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中的长征故事

艺术界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为纪念红军长征启程九十周年,《油画中的长征故事~张振家重走红军长征路油画展》首展在芜湖市博物馆隆重开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芜湖市博物馆外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画展广告宣传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敬请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中将为画展题写展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敬请国防大学原校长裴怀亮上将为画展题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中将书法敬录父亲长征时致毛主席电报,以贺画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敬请百岁八路军老干部、原市长赵文波为画展撰写前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红军长征路上各地现驻军部分首长及原首长祝贺画展圆满成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展厅一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展厅一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展厅一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  《油画中的长征故事~张振家重走长征路油画展》开幕式在作者的家乡芜湖市博物馆隆重举行。主办方;中共芜湖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主要领导以及近百位芜湖市驻军首长和地方政府离退休老领导、老干部,芜湖市各界社会组织负责人、党建指导员以及书画艺术界的艺术家等数百人共同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长征故事油画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油画中的长征故事~张振家重走长征路油画展》自开展后,引起热烈反响!画展吸引了大批的参观人群。前去参观画展的除了广大市民、艺术界人士,还有芜湖市部分党政机关、社团组织、大专院校、街道社区、医疗机构、书画艺术协会以及社会各界群众团体等,他们纷纷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和职工前去博物馆观看画展。因此,画展展厅里,始终是人潮涌动、络绎不绝,挤满了观展的人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市党政机关组织人员观看长征故事油画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市工商联组织各商会观看长征故事油画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多所大专院校组织学生、老师观看长征故事油画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街道、社区党委组织辖区人员观看长油故事油画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各社团组织、书画协会观看长征故事油画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和老师观看长征故事油画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市民纷纷前去观看红军长征故事油画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  长征题材油画展应邀赴全国多地举行巡展,深要欢迎!所到地市委、市政府部门主要领导均莅临开幕式现场并观看画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画展部分展品内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军需处长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一支红军部队长征时翻越雪山,踏着冰天雪地,顶着刺骨寒风,艰难的行走。行进途中红军部队的首长看到一个满身被雪覆盖冻僵了的老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倚在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好似一尊塑像一样,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但半节带卷的香烟还夹在中指和食指间,向前伸出手来,好象再向战友们借火……。红军首长见此状心里很难受,就向身边的人吼到:“叫军需处长来,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队伍里的同志含着泪告诉红军首长说:“他就是军需处长。” 红军首长听到后怔怔的伫立了一分钟,眼中闪烁着泪珠,他缓缓的举起右手,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半条棉被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湖南省汝城县沙洲瑶族村,红军部队住进村里,其中三名受伤的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走进徐解秀家里,红军女战士见她家中一贫如洗,床铺上仅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破棉絮时,三位女红军便拿出她们所带的唯一的一条行军被,铺在床上,和徐解秀及她一岁的儿子一同挤在这张简陋的床上,合盖这条棉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几天后,红军要出发了。三位女红军临行前执意要把她们仅有的那条行军被子送给一贫如洗的徐解秀御寒,但徐解秀说什么也不接受。僵持不下,一位女红军索性用剪刀把这条被子剪成两半,把一半送给了徐解秀并对她说:“等革命成功后,我们一定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 徐解秀感动的接过半条被子。徐解秀一直等待三位女红军回来,一等就是几十年。但她再也没有等到她们回来,因为她们全部牺牲在长征路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于都河浮桥的故事”发生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4年10月16日,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机关8万6千人,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决定当晚在指定地点渡过于都河。