨立像</p><p class="ql-block"> 南朝(420-589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下同仁路出土</p> <p class="ql-block">佛头</p><p class="ql-block"> 南朝(420-589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地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佛头</p><p class="ql-block"> 南朝(420-589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宽巷子出土</p> <p class="ql-block">六、喧然名都会——隋唐五代宋元时期的成都</p><p class="ql-block"> 盛世名城!隋唐时期成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唐朝后期,成都已发展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经济中心。唐末五代,西蜀社会稳定,名士云集、禅林密布,成都以“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名闻天下。</p><p class="ql-block"> 这部分展厅通过瓷器、陶器、金银器、铜器等体现了成都隋唐时“扬一益二”的盛况,五代时期“天下之富国”的安定奢靡,宋代坊市林立、货通天下的繁华,元代抗争与重建的坚韧。</p> <p class="ql-block">邢窑"官"字款白瓷瓶</p><p class="ql-block"> 唐(618-907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江南馆街出土邢窑是唐五代著名的窑场,窑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因唐时地属邢州,故名邢窑。"南青北白"是我国唐代瓷器生产的写照,邢窑白瓷即为北方白瓷产品的代表。这件成都江南馆街 遗址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瓶腹上均匀分布八条细棱,底部正中刻有"官"字,胎质致密坚实,釉质细腻,釉色莹润,是邢 窑细白瓷产品中的精品,也是我国唐代白瓷典范。</p> <p class="ql-block">唐代镂空金香囊,成都博物馆藏。黄金制作而成,外壁通体镂空,雕刻花鸟纹装饰。球由上下两个半球组成,以铰链连接。香囊内部有一个焚香用的金盂和内外两个平衡环,两环之间相连,无论香囊如何晃动,装香料的金盂都会因自身重力和活动的平衡环作用而保持平衡,设计精巧玄妙。</p> <p class="ql-block"> 早在西汉,成都就拥有当时最先进的丝绸织造技术,生产的蜀锦闻名世界。《蜀都赋》记载:“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尔乃其人,自造奇锦。”这是西汉辞赋家杨雄观蜀地刺绣而兴之喟叹。《蜀都赋》用极其精彩的文句,描绘出蜀锦的华丽。到了唐代蜀绣的精美更是登峰造极,有“百尺雕堂悬蜀绣”的红飞翠舞,有“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的柔美婉约,亦有“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缱绻生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汉·</span>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p><p class="ql-block">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出土的4件织机(其中两件真品在成博),分属两类: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和滑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部分织机上还保存有纺线。史料记载,齐陶、兖豫和成是汉代纺织业发达的地区。成都天回镇老官山西汉木椁墓中出土的迄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和纺织史的空白,是成都西汉丝织业繁盛的有力证明。</p> <p class="ql-block">西汉·滑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西汉(前202-8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西汉(前202-8年)</p><p class="ql-block">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蜀船红锦重</p><p class="ql-block"> 唐代蜀锦因织造精良、图案精美而蜚声海内外,不仅作为贡锦入贡朝廷,同时还通过丝绸之路继续远销世界各地。"