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理巍山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云南省设置郡县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南诏国的发祥地,是清代云南省四个文献名邦之一 。巍山是“南诏古都、彝祖故里、道教圣地、鸟道雄关、红河之源、和谐回村”。1992年林业部批准巍山巍宝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4年巍山县城(巍山古城)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巍山古城在明代初年建成时面积约有0.7平方公里,民国时期达1.5平方公里,如今扩展到了4平方公里。古城内至今保留有25条街、18条巷,总长14公里多。城内街巷纵横交错,保留了明清风格“棋盘式”城池格局;街巷宽窄有别,体现了道法自然的营造观。明崇祯12年(公元1639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巍山古城后在游记中写道:“蒙化城甚整,乃古城也,城中居庐亦甚盛,而北门外圜闿皆聚焉,城中有科甲三四家,是反盛大理也”,从中可以看出古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景象。巍山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巍山古城,又叫蒙化城,是南诏古国的发祥地,“名胜巍山天下闻,发祥南诏史流芳”。现如今保留下来的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古城东靠文华山,南有巍宝山,西有阳瓜江,形成山环水抱态势和万山拱城的格局。《蒙化志稿•城池志》载:“(巍山)城方如印,中建文笔楼为印柄”。从文笔楼(星拱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出去就是古城的四条主街道。由于种种原因,古城的东、西、南三座古城楼已毁,只有北门古楼(拱辰楼)和星拱楼幸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拱辰楼和星拱楼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拱辰楼原为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现存为永历年间的建筑。古楼高23.5米,下舌城墙高8.3米。楼架由28棵大柱支撑,由东、西两道小门登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北门城楼又称拱辰楼,是巍山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城楼上檐南面县挂着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蒙化府同知康勤写的“魁雄六诏”的巨匾;北面悬挂着清乾隆五十年(公元 1785年)蒙化直隶厅同知黄大鹤书写的“万里瞻天”大匾。二匾皆为行楷,笔力雄健,高古峻拔,气势磅礴,是巍山古城的画龙点睛之笔。</p> <p class="ql-block">星拱楼在古城正中,为明代蒙化府府城中心的过街楼,东街、西街、北街、南街的交汇点。明代洪武年间,大批明军到来, 巍山设卫屯田,在此基础上开拓修建古城,并将原有的土城改为砖石城 ,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成。星拱楼为方形平面,楼顶中梁尚存“太岁纪年”题记:“镇抚蒙城左参军马国忠暨阁郡官绅士庶仝建”。楼通高11米,由木结构城楼与砖石结构基座两部分组成。基座为石砌,四向贯通,门洞作券顶。楼作亭阁式,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梁架,重檐歇山顶。楼底层四周设廊,上、下四周皆置七踩斗拱,屋面四翼角飞檐高翘,弧度柔和,加之饰以高空花脊,使得整个建筑的外观秀丽飘逸、玲珑剔透。楼的上檐北面悬挂“星拱楼”字匾,在下檐的东南西北四面分别悬挂“瑞霭华峰”、“巍霞拥鹤”、“ 玉环 瓜浦”、“苍影盘龙”匾额,绘写巍山四环景色。年),现在的是清代(1860年)重修的,基座有高大的门洞通往古城四面八方,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建于明代的星拱楼位于古城正中,以北是热闹的商业区,以南则以居民区为主。长达两公里的南诏古街穿城而过,沿街尽是悠然自得的古城生活,东西南北四条街汇聚的星拱楼是个更生活化的地方。如今星拱楼仍然是巍山的消息集散地,门洞下的墙上照例贴着很多告示和讣告,人们不管顺不顺路也要拐过来看看城里发生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拱辰门上写着的“魁雄六诏”四个大字,即指南诏国发源于此,统一了六个部落,《仙剑奇侠传》的赵灵儿就是南诏人,这是比大理段氏更早存在的南境政权。