为了配合红军顺利撤出,当地老乡们主动送门板,送木料,甚至送上老人的寿材,在于都河上为红军搭起了400多米的浮桥。为防止敌人发现,红军每晚8点架起浮桥,次日凌晨再将浮桥折除。每晚红军渡河,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幼站在各个渡口,母送子,妻送郎,依依不舍送红军,热泪沾衣话离别。大家都明白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这一别也许就成了无数人的永别。赣南老区的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支援红军,他们不仅节衣缩食,送衣送粮,而且还送出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参加红军。红军撤退开始长征的8.6万人其中赣南籍就有5.6万人,而这些人大部分都牺牲在长征路上。当时周恩来曾深情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十七棵松树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瑞金华屋村有17名华家男儿都是红军战士,年纪最小的仅15岁。他们要随部队转移,可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于是临行前,这17名华家男儿在村子后山上种下了17棵松树。他们对父母说,见树如见人,等松树长大了,革命胜利了,我们就回来了。同时他们还作出承诺,如果有人回不来,活着回来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战友照顾好父母,还要看好这些松树。在华屋村风俗中,种松树一般都是种在墓旁,这17棵松树其实就是十七份坚定的信念!种完松树后,17名华屋男儿告别了亲人随红军长征去了。朝思夜盼的华屋亲人们守护在17棵树旁,期望着孩子们的归来。盼啊!盼啊!亲人们始终也没有盼到儿郎归来。最终得知,他们全部牺牲在长征途中。80多年来,17棵松树在乡亲们的精心呵护下,已长成参天大树。人们把这17棵松树称为信念树,把这片小树林称为烈士林。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祭奠先烈,聆听感人的革命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七根火柴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8月,红军右路军克服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走出了草地,到达四川巴西乡。一位掉队的红军战士卢进勇仍在草地里冒着雨日夜赶路,追赶大部队。在他即将走出草地时,雨已经停了,此刻他己经断粮了。忽然他听见一声低低的叫声:“ 同志 ……” 这声音很微弱,顺着声音寻去,在草地上的一棵小树下,看到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他浑身被雨水淋湿倚着树干半躺在那里。这位红色战士,因饥饿寒冷生命己唵唵一息。卢进勇连忙上前搂着那个红军战士的肩膀,心想:此时若能为他点起一堆火,烧一怀热水,也许他就能活下去。可眼下那里有火柴呢!可想而知,红军过草地时,火柴对饥寒交迫的红军来说显得多么重要。卢进勇拉着那位红军战士的手腕说:“我扶你走吧!”可他却闭着眼睛没有回答。过了一会他微微睁开眼睛说:“我不行了,你自己走吧。” 说罢右手指着自己的右腋窝……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伸进他那湿漉漉的衣服里,摸出了一个纸包,打开纸包,见包着是一个党证,翻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七根火柴。这时那个红军己经没有力气说话了,他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指着正北方面对卢进勇断断续续的说:“记住,这是大家的,你把他带给党组织。……” 话说完后,那个红军就安然闭上了眼睛。卢进勇含泪掩埋了这位红军后,加快了步伐,很快他追上了红军大部队,把那个牺牲的红军党证和七根火柴一齐交给了后卫连指导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一个特别担架队的故事 ”发生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四川松潘草地,纵横300余里,海拔3500米以上,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暴来去无常,气侯极为恶劣。草地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于沼泽。因没有道路,所以人迹罕至。1935年8月,中共中央纵队和红一、四方面军部分军团组成红军右路军率先过草地,执行中央北上的决议。要过草地时,周恩来因患阿米巴肝脓肿,一连几天高烧不退,加上五六天都没有吃东西,身体非常虚弱。担任殿后的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见状十分着急,他向参谋长肖劲光交待:“你负责组织担架队,宁可把装备丢掉一些,无论如何也要把周恩来抬出草地。” 肖劲光听后立即落实,将带不走的几门迫击炮丢下埋了,抽人组成了担架队。干部团团长陈庚自告奋勇当队长,军委总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见人手不够也过来参加担架队,亲自带头抬担架。这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其实就是片藻泽水草地,随时都有可能身陷下去。加上恶劣的天气,一个人空手能走出草地都很困难,何况还要抬着个担架穿过草地,可想而知当时困难有多大。但是担架队官兵还是克服重重困难轮流抬着周恩来,顶风冒雨,深一脚,浅一脚,在草地里抬了六天六夜,最终硬是把周恩来抬出了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以及战友的深厚情谊让周恩来终身难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54年,周恩来在得知时任中央军委财务部部长杨立三因病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不已!亲自赶去要为他抬棺送葬。在场很多人都来劝,劝都劝不住,周恩来泣不成声的向大家讲述了当年用单架抬他过草的情景,他动情的说:是杨立三他们把我从鬼门关抬出来的,现在我一定要送他一程。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总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自为我党的高级干部抬棺送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最后一次党费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红四方面军长征来到位于四川甘孜州边耳乡的党岭雪山,由于党岭雪山,海拔5000多米,是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高雪山,所以极度寒冷,有许多战士在翻越雪山时,都冻僵在雪地里,他们的尸体渐渐被大雪掩埋,雪地里就出现一个个小雪堆。部队供给部长随部队经过这些雪堆时,发现有一只拳头从雪堆里伸了出来,象个雕像一样。