蜀船红锦重,越秦水沈堆"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蜀锦运销至扬州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陵阳公样</p><p class="ql-block"> 唐代初年,益州大行台窦师纶创制了一批蜀锦纹样,因其被封为"陵阳公",后世称这些蜀锦纹样为"陵阳公样"。"陵阳公样"的主要花式有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等,在传统蜀锦织造艺术基础上,融合吸收波斯、粟特等纹饰特点,穿插组合祥禽瑞兽、宝相花鸟,图案活泼而富有生气,成为丝织品中的珍品。</p><p class="ql-block">唐中襄蕾花对鸟锦</p><p class="ql-block">(青海都兰热水出土)</p> <p class="ql-block">唐·团窠对兽纹夹联珠对鸟纹半臂</p><p class="ql-block"> 最大长80厘米,最大宽65厘米。这件半臂由两部分组成,色彩较为黯淡的一半为典型的陵阳公样织锦,色彩较明亮的一半是来自西域的粟特锦。这件半臂所用的织物,可以说是“中西合璧”,一半是中国的陵阳公样,也就是蜀锦,另一半是西方的粟特锦,又叫波斯锦。粟特锦的特点是丝线采用了胭脂虫进行染色,颜色艳丽,色牢度好,经久不褪色,深受唐代西域少数民族以及达官贵人的喜欢。这件织物充分的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正因为这样的交流,中原丝绸在西风的影响下形成了全新风格。唐代宝花或卷草纹样与来自西方的粟特锦典型的联珠团窠锦纹完美结合,创造了大唐新样——“陵阳公样”。这件纺织品正好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两种不同风格的织物被巧妙的用在了一件服饰上,精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益州麻纸与雕版印刷</p><p class="ql-block"> :唐代的成都是全国著名的造纸中心,所产"大小黄白麻纸"供给朝廷,也是官府用纸的主要供应地。唐末成都已发展成为全国主要印刷中心之一,"西川刻本"盛行,有实物可考的书坊有"西川过家"、成都"卞家"、"樊赏家"等。</p><p class="ql-block">印刷工具、雕刻工具(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苎麻 麻黄纸(现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靓丽邛三彩</p><p class="ql-block"> 以青羊宫窑、邛窑为代表的制瓷业在唐代得到长足发展。作为中国彩绘瓷发祥地之一,邛窑独特的高温釉下复合彩和邛三彩烧造技术,翻开了古陶瓷技术史上的崭新一页。邛窑瓷器传世甚多,自唐代起风行成都平原,五代之后更销售各地。</p><p class="ql-block"> 唐·邛窑褐绿双彩单柄花口瓷杯</p><p class="ql-block"> 成都地区出土</p><p class="ql-block">唐~五代·青瓷菱花口盘</p><p class="ql-block"> 卭窑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宋·邛窑绿釉瓷省油灯</p><p class="ql-block"> 顾名思义它可以大大减少所使用的油料堪称古代版的“节能灯”。</p><p class="ql-block"> 省油灯内部暗藏着一个中空夹层夹层上部留有一个注水孔,使用时,盏面储油油中放灯芯点燃照明中空的夹层则用来注水降温以此降低灯盏内灯油的温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达到省油“节能”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著名诗人陆游也为它疯狂打Call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夹瓷盏即省油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隋~唐·青羊宫窑多足瓷砚</p><p class="ql-block"> 成都青羊宫窑出土</p> <p class="ql-block">1/ 五代·邛窑绿釉瓷碗</p><p class="ql-block"> 成都地区出土</p><p class="ql-block">2/ 晚唐~五代·邛窑绿釉小瓷杯</p><p class="ql-block"> 成都地区出土</p><p class="ql-block">3/ 五代·绿釉多曲长瓷杯</p><p class="ql-block"> 成都邛窑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4/ 晚唐~五代·邛三彩盂</p><p class="ql-block"> 成都指挥街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5/ 晚唐~五代·邛三彩花口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成都指挥街遗址出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唐~五代</p><p