</p> <p class="ql-block">巍山古城的文庙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有大小13个院落,中轴线上有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等一系列礼制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朝代的更迭中,巍山古城从无战事,百姓在茶马重镇的交通要道上,过着宁静祥和、相对富足的生活。明清两代,巍山古城儒学大兴、人才辈出,共出了23个进士、250个举人,并在清乾隆年间被特别御封为“文献名邦”。群力门外的牌坊悬挂着的就是“文献名邦”四字牌匾,穿过这里,一座有古建筑、有老有少、有临街商贩、有呼吸的古都将人拥入怀。</p> <p class="ql-block">玉皇阁及文华书院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八年(1869年)毁于战乱,后再重建,玉皇阁与文华书院并存,分立左右。</p> <p class="ql-block">光绪年间的房梁上保留着:“光绪十三年年岁次,丁亥孟秋日上浣,吉旦……”等字样 。</p> <p class="ql-block">梁大小姐宅院曾是巍山土司时期四大家族之一梁美声大女儿的故居。宅院内珍藏了大大小小两万多件各个朝代的古董文玩,藏品丰富多样,包括彝族秀片、唐卡、马帮遗物、二品顶戴花翎、库银、圣旨真迹、佛教文化、科举殿试、彝族太阳历、藏族六字真言等珍贵文物,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东岳宫位于巍山县城东南隅,始建于明代,清康熙、道光年间增修,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建筑为光绪年间重建,是巍山乃至云南省保存清代建筑中的姣姣者,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东岳宫由东面的东岳宫和西面的十王、太保诸殿组成大小五院。整座宫坐北向南,以大殿为最好,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宽三间16米,高13米,举架较高,屋脊高耸,整个建筑高大壮丽,气势恢宏,雄伟壮观,为巍山清代建筑之冠。大殿前为走廊,后面开门,为穿心殿,原有神座位于中央,塑有东岳大帝像。历经岁月的风霜雨浊,彰显出悠久厚重的历史。古韵悠远的东岳宫,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殿的东西两厢房各有七间贯通,似两条直线静美整齐地平行排列在整个建筑群的东西面,气势恢宏,这是巍山古建筑群中间数最多、最长的厢房。因建成时间长,大殿、东西厢房、山门、十王殿、太保殿等殿宇已不同程度受损。</p> <p class="ql-block">巍山博物馆虽然只是县级博物馆,但馆藏超过3600件文物,是省内县级博物馆的翘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觉寺也坐落在这里。巍山博物馆规模虽不大,但也颇有几件镇馆之宝,切不可错过明代彩绘“明伦堂隔扇门”和清代的“百寿图隔扇门”。</p> <p class="ql-block">位于云南大理巍山古城内的等觉寺坐北向南,前为双塔、二门,后为太阳宫,东院为林公祠,西院为昭忠祠,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塔建于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为九级方形密檐式实心砖塔,由蒙化土知府左琳出资建造,西塔南面存明成化元年《新造等觉寺双宝塔记》碑刻一通。等觉寺建筑布局严谨,集塔、寺为一体,充分显示了古代匠师的高超技艺,是研究明代早期木构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文物价值极高。</p> <p class="ql-block">太阳宫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为面宽五间的单檐歇山式建筑,正面及两侧檐下皆设重昂五踩斗拱,后檐以垂柱花板作装饰,整个建筑古朴雄伟。</p> <p class="ql-block">另有一件相当重要的文物,则是密封保存地下两干多年,即母古鲁村出土的人像杖首。</p> <p class="ql-block">清代百寿图隔扇门</p> <p class="ql-block">明朝明伦堂隔扇门</p> <p class="ql-block">瓦猫,是云南传统民居中一种特有的建筑装饰,通常放置在瓦脊上、屋檐等处,寓意纳福求吉。现在的瓦猫,逐渐朝着文创产品方向发展,更有了各式各样的形态和功能。在巍山古城南栅门附近的泥人苏瓦猫小屋,就能自己制作一只属于你的“哈基米”带回家,在这里跟非遗传承人一起“玩泥巴”,是件快乐而有技术含量的事。