于是他就连忙走了过去,把这只拳头扒开一看,是一份党证,里面还有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看到这情景,供给部长和在场的红军战士都情不自禁的眼角泛起泪水,这位名叫刘志海的红军战士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没忘自己是名中共党员,他拼尽全身力气把握着党证和党费的手拼命举起来,就是想让经过的战友替他把最后一次党费交给党组织。供给部长面对刘志海的遗体擦了擦眼泪说:“刘志海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的党证和最后一次党费我一定替你转交给党。安息吧,同志!” 这个故事的亲历者,也就是亲自扒开红军战士刘志海拳头的那位红军供给部长,他就是后来的开国中将吳先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陈树湘断肠就义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陈树湘,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湘江战役中,红三十四师担负断后堵住敌军,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的任务。经过多次激烈战斗,全师己不足千人,并成为一支身陷国民党军重围、且无法过湘江的孤军。面对十几倍于己的强敌,陈树湘率领全师指战员奋力扺抗,向死而生,血战湘江。最后寡不敌众,陈树湘不幸受伤被俘。1934年12月18日,敌保安团用担架抬着身受重伤的陈树湘押送前往县城邀功请赏。途中,陈树湘为保革命气节,趁其不备,大吼一声,毅然从自己腹部伤口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自己“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时年29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九人炊事班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红军长征时,红三军团某连有个九人的炊事班,他们为了保障全连人的生活所需,每人主动背负超规定重量的物资行军。虽然每天行军强度很大,可他们每个人都身背肩挑了六、七拾斤的物资。特别是那口铜制的行军大锅格外的负重。他们说,如果战士们行军打仗前没有粮食吃怎么行,所以我们要多背一些。所以行军时,他们身上背的物资是全连最重的。休息时,他们还要尽快生火烧开水给战士们喝。晚上宿营时,他们还要做饭给大家吃,等全连战士都吃好了,他们才休息。所以一夜他们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所以说行军中炊事班是最辛苦的!爬雪山时,由于天气寒冷,空气稀薄,有的战士走不动了就坐下来休息,可是一坐下就起不来了。炊事员就赶紧上去给战士喂生姜水和灌辣子水,尽量把他们拉起来。九个炊事员这时候又变成了卫生员,他们的口号是:“尽可能不让连里一个战士倒在雪山上!” 最后,果然没有一个战士在雪山上倒下,可是有两个炊事员却因为饥饿与寒冷,倒下了长眠于雪山上。后来部队进入松潘草地后,战士们整日走在沼泽地里,双脚都泡坏了。炊事班长就向司务长建议:不烧点开水让战士们烫烫脚不行啊!司务长觉得炊事员们长征一路上够辛苦了,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了,况且草地上又很难找到干柴,于是就没有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炊事员们还是克服各种困难,把为战士们烫脚的热水烧好了。战士们烫着脚,齐声称赞炊事班!两天后,那个背着沉重行军铜锅的炊事员由于饥饿寒冷,走着走着忽然倒下了,他没说一句话就牺牲了。另一个炊事员见状一声不响的走过去,含着眼泪解下铜锅又背到自己的身上,继续前行。就这样一路上前边背铜锅的炊事员倒下了,后面的炊事员就上去再背上继续前行,前仆后继,始终和以往一样。每到宿营地,炊事员就尽快支起铜锅为战士们烧水、煮生姜、辣椒汤 …… 部队照常有饭吃,有水喝,有时还有泡脚的热水。当部队走出草地,战士们只见那口煮饭烧水的大铜锅,已经背在事务长的身上。连长和战士们都留下了热泪,因为大家都知道九名炊事员己经全部牺牲了。他们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用自己的生命保证了战士们在长征中,除了战斗减员,没有因饥饿和寒冷而牺牲一个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半根皮带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4团8连战士周方才跟随部队长征穿越草地北上,当草地还未走到一半时就断了粮,战士们只能挖野菜、嚼草根、吃树皮充饥。当连野菜也找不着了的时候,有的战士想到了吃皮带来充饥。当其它战士的皮带都吃完后,年仅十四岁的周广才不得不把自已的皮带拿出来。看着自己心爱的皮带被割掉一段,切成一片片皮带放到稀溜溜的汤水里时,周广才攥紧剩下的半截皮带,眼含着热泪对战士们说:“我不吃了,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吧,带着它去陕北见毛主席。”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幢憬,忍饥挨饿,将这半截皮带保留了下来。在随后的征程中,周广才所在班的六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到达了延安。后来周广才在皮带的背面烫上“长征记”,以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红军菩萨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来到遵义。此时当地有个叫桑木桠的村子正在流行一种传染性的伤寒,用当地的话来说叫“鸡窝寒”。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并且伤害性很大,己导至村子里房屋十有九空。红军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决定要为那里的百姓排忧解难、救死扶伤。可是红军的医护人员当中许多人从未见过这种病状,又何谈去医治了。正当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一个自称见过此病的红军小战士站了出来,他叫龙思泉。他说他是百色人,家中几代行医,而且医术精湛。他参加红军之前,就在家里跟着家人学习医术,曾见过此病状,并知道医治方法。于是红军首长就把为百姓医治这个传染病的任务交给了龙思泉。 桑木桠村离红军驻地较远,当时交通又不方便,龙思泉就住进了村子里,每日到大山里采药制药,然后深入到村民家中,免费为百姓治病。就这样龙思泉利用家里祖传药方,医治好了很多患“鸡窝寒”的村民,龙思泉这个“红军神医”的名号便在村民中流传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有一天晚上,敌人突然来围剿红军,红军被迫转移。由于时间紧急来不及通知尚在桑木桠村为百姓医病的龙思泉,部队首长只好写张纸条让村民转交给他。第二天龙思泉看到纸条后,将所剩草药和治病医嘱向村民交待后,就打起行装追赶红军大部队去了。但在途中他却不幸被敌人杀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龙思泉牺牲后,当地衬民冒死悄悄地将其尸体埋了。后来敌人知道后,前来把龙思泉的坟墓捣毁。但到了晚上村民又偷偷把坟墓重新建了起来。敌人白天又来捣毁,村民晚上又建起来,就这样反复多次。