class="ql-block"> 邛三彩瓷碗、瓷炉、瓷罐、瓷盘</p><p class="ql-block"> 成都地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唐·青羊宫窑青瓷釉下褐彩钵、窑瓷杯</p><p class="ql-block"> 成都指挥街遗址出土/成都青羊宫窑出土</p> <p class="ql-block">1/ 晩唐~五代·省油瓷灯</p><p class="ql-block"> 成都地区出土</p><p class="ql-block">2/ 唐·省油瓷灯</p><p class="ql-block"> 成都指挥街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佛寺林立</p><p class="ql-block"> 隋末唐初,中原动荡,高僧大多避乱入蜀, 玄奘法师即于此时在成都受具足戒,坐夏学律。 安史之乱后,名流高僧聚集成都,城内有名可 考的佛寺就有43座,成都佛教繁盛一时。</p> <p class="ql-block"> 彭州市天府大道出土的这几座青铜像造型优美。</p><p class="ql-block">唐·青铜力士像</p><p class="ql-block"> 彭州市天府大道出土</p> <p class="ql-block">唐·青铜观音像</p><p class="ql-block"> 彭州市天府大道出土</p> <p class="ql-block">成都福感寺遗址出土的菩萨头像</p><p class="ql-block"> 福感寺始建于东晋,因祈雨十分灵验而得名,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一直是益州名寺。</p> <p class="ql-block"> 这件福感寺出土的菩萨头石像面相饱满圆润,头梳高髻,戴化佛冠,面部庄严祥和,是研究成都唐代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经藏传世</p><p class="ql-block"> 佛教僧侣及信众为保存佛教典籍,传续法脉,常刻经于石,藏诸深山,称为经藏。隋末唐初,大德高僧避乱蜀地,成都佛事日趋昌盛,至晚唐五代成都逐渐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诸多僧人撰述经典,并留下了大量石经、经幢和摩崖造像。</p> <p class="ql-block">万商成渊的商业城市</p><p class="ql-block"> 两宋时期、成都人烟辐辏,城内大小市集密布,繁荣空前。”带二江之流,为一都之会,四民州处,万商成渊“。</p> 天府大剧院南宋庭院道路<div>宋朝的路,距成博不到300米,2012年天府东北侧古遗址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南宋庭院路面及道路遗迹。此处展示的庭院路面遗迹长4.9米,宽3.1米,为砖、石拼砌出各种图案的南宋庭院道路局部。</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宋·江南馆街街坊遗址宋代铺砖街道路面 宋</p><p class="ql-block"> 史籍记载,宋代成都城的街道得到了整治革新,出现砖铺的街道路面。2007年至2008年在成都市江南馆街街坊遗址发掘中发现宋代铺砖主道4条,印证了这一史实。此处展示的路面为江南馆街街坊遗址宋代铺砖街道路面局部。</p> 北宋 陶牵马俑<div> 双流永福五大队四队出土</div> 宋 陶聆听俑<div> 灌县宋墓出土</div> <p class="ql-block">货通天下,"交子"诞生地——幼时,跟父母去买菜的集市街道就叫”交子街“,还暗暗的自豪了一阵。后来成都发展,旧街早已撤的没有踪影,连街名也改成了”均隆街“。</p><p class="ql-block"> 北宋初,为适应大宗商品贸易需要,成都民间出现 "交子铺户"。景德年间,益州知府授权民间发行交子,天圣元年(1023 年)置 "益州交子务",次年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由官方发行 的纸币出现。</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国家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专程想寻找一枚成都出土的世界最早纸币,终是未见,这次在成博依然无果而返,或许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宋铁钱 临邛镇玉带街窑藏出土 <br></p> <p class="ql-block">"一刀平五千"铜刀币</p><p class="ql-block"> 此刀币分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刀身上铸有"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此币为王莽新朝所铸,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用错金工艺制成的钱币,制作精美、造型奇特、存世稀少,在古代货币中堪称精品。