</p> <p class="ql-block">都说“玩在大理,吃在巍山”,巍山可以说是一个用小吃震撼味蕾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2011年,巍山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名小吃之乡”。“小吃天堂•南诏美食之都”“家家有美食,户户有大师”……成为世人对巍山底蕴深厚的美食文化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吉尼斯世界记录获得者:苏老三一根面</p> <p class="ql-block">老王过江饵丝</p> <p class="ql-block">巍山米糕</p> <p class="ql-block">昆师傅私房菜味道极佳。</p> <p class="ql-block">松尖素鸡</p> <p class="ql-block">米花糖</p> <p class="ql-block">大仓油粉</p> <p class="ql-block">巍山挂面</p> <p class="ql-block">点心“树皮”</p> <p class="ql-block">巍山蜜饯</p> <p class="ql-block">古城另一家值得推荐的饭店——老二饭庄</p> <p class="ql-block">巍山特产酱蚂蚱</p> <p class="ql-block">在巍山的街头巷尾你会发现特别多能坐下来的地方坐一坐,喝个茶,聊个天人情味马上就热乎了大城市惜时如金的匆忙感在巍山不存在的有的只是享受阳光、茶香、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茶馆</p> <p class="ql-block">蒙阳公园据说是初建于明代,后经过历次扩建,其中民国年间(1938年)扩建时,命名为蒙阳公园。公园里古迹颇多,内有明伦堂、尊经阁、奇嘉阁、南诏棋院、文源亭等古建筑,刚进公园就是一座古朴的廊桥。</p> <p class="ql-block">蒙阳公园对面的官署前身是蒙化县衙,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清康熙、乾隆年间增修扩建。官署占地8000平方米,这里是延续将近六百年的衙门,即“官署”,目前是巍山县政府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特色竹编茶几,坝坝茶喝起</p> <p class="ql-block">奇嘉阁的由来是北社学最著名的先师阁整体迁移过来后改名为“奇嘉阁”,阁楼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檐歇山顶,呈正方形。面宽三间,四面设廊,楼上四面开窗,上、下层檐下皆有斗拱。“奇嘉阁”以小巧和富丽堂皇著称,雕花构件甚多。梁、枋、斗拱、雀替均由平雕、镂雕装饰,彩色雕塑极其精细,花鸟虫鱼形象生动。</p> <p class="ql-block">文源亭为单檐歇山顶牌楼式建筑,檐下四周设斗拱,八个翼角飞展,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四角墙体上,画与文遥相呼应,圆与方相互对称,道尽文源真谛。</p> <p class="ql-block">甲马是白族的一种木刻作品,最早用于祈福、消灾以及祭祀活动。甲马上刻的图案多是各类神灵、飞禽走兽、自然山川等,很是神秘。在巍山古城,五块钱就可以体验甲马印刷的快乐。木头做的甲马因为经过多次墨水的印刷,已经变成了墨黑色。在图案凸起的部分均匀地刷上墨汁,然后拿红纸快速地一盖、按压,一幅甲马纸就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巍山古城,屹立千年,吸天地之灵气,纳万物之精华,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巍山古城它是一部用心便可感受沧海桑田的历史,是一种用手便可以触摸到岁月变迁的古老,是一座真正能让人恬静闲适的古城。 巍山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个“静”字,静得让人感觉突然跌落到另一个久远的年代——古老而神秘。在 巍山 ,生活节奏变得舒缓而悠闲,日子过得淡定而从容。在这里,你的脚步会在不知不觉中放慢,这里可让你忘却现在,在百年与千年间穿梭。</p> <p class="ql-block">游走在巍山古城内,感受时间的缓慢流动,在这里的时光仿佛是静止的,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迁,巍山总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这里没有大理古城的浮躁热闹与喧嚣,连建筑都保留着原始古老的样子,巍山古城里的店铺也没有满大街炸街的音响声,没有网红打卡,只有实实在在的原住民,充满悠闲趣味的慢生活与烟火气息。</p>