最后村民对前来毁墓的敌人谎称说:“这是菩萨显灵了”,用这种方式威胁和恐吓敌人,敌人被吓住了,不敢再来毁墓了,最后才保住了小红军龙思泉的坟墓。后来当地村民经常到这位救过他们命的“红军神医”坟前烧香祭奠,而且前来烧香的人越来越多,龙思泉也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菩萨”,因为大家不知道这位红军小战士的姓名,村民们就亲切的称他为“小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位红军小战士,1954年当地政府将龙思泉的坟墓迁到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并且塑造了一个铜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一棵千年老樟树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在江西瑞金革命旧址群中,有一棵被雷劈断树枝的干年老香樟树,毛主席当年在叶坪生活居住期间,经常在这棵树下读书看报,与群众交淡。一九三三年的一天,毛主席正在这棵香樟树下看书,由于叛徒出卖,敌人知道了毛主席的具体位置,就立即派出轰炸机,对准毛主席看书的位置进行投弹轰炸,眼见其中一颗炸弹就在毛主席头顶上方落下,一旦落下后果将不堪设想。不料最后炸弹竟然落到了香樟树被雷劈开的树杈中夹住了没有爆炸。毛主席躲过一劫、安然无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老山界,又称越城岭,位于湘桂边境苗族自治县境内,是红军长征血战湘江后,翻越过的少数民族地区第一座难走的高山。它因陆定一所写同名散文《老山界》而名垂青史。在红军长征史上也曾留下特别的印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4年12月4日下午,中央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开始翻越老山界。老山界群峰高耸,悬崖峭壁,山林茂密。山上风大雾浓,气候瞬息万变,年平均气温只有九摄氏度,当地人称“鸟也飞不过”的高山。上山30里,山势陡峭,山道只有一尺多宽,长满青苔,又湿又滑,没有栏杆,走在上面让人头晕目眩、胆战心惊,稍不小心一脚踏空就会跌落山下去。当时红军部队翻越这里时,行军负载笨重,马匹驮着辎重,有几匹马踩空了就摔下万丈深渊。伤病员也都下了担架,由其它战友们背着或搀着走。路难走再加上敌人追击,所以,当时形势非常急迫。红军日夜兼程,有时行军中还要打仗,体力消耗很大,但任务紧急,又不能及时开饭,战士们只有忍饥挨饿,风餐露宿。时已冬季,寒冷刺骨,但红军战士们最终还是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彻夜行军,带着骡马、抬着辎重,不怕苦难,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顺利翻越了老山界。当地群众得知红军部队是从老山界下来的,都十分惊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湘江战役”发生地~凤凰嘴渡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 日,湘江战役打响,战况极其惨烈。数万红军将士,以血肉之躯,硬是突破敌人重兵设防的四道封锁线,掩护党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大部队渡过湘江,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经此一役,中央红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由出发时的8万6千人锐减为3万余人。广西桂林全州县凤凰嘴渡口是红军突破湘江战役中最为惨烈的渡口,红军指战员的热血染红了湘江,以至当地百姓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湘江战役中,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遵义会议会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 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最为紧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会上批评和纠正了博古、李德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同时会议决定增补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从此毛泽东进入党和红军的决策领导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马灯的故事”发生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枫香镇苟坝村,3月10日林彪、聂荣臻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建议乘着红军取得遵义战役胜利的士气,进攻打鼓新场,消灭驻扎在那里的国民党黔军部队。接到报告后,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在驻地苟坝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会上大多数人都赞成进攻打鼓新场。只有毛泽东一人力排众议,坚决反对。毛泽东认为根据当时的形势,如果红军贸然进攻打鼓新场,那么红军将面临多路在黔北集结的敌人重兵合围的危险,后果无法想象。会议从早上开到晚上,多数人依然坚持要进攻打鼓新场,毛泽东的反对意见未被采纳。会议最后做出决定,由周恩来连夜起草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并于第二日早上下发。深夜毛泽东在自己的住处,经过反复思考,深感事关重大!于是他独自一人提着照明马灯,沿着黔北山区的田间小路,来到4华里外周恩来的住处,向周恩来进一步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要求他无论如何暂缓下达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周恩来仔细听完了毛泽东的分析后,加之接到新的相关情报,终于接受毛泽东的意见。随后他俩又来到朱德住处,一起说服了朱德。于是在第二天会上,在周恩来、朱德共同争取下,会议终于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取消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计划。让红军及时避开了敌人布下的“口袋阵”,再一次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如今,当地政府将当年毛泽东深夜提着马灯前往周恩来住处们那段4华里的田间小路命名为“毛泽东小路”,途中在田间的小山坡上又竖立了一座高大的马灯雕塑,以此来永远纪念那段有关红军生死存亡的历史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弄染结盟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4月,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安顺镇宁地界,准备前往北盘江坝草渡口渡江。