</p> 南宋 银锭 成都地区出土<div>宋 ”晋李四郎金“金牌 成都金牛区保和公社出土</div> <p class="ql-block">水运东南</p><p class="ql-block"> 两宋时期,成 水陆交通便利,商贸发达。茶叶、粮食、布匹、药材等商品远输海内外,同时成都也成为瓷 、金银器、香料等奢侈商品的重要消费地。</p> 景德镇窑青白釉 次子母粉盒<div> 成都地区出土的一批宋代的磁峰窑白餈粉盒、 银奁盒、带柄铜镜、金手镯等。 </div> <p class="ql-block">宋·铜琮</p><p class="ql-block"> 彭州市天府大道出土</p><p class="ql-block"> 彭州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宋·银盘</p><p class="ql-block"> 成都地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宋·长颈铜瓶</p><p class="ql-block"> 彭州市天府大道出土</p><p class="ql-block"> 彭州市博物馆</p> <div>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双鱼纹瓷碟</div><div>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纹瓷盘</div><div> 成都簇桥公社出土</div> <p class="ql-block">宋·定窑白瓷孩儿枕</p><p class="ql-block"> 枕面15.5×25.5厘米,底10.6×18.6厘米,高12.8厘米,成都地区出土。此件定窑白瓷孩儿枕下部为一个侧卧在榻上的男孩,左手枕着头,右手自然搭在胸前,头朝上,身着花肚兜,双脚相叠,正呼呼大睡,其上支出一小截做枕面。</p><p class="ql-block"> 这件定窑白瓷孩儿枕人物雕塑栩栩如生,神情状貌表现得恰到好处,男孩天庭饱满,两颊丰腴,表情自然安定,加上瓷胎细腻,釉色白中发暖,整体给人以柔和温馨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宋·青铜象棋子</p><p class="ql-block"> 直径约1.8厘米,成都华阳出土。 </p><p class="ql-block"> 这套宋代青铜象棋子于2016年5月成都天府新区万安镇附近的宋代砖室墓中发现。这套象棋子共30枚,经过保护清理后发现比现代中国象棋少两枚“象”、一枚“炮”,多一枚“卒”。据文献记载,象棋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在宋朝已经家喻户晓,广受欢迎,象棋最早只有12枚棋子,黑白两色各占一半,直到宋朝末年,最终形成了32枚的对弈模式。这套象棋虽不完整,但从其保存下来的棋子可以推测其模式应该和现代象棋基本一致。</p> <p class="ql-block">六、丹楼生晚辉——明清时期的成都</p><p class="ql-block"> 蜀宫故影,明太祖册封其子为蜀王,并在成都营造王府,置官设署,以期"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蜀藩对成都影响深远,留下了众多史迹。</p> <p class="ql-block">帝室之胄</p><p class="ql-block"> 朱椿是朱元璋第十一子,于洪武十一 年(1378年)受封为王,即蜀献王。蜀 王作为一支重要的宗室"龙脉",是明朝掌控西南地区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蜀王府示意模型</p><p class="ql-block"> 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下令在成都为蜀王营建府邸,历 时八年建成。蜀王府有两重城垣,外为萧墙,内为宫墙。萧墙的东垣 在今顺城大街,西垣在今东城根街,南垣在今东御街、西御街,北垣 在今西玉龙街、羊市街。宫墙的东垣在今东华门街,西垣在今西华门 街,南垣在今人民东路、人民西路,北垣在今东御河沿街、西御河沿 街。蜀王府位居城内正中,坐北朝南,端直方正,一改过去成都城市 主轴北偏东约30度的形态,其格局一直影响至今。</p> <p class="ql-block">明·琉璃正脊——这就是我们小时听说的成都市中心的”皇城“残砖碎瓦</p><p class="ql-block"> 成都四川省展览錧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琉璃正脊</p><p class="ql-block"> 成都四川省展览錧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琉璃螭吻</p><p class="ql-block"> 成都四川省展览錧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龙纹琉璃滴水</p><p class="ql-block"> 成都四川省展览錧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琉璃骑凤仙人</p><p class="ql-block"> 成都三圣乡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琉璃戗兽</p><p class="ql-block"> 成都三圣乡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琉璃频伽鸟</p><p class="ql-block"> 龙泉驿区十陵镇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琉璃龙头鱼尾鸱(chī)吻</p><p class="ql-block"> 龙泉驿区十陵镇出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鸱(chī)吻造型多为龙首鱼尾 遍饰鳞纹。