要去坝草渡口,当地布依族首领陆瑞光控制的沙子沟弄染寨是必经之地。这里由于长期遭受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地方军阀的欺压,因此他们对汉人及军队是极端抵触的,加上陆瑞光对共产党和红军也不了解,红军要想顺利通过这里显然很困难。红三军团领导彭德怀、杨尚昆了解到弄染寨头领陆瑞光是当地反抗反动军阀的布依族领袖,于是决定亲自去与陆瑞光见面,争取他参加革命。经过几番试探,陆瑞光最终同意见面,彭德怀、杨尚昆两人与陆瑞光见面后向他宣传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民族政策。同时通过接触,陆瑞光也亲眼看到红军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各民族平等的做法,以及严格的纪律,与国民党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陆瑞光深受触动,打消了顾虑,决定迎接红军从弄染寨过境,并与红军签订了“反蒋协定”,史称“弄染结盟”。在陆瑞光的帮助下,红军通过弄染寨顺利到达镇宁坝草渡口并渡过北盘江,为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有利战机,取得长征突围的主动权。红军离开时,在布依族群众中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留下了一部分红军战士与弄染寨布依族群众一起,在陆瑞光的率领下,在当地继续宣传共产党主张,开展武装斗争。后来陆瑞光被国民党反动军阀残忍杀害。“弄染结盟”成为红军长征途经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次成功实施“争取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重大事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娄山关战役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娄山关,北据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2月25日,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此发起的娄山关战役,这场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这充分显示出遵义会议中央调整军事领导后,红军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发挥出的巨大威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强渡乌江天险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4年 底,红军长征来到贵州乌江。乌江古称黔江,流急,滩多,谷狭,号称天险。乌江是遵义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因此红军要进取遵义就必须先渡乌江。1935年,贵州军阀候立担在乌江一线严密布防,为了阻止红军过乌江。1月1日中央红军先头团到达乌江东岸,准备从余庆回龙场渡口渡江。见无船无桥过江,红军就地取材,采用当地满山遍野生长的竹子,扎竹排架浮桥,发起强渡乌江的战斗。红军驾着竹排,冒着弹雨,冲过急流,经过16个小时与敌人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敌人一个旅的兵力,完成了突破乌江天险的战斗任务,保证了全军向遵义进军的作战计划的实施。3日上午乌江上浮桥架成,至六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江天险。突破乌江是决定红军命运的一次重大战役,不仅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红军长征强渡乌江江界河渡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强渡乌江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打破了蒋介石企图在此歼灭红军的计划,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及黔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苟坝会议会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3月,红军长征来到了贵州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军事三人团,全权指挥红军军事行动。完成了遵义会议党中央最高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定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红军第三次渡赤水的渡口~茅台渡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红军第二、四两次渡赤水的渡口~二郎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 </b><b style="font-size:15px;"> 遵义会议后,蒋介石调集四十万军队向中央红军合围,试图在红军北上渡江时准备聚歼红军。当时中央红军仅有三万余人,又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苦条件下,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四渡赤水河,转战几千里,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经过大小战役战斗四十余次,有效的调动和歼灭敌人,最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掌握了红军战略转移的主动权,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壮观的赤水河瀑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打过嘉陵江、迎接党中央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1月22日,红四方面军接到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关于“宜迅速集结部队,完成进攻准备,向嘉陵江以西进攻,配合中央红军北上。”的电示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决定,“集中主力,选择敌军防御薄弱环节苍溪渡口,强渡嘉陵江,夺取剑门关,以运动战歼灭敌人。” 1935年2月28日,在徐向前的统一指挥下,嘉陵江战役打响。首战的红军突击营的战士,从苍溪渡口乘坐着木船悄无声息地划向对岸,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战斗,一举占领了对岸敌军阵地。此后,南起梓潼,北到川甘边界,纵横三百里土地上,战火纷飞,红旗漫卷。经过24天的激烈战斗,红四方面军以伤亡50多人的较少代价,共歼敌三个团约3000余人。至4月21日恢宏的强渡嘉陵江战役胜利结束。嘉陵江战役的胜利,为策应中央红军入川继续长征,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援保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5月红军长征经过四渡赤水,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到达川滇边界的金沙江,准备北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 金沙江穿行于深山狭谷,江面宽阔,水急浪大,险滩密布,可是如果不能快速度江,红军就会被追上来的数倍敌人压在深谷里消灭的危险。刘伯承率红军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抢占皎平渡口,发现只有六条小木船。5月3日至9日,刘伯承站在江边一块大石头上从容地指挥红军渡江。这块大石头后人称为“将军石”。金沙江江面上,渡船穿梭往来,仅凭6只小木船,日夜不停的摆渡,在7天7夜间,将2万多人的红军部队全部渡过金沙江,顺利进入四川境内。整个行动,没费一枪一弹,未失一人一马,摆脱了国民党大军的追击。巧渡金沙江是红军在长征中一个成功的战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中央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入川后,刘伯承率领红军先头部队进入大凉山彝族地区。由于国民党军政长期以来对彝族人的压迫,造成彝族头领小叶丹对外来汉人军队踏足彝族人的土地是非常愤怒的!他们还与红军发生了小冲突。因此,刘伯承深知红军大部队若想顺利通过彝族地区那是很困难的。于是他决定要亲自去与小叶丹会面,向他介绍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是截然不同的军队,不会进寨扰民,只是为了借道北上。小叶丹仔细观察后发现这支红军部队纪律严明,尊重群众,尊重民族风俗,确与国民党军队完全不一样。于是小叶丹就答应与刘伯承见面,双方各带人约好在彝海边见面了。双方经过一番深谈,刘伯承的诚恳及深明大义打动了小叶丹!他更信任眼前这位红军高级将领,并决定要与刘伯承结为异性兄弟,刘伯承欣然接受。两人便来到彝海边杀鸡取水、歃血为盟,结为异性兄弟。结拜当晚,刘伯承又宴请了以小叶丹为首的18位沽鸡族首领,并当场将一面“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送给小叶丹,同时任命小叶丹为支队长。告别时刘伯承又送给小叶丹10支步枪,小叶丹也将自已的坐骑大黑骡子送给了刘伯承。同时他又派人与红军要经过的彝族村寨联络照应,帮助红军大部队顺利通过彝民聚居区。使得中央红军长征能够迅速抢渡大渡河,成功的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抢渡大渡河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5月红军长征到达四川石棉县安顺场, 安顺场位于四川省大渡河中游南岸,水急浪大,地势险要。清同治二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遭清军围剿全军覆灭。红军长征在此迅速强渡大渡河成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安顺场从此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而闻名于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渡过大渡河后,中革军委决定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分左右两路行军向泸定桥进发。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由团长黄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两昼夜强行160里,于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为清康熙年间建造,扼川康要道,总长100余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两岸是峭壁,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守城川军在红军抵达前,己将桥上的木板全部折除,只剩下悬空的铁索。下午16时,到达西桥头的红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带领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桥东川军的密集火力,向对岸发起进攻。前面的战士攀爬着铁索前进,后面的战士就在铁索上铺木板。有的战士在行进中不幸中弹就跌落到滚滚的大渡河里牺牲了。最后当突击队员接近东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浓烟滚滚,突击队员们奋不顾身、勇敢的穿过火墙,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夺取并控制了泸定桥。掩护后续大部队迅速过桥占并领了泸定城。与此同时,东路的红一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也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四团夺取泸定桥的战斗。随后,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渡河以南的企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飞夺沪定桥”故事的背后是战士们用血肉浇筑的信仰!然而就是这样一群伟大们战士,在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仅仅只记住了他们的事迹,却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名子,直到今天这些战士中,他们的名子仍然是一个迷。但“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不仅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从宝兴县藏民聚区神木垒遥望夹金山雪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翻越夹金山雪山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中央红军攻克四川宝兴县后,开始翻越夹金山雪山。这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也是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征途。夹金雪山海拔4930米,高原缺氧和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成为红军翻越雪山最大的威胁。红军指战员走到山顶,忽遇狂风大作、冰雹骤降,雪花随风扑面而来,像刀割一般拍打着红军指战员们。他们仅用单衣遮挡躯体。有的战士长征中草鞋穿烂了,只好光着脚翻过雪山。因此许多战士被冻死而长眠于夹金山雪山上。