因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中,两只仙鹤落在屋顶的鸱吻上。所以宋代之后,就出现了龙头鱼尾、张口吞屋脊的鸱吻形象。</p> <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 鸱吻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常见的一种建筑构件。传说中的鸱吻惯兴风作浪善吞火,又喜欢登高远眺,因此古人将它的形象放在高高的屋顶上,张开大嘴吞住屋脊。猜猜这些“小怪兽”有什么用?它可是古人的“避雷神器”。鸱吻可以严密封固正脊与檐角的相交处,使雨水不容易通过缝隙渗入。当遇到雷电天气时,高出屋脊的鸱吻可以率先接触电流,然后通过自身爆裂的方式中和电流,避免电荷骤然积聚引发爆燃,从而起到一定的防火、避雷作用。 其实我们在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上常常看见他们。现在好象扯得有点远了哈。 <p class="ql-block">明·彩釉陶将军俑</p><p class="ql-block"> 成都金沙庵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彩釉陶将军俑</p><p class="ql-block"> 成都金沙庵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彩釉陶将军俑</p><p class="ql-block"> 龙泉驿区十陵镇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彩釉陶将军俑</p><p class="ql-block"> 龙泉驿区十陵镇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彩釉陶将军俑</p><p class="ql-block"> 龙泉驿区十陵镇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彩釉陶将军俑</p><p class="ql-block"> 龙泉驿区十陵镇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彩釉陶将军俑</p><p class="ql-block"> 龙泉驿区十陵镇出土</p> <p class="ql-block">明·彩釉陶将军俑</p><p class="ql-block"> 龙泉驿区十陵镇出土</p> 明·彩釉陶将军俑<br> 龙泉驿区十陵镇出土 明·彩釉陶将军俑<br> 成都潘家沟出土 明·彩釉陶侍从俑<div> 成都五里墩出土</div> 明·彩釉陶骑马仪仗俑<br> 成都五里墩出土 明·彩釉陶侍从俑<div> 成都潘家沟出土</div> 明·彩釉陶骑马仪仗俑<div> 成都潘家沟出土<br></div> 明·彩釉陶文官俑/彩釉陶执伞将军/彩釉陶虎/彩釉陶羊<div> 成都高攀桥出土</div> <p class="ql-block"> 明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张献忠率农民军攻入成都,明朝末代蜀王朱至澍跳井而死,张献忠在成都自称大西皇帝,并将蜀王府改为西王府。</p><p class="ql-block"> 仅仅两年后,张献忠被迫撤离成都,撤离前,张献忠焚烧了蜀王府,只剩下部分宫城、三道门洞,以及门外横跨在御河上的三座石拱桥。</p><p class="ql-block"> 一座有200多年历史、金碧辉煌的宫殿被付之一炬,一座繁盛了两千多年的成都城也被烧得只剩下一片焦土。</p><p class="ql-block"> 张献忠毁城后的数十年里,包括蜀王府在内的成都城“人烟断绝,唯余荒烟茂草、颓垣败砾”, 成群的老虎、豺狼等野兽在“城”中游弋,蜀王府遗址俨然成为“老虎的乐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口沉银</p><p class="ql-block"> 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欲顺江运银至湖广,但遭原明参将杨展截击,载银舟融沉入江底。2017年,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经水下考古共出水金银册、银锭等文物约3万件,证实该遗址为张献忠沉银的中心区域,也表明 "江口沉银"的民间传说真实存在。</p> <p class="ql-block">清·绿釉蛙形座瓷帽筒——先一直不明白“帽筒”是拿来干什么的,查了度娘才恍然大悟。