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取人的生命,但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动摇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最终中央红军官兵克服艰难险阻翻越了夹金山雪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桥上会师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四川懋功县达维镇的会师桥,这是红军长征中,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翻越夹金山雪山后与红四方面军第一次会师的地方。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与红四方面军前来接应的部队在此桥上意外相逢,随后两大红军主力在懋功县胜利会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卓克基会议”旧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1935年7月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四川马尔康卓克基。卓克基:嘉绒藏语意为“至高无上”,因为它是原卓克基土司的官寨。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将此变为红军的总后勤基地和中转站,也是党中央主要领导带领红军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红军在这里停留了一周体整筹粮,为下一步翻越雪山过草地做准备。期间,7月3日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这次会议专门讨论3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问题,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进行西藏民族革命运动的斗争纲领》,号召藏族民众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加入红军,实现民族自决。这标志着党中央在红军进入藏族聚居区后,专题对领导藏族等少数民族进行民族革命,使之成为中国革命的组成部分,对藏族地区实行革命的方针、政策作出的原则规定,成为民族地区进行革命运动的指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毛尔盖会议会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红军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摆在党和红军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正确制定统一的红军发展战略方针。于是,中共中央分别在两河口及沙窝两地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红军集中主力部队北上,以创造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中央政治局在毛尔盖又再次召开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进一步强调红军北上方针的正确!并将红军组成左、右两路军陆续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徐向前等率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红军右路军从毛尔盖出发,越过茫茫草地,先行北上。到达班佑等待与张国焘率领的红军左路军会合。张国焘会上表示同意北上,但会后却以各种理由反对中央北上方针。并电令己经穿过草地的右路军中红四方面军的部队返回南下,声称要“彻底开展党内斗争”。还公然另立一个党中央。他们这种分裂党和红军的做法差点毁了党和红军。因徐向前在红四方面军威望很高,张国焘想利用两人长期相处的关系去拉拢徐向前,从而实现他篡党夺权的目地。徐向前面对老搭档的拉拢,他丝毫没有动摇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关健时刻他始终坚定的拥护党中央及毛泽东路线,坚决反对张国焘的错误做法。徐向前用坚定的信仰,正确的选择,保护了党中央和红军的完整,也彻底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的幻想。历史已证明他的这种选择对党和国家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腊子口战斗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腊子口位于甘肃迭部县东北,四川阿坝州与甘肃甘南州交界处。1935年9月中央红军穿过草地继续北上,到达腊子口。发动了腊子口战役,经过激战最终取得了腊子口战役的胜利。腊子口战役在军事史上是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健的一仗。它粉碎了国民党军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从而此役载入中国革命史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一张报纸定乾坤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9月,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一路历经艰险终于来到甘肃岩昌县哈达铺镇。这是一个汉、回两族混居的小镇,由于语言相通,经过长途跋涉而极度疲惫的红军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补养和休整。毛泽东随红军也住进了哈达铺镇一家叫作“义和昌”的药铺店里。此时的毛泽东正愁绪万千,红军下一步该向哪儿走?北上的方向在哪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又在哪里?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毛泽东的脑海里。毛泽东漫步走出居住的小屋,来到小镇的街上,不知不觉的来到一间有邮政代办标识的小屋前停下了脚步。他弯腰进了屋子,黑乎乎的屋子乱七八糟,一片狼藉,看来这里早已无人了。但柜台上却遗留了一些报纸,毛泽东如获至宝,他把所有的报纸带回住处。毛泽东点燃了一盏油灯,全神贯注的阅读带回来的报纸。其中《大公报》上刊登的一则“刘志丹、徐海东等领导的陕甘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苏区的围剿”的消息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毛泽东由此知道了陕北还有一块几乎与江西中央苏区一样大的根据地。毛泽东心中激动万分,立即让人请来周恩来,张闻天、愽古、彭德怀等党中央和红军领导人,共同对这一信息进行分析和商议后,决定继续北上往陕北去。第二天就在毛泽东居住的小屋内,召开了中央领导人会议,会上作出了将红军长征最终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当天下午在小镇上的关帝庙里又召开了全体红军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正式宣布红军长征落脚点到陕北去的重大决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红军翻越六盘山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1935年10月17日,中央红军主力翻过了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山峰六盘山,当晚到达耿湾镇。第二天一早,一封报告送到毛泽东的面前。上面写着驻扎在耿湾镇外的三百多名红军战士一夜之间竟全部停止了呼吸。毛泽东看后十分震怒,当即命令保卫部要彻查此事,一定要找到凶手。保卫部的人立即前往案发地点,可当他们到达现场发现,战士们都很自然地躺在地上,面部表情平静。而且附近也没有战斗过的迹象,更没有其他的蛛丝马迹,调查一时无从下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因为那时还在长征,敌人很快就要追过来。于是部队只好将三百多名红军战士掩埋后,又继续向陕北进发。这件事也没有调查出结果,成为一桩悬案。然而在之后几十年里,这桩悬案始终牵动着毛泽东的心,一直也没有放弃对这件事的调查。直到54年后终于破解了这件事的真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当年这支300多人的红军队伍,经过一天的行军打仗,到达耿湾镇的一个村子时,天色又晚,因为部队早己下发了不许扰民的规定,他们只好在村外驻扎。此时战士们很疲惫,口渴难耐,就派人到附近的山上找水喝。幸运的是他们发现一眼泉水,于是战士们就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他们没有想到死亡正悄悄的向他们走来,夜里300多人全部停止了呼吸。经过后来的调查发现,这眼泉水,钾离子和纳离子成份高的惊人,推断里面还有氰化钾的成份。氰化钾是巨毒,人体只要摄入50微克,就会慢慢失去知觉直至死亡。调查最终确定,当年那三百多名红军战士就是喝了这眼泉水导致中毒身亡的。这桩悬案终于揭开了真象,这些革命先辈最终得以安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红军三过单家集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8月,红25军来到六盘山下回族聚居的单家集,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宁睡大街也不进清真寺。早上又把街面清扫干净,红军赢得了广大回族群众的信任和赞扬!和当地回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军长程子华还向清真寺赠送了“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旗。同年10月5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又途经单家集,群众不仅不避,还用最高礼节“九大碗”招待。在陕义堂清真寺北厢房,毛泽东与阿訇马德海促膝长谈。当晚休息,毛泽东就住在农户张春德家,回族群众生怕毛泽东睡不惯热炕,就把门板拆下来,垫在毛泽东的身下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通往陕北吴起镇途中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10月18日,中央红军分两路进入吴旗县境。一路从陕甘交界的铁角城出发,另一路从定边县左崾岘乡一带进入吴旗县境。18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到达新寨宿营。由于长途跋涉、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其中有许多战士不服水土腹泻严重。他们就在村了周围挖了许多便坑。第二天早上部队要发了,红军战士们在离开前把所有便坑全部深埋,并清理干净后才打起背包继续向吴起镇前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中央红军切尾巴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后,国民党军骑兵大部队就尾随而至,如同一条甩不掉的“尾巴”,一心想在吴起镇消灭红军。随第一纵队率先抵达吴起镇的毛泽东决定主动出击,消灭尾随而来的敌军。并立即电令彭德怀前来,同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人一起讨论作战方案,决定发起“切尾巴”战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0月21日上午“切尾巴”战斗打响,当日凌晨毛泽东登上吴起镇周边的平台山,发现从这里可以腑瞰远方各地战事,便于指挥战斗。于是毛泽东决定把战役指挥所就设在平台山上一棵杜梨树旁。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开始兵分三路分别隐蔽在五道沟的头道川、三道川和正面的西南山,形成三面合围的态势,伏击来犯敌军。上午七时,国民党宁夏马家军一路杀向吴起镇来,敌军进入红军伏击圈后,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彭德怀立即下达攻击命令,倾刻间,枪炮声响成一片,打得敌军骑兵纷纷落马,狼狈逃窜。随后国民党东北军骑兵第七师急忙赶来支援,结果又遭红军伏击,残部被打得四处逃命。红军利用有利地形优势,采取分块切割,相机包围的战术,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经过几小时的激战,红军全歼敌军一个骑兵团,击溃敌3个骑兵团,毙伤敌军700余人,俘敌1000余人,并缴获大批战马、枪炮等武器装备。这一仗干净利索的彻底消灭了尾随在中央红军后面的敌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为纪念“切尾巴”战役的胜利,后来当地群众将毛泽东当年指挥“切尾巴”战役的指挥部所在地平台山改名为胜利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毛泽东写出《沁园春.雪》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年底,党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定从陕北清涧县渡过黄河东征抗日。1936年2月,毛泽东带领红一方面军从瓦窑堡出发来到清涧县袁家沟时,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落下,整个陕北高原银装素裹。2月8日毛泽东带领随行人员冒着严寒,踏着厚厚的积雪到距原家沟15公里的高家坬塬察看地形,准备渡过黄河东征。此时的毛泽东正苦苦思索着救国方略,站在高坡上,俯视着一望无际被白雪覆盖的壮丽河山,一代伟人触景生情,感概万千。随后在袁家沟村土窑洞中小方桌上,挥笔写下了豪情满怀、大气磅礴、震惊中外的千古名篇《沁园春、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会师楼的故事”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经过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先后到达甘肃会宁县,并在此胜利会师,至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