</p><p class="ql-block"> 瓷器帽筒是由帽架发展而来的,它是当时清代官员放官帽的器物,人们就叫它帽筒。清朝满族人对帽子非常讲究,所谓“革去顶戴花翎”,就是摘掉帽子,罢免官职。因此,官员对帽子爱护有加,下朝之后,都将帽子供奉于厅堂之上。<br></p> <p class="ql-block"> 这款瓷器非常精美,绿蛙下唇上顶,笑得有点勉强。身上背有一个帽筒,筒上刻有寓意吉祥美好的各种花纹。</p> <p class="ql-block"> 绿釉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以铅化合物为助溶剂的石灰釉,铜在氧化气氛中呈绿色。 </p> <p class="ql-block">结束之前想通过一副春联谈谈后蜀后主孟昶,观成都博物馆是在2024年春节期间(2月20日为1月11日),也算是应个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历史上第一副春联</span></p><p class="ql-block">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意思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据史书记载,这是蜀后主孟昶于964年春节亲笔题写的,然后命大学士辛寅逊刻在桃符上,这幅对联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p> <p class="ql-block"> 春联最早起源于“桃符”。</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孟昶,这位在乱世中稳固江山三十二年之久的君王,其形象在后人笔下却常常是荒淫无度、昏庸不堪,最后在北宋伐蜀时,孟昶奉表出降,后蜀亡。</p><p class="ql-block"> 然而历史真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复杂与辛酸。孟昶,这位年仅十六岁便继位的少年皇帝,其上台之初即面临着旧臣的排挤与不服。那些曾随父辈征战沙场的将领们,以功臣自居,专权傲慢,不将年轻的皇帝放在眼里。这不仅是对孟昶的挑战,更是对王朝威严的侮辱。</p><p class="ql-block"> 然而,少年皇帝却有着不符年纪的胆识和智谋,以退为进,伺机而动,终将桀骜不驯的宿将李仁罕和傲慢的老将李肇一网打尽,以雷霆之势稳固了自己的王位。</p><p class="ql-block"> 而在位期间,孟昶以其深远的治国策略,为后蜀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稳定与繁荣。他,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实行“与民休息”政策。这些举措使得后蜀国势强盛,北线疆土扩张到长安。特别是刻于巨石上的四句《官箴》箴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用来告诫官员,提醒他们不可贪婪,不可虐民,而应以百姓为重,这十六字箴言,不仅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甚至在宋朝也得到了推崇,可见其治国之道,非泛泛之辈可比。种种表现,还能说蜀后主昏庸无能吗?</p><p class="ql-block"> 在孟昶的统治下,后蜀的金库充盈,民生安定,百姓生活得以丰衣足食。蜀中米价低廉,百姓富足至于不知田间农作,整个社会洋溢着和谐与富裕的气息。 </p> <p class="ql-block"> 这一片歌舞升平景象,可通过五代墓葬考古的第三大发现的赵隐廷墓(前蜀王建墓、后蜀孟知祥墓)可窥一斑。</p><p class="ql-block">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3j2w0js"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后蜀的锦瑟笙歌——半解成都博物馆赵廷隐墓出土藏品</a></p> 后蜀的繁荣景象,在五代十国那个战火频繁的年代,无疑是一片难得的绿洲。从而也引来了宋太祖赵匡胤的虎视眈眈,统一大业的第一步就是伐蜀,以蜀国物资充盈因战争频频而极其匮乏的中原,据说蜀亡后,蜀国的物资运往中原整整用了五年。<div>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孟昶入开封七日后去世(据王立群老师解说孟昶离蜀时,蜀国老百姓夹道含泪欢送,宋太宗怕其影响力,专赐毒酒),被追封为楚王,谥恭孝。</div> <p class="ql-block"> 孟昶不战而降,被后人留下诟病,或许有他自身的考虑,后主孟昶推崇道教,好游乐(击球、走马),生性浪漫。其父孟知祥出于军事需要,在成都“罗城”外围又修筑了一道羊马城,而951年孟昶则在羊马城上尽植芙蓉,“九月间盛开,望之皆如锦绣。”成都从此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如今进入蜀地,蜀乐、芙蓉、蜀锦……姹紫嫣红浸染着在此中生活的千家万户,就像踏足斑斓诗境,自古以来名副其实“既丽且崇号成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